上海這次又跑在了前面。2016年3月中旬,蘇州的一份文件突然在網上傳開。文件顯示,蘇州市領導在1號會議室召開專題會議,議題一:研究協調特斯拉汽車項目落戶蘇州。對于特斯拉這樣科技含量高、前景好的大項目,一直是各地爭奪的焦點。蘇州的文件還特別提到,幾天后特斯拉高管去蘇州實地考察。一時間,特斯拉落戶蘇州,在很多人看來已成定局。
然而,三年后,第一批國產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誕生。其實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現象:上海在制造業上下足了功夫!此舉不僅將影響中國一線城市的競爭格局,也將改變整個長三角地區的產業布局。1.被上海搶走的項目2015年,馬斯克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時表示,“特斯拉將在三年內在中國設立工廠和R&D中心,實現本地化生產。”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特斯拉在中國銷售了多達1.04萬輛汽車,占全球銷量的13%,是美國以外最大的海外市場。當時國內很多地方都想拿下這個項目。除了蘇州,據說特斯拉還接觸了重慶、安徽等地。最有力的競爭對手是北京和廣州,都是一線城市。其中,廣州,尤其是新成立的南沙新區,為了拿到特斯拉項目,政府也制定了特斯拉進入中國的計劃,命名為“T計劃”,也已經擬定了大致的項目用地。
(馬斯克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然而,最終贏得特斯拉項目的是上海。2018年7月10日,馬斯克親自前往上海臨港自貿區,代表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和臨港集團簽署了純電動汽車投資協議,并與上海市政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至此,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商獨資制造項目——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啟動。2.上海超級工廠的超級速度特斯拉在上海臨港自貿區全資設立的特斯拉工廠計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汽車。建成后,這將是特斯拉在美國以外最大的制造工廠。對于這座超級工廠,上海給予了超速度的支持: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奠基;8月19日,獲得第一張受理許可證;9月19日,驗收通過;10月23日獲得汽車生產資格,開始生產Model 3;。12月30日,Model 3在中國制造,15臺交付給員工和用戶。與此同時,Model Y投產。2020年1月7日,國產Model 3交付中國10家用戶。從奠基到生產線實際用了357天,交付客戶用了整整一年。
(特斯拉上海工廠)根據特斯拉披露的數據,該工廠已經生產了近1000輛待售車輛,同時達到了每周3000多輛的產能。這一生產速度已經達到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一期計劃年產能15萬輛的上限。這個速度就像是改革開放之初“深圳速度”的再現。從奠基開始,就要考慮配套設施、供應鏈、生產線規劃等一系列問題。特斯拉完成了,上海完成了。3.上海想搞制造業。說到上海,我們會想到陸家嘴,會想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各種金融機構的總部,外企的總部。在更高層次上,上海還定位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但上海并不滿足于此,希望“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新型產業體系”。從某種程度上說,特斯拉是上海先進制造業的一個縮影。特斯拉“超級工廠”一期投產,與位于金橋的通用汽車第二動力電池工廠、位于安亭的大眾電動車工廠一起,形成了上海未來新能源汽車(電動車)產業的布局。特斯拉將成為上海“有效助推上海高端制造業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的重點項目。1984年10月,大眾汽車生產線被引入,形成了SAIC,它代表了燃油動力汽車的時代。今天的特斯拉或許代表了未來30年上海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事實上,近年來,上海在制造業領域拿下了不少重量級項目。在上海市發展改革部門2019年3月6日發布的2019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名單上,在“先進制造業”一欄,上海確定了14個重點項目。
(2019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14個項目中,有3個是航空航天項目,其中一個是AVIC的商用發動機項目,另外兩個是中國商飛的試飛中心和總裝中心。這三個項目可以算是國產“大飛機”的產業鏈項目。上汽大眾MEB工廠承擔了SAIC集團面向未來、轉型升級的歷史重任。2019年11月8日完工,展示原型車。生產模型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而支持工廠的電力工廠已經完工。生物制藥兩個,其中上海高新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承擔了修訂集團建設國際醫藥科研生產基地的歷史任務。姚明生物建設的“全球創新生物制藥R&D和制藥集成中心”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藥R&D和制藥中心之一。ABB機器人“超級工廠”旨在建設全球最大的柔性機器人工廠,這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R&D、生產和應用基地。
(ABB“機器人”生產“機器人”)另外還有四個集成電路項目。其中,華虹集團子公司華力微電子的12英寸先進生產線項目是能買到的最先進的浸沒式光刻機……目前落地,工藝向下覆蓋28nm-14nm。作為補充的“預備項目”,上海還列出了十個類似的高端制造業項目。
(《2019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制造業預備項目)更重要的是,上海不僅有規劃,更有實實在在的執行,讓項目落地。比如航空航天,以上海飛機公司、中國AVIC、中國商飛為代表的上海航天力量,都把最新最先進的項目放在上海,涵蓋寬體客機、發動機以及從設計、試飛到制造的全產業鏈。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根據國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中國每三個獲批的新藥中,就有一個來自上海張江的“藥谷”。
集成電路已經成為上海所有項目的重中之重。目前,上海已形成集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設備等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完整集成電路產業鏈。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鏈最完整、產業結構最均衡的產業。此外,上海還是中國第一個國家微電子產業基地和唯一的國家集成電路R&D中心。在全國35家主流晶圓廠中,上海占據11家,其中12英寸工廠4家,8英寸工廠7家。
(資料來源:CRAMEXCHANGE報告)4。上海為什么這么拼?從過去來看,上海一直以中國經濟龍頭和對外開放門戶的身份存在,這就決定了上海的經濟決策不能激進,必須以穩為主,穩中求進,才能符合國家對上海經濟的思路和戰略。而且,上海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龍頭,擁有長三角廣闊的“腹地”和長江黃金水道航運帶來的便利,使得上海可以安心搞城鎮化,大力發展金融等第三產業。所以有人說上海,“科技創新不如深圳,開放不如廣州,行政影響力不如北京,金融市場也被深港爭奪。”
0
(上海部分工業項目布局)在全球城市發展過程中,大多數城市的衰落都是從“去工業化”開始的。產城融合,才能繁榮。而制造業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石。上海這次又跑在了前面。
上海這次又跑在了前面。2016年3月中旬,蘇州的一份文件突然在網上傳開。文件顯示,蘇州市領導在1號會議室召開專題會議,議題一:研究協調特斯拉汽車項目落戶蘇州。對于特斯拉這樣科技含量高、前景好的大項目,一直是各地爭奪的焦點。蘇州的文件還特別提到,幾天后特斯拉高管去蘇州實地考察。一時間,特斯拉落戶蘇州,在很多人看來已成定局。
然而,三年后,第一批國產特斯拉Model 3在上海誕生。其實這是一個值得我們關注的現象:上海在制造業上下足了功夫!此舉不僅將影響中國一線城市的競爭格局,也將改變整個長三角地區的產業布局。1.被上海搶走的項目2015年,馬斯克在出席博鰲亞洲論壇時表示,“特斯拉將在三年內在中國設立工廠和R&D中心,實現本地化生產。”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016年特斯拉在中國銷售了多達1.04萬輛汽車,占全球銷量的13%,是美國以外最大的海外市場。當時國內很多地方都想拿下這個項目。除了蘇州,據說特斯拉還接觸了重慶、安徽等地。最有力的競爭對手是北京和廣州,都是一線城市。其中,廣州,尤其是新成立的南沙新區,為了拿到特斯拉項目,政府也制定了特斯拉進入中國的計劃,命名為“T計劃”,也已經擬定了大致的項目用地。
(馬斯克在博鰲亞洲論壇上)然而,最終贏得特斯拉項目的是上海。2018年7月10日,馬斯克親自前往上海臨港自貿區,代表特斯拉與上海臨港管委會和臨港集團簽署了純電動汽車投資協議,并與上海市政府簽署了合作備忘錄。至此,上海有史以來最大的外商獨資制造項目——特斯拉“超級工廠”正式啟動。2.上海超級工廠的超級速度特斯拉在上海臨港自貿區全資設立的特斯拉工廠計劃年產50萬輛純電動汽車。建成后,這將是特斯拉在美國以外最大的制造工廠。對于這座超級工廠,上海給予了超速度的支持:2019年1月7日,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奠基;8月19日,獲得第一張受理許可證;9月19日,驗收通過;10月23日獲得汽車生產資格,開始生產Model 3;。12月30日,Model 3在中國制造,15臺交付給員工和用戶。與此同時,Model Y投產。2020年1月7日,國產Model 3交付中國10家用戶。從奠基到生產線實際用了357天,交付客戶用了整整一年。
(特斯拉上海工廠)根據特斯拉披露的數據,該工廠已經生產了近1000輛待售車輛,同時達到了每周3000多輛的產能。這一生產速度已經達到特斯拉“超級工廠”項目一期計劃年產能15萬輛的上限。這個速度就像是改革開放之初“深圳速度”的再現。從奠基開始,就要考慮配套設施、供應鏈、生產線規劃等一系列問題。特斯拉完成了,上海完成了。3.上海想搞制造業。說到上海,我們會想到陸家嘴,會想到上海證券交易所,各種金融機構的總部,外企的總部。在更高層次上,上海還定位為國際經濟、金融、貿易、航運、科技創新中心和文化大都市。但上海并不滿足于此,希望“構建以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新型產業體系”。從某種程度上說,特斯拉是上海先進制造業的一個縮影。特斯拉“超級工廠”一期投產,與位于金橋的通用汽車第二動力電池工廠、位于安亭的大眾電動車工廠一起,形成了上海未來新能源汽車(電動車)產業的布局。特斯拉將成為上海“有效助推上海高端制造業發展,加快建設世界級汽車產業中心”的重點項目。1984年10月,大眾汽車生產線被引入,形成了SAIC,它代表了燃油動力汽車的時代。今天的特斯拉或許代表了未來30年上海汽車工業的發展方向。
事實上,近年來,上海在制造業領域拿下了不少重量級項目。在上海市發展改革部門2019年3月6日發布的2019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名單上,在“先進制造業”一欄,上海確定了14個重點項目。
(2019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14個項目中,有3個是航空航天項目,其中一個是AVIC的商用發動機項目,另外兩個是中國商飛的試飛中心和總裝中心。這三個項目可以算是國產“大飛機”的產業鏈項目。上汽大眾MEB工廠承擔了SAIC集團面向未來、轉型升級的歷史重任。2019年11月8日完工,展示原型車。生產模型預計在今年第二季度,而支持工廠的電力工廠已經完工。生物制藥兩個,其中上海高新生物醫藥產業園項目承擔了修訂集團建設國際醫藥科研生產基地的歷史任務。姚明生物建設的“全球創新生物制藥R&D和制藥集成中心”將成為全球最大的生物制藥R&D和制藥中心之一。ABB機器人“超級工廠”旨在建設全球最大的柔性機器人工廠,這將成為中國最大的機器人R&D、生產和應用基地。
(ABB“機器人”生產“機器人”)另外還有四個集成電路項目。其中,華虹集團子公司華力微電子的12英寸先進生產線項目是能買到的最先進的浸沒式光刻機……目前落地,工藝向下覆蓋28nm-14nm。作為補充的“預備項目”,上海還列出了十個類似的高端制造業項目。
(《2019年上海市重大建設項目清單》制造業預備項目)更重要的是,上海不僅有規劃,更有實實在在的執行,讓項目落地。比如航空航天,以上海飛機公司、中國AVIC、中國商飛為代表的上海航天力量,都把最新最先進的項目放在上海,涵蓋寬體客機、發動機以及從設計、試飛到制造的全產業鏈。生物制藥和醫療器械,根據國家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數據,中國每三個獲批的新藥中,就有一個來自上海張江的“藥谷”。
集成電路已經成為上海所有項目的重中之重。目前,上海已形成集設計、制造、封裝測試、材料、設備等配套服務于一體的完整集成電路產業鏈。是中國集成電路產業鏈最完整、產業結構最均衡的產業。此外,上海還是中國第一個國家微電子產業基地和唯一的國家集成電路R&D中心。在全國35家主流晶圓廠中,上海占據11家,其中12英寸工廠4家,8英寸工廠7家。
(資料來源:CRAMEXCHANGE報告)4。上海為什么這么拼?從過去來看,上海一直以中國經濟龍頭和對外開放門戶的身份存在,這就決定了上海的經濟決策不能激進,必須以穩為主,穩中求進,才能符合國家對上海經濟的思路和戰略。而且,上海作為長三角城市群的龍頭,擁有長三角廣闊的“腹地”和長江黃金水道航運帶來的便利,使得上海可以安心搞城鎮化,大力發展金融等第三產業。所以有人說上海,“科技創新不如深圳,開放不如廣州,行政影響力不如北京,金融市場也被深港爭奪。”
0
(上海部分工業項目布局)在全球城市發展過程中,大多數城市的衰落都是從“去工業化”開始的。產城融合,才能繁榮。而制造業是工業發展的重要基石。上海這次又跑在了前面。
開車上路,道路噪音通常十分影響人們的駕駛體驗。日前,音響制造商哈曼國際發布了可供量產車型使用的道路噪音主動降噪技術(RANC,可有效降低車輛行駛時接收到的道路噪音。
1900/1/1 0:00:00從長城汽車獨立出來的動力電池企業蜂巢能源又將獲得一筆大單。2月4日,知情人士透露,蜂巢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已經獲得歐洲某大型汽車集團動力電池產品的采購定點。
1900/1/1 0:00:002月4日,北京理工大學電動車輛國家工程實驗室發布《汽車防控新型冠狀病建議》,文章由實驗室部分老師與研究生自發整理撰寫。疫情特殊時期,不少市民選擇駕車出行,將汽車視為病防疫的一道墻。
1900/1/1 0:00:002月2日晚,龐大汽貿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龐大集團”)發布2019年度業績預盈公告,預計2019年的凈利潤為1億元15億元,實現扭虧為盈。
1900/1/1 0:00:001、英國將從2035年起禁售燃油車比原計劃提前5年據路透社報道,英國政府計劃在2035年前禁止銷售所有搭載汽油和柴油發動機的汽車,包括混合動力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車,這比之前的計劃提前了5年。
1900/1/1 0:00:002月3日,記者從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官方獲悉,聯盟內達成全新框架協議,進一步強化其商業模式與組織架構。三家公司皆重申了聯盟在各自戰略及競爭力加強上的重要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