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向低調的綠馳汽車,近幾個月動作頻頻。2019年7月12日,呂赤首款量產車型M500(內部代號)運抵新疆吐魯番、格爾木,開展高溫高原夏季試驗之旅。這是路馳在今年年底廣州車展首次亮相,以更年輕的受眾群體推動該車型量產的又一重要舉措。4月初,呂赤汽車聯合創始人任亞輝(時任執行副總裁)接任呂赤汽車首席執行官。這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這位年輕的舵手將為呂赤的發展帶來全新的景象。任亞輝不是汽車行業出身。他在鴻海集團工作多年,外界的評價是務實、干練、高效。他說:“制造業的人對做事的精細程度要求不是很嚴格,而是嚴格。我不怕繁瑣,每一項工作都要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保證高質量。”綠馳研究院一位副院長曾問任亞輝:質量和成本你選哪個?任亞輝毫不猶豫地說:“質量第一。”他繼承并延續了鴻海的工藝和工作習慣。鴻海是做代工業務的,利潤率比較低,這就要求它有很強的控制成本和質量平衡的能力。作為初創企業,呂赤應該控制好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成立于2016年8月的呂赤,目前正處于首款車型量產的“前夜”,現在汽車市場正走向下行通道。因此,任亞輝帶領呂赤走出重圍自然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在這個關鍵節點,任亞輝要做什么,要把綠馳引向何方?為此,《汽車觀察》采訪了任亞輝。作為汽車行業的“新兵”,任亞輝堅信汽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的智能汽車充滿無限想象空間,因此決心深耕細作。他說:“綠馳的夢想是成為行業領袖,至少躋身前幾名新勢力。”

不過任亞輝坦言,入行以來,最大的感受就是挑戰。在他看來,要實現夢想,就要引進一流的人才,開發一流的產品,做出一流的東西,過程中挑戰無處不在。比如如何通過匯聚精英,把一個企業的夢想變成他們的夢想?汽車行業是資本密集型領域,如何獲得更多的資本資源支持?“汽車工業發展太快了,連一些傳統的造車法律都變了。”任亞輝說,“15年前,只要你想造車,可能有機會,現在不行了。現在你不僅要造好車,還要造有個性的車,否則很難有機會。”他認為終端的競爭力一定是產品的競爭力,產品為王。據副總裁、工程研究院院長紀介紹,目前已建成三大產品平臺,涵蓋小型車、緊湊型車(含SUV和插電式混動車型)和高端智能轎跑車型,主要解決城市短途通勤問題。有投資者告誡任亞輝,要尊重事態發展規律。就像前輩說的,勤儉樸素,不為天下先。但任亞輝認為,既要尊重汽車行業的傳統,又要創新。他說:“綠遲要做敢為天下先的事情,不能固步自封,否則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被市場淘汰。”尤其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處于特定時期,面對部分業內人士可能信心不足的情況,更需要堅持創新。據了解,目前,呂赤已申請專利755項,其中已授權專利499項,新能源汽車領域專利布局初具規模,專利壁壘逐步建立。任亞輝預測,汽車市場將長期處于多種動力源并存、多種動力并存的局面國產車不會消亡,只是生存空間的問題。“從未來汽車市場的占比來看,新能源汽車占40%左右,傳統燃油汽車占60%左右。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增長,但也不能盲目樂觀,因為新能源汽車的基數還太小,未來肯定會有階段性調整。”從長遠來看,汽車行業不可能無限增長,汽車數量會達到一個高峰,但人們的用車習慣和方式會變得多樣。所以任亞輝說,“綠馳要造一輛更懂你的車,讓車有思想有靈性,真正成為你的人生伴侶。”這就要求汽車高度智能化。比如呂赤M500的智能交互系統,已經不單純停留在語音交互、視覺交互的層面,而是提升到了情感交互、精神交互等深度用戶體驗的層面。為此,綠馳的定位是“智能移動生活運營商”。基于上述判斷,呂赤對現有戰略進行了調整。任亞輝采取收縮策略,專注策略。事實證明,呂赤的業務是分散的。除新能源汽車核心業務外,向上拓展至動力總成總成、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向下拓展至出行服務、資本運營、金融服務。他說:“不僅要夢想,還要落地。我們戰略調整后,業務聚焦于兩大領域:整車制造和智能科技,實行兩條腿走路。”根據新的戰略構想,呂赤未來將成立兩家集團公司。一家公司偏“汽車+”即整車業務,另一家公司偏“互聯網+”即智能科技業務。

對于整車業務,呂赤將構建R&D、制造、營銷等全價值鏈體系。任亞輝說:“目前,呂赤汽車仍是一家創業公司。它需要把優勢資源集中在整車制造領域,全力做好主業。”面向智能科技業務,包括智能駕駛、智能交互、智能聯網、智能控制等。,在任亞輝看來,是整車業務的補充,是未來汽車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突破點,也是呂赤未來的增長點。他的想法是,“如果把智能科技業務放在整車業務,發展可能會受到影響,獨立可以讓它得到更好的發展。”任亞輝將這兩項業務視為主機廠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換句話說,智能科技業務獨立后,呂赤汽車是它的客戶,前期是它的主要客戶,也可以服務其他主機廠。任亞輝表示:“智能科技業務的發展方向是服務于乘用車和商用車。但從應用場景來看,商用車的自動駕駛發展比乘用車更快,因為商用車的商業模式更符合自動駕駛的特點。”呂赤智能科技業務的發展戰略是一方面發展自己,另一方面與其他尖端科技公司進行戰略合作。據任亞輝介紹,目前,呂赤在上海的工程研究所主要負責整車集成、供應商開發和制造工程的整體管理。研究所在無錫,主要負責車輛平臺和車型開發;位于北京的智能科技研究院負責車輛控制、智能駕駛、網聯等核心技術的研發。這也是呂赤與其他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最大區別。目前其他新能源車企普遍以整車制造為主,智能技術的發展主要用于滿足和服務自身需求,而不是服務其他車企。這樣做,任亞輝有自己的盤算。“目標確定后,一定要選擇與目標相匹配的發展道路。作為CEO,我必須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因為企業如果長期不盈利,是無法保持可持續發展的。”任亞輝判斷,3-5年內,依靠新能源汽車實現盈利壓力很大,這是行業問題。他說:“我們不會完全依靠輸血來生存。因此,除了專注于整車業務,我們還將整合上下游資源,拓展盈利點,比如在現有電動車平臺的基礎上開發混合動力產品,這將有助于提高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另一種造車方式和其他新勢力一樣,綠馳也面臨著造車資質的問題。作為后來者,綠馳造車有什么新方法?據了解,呂赤汽車采取聯合制造、自主申報的方式,積極推進主機廠M&A戰略。任亞輝透露:“我們已經和幾家主機廠有了意向會談,目前進展順利,很快會有好消息和大家分享。”

目前新勢力大多采用貼牌生產的輕模式,以最小的投入實現最大的產出。這也是他們前期相對較好的選擇。然而,呂赤選擇了一種對自己要求更高的方式,即聯合制造模式。它是傳統OEM模式的升級版本。"現階段,我們主要采用聯合制造模式."據任亞輝介紹,在整車制造的全過程中,呂赤的技術團隊會在前期完善相關流程,全程參與和控制制造的每一個環節,確保車輛投產后滿足市場預期和需求。2019年5月,呂赤與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呂赤與長安鈴木采用聯合制造模式達成共識。呂赤將始終參與質量的跟蹤和控制。這意味著綠馳正式拉開了聯合制造的序幕。“我們第一款量產的緊湊型純電動SUV M500將在長安鈴木第二工廠生產。這家工廠是鈴木全球制造體系中最先進的制造基地之一。”任亞輝自豪地說:“到目前為止,在造車新勢力中,我們是第一家與合資公司開展聯合制造業務的企業。”同時,呂赤也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2018年6月,呂赤在江西九江開設了汽車制造基地。據任亞輝介紹,計劃投資55億元,規劃年產能20萬輛,其中一期規劃年產能10萬輛。建成后可流水線生產5款。事實上,如果這個生產基地建成,也將為呂赤今后獨立申報生產資質創造有利條件。當然,綠遲的“野心”不止于此。根據計劃,呂赤將在中國東部、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建立四個基地。這樣就可以根據各生產基地不同的產品分工和組合,將產品就近投放到目標市場。到2025年,四大生產基地的年產能將達到55萬輛。為了推動這一計劃的實施,呂赤一直在構建供應商體系。任亞輝表示:“我們正在整合國內外一流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資源,構建高效的供應鏈體系。”據了解,目前呂赤擁有1075家合格供應商,其中行業主流供應商占比超過75%。此外,綠馳還在積極布局線上線下的營銷體系。任亞輝認為,對于新能源汽車,沒有馬圖……營銷體系在業內特別值得稱道,大家都在摸索前進。“綠馳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盤活傳統線下資源,同時利用線上資源,從而逐步構建綠馳的營銷生態鏈。”一向低調的綠馳汽車,近幾個月動作頻頻。2019年7月12日,呂赤首款量產車型M500(內部代號)運抵新疆吐魯番、格爾木,開展高溫高原夏季試驗之旅。這是路馳在今年年底廣州車展首次亮相,以更年輕的受眾群體推動該車型量產的又一重要舉措。4月初,呂赤汽車聯合創始人任亞輝(時任執行副總裁)接任呂赤汽車首席執行官。這引起了業內的廣泛關注。這位年輕的舵手將為呂赤的發展帶來全新的景象。任亞輝不是汽車行業出身。他在鴻海集團工作多年,外界的評價是務實、干練、高效。他說:“制造業的人對做事的精細程度要求不是很嚴格,而是嚴格。我不怕繁瑣,每一項工作都要落實到每一個細節,保證高質量。”綠馳研究院一位副院長曾問任亞輝:質量和成本你選哪個?任亞輝毫不猶豫地說:“質量第一。”他繼承并延續了鴻海的工藝和工作習慣。鴻海是做代工業務的,利潤率比較低,這就要求它有很強的控制成本和質量平衡的能力。作為初創企業,呂赤應該控制好成本,最大限度地提高資源利用率。成立于2016年8月的呂赤,目前正處于首款車型量產的“前夜”,現在汽車市場正走向下行通道。因此,任亞輝帶領呂赤走出重圍自然會面臨很大的挑戰。在這個關鍵節點,任亞輝要做什么,要把綠馳引向何方?為此,《汽車觀察》采訪了任亞輝。作為汽車行業的“新兵”,任亞輝堅信汽車市場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未來的智能汽車充滿無限想象空間,因此決心深耕細作。他說:“綠馳的夢想是成為行業領袖,至少躋身前幾名新勢力。”

不過任亞輝坦言,入行以來,最大的感受就是挑戰。在他看來,要實現夢想,就要引進一流的人才,開發一流的產品,做出一流的東西,過程中挑戰無處不在。比如如何通過匯聚精英,把一個企業的夢想變成他們的夢想?汽車行業是資本密集型領域,如何獲得更多的資本資源支持?“汽車工業發展太快了,連一些傳統的造車法律都變了。”任亞輝說,“15年前,只要你想造車,可能有機會,現在不行了。現在你不僅要造好車,還要造有個性的車,否則很難有機會。”他認為終端的競爭力一定是產品的競爭力,產品為王。據副總裁、工程研究院院長紀介紹,目前已建成三大產品平臺,涵蓋小型車、緊湊型車(含SUV和插電式混動車型)和高端智能轎跑車型,主要解決城市短途通勤問題。有投資者告誡任亞輝,要尊重事態發展規律。就像前輩說的,勤儉樸素,不為天下先。但任亞輝認為,既要尊重汽車行業的傳統,又要創新。他說:“綠遲要做敢為天下先的事情,不能固步自封,否則就像逆水行舟。不進則退,被市場淘汰。”尤其是目前新能源汽車發展處于特定時期,面對部分業內人士可能信心不足的情況,更需要堅持創新。據了解,目前,呂赤已申請……申請專利755項,其中已授權專利499項,新能源汽車領域專利布局初具規模,專利壁壘逐步建立。任亞輝預測,汽車市場將處于多種動力源長期共存的局面,傳統汽車不會消亡,只是生存空間的問題。“從未來汽車市場的占比來看,新能源汽車占40%左右,傳統燃油汽車占60%左右。雖然目前新能源汽車市場高速增長,但也不能盲目樂觀,因為新能源汽車的基數還太小,未來肯定會有階段性調整。”從長遠來看,汽車行業不可能無限增長,汽車數量會達到一個高峰,但人們的用車習慣和方式會變得多樣。所以任亞輝說,“綠馳要造一輛更懂你的車,讓車有思想有靈性,真正成為你的人生伴侶。”這就要求汽車高度智能化。比如呂赤M500的智能交互系統,已經不單純停留在語音交互、視覺交互的層面,而是提升到了情感交互、精神交互等深度用戶體驗的層面。為此,綠馳的定位是“智能移動生活運營商”。基于上述判斷,呂赤對現有戰略進行了調整。任亞輝采取收縮策略,專注策略。事實證明,呂赤的業務是分散的。除新能源汽車核心業務外,向上拓展至動力總成總成、控制器等核心零部件,向下拓展至出行服務、資本運營、金融服務。他說:“不僅要夢想,還要落地。我們戰略調整后,業務聚焦于兩大領域:整車制造和智能科技,實行兩條腿走路。”根據新的戰略構想,呂赤未來將成立兩家集團公司。一家公司偏“汽車+”即整車業務,另一家公司偏“互聯網+”即智能科技業務。

對于整車業務,呂赤將構建R&D、制造、營銷等全價值鏈體系。任亞輝說:“目前,呂赤汽車仍是一家創業公司。它需要把優勢資源集中在整車制造領域,全力做好主業。”面向智能科技業務,包括智能駕駛、智能交互、智能聯網、智能控制等。,在任亞輝看來,是整車業務的補充,是未來汽車技術和產業發展的突破點,也是呂赤未來的增長點。他的想法是,“如果把智能科技業務放在整車業務,發展可能會受到影響,獨立可以讓它得到更好的發展。”任亞輝將這兩項業務視為主機廠與供應商的合作關系。換句話說,智能科技業務獨立后,呂赤汽車是它的客戶,前期是它的主要客戶,也可以服務其他主機廠。任亞輝表示:“智能科技業務的發展方向是服務于乘用車和商用車。但從應用場景來看,商用車的自動駕駛發展比乘用車更快,因為商用車的商業模式更符合自動駕駛的特點。”呂赤智能科技業務的發展戰略是一方面發展自己,另一方面與其他尖端科技公司進行戰略合作。據任亞輝介紹,目前,呂赤在上海的工程研究所主要負責整車集成、供應商開發和制造工程的整體管理。研究所在無錫,主要負責車輛平臺和車型開發;位于北京的智能科技研究院負責車輛控制、智能駕駛、網聯等核心技術的研發。這也是呂赤與其他新能源汽車公司的最大區別。目前其他新能源車企普遍以整車制造為主,智能技術的發展主要用于滿足和服務自身需求,而不是服務其他車企。這樣做,任亞輝有自己的盤算。“目標確定后,一定要選擇與目標相匹配的發展道路。作為CEO,我必須考慮企業的盈利能力,因為企業如果長期不盈利,是無法保持可持續發展的。”任亞輝判斷,3-5年內,依靠新能源汽車實現盈利壓力很大,這是行業問題。他說:“我們不會完全依靠輸血來生存。因此,除了專注于整車業務,我們還將整合上下游資源,拓展盈利點,比如在現有電動車平臺的基礎上開發混合動力產品,這將有助于提高公司自身的造血能力。”另一種造車方式和其他新勢力一樣,綠馳也面臨著造車資質的問題。作為后來者,綠馳造車有什么新方法?據了解,呂赤汽車采取聯合制造、自主申報的方式,積極推進主機廠M&A戰略。任亞輝透露:“我們已經和幾家主機廠有了意向會談,目前進展順利,很快會有好消息和大家分享。”

目前新勢力大多采用貼牌生產的輕模式,以最小的投入實現最大的產出。這也是他們前期相對較好的選擇。然而,呂赤選擇了一種對自己要求更高的方式,即聯合制造模式。它是傳統OEM模式的升級版本。"現階段,我們主要采用聯合制造模式."據任亞輝介紹,在整車制造的全過程中,呂赤的技術團隊會在前期完善相關流程,全程參與和控制制造的每一個環節,確保車輛投產后滿足市場預期和需求。2019年5月,呂赤與長安汽車簽署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就呂赤與長安鈴木采用聯合制造模式達成共識。呂赤將始終參與質量的跟蹤和控制。這意味著綠馳正式拉開了聯合制造的序幕。“我們第一款量產的緊湊型純電動SUV M500將在長安鈴木第二工廠生產。這家工廠是鈴木全球制造體系中最先進的制造基地之一。”任亞輝自豪地說:“到目前為止,在造車新勢力中,我們是第一家與合資公司開展聯合制造業務的企業。”同時,呂赤也建立了自己的生產基地。2018年6月,呂赤在江西九江開設了汽車制造基地。據任亞輝介紹,計劃投資55億元,規劃年產能20萬輛,其中一期規劃年產能10萬輛。建成后可流水線生產5款。事實上,如果這個生產基地建成,也將為呂赤今后獨立申報生產資質創造有利條件。當然,綠遲的“野心”不止于此。根據計劃,呂赤將在中國東部、中部、北部和西南部建立四個基地。這樣就可以根據各生產基地不同的產品分工和組合,將產品就近投放到目標市場。到2025年,四大生產基地的年產能將達到55萬輛。為了推動這一計劃的實施,呂赤一直在構建供應商體系。任亞輝表示:“我們正在整合國內外一流的供應商和合作伙伴資源,構建高效的供應鏈體系。”據了解,目前呂赤擁有1075家合格供應商,其中行業主流供應商占比超過75%。此外,綠馳還在積極布局線上線下的營銷體系。任亞輝認為,對于新能源汽車,沒有馬圖……營銷體系在業內特別值得稱道,大家都在摸索前進。“綠馳首先考慮的是如何盤活傳統線下資源,同時利用線上資源,從而逐步構建綠馳的營銷生態鏈。”
據外媒報道,捷豹路虎(JaguarLandRover)正在研發下一代抬頭顯示器技術,該技術可實時將安全信息傳送到駕駛員面前,而且乘客也可以直接在座位觀看3D電影,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TierIV公司在A輪擴展融資中獲得廣達電腦(QuantaComputer)公司約900萬美元的投資,此前該公司已在A輪融資中籌集了1億美元。
1900/1/1 0:00:002019年8月18日,中國新能源汽車評價規程(簡稱CEVE)正式發布,在CEVE發布同時,清華大學電池安全實驗室同步發布《2019年動力電池安全性研究報告》。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美國能源部日前公布了2019財年針對先進汽車技術研究的資金撥款結果,通用和福特成為大贏家。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特斯拉官網)雖然目前特斯拉尚未進入印度汽車市場,但是近日印度媒體Livemint報道稱,特斯拉有意在印度當地設立電池工廠。
1900/1/1 0:00:00一季度327億美元的凈虧曾讓華爾街的投資者對百度下調了營收預期,但二季度亮麗的成績單,又讓市場重新審視這家來自中國的互聯網巨頭當地時間8月19日,百度公布了2019年第二季度未經審計的財務報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