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業務縮減、裁員頻繁、百年老企福特的失落與重振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08年冬天,底特律下了大雪。12月19日,美國政府資產救助計劃(TARP)同意向底特律汽車巨頭提供政府貸款。一些底特律市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汽車工業得救了!底特律得救了!“當時金融危機下,底特律三大汽車巨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瀕臨破產。與接受政府救助的通用和克萊斯勒不同,福特引入了“一個福特”的原則,一次性出售旗下捷豹、阿斯頓·馬丁、路虎和沃爾沃品牌,只留下福特和林肯兩款帶有明顯福特DNA的車型。經過一系列的業務削減,福特成功地挽救了局面。即便如此,這家傳說中的車企也并沒有如預期的那樣一帆風順。金融危機十年后,福特依然迎來了重組的命運。今年2月,福特全球運營總裁公開表示,在首席執行官韓的計劃下,福特的重組工作已經完成了近一半。韓瑞麒認為,福特的重組比其在金融危機期間經歷的變化“劇烈而深刻”。10年前,福特經歷了大規模的業務收縮、縮減和重置,但并未對其主要生產流程做出任何改變。新一輪重組計劃涵蓋了從產品開發到汽車設計,再到管理供應商成本的主要流程。隨之而來的是福特頻繁裁員、縮減業務的新聞。據8月4日最新消息,福特公司近日表示,計劃停止在歐洲銷售Ka+微型車,以解決歐洲盈利能力差的問題。此前有外媒報道稱,福特將于今年9月在加拿大奧克維爾制造工廠裁員約200人,并于明年1月進一步擴大裁員規模。此外,奧克維爾工廠產量最高的福特Edge車型也不再在部分歐洲市場銷售。這只是福特衰落的一角。這家誕生于1903年的百年企業,正面臨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一個福特”計劃1903年,福特公司成立。1908年,福特生產了世界上第一輛屬于普通人的汽車——T型車,5年后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條汽車裝配線。有裝配線的福特T型車的價格從780美元降到360美元。低廉的價格大大提高了人們對汽車的購買力,為福特的汽車巨頭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數據顯示,到1913年底,美國50%的國有汽車都是福特生產的。

Ford, Fox, Lincoln, Changan, Jaguar

福特逐漸成為美國底特律三大巨頭之一。其車型也從單一的T型車發展到涵蓋福特、林肯、水星、捷豹、路虎、沃爾沃、阿斯頓馬丁、江鈴、馬自達等知名車型。金融危機之時,時任新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提出了“一個福特”原則,即集中全球資源開發一套新的車輛,包括當代福克斯、翼虎、嘉年華等車輛。福特保留了后備箱,但部分車型的斷流業務也讓其“元氣大傷”,為福特未來的困局寫下了注腳。福特困境挺過金融危機后,福特的日子也不算太難過。根據福特的財報,其2014-2017年的總收入分別為1440億美元、1495億美元、1518億美元和1567億美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12.3億美元、73.7億美元、45.9億美元和76億美元。營收的滑坡式轉折發生在2018年。雖然2018年收入同比增長2.2%,至1603億美元,但凈收入下降52%,至37億美元。除了美國大本營,福特的全球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景氣。在世界其他地區,福特總共損失了22億美元,其中一半在亞太地區,6.78億美元在南美,3.88億美元在歐洲。此外,關稅和商品成本上升,因高田安全氣囊隱患召回車輛的成本已達8億美元,外匯也損失了約8億美元。2018年,福特共虧損34億美元。亞太地區是福特虧損的“重災區”。2018年,福特在華銷量為75.2萬輛,比2017年下降36.9%。銷量離“百萬大關”僅一步之遙的長安福特,2018年僅銷售新車37.77萬輛,同比下降54.38%。其2019年第一季度的銷量僅為3.68萬輛。“我不會再接受2018年的‘平庸’表現。”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在給員工的信中,將福特的2018年定為“平庸”的一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福特。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曾評論說,盡管福特是唯一的美國汽車公司……y表示沒有在金融危機中破產,從其目前的財務狀況來看,福特很可能無法在下一次經濟衰退中生存。產品老舊,更新慢是下滑的原因。福特之父亨利·福特曾提出要造一輛人人買得起的好車。但作為一個銷量神話,福特為什么會走到大家都不看好的地步?福特飽受詬病的原因之一是產品老化,更新換代慢。大眾的知名車型有福克斯、福睿斯、翼虎、蒙迪歐,大部分都是2013年誕生的。產品迭代慢,離不開當初的“一個福特”原則。“一個福特”的原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相同的產品設計,也就是說福特只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北美市場的需求,缺乏對其他市場的本土了解。此外,長安福特在國產車投放上缺乏完全自主性,導致新車推出“慢半拍”。此外,部分福特車型仍受困于“斷軸門”的陰影中。中消協數據顯示,2017年長安福特共發生850起產品投訴,成為被投訴最多的品牌。斷軸、漏油、異味等質量問題逐漸成為福特車型失去市場的原因之一。福特的“自救運動”正處于燃油車和汽車的“新四化”過渡期。福特的燃油車車型更新換代沒跟上,還得追“新四化”的步伐。面對日新月異的汽車革命,福特也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頻繁的人事變動。馬克·菲爾茲(mark fields)2014年接任CEO后,已經布局自動駕駛、移動出行、車聯網等新領域。但是新的戰爭失敗了,現有車型的更新換代跟不上。2018年5月,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成為福特新的全球首席執行官,之后全面負責福特的智能移動出行業務。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以來,福特中國高層人事變動頻繁,CEO換帥10次。雖然福特在中國的計劃舉棋不定,但仍體現了福特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重視。去年11月,福特元老、前奇瑞汽車總經理、奇瑞捷豹路虎董事長陳安寧被任命為福特全球副總裁兼福特中國首席執行官。與此同時,福特中國已經成為北美市場的核心業務部門。

Ford, Fox, Lincoln, Changan, Jaguar

除了人事變動,成本控制也是福特任務的重中之重,“裁員、關閉工廠、削減預算”成為常規操作。2017年10月,福特提出了140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一年后,該計劃的目標翻了一番,達到255億美元。2018年10月,福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福特目前“正處于全球勞動力重組的早期階段”,未來可能會對7萬名受薪員工產生影響。具體裁員計劃將在明年第二季度決定并詳細披露。最近的裁員聲明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計劃。一個月前,福特表示將在明年年底前在歐洲裁員1.2萬人,約占其歐洲員工總數的20%。目前,俄羅斯的三家工廠,法國和威爾士的工廠已經停產,西班牙巴倫西亞和德國薩盧瓦的工廠班次也有所減少。此外,福特5月停止在阿根廷生產福克斯緊湊型車,以減少南美市場的業務損失。在北美大本營,福特將把業務重點放在卡車和SUV上,并將取消北美市場的大部分轎車業務。這意味著,除了野馬和緊湊型跨界車福克斯,Fusion、金牛座、CMax和嘉年華將不會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市場看到。大多數汽車的生產和升級可能會落在福特中國和歐洲身上。在砍掉老業務線的同時,福特在自動駕駛方面加緊布局。據8月2日消息,福特子公司將收購交通系統軟件供應商Travel Holdings,以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7月,其第三代自動駕駛測試車輛開始在美國五大城市進行開放道路測試。根據計劃,福特將推出首款全自動汽車的量產版……2021年美國市場的ic駕駛汽車,將率先用于商業運營,主要服務于汽車租賃、物流運輸等領域。到2023年底,福特預計將投資40億美元用于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相關業務,其中包括10億美元用于Argo AI。雖然在自動駕駛起步上落后于別人,但對于這個百年企業來說,目前轉型在即,錯過自動駕駛和“新四化”的浪潮,很難逆風翻盤。更多福特,更多中國,由于此前在中國市場的虧損,福特中國業務升級為獨立單元后,今年4月,福特首次在中國發布了業務發展計劃“福特中國2.0”。陳安寧宣布了一個全新的業務推廣計劃,重點是五個核心計劃。作為該計劃的核心之一,福特推出了“福特中國產品330計劃”,旨在加速新產品在中國的開發和市場投放,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根據這一計劃,未來三年,福特將在中國市場推出30多款新車型,涵蓋福特和林肯兩個品牌,其中10多款為新能源車型,并加大在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發力度。智能方面,福特正式發布了與百度聯合打造的智行信息娛樂系統SYNC+。從2019年起,福特國產福特和林肯品牌的大部分全新車型都將搭載SYNC+系統。同時,在中國銷售的大多數新車型還將配備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系統。此外,福特計劃于2021年開始量產首款搭載蜂窩車聯網技術(C-V2X)的汽車。中國將成為福特全球首個將C-V2X技術應用于量產車的市場。由此可見中國市場對福特全球戰略部署的重要性。為了實現福特中國車型的國產化,福特還推出了“中國創新計劃”,將設立中國創新中心、中國設計中心和新能源中心,并賦能福特中國工程R&D中心和在華合資企業承擔更多的國產化車輛開發工作。總結:2011年,福特啟動了“1515計劃”,即2015年前向中國引入15款新車。這個計劃短暫的給福特的業務帶來了一些改善,但是新的計劃沒能如期跟上,落后不足。陳安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業績下滑的部分原因是不夠接地氣,中國不夠。福特沒能把握住過去五年在中國形成的強大消費能力和消費生態環境。福特過去在中國市場推出的產品和車型仍然非常歐化,沒有真正反映新一代客戶的需求。”“福特中國2.0”是否會走“1515計劃”的老路,還是個未知數。然而,目前面臨汽車生態巨變的不止福特一家。中國經濟轉型、汽車工業結構調整和“新四化”發展是擺在所有國內汽車企業面前的難題。不進則退。福特現在的裁員和業務削減和十年前如出一轍,但福特能經受住這波浪潮,迎來下一個十年嗎?2008年冬天,底特律下了大雪。12月19日,美國政府資產救助計劃(TARP)同意向底特律汽車巨頭提供政府貸款。一些底特律市民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美國汽車工業得救了!底特律得救了!“當時金融危機下,底特律三大汽車巨頭福特、通用、克萊斯勒瀕臨破產。與接受政府救助的通用和克萊斯勒不同,福特引入了“一個福特”的原則,一次性出售旗下捷豹、阿斯頓·馬丁、路虎和沃爾沃品牌,只留下福特和林肯兩款帶有明顯福特DNA的車型。經過一系列的業務削減,福特成功地挽救了局面。即便如此,這家傳說中的車企也并沒有如預期的那樣一帆風順。金融危機十年后,福特依然迎來了重組的命運。今年2月,福特全球運營總裁公開表示,在首席執行官韓的計劃下,福特的重組工作已經完成了近一半。韓瑞麒認為,福特的重組比其在金融危機期間經歷的變化“劇烈而深刻”。10年前,福特經歷了大規模的業務收縮、縮減和重置,但并未對其主要生產流程做出任何改變。新一輪重組計劃涵蓋了從產品開發到汽車設計,再到管理供應商成本的主要流程。隨之而來的是福特頻繁裁員、縮減業務的新聞。據8月4日最新消息,福特公司近日表示,計劃停止在歐洲銷售Ka+微型車,以解決歐洲盈利能力差的問題。此前有外媒報道稱,福特將于今年9月在加拿大奧克維爾制造工廠裁員約200人,并于明年1月進一步擴大裁員規模。此外,奧克維爾工廠產量最高的福特Edge車型也不再在部分歐洲市場銷售。這只是福特衰落的一角。這家誕生于1903年的百年企業,正面臨金融危機以來最嚴重的危機。”一個福特”計劃1903年,福特公司成立。1908年,福特生產了世界上第一輛屬于普通人的汽車——T型車,5年后開發出世界上第一條汽車裝配線。有裝配線的福特T型車的價格從780美元降到360美元。低廉的價格大大提高了人們對汽車的購買力,為福特的汽車巨頭地位奠定了堅實的基礎。數據顯示,到1913年底,美國50%的國有汽車都是福特生產的。

Ford, Fox, Lincoln, Changan, Jaguar

福特逐漸成為美國底特律三大巨頭之一。其車型也從單一的T型車發展到涵蓋福特、林肯、水星、捷豹、路虎、沃爾沃、阿斯頓馬丁、江鈴、馬自達等知名車型。金融危機之時,時任新總裁兼首席執行官的艾倫·穆拉利(alan mulally)提出了“一個福特”原則,即集中全球資源開發一套新的車輛,包括當代福克斯、翼虎、嘉年華等車輛。福特保留了后備箱,但部分車型的斷流業務也讓其“元氣大傷”,為福特未來的困局寫下了注腳。福特困境挺過金融危機后,福特的日子也不算太難過。根據福特的財報,其2014-2017年的總收入分別為1440億美元、1495億美元、1518億美元和1567億美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12.3億美元、73.7億美元、45.9億美元和76億美元。營收的滑坡式轉折發生在2018年。雖然2018年收入同比增長2.2%,至1603億美元,但凈收入下降52%,至37億美元。除了美國大本營,福特的全球市場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不景氣。在世界其他地區,福特總共損失了22億美元,其中一半在亞太地區,6.78億美元在南美,3.88億美元在歐洲。此外,關稅和商品成本上升,因高田安全氣囊隱患召回車輛的成本已達8億美元,外匯也損失了約8億美元。2018年,福特共虧損34億美元。亞太地區是福特虧損的“重災區”。2018年,福特在華銷量為75.2萬輛,比2017年下降36.9%。銷量離“百萬大關”僅一步之遙的長安福特,2018年僅銷售新車37.77萬輛,同比下降54.38%。其2019年第一季度的銷量僅為3.68萬輛。“我不會再接受2018年的‘平庸’表現。”福特首席執行官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在給員工的信中,將福特的2018年定為“平庸”的一年。但并不是所有人都看好福特。特斯拉首席執行官馬斯克曾評論說,盡管福特是唯一的美國汽車公司……y表示沒有在金融危機中破產,從其目前的財務狀況來看,福特很可能無法在下一次經濟衰退中生存。產品老舊,更新慢是下滑的原因。福特之父亨利·福特曾提出要造一輛人人買得起的好車。但作為一個銷量神話,福特為什么會走到大家都不看好的地步?福特飽受詬病的原因之一是產品老化,更新換代慢。大眾的知名車型有福克斯、福睿斯、翼虎、蒙迪歐,大部分都是2013年誕生的。產品迭代慢,離不開當初的“一個福特”原則。“一個福特”的原則在全球范圍內進行相同的產品設計,也就是說福特只在很大程度上滿足北美市場的需求,缺乏對其他市場的本土了解。此外,長安福特在國產車投放上缺乏完全自主性,導致新車推出“慢半拍”。此外,部分福特車型仍受困于“斷軸門”的陰影中。中消協數據顯示,2017年長安福特共發生850起產品投訴,成為被投訴最多的品牌。斷軸、漏油、異味等質量問題逐漸成為福特車型失去市場的原因之一。福特的“自救運動”正處于燃油車和汽車的“新四化”過渡期。福特的燃油車車型更新換代沒跟上,還得追“新四化”的步伐。面對日新月異的汽車革命,福特也意識到了自身的問題,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首先是頻繁的人事變動。馬克·菲爾茲(mark fields)2014年接任CEO后,已經布局自動駕駛、移動出行、車聯網等新領域。但是新的戰爭失敗了,現有車型的更新換代跟不上。2018年5月,吉姆·哈克特(Jim Hackett)成為福特新的全球首席執行官,之后全面負責福特的智能移動出行業務。值得一提的是,自2008年以來,福特中國高層人事變動頻繁,CEO換帥10次。雖然福特在中國的計劃舉棋不定,但仍體現了福特對中國這個全球最大汽車市場的重視。去年11月,福特元老、前奇瑞汽車總經理、奇瑞捷豹路虎董事長陳安寧被任命為福特全球副總裁兼福特中國首席執行官。與此同時,福特中國已經成為北美市場的核心業務部門。

Ford, Fox, Lincoln, Changan, Jaguar

除了人事變動,成本控制也是福特任務的重中之重,“裁員、關閉工廠、削減預算”成為常規操作。2017年10月,福特提出了140億美元的成本削減計劃。一年后,該計劃的目標翻了一番,達到255億美元。2018年10月,福特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福特目前“正處于全球勞動力重組的早期階段”,未來可能會對7萬名受薪員工產生影響。具體裁員計劃將在明年第二季度決定并詳細披露。最近的裁員聲明進一步證實了這一計劃。一個月前,福特表示將在明年年底前在歐洲裁員1.2萬人,約占其歐洲員工總數的20%。目前,俄羅斯的三家工廠,法國和威爾士的工廠已經停產,西班牙巴倫西亞和德國薩盧瓦的工廠班次也有所減少。此外,福特5月停止在阿根廷生產福克斯緊湊型車,以減少南美市場的業務損失。在北美大本營,福特將把業務重點放在卡車和SUV上,并將取消北美市場的大部分轎車業務。這意味著,除了野馬和緊湊型跨界車福克斯,Fusion、金牛座、CMax和嘉年華將不會在美國、加拿大和墨西哥市場看到。大多數汽車的生產和升級可能會落在福特中國和歐洲身上。在砍掉老業務線的同時,福特在自動駕駛方面加緊布局。據8月2日消息,福特子公司將收購交通系統軟件供應商Travel Holdings,以加速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7月,其第三代自動駕駛測試車輛開始在美國五大城市進行開放道路測試。根據計劃,福特將推出首款全自動汽車的量產版……2021年美國市場的ic駕駛汽車,將率先用于商業運營,主要服務于汽車租賃、物流運輸等領域。到2023年底,福特預計將投資40億美元用于開發自動駕駛汽車相關業務,其中包括10億美元用于Argo AI。雖然在自動駕駛起步上落后于別人,但對于這個百年企業來說,目前轉型在即,錯過自動駕駛和“新四化”的浪潮,很難逆風翻盤。更多福特,更多中國,由于此前在中國市場的虧損,福特中國業務升級為獨立單元后,今年4月,福特首次在中國發布了業務發展計劃“福特中國2.0”。陳安寧宣布了一個全新的業務推廣計劃,重點是五個核心計劃。作為該計劃的核心之一,福特推出了“福特中國產品330計劃”,旨在加速新產品在中國的開發和市場投放,提升產品的市場競爭力。根據這一計劃,未來三年,福特將在中國市場推出30多款新車型,涵蓋福特和林肯兩個品牌,其中10多款為新能源車型,并加大在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發力度。智能方面,福特正式發布了與百度聯合打造的智行信息娛樂系統SYNC+。從2019年起,福特國產福特和林肯品牌的大部分全新車型都將搭載SYNC+系統。同時,在中國銷售的大多數新車型還將配備Co-Pilot360智行駕駛輔助系統。此外,福特計劃于2021年開始量產首款搭載蜂窩車聯網技術(C-V2X)的汽車。中國將成為福特全球首個將C-V2X技術應用于量產車的市場。由此可見中國市場對福特全球戰略部署的重要性。為了實現福特中國車型的國產化,福特還推出了“中國創新計劃”,將設立中國創新中心、中國設計中心和新能源中心,并賦能福特中國工程R&D中心和在華合資企業承擔更多的國產化車輛開發工作。總結:2011年,福特啟動了“1515計劃”,即2015年前將15款新車引入中國。這個計劃短暫的給福特的業務帶來了一些改善,但是新的計劃沒能如期跟上,落后不足。陳安寧在接受媒體采訪時也表示,“業績下滑的部分原因是不夠接地氣,中國不夠。福特沒能把握住過去五年在中國形成的強大消費能力和消費生態環境。福特過去在中國市場推出的產品和車型仍然非常歐化,沒有真正反映新一代客戶的需求。”“福特中國2.0”是否會走“1515計劃”的老路,還是個未知數。然而,目前面臨汽車生態巨變的不止福特一家。中國經濟轉型、汽車工業結構調整和“新四化”發展是擺在國內所有汽車企業面前的難題。不進則退。福特現在的裁員和業務削減和十年前如出一轍,但福特能經受住這波浪潮,迎來下一個十年嗎?

標簽:福特福克斯林肯長安捷豹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激光雷達的“下沉”戰事

熱錢還在不斷涌入自動駕駛行業,一場合縱連橫后的大戰爆發在即。

1900/1/1 0:00:00
三問新能源汽車產業現狀:技術如何?產能如何?

圖片來自“東方IC”今年上半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分別完成614萬輛和617萬輛,比上年同期分別增長485和496。

1900/1/1 0:00:00
六大特征!2019年上半年中國燃料電池銷量匯總

2019年已經過半,中國的燃料電池電池市場在這半年里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關注。真實的市場情況如何?從近三年來的銷量數據可以一窺究竟。

1900/1/1 0:00:00
車市入冬,全球車企利潤普降,裁員/節流成常態

在不久前公布的世界500強排行名單中,共34家車輛與零部件行業上榜的企業,在所有行業中僅次于銀行業位居第二。

1900/1/1 0:00:00
造車新勢力半年研究報告:脫穎而出的頭部力量

編者按:用“逆流而上”來形容新能源汽車再恰當不過,盡管有車市持續遇冷、補貼政策減退、競爭者加劇等多重困難,但是新能源汽車仍舊保持著“闖關打怪”的激情突破求生。

1900/1/1 0:00:00
大眾發布行人檢測系統 保護過馬路行人

近日,大眾汽車集團發布了全新的行人檢測系統,該系統作為前方安全輔助(FrontAssist)系統的一部分可以使得駕駛員分散出一部分注意力以關注其他交通參與者。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