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人們對全自動駕駛的落地已經回歸現實,但作為汽車制造的百年夢想,自動駕駛仍然讓業界對其抱著極大的熱情。我們都很期待由完全自動駕駛技術驅動的智能城市將如何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但與此同時,在走向未來的過程中,業界對于自動駕駛技術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且不說現階段各車企的輔助駕駛系統百花齊放,未來全自動駕駛的具體實現更是撲朔迷離。然而,正是因為這些不確定性,我們才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在之前的文章中,車云曾討論過兩個話題,分別是“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如何通過外部設計與行人交流”和“語音控制車輛的自動駕駛”。在本文中,讓我們另辟蹊徑,討論自動駕駛對人們駕考的影響。自動駕駛技術對人們駕駛習慣的影響隨著自動駕駛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的工具屬性逐漸被放大,而“傳統”的玩具屬性逐漸被淡化。人把車輛的控制權交給了機器,從而解放了雙手,在車內獲得了更多的自由。此外,具有高水平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還可以簡化人們的用車體驗,比如停車。我們認為,當一輛“成熟”的自動駕駛汽車能夠找到自己的停車位時,倒車入庫的技巧對人來說就沒那么重要了。屆時,用戶將車開到停車場后,只需輕觸手機APP上的功能按鈕,車輛便可自行找到停車位。當用戶準備離開時,車輛也可以自動開到當時的出口點。

事實上,自主泊車(AVP)功能實現的上述場景早已落地。7月23日,由博世和戴姆勒聯合開發的自動停車服務系統正式獲得批準,允許其在梅賽德斯-奔馳博物館的停車場開展試點項目。換句話說,在不久的將來,用戶將可以在沒有安全駕駛員陪同的情況下,在奔馳博物館體驗自主停車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功能的實現并不需要修改或升級測試車輛本身的傳感器,而是主要依靠博世的基礎設施傳感器來為車輛檢測行駛路徑,并提供必要的監控信息。基于此,一輛沒有高水平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也可以自己上下坡,在基礎設施傳感器檢測到障礙物時自動剎車,這對于未來這個項目的普及是一大優勢。

此舉的意義在于L3級自動駕駛功能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除了汽車越來越智能化,相應的封閉場景也將配備能夠支持高水平自動駕駛功能的基礎設施。屆時,人們經常出現的商場、公司、小區都將支持獨立停車的功能,倒車入庫的技能也將逐漸無用武之地。另一方面,由于L3、L4級自動駕駛涉及從封閉場景下的全自動駕駛到開放場景下的過程,用戶需要完成從管理者到乘客的角色轉換,轉換間隙造成事故的概率較大。國外某研究機構曾邀請49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參與實驗。通過測試當他們完全恢復對汽車的控制時車輛移動的距離,過渡時間的長度得到了反映。坦率地說,測試結果并不樂觀:在為期五天的測試中,當汽車完全自動駕駛時,參與者通常會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他們要么在化妝,要么在發呆,所以當系統發出警告時,他們往往需要幾秒鐘才能做出反應。更別說那些正在睡覺的參與者了,如何叫醒他們是個難題。

基于……以上不難看出,具有L3和L4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駛入公共道路的一大挑戰是如何解決司機重新控制時的隱患。對此,寶馬提供了解決方案。它創造性地設計了多邊形方向盤,意在通過這種不規則的設計幫助駕駛者快速了解車輛當前的行駛軌跡。在車云看來,這種設計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過渡時間的問題,但也能起到縮短司機上手時間的作用。

但是現在,業界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一方面,在車輛完全自動駕駛的情況下,我們不可能要求人們時刻警惕路況,這違背了技術進步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原則。另一方面,如何把握中間轉換的“度”又是一個難題。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切塵埃落定后,這個問題的解決將會體現在駕考這個科目上。想象一下,也許在未來,當你考科目三(道路駕駛)時,兇狠的教練不僅會讓你在過路口時搖頭、踩剎車,讓你熟悉自動駕駛系統的工作習慣,還可能會拿著小秒表訓練你在睡著的時候醒來。高級自動駕駛汽車專用道?以上說的都是對駕考科目中實操環節的影響。其實不僅如此,L3和L4自動駕駛落地后,相應的交通規則和標志也會有所調整。原因在于,高級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將與普通車輛長期“共存”。在此期間,與沒有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相比,擁有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就像公交車、警車和救護車一樣,類似于一種“特種車輛”。為了保證行車安全,進一步緩解交通擁堵,我們認為未來可能會設立“高級自動駕駛汽車專用道”。普通車輛在限行期間駛入車道的,按占用公交專用道處罰。在這條車道上,所有具有高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像一個編隊一樣高效地一輛接一輛行駛。當然,它們與其他外部車輛也不是沒有聯系。如上所述,L3級自動駕駛落地時,不僅汽車本身的功能要達標,還必須同步建立相應的基礎設施。

這意味著高級自動駕駛汽車和普通汽車也可以通信(V2V)。因此,當汽車離開“高等級自動駕駛汽車車道”時,它仍然可以與其他車輛傳輸信息,從而確保開放場景下的駕駛安全。另一方面,如果正在封閉環境中自主停車的自動駕駛汽車突然“拋錨”,與其他車輛發生事故,車輛如何向用戶發送信息,用戶如何處理這種臨時情況?甚至,如何讓整個停車場的秩序恢復正常等等,未來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和細則。

受限于目前思維的桎梏,車云能聯想到的只是基于一些現有的事實,但屆時交通規則會有很多針對性的改變。比如中國第一條不限速高速公路杭紹高速公路開通兩年后,這條車路合作基礎設施的道路,或許可以作為試驗路,讓我們看到更具體的未來。總結坦率地說,駕照或者交通規則的改變,只是自動駕駛未來發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的極小一部分。我們必須承認,雖然自動駕駛描繪的未來是美好的,但是走向這個未來的過程并不容易。優步在鳳凰城的悲劇和許多特斯拉被擺上臺面的事故讓人們警醒。或許是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讓這個階段成為了汽車百年歷史中最混亂的時刻。可以預見,在史無前例的自動駕駛時代到來之前,質疑與歡呼,規則的推翻與重建,人與機器的倫理之爭,將回蕩在城市f的上空……很長時間。雖然人們對全自動駕駛的落地已經回歸現實,但作為汽車制造的百年夢想,自動駕駛仍然讓業界對其抱著極大的熱情。我們都很期待由完全自動駕駛技術驅動的智能城市將如何改變目前的生活方式。但與此同時,在走向未來的過程中,業界對于自動駕駛技術并沒有統一的標準。且不說現階段各車企的輔助駕駛系統百花齊放,未來全自動駕駛的具體實現更是撲朔迷離。然而,正是因為這些不確定性,我們才有了巨大的想象空間。

在之前的文章中,車云曾討論過兩個話題,分別是“未來自動駕駛汽車如何通過外部設計與行人交流”和“語音控制車輛的自動駕駛”。在本文中,讓我們另辟蹊徑,討論自動駕駛對人們駕考的影響。自動駕駛技術對人們駕駛習慣的影響隨著自動駕駛水平的不斷提高,汽車的工具屬性逐漸被放大,而“傳統”的玩具屬性逐漸被淡化。人把車輛的控制權交給了機器,從而解放了雙手,在車內獲得了更多的自由。此外,具有高水平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還可以簡化人們的用車體驗,比如停車。我們認為,當一輛“成熟”的自動駕駛汽車能夠找到自己的停車位時,倒車入庫的技巧對人來說就沒那么重要了。屆時,用戶將車開到停車場后,只需輕觸手機APP上的功能按鈕,車輛便可自行找到停車位。當用戶準備離開時,車輛也可以自動開到當時的出口點。

事實上,自主泊車(AVP)功能實現的上述場景早已落地。7月23日,由博世和戴姆勒聯合開發的自動停車服務系統正式獲得批準,允許其在梅賽德斯-奔馳博物館的停車場開展試點項目。換句話說,在不久的將來,用戶將可以在沒有安全駕駛員陪同的情況下,在奔馳博物館體驗自主停車服務。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功能的實現并不需要修改或升級測試車輛本身的傳感器,而是主要依靠博世的基礎設施傳感器來為車輛檢測行駛路徑,并提供必要的監控信息。基于此,一輛沒有高水平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也可以自己上下坡,在基礎設施傳感器檢測到障礙物時自動剎車,這對于未來這個項目的普及是一大優勢。

此舉的意義在于L3級自動駕駛功能開始進入人們的日常生活。可以預見的是,未來除了汽車越來越智能化,相應的封閉場景也將配備能夠支持高水平自動駕駛功能的基礎設施。屆時,人們經常出現的商場、公司、小區都將支持獨立停車的功能,倒車入庫的技能也將逐漸無用武之地。另一方面,由于L3、L4級自動駕駛涉及從封閉場景下的全自動駕駛到開放場景下的過程,用戶需要完成從管理者到乘客的角色轉換,轉換間隙造成事故的概率較大。國外某研究機構曾邀請49名不同年齡、不同性別的人參與實驗。通過測試當他們完全恢復對汽車的控制時車輛移動的距離,過渡時間的長度得到了反映。坦率地說,測試結果并不樂觀:在為期五天的測試中,當汽車完全自動駕駛時,參與者通常會將注意力轉移到其他地方。他們要么在化妝,要么在發呆,所以當系統發出警告時,他們往往需要幾秒鐘才能做出反應。更別說那些正在睡覺的參與者了,如何叫醒他們是個難題。
……基于以上,不難看出,具備L3和L4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駛入公共道路的一大挑戰是如何解決司機重新控制時的隱患。對此,寶馬提供了解決方案。它創造性地設計了多邊形方向盤,意在通過這種不規則的設計幫助駕駛者快速了解車輛當前的行駛軌跡。在車云看來,這種設計雖然不能從根本上解決過渡時間的問題,但也能起到縮短司機上手時間的作用。

但是現在,業界對這個問題還沒有完美的解決方案。一方面,在車輛完全自動駕駛的情況下,我們不可能要求人們時刻警惕路況,這違背了技術進步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原則。另一方面,如何把握中間轉換的“度”又是一個難題。但可以肯定的是,一切塵埃落定后,這個問題的解決將會體現在駕考這個科目上。想象一下,也許在未來,當你考科目三(道路駕駛)時,兇狠的教練不僅會讓你在過路口時搖頭、踩剎車,讓你熟悉自動駕駛系統的工作習慣,還可能會拿著小秒表訓練你在睡著的時候醒來。高級自動駕駛汽車專用道?以上說的都是對駕考科目中實操環節的影響。其實不僅如此,L3和L4自動駕駛落地后,相應的交通規則和標志也會有所調整。原因在于,高級自動駕駛汽車的普及一定不是一蹴而就的,它將與普通車輛長期“共存”。在此期間,與沒有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相比,擁有自動駕駛系統的汽車就像公交車、警車和救護車一樣,類似于一種“特種車輛”。為了保證行車安全,進一步緩解交通擁堵,我們認為未來可能會設立“高級自動駕駛汽車專用道”。普通車輛在限行期間駛入車道的,按占用公交專用道處罰。在這條車道上,所有具有高級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像一個編隊一樣高效地一輛接一輛行駛。當然,它們與其他外部車輛也不是沒有聯系。如上所述,L3級自動駕駛落地時,不僅汽車本身的功能要達標,還必須同步建立相應的基礎設施。

這意味著高級自動駕駛汽車和普通汽車也可以通信(V2V)。因此,當汽車離開“高等級自動駕駛汽車車道”時,它仍然可以與其他車輛傳輸信息,從而確保開放場景下的駕駛安全。另一方面,如果正在封閉環境中自主停車的自動駕駛汽車突然“拋錨”,與其他車輛發生事故,車輛如何向用戶發送信息,用戶如何處理這種臨時情況?甚至,如何讓整個停車場的秩序恢復正常等等,未來都應該有一個明確的規定和細則。

受限于目前思維的桎梏,車云能聯想到的只是基于一些現有的事實,但屆時交通規則會有很多針對性的改變。比如中國第一條不限速高速公路杭紹高速公路開通兩年后,這條車路合作基礎設施的道路,或許可以作為試驗路,讓我們看到更具體的未來。總結坦率地說,駕照或者交通規則的改變,只是自動駕駛未來發展所帶來的不確定性的極小一部分。我們必須承認,雖然自動駕駛描繪的未來是美好的,但是走向這個未來的過程并不容易。優步在鳳凰城的悲劇和許多特斯拉被擺上臺面的事故讓人們警醒。或許是自動駕駛的快速發展,讓這個階段成為了汽車百年歷史中最混亂的時刻。可以預見,在史無前例的自動駕駛時代到來之前,質疑與歡呼,規則的推翻與重建,人類與機器的倫理之爭,將在城市上空久久回蕩。
8月3日,據新浪財經報道,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將會在8月2931日參加位于中國上海的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
1900/1/1 0:00:00日前,深圳市交通運輸局發布了2019年上半年深圳市網約車行業動態信息。
1900/1/1 0:00:00德國當地時間8月2日,采埃孚股份公司發布2019年上半年業績。數據顯示,采埃孚上半年銷售額為184億歐元,調整后的息稅前利潤(EBIT)約為646億歐元,低于之前預期。
1900/1/1 0:00:00(圖片來源:壹圖網)一家房地產開發企業,從跨界造車到完成全產業鏈布局,通常需要多長時間?中國恒大集團給出的答案是21個月。
1900/1/1 0:00:00汽車正向電動化和無人駕駛發展。因此,在無人駕駛電動車來臨之時,為何不使用智能機器人給車輛充電,讓充電也實現無人值守呢?大眾就與近期推出了一個試點項目,讓這個想法成為現實。
1900/1/1 0:00:00什么是成功在同一件事上一直堅持就是成功在同一件事上不斷傳承更是成功人民解放軍用8年抗戰換來了新中國張霞一家用三代傳承換來天能的蓬勃與發展20162019在她自己獨立經營天能的三年多時間里團隊從4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