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智電資本論 | 辰韜資本:造車新勢力的長板要足夠長,我們正關注蔚來、小鵬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只有‘電動化’這個維度,不足以催生造車新勢力的異軍突起。”陳濤資本的管理合伙人林新正告訴第一電氣,“我們相信,無論‘新’還是‘舊’,我們的投資機構都重視變革的力量。”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圖為:林心正,陳濤資本管理合伙人,中國證監會首批注冊保薦代表人,擁有20年投行及投資經驗。長期擔任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興銀成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管理資金規模過百億元。忙碌而嚴謹,這是林心正留給我最深的印象。2018年12月29日下午3點,我抓住剛到機場的林心正,想請他談談造車新勢力在資本寒冬中的生存之道。這個并不是很長的采訪,幾乎在林心正登機前的最后一秒結束。后來林心正給我打電話,跟我說這次談話太草率了。我希望我們能約個時間再長談一次。這次約會七個月后,談話從兩次變成了三次。林心正邀請陳濤資本合伙人肖建平參與此次訪談。肖建平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研究和投資,主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多個相關項目的投資。“肖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了解總是比我多。”林新正謙虛地說。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圖為:陳濤資本合伙人補貼大幅下降,新勢力密集投放,合資品牌陸續入市,資本大佬言論引發口水戰...7個月的時間,新能源汽車圈似乎變化很大。在這次采訪中,林心正和肖建平幾乎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智能駕駛的看好,以及對造車新勢力短板的擔憂。同時,他們還談到了魏萊和小鵬,“把這件事告訴法官”。以下為對話實錄:(不改變嘉賓初衷,第一電力已刪除)造車新勢力成功的必要條件:長板足夠長+造血能力足夠強。第一電力:這半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夠“熱鬧”了。基石資本張偉幾個月前提出,2019年將是造車新勢力的收官之年,沒有值得投資的造車新勢力。對此你怎么看?林心正:從粗略的畫像來看,張偉的說法是正確的,但是一個公司有沒有價值是兩回事。投資機構是否投資企業,會受到自身風險偏好和綜合預期的影響。在投資落地的時候,需要準確衡量每個項目的收益和風險的匹配程度。某種意義上,這只是他在當前特定階段的判斷。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造一輛新車的價值值得投資嗎?拋開投資本身固有的邏輯和方法,跳出造車新勢力這個特定對象,視野更開闊。造車新勢力能否成功,取決于其產品和服務能否適應當前汽車行業多維度的發展趨勢。第一,從汽車需求來看,僅靠電動化不足以推動一個新的賽道,汽車行業也要適應智能互聯的大趨勢。智能互聯的大趨勢是什么?近十年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對人類的消費行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中國。眾所周知,移動互聯網的起點是iphone的推出和4G的落地。智能手機的使用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獲取和交流日常信息的方式。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與此同時,我們發現汽車作為人類使用的更大更強大的終端,并沒有郵政……移動互聯網改變了人類的行為。你什么意思?汽車還是比較“老”的,還是更側重于傳統的駕駛體驗、安全等功能。最近十年社會交互方式和相關技術的變化相對來說反映在汽車產品上比較慢。稍微仔細一點,你會發現很多年輕人坐在駕駛室里,丟下手機,好像有點不舒服,感覺回到了以前的世界。這反映了當前汽車產品受限于安全性和諸多汽車法規及產品落地限制,人們對移動互聯網的體驗、需求和依賴在汽車中得不到滿足的現狀。其次,從汽車使用生態來看,我們發現這100年來變化不大。比如從消費者用車的角度來說,主機廠和消費者是脫節的。當汽車通過4S商店銷售時,原始設備制造商與消費者沒有聯系。停車難的問題;每個人都要花時間處理汽車保養、事故和修理、車輛使用效率低和不經濟的問題。這些問題很正常,你也可以說是一個痛點。當汽車工廠開始逐漸將汽車硬件的智能網聯功能與汽車的生態使用聯系起來,整個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肯定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以上維度來看,造車新勢力和傳統主機廠基本在同一起跑線上。換句話說,在智能汽車革命的前夕,造車新勢力和傳統的主機廠有著同樣的機會。現在,人們并不看好造車新勢力,因為在基本競爭因素方面,人們發現傳統主機廠擁有巨大的先天優勢:規模、成熟的造車技術、品牌、資本實力、產品定價...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相比傳統主機廠,造車新勢力基本都是短板。從投資分析的邏輯來看,如果汽車行業的內因和外因都沒有改變,汽車行業還在沿著原有的軌跡和慣性前進,那么就沒有機會打造新的力量。但如果把未來十年二十年視為智能汽車起步的發展階段,回想起來,改變產業格局的一定是新的力量。當然,這個“新”也包括傳統主機廠的新革命力量。但由于傳統主機廠普遍沒有投資機會,資本討論較少關注。所以我們認為,無論“新”還是“舊”,我們的投資機構都是看重變革的力量。相對于傳統主機廠的穩妥嚴謹的思維,汽車新勢力可能更有機會利用自身的決策優勢和大膽創新的企業文化,能夠在傳統的制造和駕駛性能之外出奇的正直,所以汽車新勢力是有機會跑出來的。所以我們的觀點是,新勢力造車有前途嗎?從一段時間來看,要看它的長板有多長;短期看是否有足夠強大的長板基因和強大的資本支持。這也是為什么人們認為特斯拉的制造工藝比較粗糙,存在一些問題,但仍然受到追捧的原因,因為像特斯拉這樣的造車新勢力,帶來了大家對未來汽車新格局、新生態的期待。但不會大規模,只有少數企業會長得很長。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但不得不提的是,造車新勢力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劣勢——造血功能。雖然陳濤資本的布局還沒有明確涉及造車新勢力,但我們一直在觀察和跟蹤。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它的發展必然是曲折的。我們認為,一個造車新勢力如果值得投資,必須有自己突出的長板,強大的資本背景,強大的資本愿意持續支持它,允許它犯錯,而且必須有這個吸引力。如果它犯了錯誤,沒有人投資它,它成功的概率會很小。我們在觀察造車新勢力,關注蔚來和小鵬一電:經過觀察,陳濤資本目前為止有沒有很有前途的造車新勢力?他們是哪幾個?為什么?林新正:這就涉及到我們剛才提到的投資落地問題。投資落地必須保證投資收益能和風險匹配,所以涉及到估值問題。從開始觀察開始,我們就一直覺得造車新勢力的估值和風險不匹配——估值偏高。但是,我們并沒有放棄投資汽車廠的意愿,而是一直在等待機會。比如今年上半年,我們投資了鋰能定增。為什么要投資一級半市場?因為我們認為動力電池一級市場的投資機會已經關閉,但是我們找到了二級市場投資的時機和標的。回過頭來看,我們對于汽車廠或者造車的新生力量也是一樣。如果一開始你的估值太高,我們不會急于進入一級市場,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進入二級市場和一級半市場,也就是在定增市場。我們一直在分析觀察,也在尋找進入的時機。市場深度回調后,我們正在密切關注蔚來汽車。第一電氣:還是比較看好蔚來吧?林新正:蔚來有自己的特點。按照我們一般的投資邏輯和方法,是感興趣的。但這涉及到投資的第二個問題。真正的投資需要詳細計算,目前陳濤在這方面還沒有做到。一方面,我們現在只能投資一級市場和定增市場;另一方面,我們是人民幣基金。第一個動力:在與張偉的口水戰中,他對肖鵬也提出了一些意見。他說他們其實是在復制特斯拉、長安、長城的故事。你覺得這個企業怎么樣?韋萊比呢?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林新正:我們也在觀察Xpeng Motors。我還是樂觀的,但所謂的樂觀只是一個粗略的畫像。我覺得,因為它來自移動互聯網,所以相對專注于智能網聯,在無人駕駛和智能網聯方面也投入了很多。蔚來可能更側重于服務和生態的建設。我覺得蔚來作為率先量產的造車新勢力,有品牌優勢,但劣勢是作為造車新勢力的先行者,可能要付出更高的試錯成本。市場擔心其運營成本能否快速降低。我們認為可能“更重”。相對而言,Xpeng Motors作為落后者,更有優勢。因為這涉及到企業的最終生存,以及能走多遠。我們覺得,與傳統的主機廠相比,小鵬和蔚來都更注重消費者的體驗,更接近以客戶為導向的服務理念。在汽車的使用生態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做積極的嘗試。作為初創企業,它們現在必須克服產品和服務質量以及資金方面的障礙。看好無人駕駛,希望車企能提高智能化,降低成本。第一電氣:你剛才提到資本要給造車新勢力犯錯的機會。從資本的角度來看,你什么時候才能不再“包容”?在觀察造車新勢力時,你會更具體地看什么?林新正:虧了沒關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因素要不斷增強,資本要能看到更準確的預期。比如像特斯拉,即使虧損,即使成本一直沒能降下來,投資者也一直在分析其競爭因素的變化,看著馬斯克宣布明年自動駕駛落地。如果你有足夠多的新事物來維持公司的增長預期,一些投資者認為值得繼續觀察或投資。當然,投資這類企業并不符合典型的投資邏輯,因為畢竟虧了錢,高科技投資的風險也比較高,這就涉及到不同投資機構的投資偏好。另外,這類企業還面臨這樣一個特點,不同的投資機構對你分配多少,什么時候分配有不同的看法。至于造車新勢力,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把所有的項目都做細,這和我們現在的定位有關。但是試想一下,如果像蔚來這樣的企業有機會,我們的判斷就不會在現在的ES6上,而很多投資者可能會根據ES6的市場表現來做決定。現在蔚來ES6推出,能成為爆款嗎?現在車市正在經歷拐點,爆炸是小概率事件。我們更注重它在整個汽車使用生態和智能網聯方面的應用和探索,當然前提是公司能活下來。智能網聯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智能駕駛艙或者生態上,但同時我們希望這款車的成本不要太高,哪怕在非基礎功能上比較厚實。其實你會發現,馬斯克拼命打造特斯拉的長板,特斯拉的打法更符合我們心中潛在的想法。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肖建平:虧損能忍多久只是表象問題。真正深層次的問題是:這個企業搭建了足夠長的板子了嗎?你的核心點是否落在這里;你的資源分配在哪里?深層的東西看得很清楚,損失只是表象,短期甚至三五年的損失都不夠。所以,關鍵問題在于,深層的東西是否足夠清晰。現在來看,車聯網項目和無人駕駛技術什么時候會有突破?我覺得現在好像不太清楚。近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當前汽車行業仍處于電動化時代,下一代將是智能化的。那意味著目前的智能網絡還處于早期階段,投資機構和初創企業的挑戰就在于此。第一電氣:目前陳濤資本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投資布局有多少?相對來說,哪個細分市場更重要?林新正:從布局上來說,目前陳濤大約60%的資本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此外,出于對智能駕駛的長期看好,我們設立了“智能駕駛基金”,為了貼近算法等人力資源,我們特意將“智能駕駛基金”放在北京,專注于智能駕駛及相關賽道,主要投資早期項目。“只有‘電動化’這個維度,不足以催生造車新勢力的異軍突起。”陳濤資本的管理合伙人林新正告訴第一電氣,“我們相信,無論‘新’還是‘舊’,我們的投資機構都重視變革的力量。”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圖為:林心正,陳濤資本管理合伙人,中國證監會首批注冊保薦代表人,擁有20年投行及投資經驗。長期擔任券商投行業務負責人,興銀成長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管理資金規模過百億元。忙碌而嚴謹,這是林心正留給我最深的印象。2018年12月29日下午3點,我抓住剛到機場的林心正,想請他談談造車新勢力在資本寒冬中的生存之道。這個并不是很長的采訪,幾乎在林心正登機前的最后一秒結束。后來林心正給我打電話,跟我說這次談話太草率了。我希望我們能約個時間再長談一次。這次約會七個月后,談話從兩次變成了三次。林心正邀請陳濤資本合伙人肖建平參與此次訪談。肖建平專注于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研究和投資,主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多個相關項目的投資。“肖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了解總是比我多。”林新正謙虛地說。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圖為:陳濤資本合伙人補貼大幅下降,新勢力密集投放,合資品牌陸續入市,資本大佬言論引發口水戰...7個月的時間,新能源汽車圈似乎變化很大。在這次采訪中,林心正和肖建平幾乎毫不掩飾地表達了對智能駕駛的看好,以及對造車新勢力短板的擔憂。同時,他們還談到了魏萊和小鵬,“把這件事告訴法官”。以下為對話實錄:(不改變嘉賓初衷,第一電力已刪除)造車新勢力成功的必要條件:長板足夠長+造血能力足夠強。第一電力:這半年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已經夠“熱鬧”了。基石資本張偉幾個月前提出,2019年將是造車新勢力的收官之年,沒有值得投資的造車新勢力。對此你怎么看?林心正:從粗略的畫像來看,張偉的說法是正確的,但是一個公司有沒有價值是兩回事。投資機構是否投資企業,會受到自身風險偏好和綜合預期的影響。當投資下降時,需要準確衡量公司的匹配程度……每個項目的風險。某種意義上,這只是他在當前特定階段的判斷。我們今天要討論的是,造一輛新車的價值值得投資嗎?拋開投資本身固有的邏輯和方法,跳出造車新勢力這個特定對象,視野更開闊。造車新勢力能否成功,取決于其產品和服務能否適應當前汽車行業多維度的發展趨勢。第一,從汽車需求來看,僅靠電動化不足以推動一個新的賽道,汽車行業也要適應智能互聯的大趨勢。智能互聯的大趨勢是什么?近十年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對人類的消費行為產生了巨大的影響,尤其是在中國。眾所周知,移動互聯網的起點是iphone的推出和4G的落地。智能手機的使用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獲取和交流日常信息的方式。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同時我們發現,汽車作為人類使用的更大更強大的終端,并沒有推遲移動互聯網改變人類的行為。你什么意思?汽車還是比較“老”的,還是更側重于傳統的駕駛體驗、安全等功能。最近十年社會交互方式和相關技術的變化相對來說反映在汽車產品上比較慢。稍微仔細一點,你會發現很多年輕人坐在駕駛室里,丟下手機,好像有點不舒服,感覺回到了以前的世界。這反映了當前汽車產品受限于安全性和諸多汽車法規及產品落地限制,人們對移動互聯網的體驗、需求和依賴在汽車中得不到滿足的現狀。其次,從汽車使用生態來看,我們發現這100年來變化不大。比如從消費者用車的角度來說,主機廠和消費者是脫節的。當汽車通過4S商店銷售時,原始設備制造商與消費者沒有聯系。停車難的問題;每個人都要花時間處理汽車保養、事故和修理、車輛使用效率低和不經濟的問題。這些問題很正常,你也可以說是一個痛點。當汽車工廠開始逐漸將汽車硬件的智能網聯功能與汽車的生態使用聯系起來,整個汽車行業的競爭格局肯定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以上維度來看,造車新勢力和傳統主機廠基本在同一起跑線上。換句話說,在智能汽車革命的前夕,造車新勢力和傳統的主機廠有著同樣的機會。現在,人們并不看好造車新勢力,因為在基本競爭因素方面,人們發現傳統主機廠擁有巨大的先天優勢:規模、成熟的造車技術、品牌、資本實力、產品定價...無論從哪個方面來說,相比傳統主機廠,造車新勢力基本都是短板。從投資分析的邏輯來看,如果汽車行業的內因和外因都沒有改變,汽車行業還在沿著原有的軌跡和慣性前進,那么就沒有機會打造新的力量。但如果把未來十年二十年視為智能汽車起步的發展階段,回想起來,改變產業格局的一定是新的力量。當然,這個“新”也包括傳統主機廠的新革命力量。但由于傳統主機廠普遍沒有投資機會,資本討論較少關注。所以我們認為,無論“新”還是“舊”,我們的投資機構都是看重變革的力量。相對于傳統主機廠的穩妥嚴謹的思維,汽車新勢力可能更有機會利用自身的決策優勢和大膽創新的企業文化,能夠在傳統的制造和駕駛性能之外出奇的正直,所以汽車新勢力是有機會跑出來的。所以我們的觀點是,新勢力造車有前途嗎?從一段時間來看,要看它的長板有多長;短期看是否有足夠強大的長板基因和強大的資本支持。這也是為什么人們認為特斯拉的制造工藝比較粗糙,存在一些問題,但仍然受到追捧的原因,因為像特斯拉這樣的造車新勢力,帶來了大家對未來汽車新格局、新生態的期待。但不會大規模,只有少數企業會長得很長。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但不得不提的是,造車新勢力還有一個比較明顯的劣勢——造血功能。雖然陳濤資本的布局還沒有明確涉及造車新勢力,但我們一直在觀察和跟蹤。作為一個新生事物,它的發展必然是曲折的。我們認為,一個造車新勢力如果值得投資,必須有自己突出的長板,強大的資本背景,強大的資本愿意持續支持它,允許它犯錯,而且必須有這個吸引力。如果它犯了錯誤,沒有人投資它,它成功的概率會很小。我們在觀察造車新勢力,關注蔚來和小鵬一電:經過觀察,陳濤資本目前為止有沒有很有前途的造車新勢力?他們是哪幾個?為什么?林新正:這就涉及到我們剛才提到的投資落地問題。投資落地必須保證投資收益能和風險匹配,所以涉及到估值問題。從開始觀察開始,我們就一直覺得造車新勢力的估值和風險不匹配——估值偏高。但是,我們并沒有放棄投資汽車廠的意愿,而是一直在等待機會。比如今年上半年,我們投資了鋰能定增。為什么要投資一級半市場?因為我們認為動力電池一級市場的投資機會已經關閉,但是我們找到了二級市場投資的時機和標的。回過頭來看,我們對于汽車廠或者造車的新生力量也是一樣。如果一開始你的估值太高,我們不會急于進入一級市場,也可以在適當的時候進入二級市場和一級半市場,也就是在定增市場。我們一直在分析觀察,也在尋找進入的時機。市場深度回調后,我們正在密切關注蔚來汽車。第一電氣:還是比較看好蔚來吧?林新正:蔚來有自己的特點。按照我們一般的投資邏輯和方法,是感興趣的。但這涉及到投資的第二個問題。真正的投資需要詳細計算,目前陳濤在這方面還沒有做到。一方面,我們現在只能投資一級市場和定增市場;另一方面,我們是人民幣基金。第一個動力:在與張偉的口水戰中,他對肖鵬也提出了一些意見。他說他們其實是在復制特斯拉、長安、長城的故事。你覺得這個企業怎么樣?韋萊比呢?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林新正:我們也在觀察Xpeng Motors。我還是樂觀的,但所謂的樂觀只是一個粗略的畫像。我覺得,因為它來自移動互聯網,所以相對專注于智能網聯,在無人駕駛和智能網聯方面也投入了很多。蔚來可能更側重于服務和生態的建設。我覺得蔚來作為率先量產的造車新勢力,有品牌優勢,但劣勢是作為造車新勢力的先行者,可能要付出更高的試錯成本。市場擔心其運營成本能否快速降低。我們認為可能“更重”。相對而言,Xpeng Motors作為落后者,更有優勢。因為這涉及到企業的最終生存,以及能走多遠。我們覺得,與傳統的主機廠相比,小鵬和蔚來都更注重消費者的體驗,更接近以客戶為導向的服務理念。在汽車的使用生態上,我們可以看到他們在做積極的嘗試。作為初創企業,它們現在必須克服產品和服務質量以及資金方面的障礙。看好無人駕駛,希望車企能提高智能化,降低成本。第一電氣:你剛才提到資本要給造車新勢力犯錯的機會。從資本的角度來看,你什么時候才能不再“包容”?在觀察造車新勢力時,你會更具體地看什么?林新正:虧了沒關系,但是在這個過程中,企業的核心競爭因素要不斷增強,資本要能看到更準確的預期。比如像特斯拉,即使虧損,即使成本一直沒能降下來,投資者也一直在分析其競爭因素的變化,看著馬斯克宣布明年自動駕駛落地。如果你有足夠多的新事物來維持公司的增長預期,一些投資者認為值得繼續觀察或投資。當然,投資這類企業并不符合典型的投資邏輯,因為畢竟虧了錢,高科技投資的風險也比較高,這就涉及到不同投資機構的投資偏好。另外,這類企業還面臨這樣一個特點,不同的投資機構對你分配多少,什么時候分配有不同的看法。至于造車新勢力,我們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把所有的項目都做細,這和我們現在的定位有關。但是試想一下,如果像蔚來這樣的企業有機會,我們的判斷就不會在現在的ES6上,而很多投資者可能會根據ES6的市場表現來做決定。現在蔚來ES6推出,能成為爆款嗎?現在車市正在經歷拐點,爆炸是小概率事件。我們更注重它在整個汽車使用生態和智能網聯方面的應用和探索,當然前提是公司能活下來。智能網聯的能力主要體現在智能駕駛艙或者生態上,但同時我們希望這款車的成本不要太高,哪怕在非基礎功能上比較厚實。其實你會發現,馬斯克拼命打造特斯拉的長板,特斯拉的打法更符合我們心中潛在的想法。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

肖建平:虧損能忍多久只是表象問題。真正深層次的問題是:這個企業搭建了足夠長的板子了嗎?你的核心點是否落在這里;你的資源分配在哪里?深層的東西看得很清楚,損失只是表象,短期甚至三五年的損失都不夠。所以,關鍵問題在于,深層的東西是否足夠清晰。現在來看,車聯網項目和無人駕駛技術什么時候會有突破?我覺得現在好像不太清楚。近日,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在一次演講中提到,當前汽車行業仍處于電動化時代,下一代將是智能化的。那意味著目前的智能網絡還處于早期階段,投資機構和初創企業的挑戰就在于此。第一電氣:目前陳濤資本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上的投資布局有多少?相對來說,哪個細分市場更重要?林新正:從布局上來說,目前陳濤大約60%的資本投入到新能源汽車產業鏈。此外,出于對智能駕駛的長期看好,我們設立了“智能駕駛基金”,為了貼近算法等人力資源,我們特意將“智能駕駛基金”放在北京,專注于智能駕駛及相關賽道,主要投資早期項目。雖然,與兩年前相比,現在大家對智能駕駛落地時間的預測更加謹慎,但方向是肯定的。而且,智能駕駛是一條漫長的賽道。按照“順大周期,逆小周期”的投資策略,暫時的低谷是切入的好機會。在布局的過程中,會優先考慮能更快有業務落地,有一定造血功能,能更好生存的公司。無人駕駛不是一蹴而就的。行業發展中有很多結構性投資機會。一方面可以投資無人駕駛相關的ADAS和傳感器。此外,我們還會重點研究特定場景下的無人駕駛,比如礦山無人駕駛,或者園區無人物流車。電氣化和整機廠進入洗牌階段,智能化的機會風生水起,但共享的機會還沒到第一電力:去年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發布會上,你提到陳濤資本投資進度慢,錢投不進去。為什么?現在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實施,造車新勢力的密集交付,或許形勢比以前更明朗了。這種情況下,你的錢投進去了嗎?有什么新計劃嗎?林新正:首先,就投資進度而言,我們從去年開始就進展緩慢,沒有達到預期。這和國內投資市場的現狀有關系。總的來說,我們覺得收益配不上風險,所以真的沒有投錢。至于補貼下降,其實是補貼行為給我們造成了干擾,所以我們樂見補貼下降甚至取消。補貼的取消并不是我們當初投資謹慎的原因之一。政府對行業的補貼一直是市場化投資的干擾因素,所以在補貼取消前的幾年,我們在做投資的時候就要做模型,花大量的精力去模擬補貼取消后的市場變化,增加了大家的投資難度。第二,最近一直在做產業調研,確實在為產業調整后的第二波投資做準備。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收益和風險的匹配度是一個核心問題,不匹配是我們投資的最大障礙,所以如果估值跌得足夠低,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會比較大。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2

第三,同一階段,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共享化等不同領域的投資節奏不同。就整機廠和電氣化而言,現在正在等待第二波投資機會。就像我們為什么要投資鋰能的增量一樣?因為我們認為電氣化的投資機會在一級市場已經過去,進入了股票洗牌階段,所以通過定增投資了上市公司。然而,就智力而言,我們相信它將在未來十年繼續增長,所以我們一直在關注……加大投資。此外,2017年,我們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項調查。調查后,我們覺得汽車共享是主機廠開始戰略干預的機會。對于市場投資機構來說,汽車共享的投資機會還沒有到來。所以你會看到不同領域的投資機會是不一樣的。這是我對上一個問題的補充回答。肖建平:我補充一下,我們為什么沒有把錢投出去,跟每個投資機構的投資風格密切相關。有些機構傾向于投資早期項目,他們可以容忍項目的不確定性。部分機構準備后期投資,陳濤整體投資風格比較穩健。這對我們的投資節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我們在投資每個項目之前,都希望把行業看得透徹、看得清楚,在每個項目落地的過程中,都要對收益風險比有一個準確、清晰的預測。第二,剛才你談到了補貼的退和一些行業的發展進度。我們認為現在不是出招的好時機,但卻是布局的好時機。事實上,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我非常期待7月份的數據,但是我的預判結果肯定不理想。補貼的大幅下降對這個行業的影響很大,會促進這個行業洗牌的加劇。整體市場銷售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降低成本的壓力會傳導到整個產業鏈的上游。比如電氣化板塊,我們投資了一些電池材料相關的企業,他們都會面臨比較大的成本壓縮的壓力。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3

所以我們認為,當補貼完全消失的時候,存活下來的企業才是勝出的企業,現在仍然是洗牌階段。縱觀2019年和2020年這兩年,我們認為今年洗牌已經發生并加深,明年企業退出動力電池和新能源領域可能會更明顯。這期間,從投資的角度來說,確實是比較好的賣出時機,因為洗牌的時機也意味著更多的機會。但與此同時,在資本的蜂擁之后,大部分新能源相關板塊都處于過度投資的狀態,尤其是電池,隔膜、電解液等其他市場結構已經相對固化。剩下的就是一些更細分、更高層次的材料相關項目,我們也在不斷推進和研究。所以,就布局而言,我覺得現在是個好時機。第三,今年的投資動作,一方面是剛才說的電氣化,我們會投資一些相對成熟的項目。另外,像剛才說的智能駕駛基金,我們會把更多的風險承受能力放在智能上,關注一些比較早的智能相關項目。具體到投資落地,有一些智能化項目和電氣化領域的投資,我們還在深挖。造車新勢力可能登陸科技創新板,但還是要回歸到產品的核心,第一電:在目前資本不太看好造車新勢力的情況下,科技創新板給造車新勢力提供了進入資本市場的機會。如果登錄成功,投資時會是加分項嗎?你認為造車新勢力在科技創新板“搶灘”的可能性大嗎?他們的風險是什么?肖建平:科創板實行注冊制,我認為造車新勢力在科創板上市的可能性很大。據我所知,已經有新的造車企業在做相關工作。在造車新勢力造血能力還不夠強的情況下,科技創新板當然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但這只是一種幫助。歸根結底還是要回歸產品的核心。所以對我們來說,上科創板只是加分項,但權重不算太高。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4

至于風險,如果你登陸科技創新……董事會,你確實會面臨一定的風險。比如蔚來在美國上市,二級市場股價倒掛,比之前還低。二級市場流動性大,價格波動大。如果你的業務進度,比如產品推出,跟不上市場預期,你很可能錯過這種落后的進度,市場估值就會大幅下降。這時候你就相當于失去了二級市場的融資能力。如果不上市,可能還有融資能力。林新征:對于陳濤來說,一個企業能不能登陸科技創新板只有一個影響,就是能比較快地登陸科技創新板,所以它有一個流動性,流動性也是估值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如果能快速上市,我們會愿意接受稍微高一點的估值,但不會影響我們的基本面判斷和投資決策。關于能不能上學的問題,可以從兩個方面來看;如果科技創新板真的走向注冊制,我覺得造車新勢力大部分都能上;如果科創板還在管理層的呵護下,不走向市場化,大部分困難還是相對的。因為至少現階段,風險還是比較大的。雖然,與兩年前相比,現在大家對智能駕駛落地時間的預測更加謹慎,但方向是肯定的。而且,智能駕駛是一條漫長的賽道。按照“順大周期,逆小周期”的投資策略,暫時的低谷是切入的好機會。在布局的過程中,會優先考慮能更快有業務落地,有一定造血功能,能更好生存的公司。無人駕駛不是一蹴而就的。行業發展中有很多結構性投資機會。一方面可以投資無人駕駛相關的ADAS和傳感器。此外,我們還會重點研究特定場景下的無人駕駛,比如礦山無人駕駛,或者園區無人物流車。電氣化和整機廠進入洗牌階段,智能化的機會風生水起,但共享的機會還沒到第一電力:去年我們的新能源汽車發布會上,你提到陳濤資本投資進度慢,錢投不進去。為什么?現在隨著新能源補貼政策的實施,造車新勢力的密集交付,或許形勢比以前更明朗了。這種情況下,你的錢投進去了嗎?有什么新計劃嗎?林新正:首先,就投資進度而言,我們從去年開始就進展緩慢,沒有達到預期。這和國內投資市場的現狀有關系。總的來說,我們覺得收益配不上風險,所以真的沒有投錢。至于補貼下降,其實是補貼行為給我們造成了干擾,所以我們樂見補貼下降甚至取消。補貼的取消并不是我們當初投資謹慎的原因之一。政府對行業的補貼一直是市場化投資的干擾因素,所以在補貼取消前的幾年,我們在做投資的時候就要做模型,花大量的精力去模擬補貼取消后的市場變化,增加了大家的投資難度。第二,最近一直在做產業調研,確實在為產業調整后的第二波投資做準備。從投資的角度來說,收益和風險的匹配度是一個核心問題,不匹配是我們投資的最大障礙,所以如果估值跌得足夠低,我們的風險承受能力會比較大。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2

第三,同一階段,電動化、智能化、輕量化、共享化等不同領域的投資節奏不同。就整機廠和電氣化而言,現在正在等待第二波投資機會。就像我們為什么要投資鋰能的增量一樣?因為我們認為電氣化的投資機會在一級市場已經過去,進入了股票洗牌階段,所以通過定增投資了上市公司。但是在智能化方面,我們認為未來十年還會繼續增長,所以一直在跟進投資。此外,2017年,我們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一項調查。調查后,我們覺得汽車共享是主機廠開始戰略干預的機會。對于市場投資機構來說,汽車共享的投資機會還沒有到來。所以你會看到不同領域的投資機會是不一樣的。這是我對上一個問題的補充回答。肖建平:我補充一下,我們為什么沒有把錢投出去,跟每個投資機構的投資風格密切相關。有些機構傾向于投資早期項目,他們可以容忍項目的不確定性。部分機構準備后期投資,陳濤整體投資風格比較穩健。這對我們的投資節奏造成了一定的影響。我們在投資每個項目之前,都希望把行業看得透徹、看得清楚,在每個項目落地的過程中,都要對收益風險比有一個準確、清晰的預測。第二,剛才你提到了補貼的撤退……以及一些行業的發展進度。我們認為現在不是出招的好時機,但卻是布局的好時機。事實上,我們一直在密切關注。我非常期待7月份的數據,但是我的預判結果肯定不理想。補貼的大幅下降對這個行業的影響很大,會促進這個行業洗牌的加劇。整體市場銷售可能面臨更大的壓力,降低成本的壓力會傳導到整個產業鏈的上游。比如電氣化板塊,我們投資了一些電池材料相關的企業,他們都會面臨比較大的成本壓縮的壓力。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3

所以我們認為,當補貼完全消失的時候,存活下來的企業才是勝出的企業,現在仍然是洗牌階段。縱觀2019年和2020年這兩年,我們認為今年洗牌已經發生并加深,明年企業退出動力電池和新能源領域可能會更明顯。這期間,從投資的角度來說,確實是比較好的賣出時機,因為洗牌的時機也意味著更多的機會。但與此同時,在資本的蜂擁之后,大部分新能源相關板塊都處于過度投資的狀態,尤其是電池,隔膜、電解液等其他市場結構已經相對固化。剩下的就是一些更細分、更高層次的材料相關項目,我們也在不斷推進和研究。所以,就布局而言,我覺得現在是個好時機。第三,今年的投資動作,一方面是剛才說的電氣化,我們會投資一些相對成熟的項目。另外,像剛才說的智能駕駛基金,我們會把更多的風險承受能力放在智能上,關注一些比較早的智能相關項目。具體到投資落地,有一些智能化項目和電氣化領域的投資,我們還在深挖。造車新勢力可能登陸科技創新板,但還是要回歸到產品的核心,第一電:在目前資本不太看好造車新勢力的情況下,科技創新板給造車新勢力提供了進入資本市場的機會。如果登錄成功,投資時會是加分項嗎?你認為造車新勢力在科技創新板“搶灘”的可能性大嗎?他們的風險是什么?肖建平:科創板實行注冊制,我認為造車新勢力在科創板上市的可能性很大。據我所知,已經有新的造車企業在做相關工作。在造車新勢力造血能力還不夠強的情況下,科技創新板當然會起到很大的推動作用,但這只是一種幫助。歸根結底還是要回歸產品的核心。所以對我們來說,上科創板只是加分項,但權重不算太高。

Weilai, Tesla, Tucki, Discovery, BYD4

至于風險,如果登陸科創板,確實會面臨一定的風險。比如蔚來在美國上市,二級市場股價倒掛,比之前還低。二級市場流動性大,價格波動大。如果你的業務進度,比如產品推出,跟不上市場預期,你很可能錯過這種落后的進度,市場估值就會大幅下降。這時候你就相當于失去了二級市場的融資能力。如果不上市,可能還有融資能力。林新征:對于陳濤來說,一個企業能不能登陸科技創新板只有一個影響,就是能比較快地登陸科技創新板,所以它有一個流動性,流動性也是估值的一個組成部分。所以如果能快速上市,我們會愿意接受稍微高一點的估值,但不會影響我們的基本面判斷和投資決策。關于你是否能上學的問題,你可以……k從兩個方面來看;如果科技創新板真的走向注冊制,我覺得造車新勢力大部分都能上;如果科創板還在管理層的呵護下,不走向市場化,大部分困難還是相對的。因為至少現階段,風險還是比較大的。

標簽:蔚來特斯拉小鵬發現比亞迪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亞馬遜的汽車“野心”

此前,我們所了解的亞馬遜是一家美國零售巨頭,可能有人還在上面買過書。而最近吃瓜群眾吃的有關“亞馬遜”的大瓜,則是亞馬遜CEO與結婚26年的發妻正式離婚。

1900/1/1 0:00:00
新能源汽車全年預期被下調,合資品牌搶食競爭力逐漸顯現

來自機構的預期調整表明,一路高歌猛進的新能源汽車市場也面臨著增速放緩的困境。

1900/1/1 0:00:00
新能源二手車保值率如何?賠這么多還值得購買嗎

隨著技術的發展,和部分地區牌照的限制,新能源車型已經成為許多家庭購車的首要選擇之一。

1900/1/1 0:00:00
無鈷材料、歐洲建廠 蜂巢能源“走出國門”

近日,動力電池新勢力代表企業蜂巢能源在業內扔下重磅“炸彈”,先是全球首發四元、無鈷材料電池;后是高調宣布斥資20億歐元在歐洲建廠,該筆投資也被稱為是中資動力電池企業迄今在歐洲的最大單筆投資。

1900/1/1 0:00:00
特斯拉在美國遭“群攻” 翻身還得靠上海工廠

最近,特斯拉似乎有些運勢不佳。剛剛經歷人才離職浪潮、Model3被疑“偷工減料”、二季度財報“不及格”后,令特斯拉頭疼的事情還在接踵而至。

1900/1/1 0:00:00
提前預判駕駛危險 大陸集團發布新功能

對駕駛員來說,在不熟悉的路線和惡劣的天氣中駕車,難免會經常遇到干燥路面和潮濕路面之間不斷變化的狀況。這種不可預測的路況要求駕駛員最大程度地集中精力,以便保證行車安全。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