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晨寶馬開創合資車企被外國控股的先例后,輪到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北京奔馳也面臨類似的情況。據知情人士向彭博社和其他媒體透露,戴姆勒表示愿意將北京奔馳的持股比例從目前的49%提高到至少65%。然而,戴姆勒與北汽的談判仍處于探索階段,無法確保最終達成協議。盡管戴姆勒對北京奔馳的控股尚未達到一定程度,但這意味著這家全球最大的豪華汽車制造商希望在全球最大的奢侈汽車市場上對其合資公司實現更大的控制權。媒體隨即要求相關汽車公司進行核實。戴姆勒拒絕就與北汽的談判發表評論,但僅對其在中國的業務以及與北汽的合作關系表示滿意。當媒體問及北汽時,一位發言人予以否認:“沒有這樣的事情。”同時,該公司也回應了戴姆勒的“繁文縟節”——對合作伙伴的滿意。那么,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馳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什么呢?首先,戴姆勒可以通過增持北京奔馳來改善其財務報表。寶馬集團華晨寶馬和戴姆勒北京奔馳都在產品技術和規劃方面占據主導地位。但不同的是,北汽過去通過資本運作交叉持股,這使得戴姆勒僅持有北京奔馳49%的股權,因此戴姆勒無法將北京奔馳的營收利潤直接合并到報表中。2018年第三季度,戴姆勒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至402.11億歐元,凈利潤下降21%,至17.61億歐元。由于業績下滑,戴姆勒的股價也從今年的最高點75.85歐元跌至目前的52.01歐元(2018年12月4日)。北京奔馳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2018年上半年,在北京汽車的報表中,與北京奔馳相關的收入從2017年同期的583.13億元增長到702.19億元,增長了20.4%。給出的增長解釋是,北京奔馳的銷量同比增長19.6%,高價車型的銷量有所增長。上半年,綜合利潤表顯示,北京奔馳的毛利達到219.88億元,而同期北京品牌虧損15.51億元。對于股價急需挽救的戴姆勒來說,如果北京奔馳的利潤能夠納入報告,那將是雨天。其次,北京奔馳并不總是處于高銷量的趨勢。戴姆勒作為技術領導者,可以加強對合資車企的控制,以提高合資公司的業績。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在較高的比較基數下,北京奔馳在前兩年的勝利步伐有所放緩。今年10月,北京奔馳批發銷量同比下降10.9%,至29343輛,前10個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4.9%,至3999843輛。當然,北京奔馳的下滑與乘用車市場的整體下滑趨勢不無關系,而累計銷量增長仍然相對較高。但如果橫向比較其他兩家豪華車合資企業,北京奔馳的增長勢頭并不理想。在國產X3的推動下,華晨寶馬10月份的銷量增長了47%,達到44705輛,前十個月增長了19.9%,達到375151輛。一汽-大眾奧迪國產車10月批發銷量仍保持9.2%的同比增長,56777輛的成績仍遠高于其他兩輛,而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0.3%,達到511702輛。可以看出,北京奔馳在月度銷量增速上不如這兩個對手,累計增速也不如華晨寶馬,而一汽-大眾奧迪和北京奔馳將有重型新車推動銷量增長,因此北京奔馳仍需調整業務以獲得更高的增長動力。如果戴姆勒能夠通過增持來加強對北京奔馳的控制,那么它可能會進一步提高增長率。第三,對于北汽來說,可以按照華晨集團的軌跡推進混改。盡管合資公司由外國控股,這將導致中國股東未來利潤下降,但它可以在短期內向北汽提供更多資金……
m、 并可能獲得外方的技術承諾,從而發展自己的品牌,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業務。戴姆勒如果想增持北京奔馳,自然會面臨許多問題。除了資金、因素和機構審計外,北汽還將考慮戴姆勒控股北京奔馳后相關獨立車企可能產生的影響,包括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吉利(曾有傳言稱在北汽或參與后一次混改)和戴姆勒的另一家合資伙伴比亞迪。在寶馬集團決定在2022年將其對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提高到75%后,也有消息稱其他外國車企也希望效仿。例如,有消息人士指出,福特正在考慮在提供新車的條件下增持長安福特的股份。盡管長安很快否認了這一消息,但未來,在中國汽車市場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合資車企將兩極分化,或與長安鈴木類似,由外方退出,中方主導,或向華晨寶馬學習,將控制權交給外方。根據戴姆勒的全球形勢,盡管它在中國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甚至可能威脅到奧迪在豪華品牌銷售中的領先地位,但利潤和股價下跌的壓力不容忽視。如果你想想北京奔馳的“香蛋糕”,它完全在合理的范圍內。這不僅是戴姆勒的業務,也是北汽的業務,關系到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在華晨寶馬開創合資車企被外國控股的先例后,輪到梅賽德斯-奔馳在中國的合資企業北京奔馳也面臨類似的情況。據知情人士向彭博社和其他媒體透露,戴姆勒表示愿意將北京奔馳的持股比例從目前的49%提高到至少65%。然而,戴姆勒與北汽的談判仍處于探索階段,無法確保最終達成協議。盡管戴姆勒對北京奔馳的控股尚未達到一定程度,但這意味著這家全球最大的豪華汽車制造商希望在全球最大的奢侈汽車市場上對其合資公司實現更大的控制權。媒體隨即要求相關汽車公司進行核實。戴姆勒拒絕就與北汽的談判發表評論,但僅對其在中國的業務以及與北汽的合作關系表示滿意。當媒體問及北汽時,一位發言人予以否認:“沒有這樣的事情。”同時,該公司也回應了戴姆勒的“繁文縟節”——對合作伙伴的滿意。那么,戴姆勒增持北京奔馳的合理性和可操作性是什么呢?首先,戴姆勒可以通過增持北京奔馳來改善其財務報表。寶馬集團華晨寶馬和戴姆勒北京奔馳都在產品技術和規劃方面占據主導地位。但不同的是,北汽過去通過資本運作交叉持股,這使得戴姆勒僅持有北京奔馳49%的股權,因此戴姆勒無法將北京奔馳的營收利潤直接合并到報表中。2018年第三季度,戴姆勒的營業收入同比下降1%,至402.11億歐元,凈利潤下降21%,至17.61億歐元。由于業績下滑,戴姆勒的股價也從今年的最高點75.85歐元跌至目前的52.01歐元(2018年12月4日)。北京奔馳的盈利能力有目共睹。2018年上半年,在北京汽車的報表中,與北京奔馳相關的收入從2017年同期的583.13億元增長到702.19億元,增長了20.4%。給出的增長解釋是,北京奔馳的銷量同比增長19.6%,高價車型的銷量有所增長。上半年,綜合利潤表顯示,北京奔馳的毛利達到219.88億元,而同期北京品牌虧損15.51億元。對于股價急需挽救的戴姆勒來說,如果北京奔馳的利潤能夠納入報告,那將是雨天。其次,北京奔馳并不總是處于高銷量的趨勢。戴姆勒作為技術領導者,可以加強對合資車企的控制,以提高合資公司的業績。從目前的表現來看,在較高的比較壓力下,北京奔馳在前兩年的勝利步伐有所放緩……
。今年10月,北京奔馳批發銷量同比下降10.9%,至29343輛,前10個月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4.9%,至3999843輛。當然,北京奔馳的下滑與乘用車市場的整體下滑趨勢不無關系,而累計銷量增長仍然相對較高。但如果橫向比較其他兩家豪華車合資企業,北京奔馳的增長勢頭并不理想。在國產X3的推動下,華晨寶馬10月份的銷量增長了47%,達到44705輛,前十個月增長了19.9%,達到375151輛。一汽-大眾奧迪國產車10月批發銷量仍保持9.2%的同比增長,56777輛的成績仍遠高于其他兩輛,而累計銷量同比增長10.3%,達到511702輛。可以看出,北京奔馳在月度銷量增速上不如這兩個對手,累計增速也不如華晨寶馬,而一汽-大眾奧迪和北京奔馳將有重型新車推動銷量增長,因此北京奔馳仍需調整業務以獲得更高的增長動力。如果戴姆勒能夠通過增持來加強對北京奔馳的控制,那么它可能會進一步提高增長率。第三,對于北汽來說,可以按照華晨集團的軌跡推進混改。盡管合資公司由外國控股,這將導致中國股東未來利潤下降,但它可以在短期內向北汽提供更多資金,并可能獲得外國的技術承諾,從而發展自己的品牌,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業務。戴姆勒如果想增持北京奔馳,自然會面臨許多問題。除了資金、因素和機構審計外,北汽還將考慮戴姆勒控股北京奔馳后相關獨立車企可能產生的影響,包括戴姆勒的第一大股東吉利(曾有傳言稱在北汽或參與后一次混改)和戴姆勒的另一家合資伙伴比亞迪。在寶馬集團決定在2022年將其對華晨寶馬的持股比例提高到75%后,也有消息稱其他外國車企也希望效仿。例如,有消息人士指出,福特正在考慮在提供新車的條件下增持長安福特的股份。盡管長安很快否認了這一消息,但未來,在中國汽車市場兩極分化的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合資車企將兩極分化,或與長安鈴木類似,由外方退出,中方主導,或向華晨寶馬學習,將控制權交給外方。根據戴姆勒的全球形勢,盡管它在中國仍在如火如荼地進行,甚至可能威脅到奧迪在豪華品牌銷售中的領先地位,但利潤和股價下跌的壓力不容忽視。如果你想想北京奔馳的“香蛋糕”,它完全在合理的范圍內。這不僅是戴姆勒的業務,也是北汽的業務,關系到整個中國汽車行業的發展趨勢。
在車市進入低速增長甚至負增長的環境中后,傳統車企“自愿”或者“被迫”地開始了真正的轉型進軍移動出行服務市場。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斯柯達以色列特拉維夫(TelAviv)數字實驗室(Digilb)研發中心與以色列的三家初創公司建立了合作伙伴關系,
1900/1/1 0:00:0012月4日晚間,彭博社援引知情人士消息稱,戴姆勒已有增持其在中國的合資公司北京奔馳所占股比的意愿,計劃從現在的49提升到至少65。不過,戴姆勒與北汽的協商尚處于探索階段,不能確保最終達成一致。
1900/1/1 0:00:0012月3日,中國最大汽車生產商裕隆集團董事長嚴凱泰罹患食道癌逝世,享年54歲。
1900/1/1 0:00:0012月3日,工信部發布了《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2018年第12批)》,共包括66戶企業的133個車型。
1900/1/1 0:00:00“戴姆勒股份公司(以下簡稱“戴姆勒”)提出增加在中國合資企業股比的計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