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已成為全球生產、銷售和數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也在增加。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布局動力電池。同樣,巨大的市場蛋糕也吸引了日本和韓國電池企業在中國設立工廠。那么,這些日本和韓國電池公司最近在中國的情況如何呢?
日本和韓國電池企業在中國的庫存現狀;
三星SDI:
2013年,三星SDI看到了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制定了在中國的戰略規劃,并投資約36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建設生產基地。根據相關規劃,該工廠將建設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據了解,該項目于2014年下半年開工。2015年10月,中國Xi的第一條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
2016年9月,曙光宣布決定與東軟瑞馳和三星SDI共同投資,在大連成立一家公司,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組和充電器。
據了解,三星SDI原本計劃在2020年前花費6億美元為其Xi的工廠安裝更多電池生產線,但據消息人士透露,“三星SDI在中國Xi的的生產線已經閑置了幾個月,該公司最近決定重新考慮中國Xi的電池廠的擴建計劃。”
LG化學:
2015年10月27日,韓國LG化學南京開發區新能源汽車電池工廠竣工。已建成的LG化學新能源電池項目(一期)工廠總建筑面積達到8萬平方米,年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池規模超過10萬只。該工廠生產從單電池、電池組到電池組的集成電池產品。據了解,該工廠已于2016年正式投入批量生產。
2017年2月14日,韓國媒體報道稱,LG化學計劃擴建位于中國南京的電池工廠,并計劃增建一座汽車電池工廠和一座小型電池工廠。
最近,LG化學位于中國南京的動力電池工廠被傳將關閉,此前媒體報道其生產線基本閑置,并計劃將該項目打包出售給上汽集團。對此,LG化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南京工廠目前運營正常,沒有相關銷售計劃。不過,多名不愿透露姓名的LG化學國內材料供應商和相關供應商透露,他們南京工廠的軟包裝動力電池業務確實受到了一定影響。
韓國SK創新:
2013年7月,北汽與北京電控結成戰略聯盟,并與韓國SKI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新成立的合資公司為“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其中北京電控占41%,北汽占19%,SKI占40%。據了解,該工廠擁有全自動模塊生產線和半自動電池包裝布線。
2017年3月30日,韓國媒體報道,SKI于3月29日宣布,中國當地法人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因電池訂單減少于去年年底停產。
松下:
2015年,松下計劃在中國大連建設一座汽車鋰電池工廠,投資500億日元(約合4.12億美元)。該工廠位于大連東北部,主要生產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用方形電池。
2016年8月,松下電池廠租賃合同在大連保稅區管理委員會正式簽署,標志著松下電池工廠正式交付給大連松下汽車能源有限公司,目前還沒有關于松下電池工廠生產的消息。
日本和韓國電池公司閑置的原因是什么?
為引導和規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的健康發展,工信部于2015年3月制定了《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規范與條件》。業內普遍認為,符合“標準條件”是獲得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的先決條件,因此動力電池公司正在加緊申請目錄。截至目前,工信部共發布了四批《規范與條件》目錄,共有57家動力電池企業入圍。然而,三星SDI、LG化學、SKI、Panaso……
c等日韓電池巨頭尚未進入目錄,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動力電池業務的發展。
2016年底,工信部公布第五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時,最初顯示的車型總數為498款,但僅僅一秒鐘后,總數就變成了493款,其中5款車型被“秒刪”。許多業內人士認為,被刪除的原因是其中包含外國電池品牌。這也是國內車企不敢冒險選擇國外品牌電池的主要原因。除了政策的影響,不久前愈演愈烈的“薩德事件”也對韓國電池公司產生了一定影響。
盡管一些政策因素確實導致了日本和韓國電池公司在中國“水土不服”,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內電池公司在技術和管理上確實與日本和韓國公司存在一定差距。然而,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國內鋰電池行業不需要賣空自己,也不應該處于混亂狀態,因為我們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優勢。在資金、市場和客戶關系方面,國內鋰電池企業仍具有一定優勢。在日韓巨頭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之前,國內企業必須專注于解決技術、成本、管理、全球合作和產業聯盟等關鍵問題,化壓力為動力,在與海外巨頭的競爭中取長補短,實現質的突破,以便盡早實現追趕。中國已成為全球生產、銷售和數量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對動力電池的需求也在增加。面對如此巨大的市場需求,越來越多的國內企業開始布局動力電池。同樣,巨大的市場蛋糕也吸引了日本和韓國電池企業在中國設立工廠。那么,這些日本和韓國電池公司最近在中國的情況如何呢?
日本和韓國電池企業在中國的庫存現狀;
三星SDI:
2013年,三星SDI看到了中國電動汽車行業的發展前景,制定了在中國的戰略規劃,并投資約36億元人民幣在中國建設生產基地。根據相關規劃,該工廠將建設成為中國最大的汽車動力電池生產基地。據了解,該項目于2014年下半年開工。2015年10月,中國Xi的第一條電動汽車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
2016年9月,曙光宣布決定與東軟瑞馳和三星SDI共同投資,在大連成立一家公司,生產和銷售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組和充電器。
據了解,三星SDI原本計劃在2020年前花費6億美元為其Xi的工廠安裝更多電池生產線,但據消息人士透露,“三星SDI在中國Xi的的生產線已經閑置了幾個月,該公司最近決定重新考慮中國Xi的電池廠的擴建計劃。”
LG化學:
2015年10月27日,韓國LG化學南京開發區新能源汽車電池工廠竣工。已建成的LG化學新能源電池項目(一期)工廠總建筑面積達到8萬平方米,年生產新能源汽車電池規模超過10萬只。該工廠生產從單電池、電池組到電池組的集成電池產品。據了解,該工廠已于2016年正式投入批量生產。
2017年2月14日,韓國媒體報道稱,LG化學計劃擴建位于中國南京的電池工廠,并計劃增建一座汽車電池工廠和一座小型電池工廠。
最近,LG化學位于中國南京的動力電池工廠被傳將關閉,此前媒體報道其生產線基本閑置,并計劃將該項目打包出售給上汽集團。對此,LG化學相關負責人表示,其南京工廠目前運營正常,沒有相關銷售計劃。不過,多名不愿透露姓名的LG化學國內材料供應商和相關供應商透露,他們南京工廠的軟包裝動力電池業務確實受到了一定影響。
韓國SK創新:
2013年7月,北汽與北京電控結成戰略聯盟,并與韓國SKI共同成立合資公司。新成立的合資公司為“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總投資約10億元人民幣,其中北京電控占41%,北汽占19%,SKI占40%。據了解,該工廠擁有全自動模塊生產線和半自動電池包裝布線。
2017年3月30日,韓國媒體報道,SKI于3月29日宣布,中國當地法人北京電控愛思開科技有限公司因電池訂單減少于去年年底停產。
松下:
2015年,松下計劃在中國大連建設一座汽車鋰電池工廠,投資500億日元(約合4.12億美元)。該工廠位于大連東北部,主要生產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用方形電池。
2016年8月,松下電池廠租賃合同在大連保稅區管理委員會正式簽署,標志著松下電池工廠正式交付給大連松下汽車能源有限公司,目前還沒有關于松下電池工廠生產的消息。
日本和韓國電池公司閑置的原因是什么?
為引導和規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行業的健康發展,工信部于2015年3月制定了《汽車動力電池產業規范與條件》。業內普遍認為,符合“標準條件”是獲得新能源汽車財政補貼的先決條件,因此動力電池公司正在加緊申請目錄。截至目前,工信部共發布了四批《規范與條件》目錄,共有57家動力電池企業入圍。然而,三星SDI、LG化學、SKI、Panaso……
c等日韓電池巨頭尚未進入目錄,極大地影響了中國動力電池業務的發展。
2016年底,工信部公布第五批“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車型目錄”時,最初顯示的車型總數為498款,但僅僅一秒鐘后,總數就變成了493款,其中5款車型被“秒刪”。許多業內人士認為,被刪除的原因是其中包含外國電池品牌。這也是國內車企不敢冒險選擇國外品牌電池的主要原因。除了政策的影響,不久前愈演愈烈的“薩德事件”也對韓國電池公司產生了一定影響。
盡管一些政策因素確實導致了日本和韓國電池公司在中國“水土不服”,但我們也應該看到,國內電池公司在技術和管理上確實與日本和韓國公司存在一定差距。然而,面對強大的競爭對手,國內鋰電池行業不需要賣空自己,也不應該處于混亂狀態,因為我們在其他方面也有很多優勢。在資金、市場和客戶關系方面,國內鋰電池企業仍具有一定優勢。在日韓巨頭在國內市場站穩腳跟之前,國內企業必須專注于解決技術、成本、管理、全球合作和產業聯盟等關鍵問題,化壓力為動力,在與海外巨頭的競爭中取長補短,實現質的突破,以便盡早實現追趕。
近日,SiriusXM宣布收購車聯網創企Automatic,后者是第二代車載自主診斷系統OBDII端口配件AutomaticPro和AutomaticLite的制造商。
1900/1/1 0:00:00據科技博客TechCrunch北京時間4月29日消息,當地時間周五,在溫哥華舉行的“TED2017”全球研討會上,特斯拉創始人埃隆馬斯克ElonMusk發表演講,
1900/1/1 0:00:00據浙江德清縣公共資源交易中心網站消息,4月26日,樂視汽車在浙江德清獲得土地約679畝,總成交價約14億元。根據公示,買下土地的是樂視生態汽車浙江有限公司下稱樂視汽車浙江。
1900/1/1 0:00:004月28日,御捷“藍點家族”O系列氧氣330在河北清河工廠下線。據了解,氧氣330搭載全新鋰電池,是繼御捷提出拐點戰略,轉型新能源,做全新迭代升級產品代表系列的第一步。
1900/1/1 0:00:00密歇根州一政府基金近日通過方案,向美國汽車測試中心的建設項目額外撥付1500萬美元資金。之前,該基金已經向這個州政府擁有的互聯和自動駕駛汽車測試場項目投入了2000萬美元。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4月21日27日大牛說榜單揭曉,踴躍投稿的大牛作者們,感謝積極參與,分享給我們精彩的觀點與故事,歡迎更多的新能源汽車圈內圈外的朋友加入大牛說,發表你的見解和體驗。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