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供應商的動向往往直接反映了行業的風向。最近,摩根士丹利在其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智能手機電子設備的供應商正在為下一個大產品做準備,這個產品不是熱門的VR可穿戴設備,而是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
這一發現正式表明,繼手機行業之后,汽車將成為下一個迎來轉型節點的行業。盡管“汽車比手機復雜得多”的說法仍然存在,但供應商“用腳投票”的行為證明,智能電動汽車的現實已經越來越清晰。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智能手機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供應手機的電子設備供應商正在尋找下一個增長引擎。在他們看來,頭戴式顯示器等新型可穿戴設備的前景顯然不如汽車行業的機遇那么現實。
VR(VirtualReality)可穿戴設備曾被認為是繼智能手機之后進入未來互聯網場景的最重要入口之一。然而,在經歷了一輪爆發式增長之后,VR設備行業的泡沫已經破滅。業內普遍認為,該領域的增長更多是由資本驅動,而非實際的消費者需求。
與此同時,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擁有近130年歷史的汽車駕駛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傳統的內燃機和變速箱正逐漸被“三電”系統所取代。
此前一份同樣來自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預測,大眾汽車曝光的排放丑聞不僅將終結柴油車的歷史,還將加速內燃機時代的終結。嚴格的排放標準和緊迫的環境壓力都導致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成本增加,從而加快了他們向電動汽車業務的過渡。
供應商顯然注意到了這一趨勢:“電子供應商認為,他們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專業知識,如攝像頭、傳感器、電池和顯示器,包含了許多機會”。隨著汽車行業逐漸從內燃機轉向電動汽車,最終轉向自動駕駛,供應鏈正在發生變化。
報告還指出,為了把握電動汽車未來的“窗口期”,供應商不僅與參與電動汽車業務的現有品牌保持聯系,還積極尋求與“潛在新進入者”的合作。因為在他們看來,后者“有很大的機會主宰汽車行業。”
這一論點與國內企業家的論點完全相同。“顛覆永遠來自行業外”,這是去年宣布進軍造車領域的互聯網公司樂視網負責人賈躍亭經常談論的一句話。
賈躍亭
一年前,估計老賈的這句話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場愚蠢的夢。然而,隨著谷歌、蘋果、優步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加入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汽車王朝可能真的要“改天”了。
最近一篇題為“為什么汽車行業的未來不屬于汽車制造商?文章詳細分析了阻礙傳統汽車制造商顛覆行業的幾個主要因素,其中第一個是創新。眾所周知,傳統意義上的汽車制造商基本上是零部件的組裝商,他們沒有掌握主導地位工程,自然失去了創新的動力和能力。然而,一些新的互聯網和科技公司卻有所不同。他們擁有車聯網和大數據方面的核心技術,有快速創新的傳統,這對智能電動汽車的研發至關重要,但這正是傳統主機廠所缺乏的。
細數國內外汽車行業的主要“入侵者”,中國有百度、阿里、騰訊和樂視等互聯網圈的大玩家,但只有樂視明確宣布要打造自己的汽車。如今,樂視已經完成了汽車生態系統的初步布局,投資了充電樁企業和易用汽車,甚至簽署了備忘錄……
嗯,我和阿斯頓·馬丁很了解。第一代樂視超級跑車將由阿斯頓·馬丁制造,樂視還將向阿斯頓·馬丁未來的電動跑車出口三種電動動力系統和樂視汽車聯網系統。進展可以說是順利的。目前,三家BAT公司要么處于概念階段,要么僅涉足車聯網領域,因此暫時不能稱之為汽車制造商。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市場,除了現有的特斯拉,谷歌和優步目前只涉足無人駕駛技術。蘋果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在布局汽車制造業務,但一直保密。
值得注意的是,一家名為“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的美國公司近日進入公眾視線,宣布進軍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并將投資10億美元在內華達州建廠。該公司的新聞稿顯示,除了生產汽車,法國和法國還將探索汽車和科技行業的其他領域,包括建立特殊的所有權模型、開發車載內容和無人駕駛技術。
據報道,這家略顯神秘的公司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擁有近500名員工和一支由汽車和技術專家組成的全球團隊。與普通電動汽車制造商相比,法國和法國不僅將自己定位為裝配廠,而且以構建“智能互聯網交通解決方案”為核心價值理念,利用互聯網使汽車成為智能交通系統的一部分,打破了界限,垂直整合,深度參與從生產到使用的每一個環節。
這樣的創新理念,如果輔以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營銷模式,相信法國和法國的未來是無限的。據悉,法國和法國的首款產品將于2016年在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上亮相。這顆新星的含金量是多少?屆時將有初步答案。主流供應商的動向往往直接反映了行業的風向。最近,摩根士丹利在其最新研究報告中指出,目前智能手機電子設備的供應商正在為下一個大產品做準備,這個產品不是熱門的VR可穿戴設備,而是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
這一發現正式表明,繼手機行業之后,汽車將成為下一個迎來轉型節點的行業。盡管“汽車比手機復雜得多”的說法仍然存在,但供應商“用腳投票”的行為證明,智能電動汽車的現實已經越來越清晰。
摩根士丹利的報告指出,智能手機的高峰期已經過去,供應手機的電子設備供應商正在尋找下一個增長引擎。在他們看來,頭戴式顯示器等新型可穿戴設備的前景顯然不如汽車行業的機遇那么現實。
VR(VirtualReality)可穿戴設備曾被認為是繼智能手機之后進入未來互聯網場景的最重要入口之一。然而,在經歷了一輪爆發式增長之后,VR設備行業的泡沫已經破滅。業內普遍認為,該領域的增長更多是由資本驅動,而非實際的消費者需求。
與此同時,在各種因素的影響下,擁有近130年歷史的汽車駕駛模式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傳統的內燃機和變速箱正逐漸被“三電”系統所取代。
此前一份同樣來自摩根士丹利的報告預測,大眾汽車曝光的排放丑聞不僅將終結柴油車的歷史,還將加速內燃機時代的終結。嚴格的排放標準和緊迫的環境壓力都導致傳統汽車制造商的成本增加,從而加快了他們向電動汽車業務的過渡。
供應商顯然注意到了這一趨勢:“電子供應商認為,他們在智能手機領域的專業知識,如攝像頭、傳感器、電池和顯示器,包含了許多機會”。隨著汽車行業逐漸從內燃機轉向電動汽車,最終轉向自動駕駛,供應鏈正在發生變化。
報告還指出,為了抓住電動汽車未來的“窗口期”,供應商不僅要與參與電動汽車業務的現有品牌聯系,還要與其他品牌聯系……
積極尋求與“潛在新進入者”的合作。因為在他們看來,后者“有很大的機會主宰汽車行業。”
這一論點與國內企業家的論點完全相同。“顛覆永遠來自行業外”,這是去年宣布進軍造車領域的互聯網公司樂視網負責人賈躍亭經常談論的一句話。
賈躍亭
一年前,估計老賈的這句話被很多人認為是一場愚蠢的夢。然而,隨著谷歌、蘋果、優步等越來越多的互聯網巨頭加入自動駕駛和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越來越多的人意識到,汽車王朝可能真的要“改天”了。
最近一篇題為“為什么汽車行業的未來不屬于汽車制造商?文章詳細分析了阻礙傳統汽車制造商顛覆行業的幾個主要因素,其中第一個是創新。眾所周知,傳統意義上的汽車制造商基本上是零部件的組裝商,他們沒有掌握主導地位工程,自然失去了創新的動力和能力。然而,一些新的互聯網和科技公司卻有所不同。他們擁有車聯網和大數據方面的核心技術,有快速創新的傳統,這對智能電動汽車的研發至關重要,但這正是傳統主機廠所缺乏的。
細數國內外汽車行業的主要“入侵者”,中國有百度、阿里、騰訊和樂視等互聯網圈的大玩家,但只有樂視明確宣布要打造自己的汽車。如今,樂視已經完成了汽車生態系統的初步布局,投資了充電樁企業和易用汽車,甚至與阿斯頓·馬丁簽署了諒解備忘錄。第一代樂視超級跑車將由阿斯頓·馬丁制造,樂視還將向阿斯頓·馬丁未來的電動跑車出口三種電動動力系統和樂視汽車聯網系統。進展可以說是順利的。目前,三家BAT公司要么處于概念階段,要么僅涉足車聯網領域,因此暫時不能稱之為汽車制造商。
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市場,除了現有的特斯拉,谷歌和優步目前只涉足無人駕駛技術。蘋果公司長期以來一直在布局汽車制造業務,但一直保密。
值得注意的是,一家名為“法拉第未來”(Faraday Future)的美國公司近日進入公眾視線,宣布進軍智能電動汽車領域,并將投資10億美元在內華達州建廠。該公司的新聞稿顯示,除了生產汽車,法國和法國還將探索汽車和科技行業的其他領域,包括建立特殊的所有權模型、開發車載內容和無人駕駛技術。
據報道,這家略顯神秘的公司總部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擁有近500名員工和一支由汽車和技術專家組成的全球團隊。與普通電動汽車制造商相比,法國和法國不僅將自己定位為裝配廠,而且以構建“智能互聯網交通解決方案”為核心價值理念,利用互聯網使汽車成為智能交通系統的一部分,打破了界限,垂直整合,深度參與從生產到使用的每一個環節。
這樣的創新理念,如果輔以有競爭力的產品和營銷模式,相信法國和法國的未來是無限的。據悉,法國和法國的首款產品將于2016年在拉斯維加斯的消費電子展上亮相。這顆新星的含金量是多少?屆時將有初步答案。
為落實好國務院關于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的指導意見,海南電網公司日前印發《加快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工作方案》并召開工作動員會,將在四大領域加大電動汽車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力度,
1900/1/1 0:00:00近日,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研究室、新能源汽車和動力電池產業聯席會統計數據發布,從電池配套量看,2015年110月份按電池類別分,
1900/1/1 0:00:0012月初,宇通客車發布的11月份銷量數據顯示,11月宇通共銷售客車7221輛同比增長07;111月,累計銷售客車56696輛,同比增長113。
1900/1/1 0:00:00車型唐駿小寶馬目錄型號ZB1030BEVBDC1ZB1031BEVBDC1整車尺寸504017
1900/1/1 0:00:00微型電動車不僅是一種全新的出行方式,更是一種全新的市場模式,雷丁作為行業的領導企業,自8月份進入旺季以來,雷丁在全國范圍內開展了萬人團購會,
1900/1/1 0:00:00由微宏動力獨家贊助的第一電動網“公開課”欄目,邀請到了中國從事無線充電研發和應用的領先企業中興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田鋒授課,介紹電動汽車無線充電的現狀和前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