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說了一些夸夸其談的話。信不信由你,北汽超越(特斯拉)車型的產品將于明年年底上市。”在4月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以一貫的自信表達了自己的豪言壯語。
就在徐和毅發表上述聲明的前一個月,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能源公司”)正式成立。為了體現對新能源公司的重視,徐和誼將原北汽集團公關總監鄭剛調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與此同時,更多的集團級管理人員被調到了新能源公司。
各種部署將與大力推廣相結合,得益于北京政府的補貼支持,北汽此次似乎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就。北汽集團副總工程師林毅在接受《時代周刊》作者書面采訪時表示,2013年,北汽新能源汽車在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25.55%,累計市場份額達到15.61%,位居產銷第一。
面對外界關于北京政府為北汽新能源汽車保駕護航、存在地方保護主義的評論,林毅認為:“地方保護是一個偽命題。今年北京2萬輛電動汽車的銷售計劃與中國2000萬輛的年銷量相比僅為0.1%。任何市場都沒有必要為0.1%而戰。”
探索新能源
盡管新能源公司已于今年3月正式上市,但北汽探索新能源的起點并不局限于此。
2009年11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全資成立,名稱為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其業務范圍涵蓋純電動乘用車、混合動力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以及配套充電系統、電池更換系統等設備的研發、制造和銷售。
公開資料顯示,該公司開發了多種混合動力產品,包括面向私人市場的純電動汽車C30DB、C60FB和C70GB,跨界純電動汽車M30RB,以及重型混合動力產品“魯巴”SUV。然而,即使在網上,也幾乎無法找到與上述產品相關的信息。
在新能源公司2014年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鄭剛被任命為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隨著集團內部人員的調動,北汽對新能源汽車業務態度的轉變也開始顯現。
3月8日,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正式掛牌上市,公司名稱中增加了“股份”一詞。從北汽的全資子公司,發展成為具有同等水平的集團子公司。有限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均參股。
隨著名稱和股東的變更,北汽新能源汽車業務的規模也隨之擴大。根據計劃,北汽將在2015年生產B級、C級等高端電動汽車。
對于新能源公司離開北汽回歸集團層面,有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應該是為了北汽上市,吸引更多投資。畢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面臨許多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可以看出集團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高度重視。
然而,對于許多從集團轉到新能源公司的北汽員工來說,這是一個前景光明的平臺,前途未卜。“這是一個機會,我確信,否則我為什么要這么努力?”一位北汽新能源公司內部人士在朋友圈透露。
采購訂單占了大部分。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6萬輛。如果將這一數據折算,北汽新能源汽車去年的銷量約為3970輛。與國內其他車企的新能源汽車一樣,北汽新能源汽車也收到了來自北京的本地訂單。
目前,北汽主要在私人市場推廣電動汽車E150EV。2012年后,該車在“北京純電動出租車采購項目”中再次中標……
2013年6月,收到300份訂單;
去年7月,北汽收到了北京市科委倡導的純電動汽車租賃項目100輛E 150電動汽車的訂單。11月,E150EV中標北京市科委“電動客車開發與示范項目”,獲得50個訂單。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福田電動汽車Midi也在密云和懷柔運營出租車。
在促進私人市場方面,北汽去年與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和北京市科委合作,招募志愿者在北京購買電動汽車。以去年6月北汽新能源公司與市科委聯合啟動的“藍天計劃”項目為例。首批采購名額為500個,銷售的電動汽車為E150EV,制造商指導價為24.98萬元。預計國家財政補貼6萬元,地方財政補貼6萬余元,北汽再補貼2萬元。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的12萬元補貼由北汽墊付,消費者只需支付10.98萬元即可提車。
今年北汽新能源公司股份制改革后,民間消費市場的促進更為迫切。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克峰。,有限公司表示:“為了鼓勵更多人購買電動汽車,北汽將對首批搖號消費者有特殊政策,比如不僅代表車主協調安裝充電樁,而且還可以免費。同時,北汽正在考慮免除首批電動汽車車主的售后維護費,甚至有意s在保修期內(5年或10萬公里)贈送電費。"
在營銷方面,新能源公司還成立了專門的營銷公司進行推廣,并大膽采用電子商務網站,攜手電子商務,采用在線銷售、在線服務等新形式,并將建立專屬渠道,在機場、商場等地進行展示和推廣。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與京東商城達成戰略合作,并在京東商城開設線上旗艦店,銷售和推廣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首家在互聯網上銷售新能源汽車的制造商。
“地方保護是個偽命題”
與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大多推廣的混合動力汽車相比,北汽對純電動汽車的主要關注可以說是一種不同的做法,甚至是一種“非主流”路線。
事實上,這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從內部需求來看,國家在“十五”期間推出電動汽車時,會向企業提供混合動力,向研究機構和大學提供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因為混合動力是最有前景的工業化前景。在此期間,一汽、二汽、奇瑞和長安都開始了混合動力的研發北汽在這方面相對落后。因此,只有現在純電力被列為最重要的發展陣地,才有可能走上前臺。“林一告訴《時代周刊》作者,北京的空氣污染壓力比其他地方大,因此有必要盡快從燃油車轉向純電動汽車。這是北京特定環境迫切需要的。因此,北汽作為北京的本土企業,應該首先做出回應,把發展純電動汽車放在首位。”首先是icles。
“事實上,北汽集團自2007年以來一直在加強和混合項目,強混合技術相當先進。作為一家企業,我們應該與國家戰略保持一致,此外,我們還應該確定自己的市場。目前,北京的市場急需純電驅動,所以我們做了純電驅動。其他二三線城市更適合適用于增程、插電式和其他形式的汽車,我們生產的其他動力車型也在那里銷售。”林一告訴《時代周刊》的作者,“事實上,北汽從未放棄過其他技術,我們的混合動力是去年國家宣布的。"
圍繞北汽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爭論也是關于地方保護主義的。比亞迪特意將混合動力汽車秦的發布會移至北京,但未能擠進B國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
京。對于大多數仍依靠政府補貼拉動銷量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來說,這相當于失去了北京市場。然而,也有人將矛頭指向北汽,認為正是因為北汽的新能源乘用車只有電動汽車,北京政府才故意將混合動力汽車排除在目錄之外。
在這方面,林一堅決否認:“我們也呼吁北京市政府放開混合動力,但人們不同意,所以我們不必對抗北京市場。關于‘新能源汽車地方目錄’的問題,很多人認為這是地方保護主義,但事實上,如果是地方保護,誰是保護的對象?根據目前行業的聲音,這是普遍的y認為北京和上海正在保護當地市場。然而,新能源汽車市場尚未形成,那么保護又如何呢?北京和上海不斷出臺各種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實施細則,這些都是在培育市場,而不是阻礙市場的發展。最后,整個行業應該更客觀地面對地方標準,而地方標準不僅需要外國品牌滿足,也需要本地企業產品滿足。通過提高標準,我們可以加快產品性能的提高,最終市場可以更快、更健康地發展。
“電動汽車行業已經結束,每個人都需要嘗試一下。無論你去哪個城市,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就市場規模而言,這個市場仍然很小。以北京為例。今年,它聲稱將成為2萬輛電動汽車的銷售計劃。與中國2000萬輛的年銷量相比,這僅為1‰。哪個市場爭奪了1‰?這沒有必要。我認為地方保護是一個偽命題。我們歡迎取消目錄。"
對于銷售目標,北汽新能源公司現在似乎更加務實了。根據早先的計劃,到2015年,北汽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規模預計將達到1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約5萬輛。今天,這個計劃已經改變了。2014年,北汽新能源以市場為導向,力爭實現2萬輛的產銷目標。“我說了一些夸夸其談的話。信不信由你,北汽超越(特斯拉)車型的產品將于明年年底上市。”在4月舉行的博鰲亞洲論壇上,北汽集團董事長徐和誼以一貫的自信表達了自己的豪言壯語。
就在徐和毅發表上述聲明的前一個月,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新能源公司”)正式成立。為了體現對新能源公司的重視,徐和誼將原北汽集團公關總監鄭剛調任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與此同時,更多的集團級管理人員被調到了新能源公司。
各種部署將與大力推廣相結合,得益于北京政府的補貼支持,北汽此次似乎付出了巨大努力,在新能源領域取得了一些成就。北汽集團副總工程師林毅在接受《時代周刊》作者書面采訪時表示,2013年,北汽新能源汽車在全國新能源乘用車市場的市場份額達到25.55%,累計市場份額達到15.61%,位居產銷第一。
面對外界關于北京政府為北汽新能源汽車保駕護航、存在地方保護主義的評論,林毅認為:“地方保護是一個偽命題。今年北京2萬輛電動汽車的銷售計劃與中國2000萬輛的年銷量相比僅為0.1%。任何市場都沒有必要為0.1%而戰。”
探索新能源
盡管新能源公司已于今年3月正式上市,但北汽探索新能源的起點并不局限于此。
2009年11月,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北汽”)全資成立,名稱為北京汽車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具有獨立法人資格。其業務范圍涵蓋純電動乘用車、混合動力汽車及核心零部件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以及配套充電系統、電池更換系統等設備的研發、制造和銷售。
根據公開信息,該公司已經開發了多種混合動力產品,包括純電動汽車C30DB、C60FB和C70GB,用于私人汽車……
et、跨界純電動汽車M30RB和重型混合動力產品“魯巴”SUV。然而,即使在網上,也幾乎無法找到與上述產品相關的信息。
在新能源公司2014年召開的股東大會上,鄭剛被任命為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隨著集團內部人員的調動,北汽對新能源汽車業務態度的轉變也開始顯現。
3月8日,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有限公司正式掛牌上市,公司名稱中增加了“股份”一詞。從北汽的全資子公司,發展成為具有同等水平的集團子公司。有限公司、北京國有資本管理中心、有限公司均參股。
隨著名稱和股東的變更,北汽新能源汽車業務的規模也隨之擴大。根據計劃,北汽將在2015年生產B級、C級等高端電動汽車。
對于新能源公司離開北汽回歸集團層面,有分析人士認為,一方面應該是為了北汽上市,吸引更多投資。畢竟,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仍面臨許多不確定性。另一方面,可以看出集團對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高度重視。
然而,對于許多從集團轉到新能源公司的北汽員工來說,這是一個前景光明的平臺,前途未卜。“這是一個機會,我確信,否則我為什么要這么努力?”一位北汽新能源公司內部人士在朋友圈透露。
采購訂單占了大部分。
公開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為1.76萬輛。如果將這一數據折算,北汽新能源汽車去年的銷量約為3970輛。與國內其他車企的新能源汽車一樣,北汽新能源汽車也收到了來自北京的本地訂單。
目前,北汽主要在私人市場推廣電動汽車E150EV。2012年之后,該車于2013年6月在“北京純電動出租車采購項目”中再次中標,并收到300份訂單;
去年7月,北汽收到了北京市科委倡導的純電動汽車租賃項目100輛E 150電動汽車的訂單。11月,E150EV中標北京市科委“電動客車開發與示范項目”,獲得50個訂單。北汽集團旗下的北汽福田電動汽車Midi也在密云和懷柔運營出租車。
在促進私人市場方面,北汽去年與北京新能源汽車發展促進中心和北京市科委合作,招募志愿者在北京購買電動汽車。以去年6月北汽新能源公司與市科委聯合啟動的“藍天計劃”項目為例。首批采購名額為500個,銷售的電動汽車為E150EV,制造商指導價為24.98萬元。預計國家財政補貼6萬元,地方財政補貼6萬余元,北汽再補貼2萬元。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的12萬元補貼由北汽墊付,消費者只需支付10.98萬元即可提車。
今年北汽新能源公司股份制改革后,民間消費市場的促進更為迫切。北汽新能源汽車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克峰。,有限公司表示:“為了鼓勵更多人購買電動汽車,北汽將對首批搖號消費者有特殊政策,比如不僅代表車主協調安裝充電樁,而且還可以免費。同時,北汽正在考慮免除首批電動汽車車主的售后維護費,甚至有意s在保修期內(5年或10萬公里)贈送電費。"
在營銷方面,新能源公司還成立了專門的營銷公司進行推廣,并大膽采用電子商務網站,攜手電子商務,采用在線銷售、在線服務等新形式,并將建立專屬渠道,在機場、商場等地進行展示和推廣。截至目前,北汽新能源已與京東商城達成戰略合作,并在京東商城開設線上旗艦店,銷售和推廣新能源汽車,成為中國首家在互聯網上銷售新能源汽車的制造商。
“地方保護是個偽命題”
與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大多推廣的混合動力汽車相比,北汽對純電動汽車的主要關注可以說是一種不同的做法,甚至是一種“非主流”路線。
事實上,這也是一種無奈之舉。“從內部需求來看,國家在“十五”期間推出電動汽車時,會向企業提供混合動力,向研究機構和大學提供純電動和燃料電池,因為混合動力是最有前景的工業化前景。在此期間,一汽、二汽、奇瑞和長安都開始了混合動力的研發北汽在這方面相對落后。因此,只有現在純電力被列為最重要的發展陣地,才有可能走上前臺。“林一告訴《時代周刊》作者,北京的空氣污染壓力比其他地方大,因此有必要盡快從燃油車轉向純電動汽車。這是北京特定環境迫切需要的。因此,北汽作為北京的本土企業,應該首先做出回應,把發展純電動汽車放在首位。”首先是icles。
“事實上,北汽集團自2007年以來一直在加強和混合項目,強混合技術相當先進。作為一家企業,我們應該與國家戰略保持一致,此外,我們還應該確定自己的市場。目前,北京的市場急需純電驅動,所以我們做了純電驅動。其他二三線城市更適合適用于增程、插電式和其他形式的汽車,我們生產的其他動力車型也在那里銷售。”林一告訴《時代周刊》的作者,“事實上,北汽從未放棄過其他技術,我們的混合動力是去年國家宣布的。"
圍繞北汽發展新能源汽車的爭論也是關于地方保護主義的。比亞迪特意將混合動力汽車秦的發布會移至北京,但未能擠進B國新能源汽車補貼目錄……
京。對于大多數仍依靠政府補貼拉動銷量的自主品牌新能源汽車來說,這相當于失去了北京市場。然而,也有人將矛頭指向北汽,認為正是因為北汽的新能源乘用車只有電動汽車,北京政府才故意將混合動力汽車排除在目錄之外。
在這方面,林一堅決否認:“我們也呼吁北京市政府放開混合動力,但人們不同意,所以我們不必對抗北京市場。關于‘新能源汽車地方目錄’的問題,很多人認為這是地方保護主義,但事實上,如果是地方保護,誰是保護的對象?根據目前行業的聲音,這是普遍的y認為北京和上海正在保護當地市場。然而,新能源汽車市場尚未形成,那么保護又如何呢?北京和上海不斷出臺各種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實施細則,這些都是在培育市場,而不是阻礙市場的發展。最后,整個行業應該更客觀地面對地方標準,而地方標準不僅需要外國品牌滿足,也需要本地企業產品滿足。通過提高標準,我們可以加快產品性能的提高,最終市場可以更快、更健康地發展。
“電動汽車行業已經結束,每個人都需要嘗試一下。無論你去哪個城市,都會遇到意想不到的困難。就市場規模而言,這個市場仍然很小。以北京為例。今年,它聲稱將成為2萬輛電動汽車的銷售計劃。與中國2000萬輛的年銷量相比,這僅為1‰。哪個市場爭奪了1‰?這沒有必要。我認為地方保護是一個偽命題。我們歡迎取消目錄。"
對于銷售目標,北汽新能源公司現在似乎更加務實了。根據早先的計劃,到2015年,北汽新能源汽車的銷售規模預計將達到15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約5萬輛。今天,這個計劃已經改變了。2014年,北汽新能源以市場為導向,力爭實現2萬輛的產銷目標。
南京將加快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推廣和應用。作者獲悉,2014年2015年期間,全市共計推廣應用7215輛以上新能源汽車,且新增或更新的公交、公務、物流、環衛車輛中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30。
1900/1/1 0:00:00第一電動網(作者胡笑菲)美國時間6月3日下午兩點,特斯拉召開股東會議,CEO伊隆馬斯克ElonMusk在會上表示,特斯拉超級工廠動工計劃或將推遲到明年,有望同時建造3座超級工廠。
1900/1/1 0:00:00據路透社報道,雷諾日產CEO卡洛斯戈恩日前預測稱,自動駕駛車有望在4年內投入實用,相關法規體系的缺乏比技術更容易拖后腿。
1900/1/1 0:00:00電動汽車污染小、噪音小、節約能源、使用成本低,是綠色出行的好工具,但制約著其“開”進普通家庭,那就是“充電續航”。
1900/1/1 0:00:006月3日,杭州限牌后首輛私家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車主李先生,沒有經過搖號、競拍,就順利拿到杭州車牌。可直接上牌三十出頭的李先生是蕭山一金融機構的員工。
1900/1/1 0:00:00到今年5月份,美國電動汽車市場已經走過三年半的時間,月度銷量一直保持著同比連續上漲的勢頭,如今對于美國而言,問題不再是電動汽車有沒有市場,而是在于“賣了多少?”冬季的嚴寒在很大程度上打擊了需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