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眾多自主企業紛紛梳理品牌,甚至回歸打造品牌的這一年里,吉利汽車在運營層面似乎仍然堅持多品牌戰略。不過,自從集團副總裁孫曉東出任銷售公司總經理后,吉利也開始考慮“回歸母品牌”。
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沒有新車問世后,吉利內部終于傳出“吉利母品牌的形象將從渠道上統一”的消息。為此,筆者采訪了吉利汽車公關總監楊學良。他表示,公司內部正在討論相關事宜,并將在適當的時候向外界公布。
顯然,吉利汽車也將加入母品牌這一獨立企業的回歸。一些業內資深人士向筆者指出,與外商投資相比,獨立企業本身非常年輕,資源也非常有限。成功打造品牌并不容易,多品牌戰略對獨立企業來說簡直是胡說八道!
奇瑞汽車邁出了母品牌回歸的第一步。吉利會有什么計劃?
吉利帝豪EC7電動汽車
通道優先
與奇瑞從新技術和新產品開始不同,吉利的調整是從渠道開始的。
據了解,明年吉利將回歸母品牌吉利,經銷商將統一標識并合并網絡。“英倫”、“帝豪”和“全球鷹”將作為產品品牌使用,不會單獨銷售。即使在母品牌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培育,三個產品品牌也將成為產品系列。
將渠道作為品牌整合的“第一把刀”,與孫曉東此前在上海通用著名營銷領域的經驗不無關系。去年年底加入吉利時,孫曉東是集團副總裁,直接負責集團品牌、市場和產品戰略規劃體系的建設和管理。今年5月,孫曉東接替劉金良擔任銷售公司總經理。顯然,這樣的轉讓將使孫曉東能夠更有效地利用集團內部的各種資源,以應對未來的品牌和市場調整。
孫曉東也看到了吉利多品牌戰略的弊端,即品牌之間的內耗,尤其是“英倫”和“全球鷹”之間的內摩擦。由于品牌定位和市場認知錯位的現象沒有得到解決,兩個品牌產品的市場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根據中汽協今年的數據,兩個品牌共銷售12款車型,車型最高月銷量在4000-5000輛之間,僅有3款。
另一方面,只有EC7保持強勁,月銷量超過1.4萬輛,而EC8只有300至400輛。這種情況顯然與孫曉東的預期相去甚遠。
為此,去年開始渠道整合,吉利將原來的三個品牌部門改為南、中、北三個區域營銷部門,負責三個品牌的銷售。2013年元旦,吉利將三個區域營銷部門細分為五個。吉利內部人士告訴本報,這不僅將使管理團隊更接近市場,還將集中營銷投入,為統一的品牌形象奠定基礎。
不過,孫曉東坦言,渠道優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吉利汽車已經開始優化渠道的質量、產能和布局。“客戶滿意度”和“單店效益”將是提升渠道容量的兩個重要維度。
下一個奇瑞?
事實上,孫曉東創建“一個吉利”的計劃已經開始。
據了解,孫曉東上任之初就提出了吉利未來五年的品牌規劃,將吉利品牌作為公司的母品牌,弱化三個子品牌。目標是在五年后,吉利母品牌將直接與通用、大眾和豐田等國際品牌建立聯系。
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也意識到,盡管過去五年多品牌戰略推動了公司的進步,但這只是一個小成就。重用孫曉東,重塑吉利品牌,是為了考慮更長遠的發展。
因此,在吉利汽車2013年的中期營銷會議上,孫曉東提出了全面梳理吉利品牌結構的計劃,未來要努力推動“吉利”品牌的推廣。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10月底開始的吉利GX7“沿海之旅”中,GX7的頭銜不再是“全球鷹”,而是吉利GX7。此次活動更重要的意義是考察吉利在用戶中的形象,為新品牌戰略的推出鋪平道路。
與奇瑞的品牌回歸不同,吉利的品牌整合更為漸進,不是通過機構改革,而是允許子品牌在銷售端作為產品品牌存在一定時間。
有業內專家表示,這可能與奇瑞的技術突變有關。在新團隊、新技術、新平臺的打造下,奇瑞新產品的變化具有顛覆性,通過不斷的產品升級實現品牌升級。
但奇瑞和吉利也將面臨舊產品更新的問題。奇瑞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舊產品將在新系統下進行更新,并入現有產品系列。在2015年之前,吉利將不會在品牌ne上推出新產品……
平臺,但只計劃更換新車。
但按照孫曉東的既定思路,在推出新車型之前,必須確定品牌的核心價值。“也就是說,應該有差異化,與消費者的價值觀保持一致”,吉利目前正在研究這一點。
關于新技術的引進,集團旗下的沃爾沃非常重要,在合資企業和國際車企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孫曉東也將發揮協調作用。在眾多自主企業紛紛梳理品牌,甚至回歸打造品牌的這一年里,吉利汽車在運營層面似乎仍然堅持多品牌戰略。不過,自從集團副總裁孫曉東出任銷售公司總經理后,吉利也開始考慮“回歸母品牌”。
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沒有新車問世后,吉利內部終于傳出“吉利母品牌的形象將從渠道上統一”的消息。為此,筆者采訪了吉利汽車公關總監楊學良。他表示,公司內部正在討論相關事宜,并將在適當的時候向外界公布。
顯然,吉利汽車也將加入母品牌這一獨立企業的回歸。一些業內資深人士向筆者指出,與外商投資相比,獨立企業本身非常年輕,資源也非常有限。成功打造品牌并不容易,多品牌戰略對獨立企業來說簡直是胡說八道!
奇瑞汽車邁出了母品牌回歸的第一步。吉利會有什么計劃?
吉利帝豪EC7電動汽車
通道優先
與奇瑞從新技術和新產品開始不同,吉利的調整是從渠道開始的。
據了解,明年吉利將回歸母品牌吉利,經銷商將統一標識并合并網絡。“英倫”、“帝豪”和“全球鷹”將作為產品品牌使用,不會單獨銷售。即使在母品牌中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培育,三個產品品牌也將成為產品系列。
將渠道作為品牌整合的“第一把刀”,與孫曉東此前在上海通用著名營銷領域的經驗不無關系。去年年底加入吉利時,孫曉東是集團副總裁,直接負責集團品牌、市場和產品戰略規劃體系的建設和管理。今年5月,孫曉東接替劉金良擔任銷售公司總經理。顯然,這樣的轉讓將使孫曉東能夠更有效地利用集團內部的各種資源,以應對未來的品牌和市場調整。
孫曉東也看到了吉利多品牌戰略的弊端,即品牌之間的內耗,尤其是“英倫”和“全球鷹”之間的內摩擦。由于品牌定位和市場認知錯位的現象沒有得到解決,兩個品牌產品的市場表現一直不盡如人意。根據中汽協今年的數據,兩個品牌共銷售12款車型,車型最高月銷量在4000-5000輛之間,僅有3款。
另一方面,只有EC7保持強勁,月銷量超過1.4萬輛,而EC8只有300至400輛。這種情況顯然與孫曉東的預期相去甚遠。
為此,去年開始渠道整合,吉利將原來的三個品牌部門改為南、中、北三個區域營銷部門,負責三個品牌的銷售。2013年元旦,吉利將三個區域營銷部門細分為五個。吉利內部人士告訴本報,這不僅將使管理團隊更接近市場,還將集中營銷投入,為統一的品牌形象奠定基礎。
不過,孫曉東坦言,渠道優化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吉利汽車已經開始優化渠道的質量、產能和布局。“客戶滿意度”和“單店效益”將是提升渠道容量的兩個重要維度。
下一個奇瑞?
事實上,孫曉東創建“一個吉利”的計劃已經開始。
據了解,孫曉東上任之初就提出了吉利未來五年的品牌規劃,將吉利品牌作為公司的母品牌,弱化三個子品牌。目標是在五年后,吉利母品牌將直接與通用、大眾和豐田等國際品牌建立聯系。
吉利汽車董事長李書福也意識到,盡管過去五年多品牌戰略推動了公司的進步,但這只是一個小成就。重用孫曉東,重塑吉利品牌,是為了考慮更長遠的發展。
因此,在吉利汽車2013年的中期營銷會議上,孫曉東提出了全面梳理吉利品牌結構的計劃,未來要努力推動“吉利”品牌的推廣。
事實上也是如此。在10月底開始的吉利GX7“沿海之旅”中,GX7的頭銜不再是“全球鷹”,而是吉利GX7。此次活動更重要的意義是考察吉利在用戶中的形象,為新品牌戰略的推出鋪平道路。
與奇瑞的品牌回歸不同,吉利的品牌整合更為漸進,不是通過機構改革,而是允許子品牌在銷售端作為產品品牌存在一定時間。
有業內專家表示,這可能與奇瑞的技術突變有關。在新團隊、新技術、新平臺的打造下,奇瑞新產品的變化具有顛覆性,通過不斷的產品升級實現品牌升級。
但奇瑞和吉利也將面臨舊產品更新的問題。奇瑞內部人士告訴本報,舊產品將在新系統下進行更新,并入現有產品系列。在2015年之前,吉利將不會在品牌ne上推出新產品……
平臺,但只計劃更換新車。
但按照孫曉東的既定思路,在推出新車型之前,必須確定品牌的核心價值。“也就是說,應該有差異化,與消費者的價值觀保持一致”,吉利目前正在研究這一點。
關于新技術的引進,集團旗下的沃爾沃非常重要,在合資企業和國際車企方面擁有豐富經驗的孫曉東也將發揮協調作用。
據來自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的消息,11月18至22日上海產權市場多宗金融企業股權以超億元價格轉讓,成交金額居前的分屬金融業和資產管理業。
1900/1/1 0:00:005號,北京開始嚴查”老年代步車”。雖然北京市一直不承認”老年代步車”,銷售也不予上牌。
1900/1/1 0:00:00近幾年汽車市場持續快增長,無論是合資企業還是自主企業均收獲頗豐,但我們也發現市場整體向好同時,有馬太效應已經出現。馬太效應,簡單說就是競爭中的兩極分化現象,好的愈好,壞的愈壞。
1900/1/1 0:00:00很多人本就沖著環保、慳錢去駕駛電動車,而美國就有人涉嫌為電動車”盜充”而被捕,所涉價值約為5美分。
1900/1/1 0:00:00隨著購車搖號新政策的實施,市民中簽幾率進一步下降。
1900/1/1 0:00:00一項新的補貼政策的發布,從政府的角度來講,是想讓這個產業往著更加規范的道路邁進,但是對于跟政策密切相關的個中企業來講,卻總是存在諸多不足。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