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月5日,“中國汽車自主研發技術與管理實踐系列叢書”新書發布會暨中國汽車自主研制技術圓桌論壇在中國機械工業出版社綜合媒體中心隆重舉行。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書記、機械工業出版社總編輯郭銳,中國汽車工程學會副秘書長張旭明,長安汽車公司產品首席執行官、高級總工程師吳立軍等領導和嘉賓共同出席了會議。
共同撰寫汽車行業權威書籍,提升中國品牌的研發能力。據介紹,“中國汽車自主研發技術與管理實踐系列”得到了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的深入指導。在機械工業出版社的支持下,長安汽車組織了400多人進行深度寫作,其中包括獨立汽車企業的一線技術骨干、高校知名學者、新技術企業的技術負責人。該系列叢書結合了自主汽車產品開發工程的理論積累和實踐經驗,跨越了工程界和學術界的界限,實現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統一。目前,該系列的前四卷已經出版,分別是《汽車整車設計與產品開發》、《汽車性能集成開發》、“汽車智能駕駛系統開發與驗證”和《乘用車汽油發動機開發技術》。
關于“中國汽車自主研發技術與管理實踐系列”的發布,機械工業信息研究院黨委書記、機械工業出版社總編輯郭銳表示,面對如此沉重的一套書,機械工業協會也深感責任重大,在編輯出版等各個方面全力保證質量,希望為行業提供一套高質量的作品。這套凝聚了大家心血的作品,必將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研發能力的提升提供助力,為中國汽車產業的自主創新和重大關鍵核心技術突破貢獻力量。
因疫情防控措施未能現場出席會議的長安汽車總裁、黨委副書記、系列編輯委員王軍通過視頻向發布會表示祝賀。他在演講中表示,希望通過這一系列書籍,為中國自主汽車研發企業和從事相關領域的同行提供參考。這也是長安汽車作為國內領先的自主品牌汽車企業在研發方面的社會責任。他希望與更多的同行進行討論和研究。同時,他還發出呼吁,希望長安汽車與汽車行業專家、汽車研發制造同行一道,在發展自身能力的同時,不斷積累知識,為中國自主品牌汽車的發展和早日成為中國汽車強國貢獻更多力量。新書發布會后,張旭明副秘書長、徐向陽教授、吳立軍總工程師等多位領導和嘉賓圍繞“中國汽車自主研發技術的現狀、問題及對策”主題進行了熱烈討論。與會嘉賓一致認為,中國汽車自主研發技術進步迅速,經過逆向發展,進入全面、真正積極的自主研發階段。但是,在構建獨立研發體系方面,目前在現有人才轉型升級的驅動下,有必要梳理和沉淀獨立企業的知識體系……
作為該系列的主創,長安汽車擁有相對完整的自主研發體系。事實上,研發領域各方面取得領先成果,不僅得益于研發人員的辛勤工作,還得益于以董事長朱華榮為核心的長安汽車管理團隊和核心技術團隊對構建獨立知識體系和“核心技術掌握在自己手中”的高度重視。據悉,長安汽車董事長朱華榮于1986年加入長安汽車,長期深耕科研。憑借自己的實力,他逐漸從一名普通的工程技術人員成長為長安汽車乃至中國汽車行業自主創新領域的領軍人物。多年來,以他為核心的長安汽車管理團隊越來越重視技術研發,每年不斷將5%的銷售收入投入到研發領域。“十一五”以來,已累計投資1100多億元;我們在中國、意大利、日本、德國、美國和英國建立了“六國九區”的全球協同研發體系,研發實力連續五年位居行業第一;開發了五大流程系統:研發流程、平臺開發流程、新技術開發流程、軟件開發流程和測試流程系統;我們已經實現了從逆向發展到正向發展、從結構發展到性能發展的戰略轉變,也正在向質量發展和體驗發展過渡。近兩年,我們深入推進智能“北斗天樞”計劃和新能源“香格里拉”計劃,掌握643項智能低碳技術;加強“核心設備鏡像核心云網天”的技術儲備,推出一系列經典產品。我們成功探索了一條具有長安特色的“以自我為中心、開放創新”的創新發展道路。
在增強核心競爭力的同時,長安汽車也努力培養更多的人才,為汽車行業貢獻長安的力量。預計到2025年,長安汽車智能軟件人才比例將達到50%;大力引進領軍人才,打造全球優秀人才聚集地。我相信,對核心技術的培養和掌握,對自主創新的鼓勵和實踐,以及對行業研發人才培養的重視,都將為處于“第三次創業-創新創業計劃”4.0階段的長安汽車提供助力,更好地推進“新汽車、新生態”企業戰略,加快向智能低碳出行科技公司轉型。
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汽車企業,尤其是中國品牌,如何在不斷超越自己的同時跟上時代步伐,正成為一道嚴峻的考題。《中國汽車自主研發技術與管理實踐系列》的發布,對于仍在尋找中的中國品牌來說,無異于下了一場“及時雨”。我相信,通過學習包括長安汽車在內的領先研發公司的成功經驗,未來將有更多的中國品牌在自主創新和重大關鍵核心技術方面取得進展,從而為國家汽車工業的持續發展和實現中國汽車強國夢做出積極貢獻。
標簽:長安
沃爾沃汽車宣布將率先向美國加州用戶推出無人監管的高度自動駕駛功能RidePilot。
1900/1/1 0:00:00不知道從什么時候開始,“顏值即正義”成了普遍的觀念,在這個“看臉”的時代,一款產品必須在外觀設計方面下心思,才有可能說服消費者,汽車也不例外。
1900/1/1 0:00:00近日,冬奧會已經進入倒計時階段,中國智造、中國制造的身影成為后勤保障的主角,根據央視新聞報道,總書記1月4日在北京考察2022年冬奧會、冬殘奧會籌辦備賽工作時,登上了中國首臺雪蠟車。
1900/1/1 0:00:00據文旅部的統計,今年國慶小長假,全國國內旅游出游515億人次,而其中選擇自駕出行游客已達到558,也就是說每兩人就有一人選擇自己開車出游。
1900/1/1 0:00:0021世紀經濟報道原創2021年半導體短缺、原材料價格上漲等一系列不確定因素導致全球汽車市場遭遇“寒冬”而高歌猛進的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成為令人欣慰的“一抹春色”。
1900/1/1 0:00:00在生命的長河里,最珍貴的便是有朋友相伴。和朋友可以談天說地,也可以相約旅行。過去的2021年,奇瑞老友記活動在全國多地開展,大家一起攜手共度了很多美好時光。時光不散場,友誼不打烊。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