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級廣播,每周都有材料。本周一系列的熱點話題已經從汽車產品本身轉移到了與消費者密切相關的購車車型上。特斯拉和拼多多事件持續發酵,背后是關于汽車直銷模式的爭論。NIO Motors本周推出了“電池即服務”,這是一款在銷售合同中完全分離“車輛和電池”的新車型。隨著汽車技術的不斷創新迭代,相應銷售模式的創新能否得到消費者的認可?你認為這些模型的優點和缺點是什么?
“拼腳兒”和“刀兒爺”是北京諺語,描述早年由于物資短缺,一些人成為賣家和買家之間的中間人,通過反向購買和轉售獲得中間利益。隨著時間的推移,社會供求關系發生了重大變化,但買賣雙方的中間利益始終存在。如今,“壞男孩”這個職業也有了一個新的頭銜:黃牛黨。特斯拉和拼多多事件愈演愈烈,是品牌和黃牛之間的斗爭嗎?
上周,我們梳理了特斯拉和拼多多分拆的過程,但令我們驚訝的是,本周是這場發酵了一個月的事件中最高潮的一周。針對特斯拉拒絕向武漢車主交付,雙方繼續跳槽,話題已經蔓延到整個互聯網。公眾輿論只不過是關于誰在真正捍衛消費者權益的爭論。
本周特斯拉和拼多多事件爆發的導火索是8月18日晚,當時拼多多易買亞宣布武漢車主已成功提車。然而,第二天早上,特斯拉發布了一份官方聲明,稱所謂的皮卡是由拼多多易買亞導演和表演的,惡意誤導公眾輿論。特斯拉發布聲明12小時后,易買亞進行了報復:武漢車主確實提車了,但提車地點不在武漢。它是由一次團購引發的,但在你來來回回之后,它最終升級為社交新聞。
一場補貼僅10萬元的電商團購,涉及5名消費者,但拼多多與特斯拉的拉鋸戰為何會引發如此大的輿論風波?截至8月19日晚的最終聲明,特斯拉尚未發起反擊。讓我們冷靜地分析一下,為什么大家都這么關心這件事?
在這場爭論中,拼多多和特斯拉雙方都有不同的觀點,大多數人認為消費者在這起事件中是無辜的。特斯拉不應以“拒絕車輛”為理由對拼多多采取行動。從特斯拉的角度來看,更多是從商業模式和消費者權益保護的角度出發,認為拼多多通過提供微薄的“補貼”,有意干擾特斯拉長期以來的直銷模式。熱門話題核心:誰才是真正維護消費者權益的人?拼多多認為,團購補貼為消費者提供實際利益的方式,但為什么會受到攻擊。而特斯拉則認為,電子商務通過這種所謂的補貼分紅方式,直接侵犯了其直銷模式。補貼很小,干擾很大,優惠相當于將直銷系統和通過正式渠道購買的其他消費者權益作為價格。
自古以來,友好的商業往來就建立在“你愿意買,我愿意賣”的基礎上。一些觀點認為,特斯拉賺的錢并沒有減少,為什么它必須更加嚴肅?但事實上,當談到商業模式的利害關系時,當特斯拉認為補貼行動侵犯了其直銷模式時,交易中的自愿原則就被打破了。這也有天平另一邊的觀點:你愿意買,但我不愿意賣。
直銷模式給消費者帶來了什么?正如字面意思所示……
rect銷售模式是指品牌通過官方平臺或體驗店直接向消費者銷售產品。沒有分銷商或代理商進行銷售,正是因為直銷的存在,品牌在銷售過程中節省了大量成本
8月18日,華晨雷諾正式公布了企業未來發展方向以及新產品規劃。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8月20日,中國電池和電動汽車制造商康迪科技集團表示,該公司正試圖在北美建立一家電動和越野車制造廠。據悉,康迪正在與包括美國和墨西哥邊境的地方政府機構在內的多個合作伙伴進行初步談判。
1900/1/1 0:00:00日前,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辦公室網站發布消息:按照一次性增發指標配置流程,2020年8月1日至8月20日為申報期,截至8月20日24時,申報階段已順利結束,
1900/1/1 0:00:00這個夏天《乘風破浪的姐姐》變著花樣霸榜微博熱搜。
1900/1/1 0:00:00當下的年輕人,總在自我定義中不斷突破,尋找更多不可能中的可能,這種精神我們稱之為“冒險家精神”。他們無時不刻都保持著“充滿電”的狀態,做好了隨時出發的準備。
1900/1/1 0:00:00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在達爾文進化論里生物互相競爭能夠適應環境才能被選擇活下來。這套理論不僅適用于大自然更流行于車圈。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