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廣州車展本應是車企在“金九銀十”之后收獲回報的最佳時機。然而,今年汽車市場的陰霾就像開幕當天的天氣一樣,讓每個人都感受到了難以磨滅的壓力。
然而,與往年相比,在一個寒冷的冬天,一些品牌仍然能夠擁有一張開朗的臉,暢所欲言。長城汽車就是其中之一。在廣州車展前不久,長城汽車公布了10月份的產銷數據。10月,新車總銷量超過11萬輛,達到110088輛,環比增長26.94%。在9月實現環比增長后,繼續保持強勁的增長勢頭。顯然,魏建軍已經為長城汽車找到了一個過冬的秘密武器。四大品牌全面開花,哈弗F系列表現驚艷。早在對乘用車市場的分析中,長城就充分認識到,面對消費者多樣化的需求,只有更加多樣化、多樣化的產品體系才能贏得消費者的心。因此,針對細分市場進行全方位、多維度的產品布局,成為其制勝的重要武器之一。
如今,長城在包括皮卡在內的四大領域都有布局。主品牌哈弗仍然是各細分市場的領導者,以創紀錄的8.5萬輛繼續領跑10月份的SUV市場。冠軍車型哈弗H6重新獲得了4萬輛的地位,M6在M系列品牌中的表現也非常出色,自行車月銷量超過1萬輛。更值得注意的是,哈弗品牌最年輕的F系列在10月的銷量榜上成為了一個驚喜。首款產品哈弗F5上市首月銷量達到6265輛,成為長城汽車“銀十”榜單的新主力。
除了哈弗品牌,WEY、歐拉、皮卡也取得了不錯的成績。WEY成為2018年首款年銷量突破10萬輛的豪華SUV,而新能源品牌歐拉在第二款新車預訂開啟后也逐漸形成了規模。目前,兩款產品的總訂單已達到近萬輛的水平。長城努力實現“現代化”,在本次廣州國際汽車展覽會上,它在下雨前就被布置好了。長城汽車旗下哈弗品牌繼續發揮細分車型優勢,在細分市場投入兩款新車型。這兩款新車型在今年廣州車展的長城展臺上共同展示了“智能新時代”的主題。
哈弗H6冠軍版和哈弗H4智聯版還搭載了哈弗智能互聯3.0系統。該系統是哈弗品牌與戈達德、騰訊、博世、夏普等國際一流質量合作伙伴合作的成果,也是長城汽車在智能網聯領域最新成果的集中展示。它不僅高效穩定,而且具有啟動快、安全性高、功能豐富等一系列優點。
在智能網聯領域,長城汽車手中的互聯網公司遠不止上述幾家。今年4月,BBA的另一巨頭百度加入了長城汽車的智能網聯朋友圈。兩者的合作領域不僅是車聯網系統,百度最好的自動駕駛技術也將應用于長城汽車。深耕新能源領域,抓住市場機遇
在今年的廣州車展上,除了哈弗品牌將新車推向市場外,單獨設立展臺的歐拉也帶來了不少驚喜。這家新“網紅”新能源品牌不僅攜iQ和R系列產品參展,還在廣州車展上宣布推出另一款新車型——iQ 401高續航版。與“PPT造車”的新勢力不同,作為歐拉品牌背后的長城汽車,不僅僅是汽車公司……
是中國品牌中研發投入最高的品牌,也是市場銷售額的贏家。憑借強大的技術實力和豐富的市場經驗,歐拉的產品力從一出生就備受期待。長城不僅希望通過這個品牌拓寬自己在新能源領域的視野,市場也希望像長城這樣有經驗的車企能夠推出令人滿意的新能源產品。
在新能源領域,長城與寶馬的“聯姻”是歐拉之外的又一大動作。正如長城汽車董事長魏建軍所說,“長城和寶馬的合作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合資,更不是代工生產,而是從研發、設計、生產和營銷等方面進行全面深入的合作,也為長城汽車在新能源領域提供了更有力的支持。在長城汽車看來,與寶馬合資的目的只有一個:利用寶馬實現“彎道超車”,從燃油SUV的全國領先者發展為新能源SUV的領先者。當寶馬在新能源領域的先進造車經驗融入長城的自主研發平臺,不難想象兩者聯合生產的新能源產品將如何實現技術進步,這無疑將使長城在未來的新能源領域更加強大。
除了上述幾大秘密武器外,長城汽車在這個寒冷的冬天還有很多木柴要背,比如十年來在技術安全方面的“過度投資”,比如經銷商網絡的長期良性維護,以及營銷模式的不斷探索和創新。正如一句名言所說:“一小步不能通向千里。”。在這個寒冷的冬天,未雨綢繆是長城汽車“取暖”的最大秘密武器。
俗話說“沒有金剛鉆別攬瓷器活。”國內小型SUV市場魚龍混雜各種同級車型競爭激烈而在今年車市整體銷量受挫的情況下哈弗品牌依然保持了傲人的銷量成績哈弗H2創享版也展現出優秀產品力。
1900/1/1 0:00:00中國新車市場連續多年占據全球魁首,但與西方發達國家相比,中國的汽車金融滲透率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
1900/1/1 0:00:002018年11月23日至25日國家頂級工業設計盛宴第二屆中國工業設計展覽將在武漢綻放
1900/1/1 0:00:00“還以為瓜子都在南方城市開店,沒想到也開到自己家門口來了”家住哈爾濱香坊區的小張興奮地說。
1900/1/1 0:00:00在整體汽車市場遇冷,而油價節節攀升的影響下,今年整體車市處于下跌狀態。不難預測,四季度同比還可能會處于下降趨勢。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貝萊德投資部門全球主管EvyHambro表示,隨著電動車價格下降、可供選擇的電動車型越來越多,未來兩到三年電動汽車銷量可能會大幅增長。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