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汽車銷售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云飛“有人曾經告訴我,比亞迪離成功只有一個設計師。”比亞迪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李云飛認為,從宋MAX的“龍臉”開始,填補外觀空白,可以認為比亞迪已經開啟了自己的汽車制造新時代。當然,造型設計的演變只是第一步。在5月18日的北京媒體溝通會上,李云飛用“國際化、電動化、智能互聯”定義了比亞迪未來的三大核心領域。盡管比亞迪重返主流市場是通過Song MAX這樣的燃油動力車型實現的,但其未來的布局仍將集中在多條線路上。回報不僅僅是燃油車。“過去幾年,我們主要把精力和資源投入到新能源汽車上,新燃料汽車并不多。在宋MAX之前的三年里,只有宋和元一人。”李云飛表示,過去三年,比亞迪在市場戰略和品牌傳播戰略上沒有向傳統燃料汽車傾斜。然而,從宋MAX開始,它將推動比亞迪燃油車的強勁回歸。自去年9月上市以來,宋MAX一直在進行調整,并已連續六個月暢銷,銷量超過1萬輛。目前,累計銷量已超過85000臺。與之相對應的是,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連續三年蟬聯全球銷量冠軍,連續四年蟬聯全國銷量冠軍,線下30萬輛新能源汽車,甚至以插電式混合動力為代表的新能源車型,在熱銷方面都突破了“雙限”城市。今年1-4月,比亞迪新能源乘用車銷量同比增長超過182%。然而,此時此刻,李云飛表示,他希望“強勢回歸”汽油車。這背后的邏輯是什么?答案也很簡單。從全新的家族前臉,到外觀上完全可與主流合資品牌媲美的內飾和配置,再到智能互聯網設備,比亞迪想要反思的宋MAX,就像將其定義為MPV類別之外的“主流家用車”。一個品牌看到消費升級的趨勢后,想要給出的是一個品牌的新造車理念。市場顯然給予了肯定。根據比亞迪的官方數據,4月份燃油車總銷量為23445輛,其中宋MAX的銷量達到14117輛,占比超過60%。李云飛還表示,今年除了推出宋MAX6座車型外,還有混合動力車型可供選擇。2017年,整個中國汽車市場的產銷規模約為2800萬輛,其中新能源汽車的累計銷量不到80萬輛。現階段,我們不能忽視燃油車的巨大市場。我們不僅要做正確的事情,還要把它做好,我們必須做到!
“Song MAX在上市六個月后才做了正確的事情,進入了MPV市場的前三名,在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一種現象模式。另一個經常被問到的問題是,比亞迪做了什么讓Song MAX成功?因此,李云飛在“必須讓它成功”的決心下總結了Song MAX的三大經驗“。一是準確的市場定位。打破國內MPV市場兩階段差異化的格局,填補10-15萬級家用MPV的市場空白,為中國主流家庭造車。二是造車新時代產品力的提升。國際團隊的支持滿足了汽車的全面追求中國主流家庭的外觀、空間和質量;引領汽車行業潮流的開放式智能網聯系統和12.8英寸高清CarPad也深受用戶好評。第三是傾聽市場的聲音。從命名到座椅布局,Song MAX都采用了廣泛征求用戶意見的形式;在Song MAX
在7座大獲成功之際,幸福增加了6座,幸福“6+7”充分滿足了用戶多樣化的駕駛需求;Song MAX在北京車展上亮相
DM的驚艷亮相標志著家用MPV新能源時代的開始。不斷改進的車型矩陣為持續的熱銷增添了砝碼。這些經驗也將被復制,”李云飛說,“今年第三季度,新一代唐河源EV360計劃上市。此外,Song MAX DM也將在第四季度推出,預計比亞迪將在今年下半年實現大幅增長。“關于后續產品,李云飛表示,他仍將堅持新車時代的三大核心要素,比亞迪的新造車時代首先是國際化的,設計、調校和質量都是由國際大師創造的。其次是電動化,在同一平臺上創造不同的燃油、插電式混合動力和純電動動力模式tform中。第三,它是基于it基因的智能連接,利用其技術和集成優勢。除了流行的燃油車和新的造型和車型,比亞迪未來不僅將成為新能源汽車的領導者,我還計劃成為新能源車核心零部件系統的建設者。在未來的比賽中,李云飛用八個詞來形容:充滿信心,未雨綢繆!
2018年是廣汽豐田加速推進TNGA架構落地的一年,除了已經上市的全新第八代凱美瑞以外,還將在本月底上市全新小型SUVCHR,沖擊50萬輛年銷目標。
1900/1/1 0:00:00中國生態環境部官員2日在北京對記者表示,將加快制定實施柴油貨車污染治理攻堅戰行動方案,建立實施最嚴格的機動車“全防全控”環境監管制度,促進城市和區域環境空氣質量明顯改善。
1900/1/1 0:00:00“小康路上,不讓一個困難群眾掉隊。”這是我們黨對人民的莊嚴承諾。中央企業要為黨分憂,向人民負責,這是央企的性質決定的。
1900/1/1 0:00:006月1日消息,京東618首日“超級秒殺日”開啟僅11小時,各品類紛紛再創新高。其中,汽車用品表現尤為搶眼,僅自營輪胎一項就實現50889的同比增長,爆發出驚人的潛力。
1900/1/1 0:00:006月6日,2018重慶國際汽車工業展在重慶國際中心盛大開幕。
1900/1/1 0:00:00如今,汽車市場競爭加劇,汽車行業已成為世界上規模最大和最重要的產業之一。在國內,這種競爭因用戶基數巨大與市場空間廣闊而更為激烈,各品牌紛紛發力,力求在市場中分得一杯羹。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