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自主品牌技術和設計水平的不斷提高,國內車企追求品牌向上的趨勢明顯。同時,他們應該從關注年輕消費群體開始,逐步向B級車市場發起進攻。在這種背景下,長安推出了被稱為最美長安汽車的睿程CC,而名爵則向緊湊型市場發布了個性化的名爵6。總的來說,這兩款車都有吸引人的功能和重疊的價格區間,因此在市場上進行比較是不可避免的。左右車的輸贏條件是什么?在這個注重面子的社會里,外表決定了一個人是否對你有絕對的吸引力。睿程CC采用了長安汽車全新的家族設計語言,“蝴蝶翼”進氣格柵連接上下格柵,立體感強,視覺沖擊力強,為睿程CC打造了高端質感。側面雙腰線設計也是時下流行的側面設計元素,整體線條看起來既流暢又精致。在外觀上,瑞城CC帶有“呼吸功能”的大燈成為同級車中的一大亮點。在可選LED大燈的配置中,當車主靠近瑞城CC時,開啟了“日常行車燈常亮+大燈柔和點亮,眨眼呼吸”的“眨眼”模式,并與呼吸頻率相似,在人與車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梁。另一方面,MG 6旨在通過更具運動性和高度個性化的設計,俘獲熱愛運動的年輕人的心,釋放自我。MG 6的前部厚重,采用了與眾不同、極具辨識度的“星光騎士盾格柵”設計。前大燈的London Eye設計搭配LED大燈,掀背式設計賦予整車醒目的姿態,更具運動氣息。與名爵6所體現的純粹運動質感相比,睿程CC在與動感元素兼容的同時,更加豪華大氣,確實值得細品。瑞城CC定位于中型車。在外觀尺寸方面,睿程CC達到4780X1825X1465mm,在長度和高度上略高于MG 6。這也使得睿程CC在當前追求“大尺寸”購車環境中大受歡迎。大尺寸的車身自然為駕駛員提供了舒適的駕駛環境。此外,瑞城CC精湛的工藝和豐富的配置進一步打造了豪華的內飾。睿程CC采用深色內飾設計,整體風格更加端莊穩重。觸手可及,它被大面積的皮革材料包裹,并經過精心縫制,營造出一種簡單美觀的氛圍。睿程CC在中控部分增加了藍色環境燈,渲染了駕駛和乘坐環境,使駕駛室瞬間充滿了舒適的風格。MG 6選擇了另一種內飾風格,采用全黑和紅/黑雙色內飾配色方案,更加引人注目,激發了駕駛員的賽車和操控欲望。MG 6的內飾做工和用料與瑞城CC不相上下,但總體而言,它缺乏一些檔次感,受眾可能因此受到限制。在配置方面,與名爵6相比,睿程CC掌握了許多技能,功能也更加多樣化。中控部分采用10.25英寸高清大屏設計,配備三種可自動切換的主題模式,還可通過“小安”智能語音秘書進行控制。最具科技感的是瑞城CC的中控屏幕可以實現與液晶儀表板的屏幕交互。“三指左滑”可以將信息從中控屏幕顯示到液晶儀表盤,使駕駛時操作特別方便,提高了駕駛安全性。這值得稱贊。在其他配置中,睿程CC不僅具有電動座椅記憶、座椅加熱、前排座椅通風和后視鏡記憶等實用功能,還具有全景攝像頭、自適應巡航控制、車道偏離警告系統和主動制動系統等安全功能,這些都是MG 6所沒有的。為了應對霧霾對環境的污染,瑞城CC系列標配森林空氣負離子空氣凈化系統,為駕乘人員帶來實用周到的關懷。在動力方面,瑞城CC完全可以滿足家庭出行的需求……
日常使用。再加上博世怠速啟停系統,可以適應復雜的城市路況,實現良好的燃油效率。愛信的6AT變速箱使瑞城CC的換擋特別平順。MG 6也配備了1.5T發動機,但干式雙離合器變速器有其固有的缺點,換擋時有輕微的頓挫感。經過比較,我們發現睿程CC在與MG 6的各項比賽中占據了上風。瑞城CC不僅滿足了年輕人對運動型車型的渴望,也滿足了中產階級對豪華舒適性的要求。內飾內涵豐富,多項配置技術領先,為駕駛員和乘客提供了深入探索未來技術的機會。在向上的品牌環境中,睿程CC可以成為打破B級車市場壟斷的利刃。
滴滴滴作為中國社會的晴雨表,一舉一動皆牽引著全世界目光的兩會,即將進入尾聲。但是來自各大行業的代表,仍在為著一輪輪或奇思妙想、或體察民生的提案奔波忙碌著。
1900/1/1 0:00:00近期,央視315晚會正式播出。今年的315晚會曝光了一些企業的違法行為。其中,最受人們關注的則是某合資品牌汽車的發動機問題了。
1900/1/1 0:00:00對于很多正在學車的學員和新手司機來說,最難的一件事就屬倒車入庫了。有的人會倒車但是入了不庫,有的人倒車也倒不好,入庫更入不進去了。
1900/1/1 0:00:00上期,我們推出了輪胎保養知識后,有的網友在評論區請教如何選購輪胎。其實,關于選購輪胎,我們前期介紹過一些知識。下面,萬達寶通就再次與大家共同了解一下選購輪胎的知識。
1900/1/1 0:00:00隨著經濟的發展,汽車保有量的逐年上漲帶來兩個嚴重的社會問題:1交通堵塞2停車位極度緊張。在商場、醫院、學校等公共場合能夠找到一個停車位都很難,更不用想那個車位是否妨礙到了別人。
1900/1/1 0:00:00時下,純電動汽車走入越來越多的家庭。供需兩旺的市場形勢下,也不乏質疑的聲音。由于動力電池成本的原因,純電動汽車同等配置的價格往往要遠高于燃油汽車。同時,消費者對于純電動汽車的技術缺乏深入了解。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