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斯拉掀起的“降價風”,如今吹到了豐田頭上。 2月9日, 廣汽豐田官方宣布,bZ4X廠家限時直降3萬元。這也意味著,其售價門檻直接下放至16.98萬元起,甚至比一些中國品牌的同級純電產品還便宜,像比亞迪宋PLUS EV、零跑C11等車型。
除此之外,廣汽豐田bZ4X(參數|詢價)還提供了5成首付2年零息、10年/20萬公里三電質保、置換補貼最高8000元等購車福利。“廠家宣布官降3萬以后,打電話咨詢的顧客確實多了一些。” 北京某廣汽豐田4S店銷售人員向汽車之家說道。 值得注意的是,豐田在華的另一家合資公司一汽豐田也在售賣bZ4X,不過到目前為止并未發布官降的相關消息。對此,汽車之家致電了北京某一汽豐田4S店,對方表示:“店內bZ4X終端也有2.5萬元的優惠幅度。”
廣汽豐田bZ4X上市僅4個月就有如此大的優惠幅度,對于在燃油車領域長期強勢的豐田來說,并不多見。印象中的豐田價格上一直都很堅挺,終端價格不加價就已經算是“燒高香”了,更別提有什么優惠了。這一次,身處電動化時代的豐田是向現實低頭了嗎?轉型要加速了? 眾所周知,豐田在電動化的轉型上一直備受爭議,對于純電動的態度也是搖擺不定。掌門人豐田章男多次抨擊電動車,發表類似“純電動現在發展非常好,但只是給氫能源過渡”的言論,被部分網友扣上了“電動車死敵”的帽子。 這也導致豐田在純電動領域走的一直都比較緩慢。燃油車市場萎縮的份額不斷被電動車所填充,豐田只能眼睜睜看著空出來的市場被比亞迪、特斯拉以及一眾中國造車新勢力所分流。即使作為多年對手的大眾,也是奮起直追,走在了豐田的前面。
『圖片來自乘聯會』 2022年電動車市場的火爆,超出了很多人的預料。國內新能源狹義乘用車全年累計銷量達到567.4萬輛,同比增長90.0%,滲透率攀升至28%,而純電車型在其中就占到了75%左右的份額。在不少業內人士看來,如果豐田再不下定決心,可能真的要錯過這個窗口期了。 2021年年底,豐田公布了堪稱“史上最激進”的電動化戰略。豐田章男攜16款純電動車型——包括14款全新純電動概念車和雷克薩斯RZ電動跨界車亮相,并計劃到2030年投資350億元用于轉型,并每年銷售350萬輛電動化汽車。 可是2022年的豐田并未表現出“激進”的一面,整體商業策略仍顯保守。既想保證盈利優先,又不想失去在燃油車和混動領域的優勢地位。 1月26日,日本豐田汽車公司宣布人事調整,4月1日起,現任雷克薩斯總裁佐藤恒治將出任豐田總裁兼首席執行官。執掌豐田13年的現任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豐田章男將卸任,退居幕后擔任董事長一職。
『豐田章男』 盡管消息有些突然,但在部分人看來,這并不意外。以目前的電動化轉型進展來看,豐田真的需要加速了。 據氣候智庫InfluenceMap的研究報告結果,與全球競爭對手相比,日本車企在零排放汽車轉型方面的準備最不充分。報告稱,到2029年,豐田汽車全球產量中預計14%為純電動汽車,本田汽車為18%,日產汽車為22%,而韓國現代汽車屆時純電動汽車的產量占比達27%,福特汽車和大眾汽車分別為36%和43%。 “我是老一代,也感到了作為‘造車人’的局限性。我認為有必要在新的時代隱退。” 在記者會上,豐田章男這樣說道,“我一直無法超越作為一個汽車制造者的思維范疇,這是我的極限。我認為現在有必要退一步,讓豐田進入一個新的篇章。為了推進豐田的變革,我退居會長來全面支持新社長,是我最好的選擇。” 年初,特斯拉揮下了無情的“價格屠刀”,AITO問界、小鵬等很多新能源車企都在跟進。不少業內人士認為,電動車的“價格戰”已經打響了。可在各大關于“官降”的通告中,沒有發現合資車企的身影。廣汽豐田算是打響合資陣營第一,一定程度上彰顯了豐田電動化戰略落地的決心。直降3萬,杯水車薪 “今年以來這波降價潮,主要還是受到特斯拉降價的影響,特斯拉降價后,不少車企為保持產品競爭力、提升銷量,不得不隨之降價。”中國汽車工業協會副秘書長陳士華在媒體采訪中表示:“相信特斯拉降價對新能源汽車市場帶來的影響只是短期的。” 在資深汽車分析師張君毅看來,“在特斯拉以及其他很多車企都在降價的情況下,豐田采取這樣一種降價跟隨策略,還是會引起行業里的一些關注。”
可這樣,消費者就會買單嗎? 據汽車之家研究院聯合羅蘭貝格發布的《汽車人群洞察與購車決策白皮書》所顯示的調研結果來看,結果也許是否定的。 調研顯示,新能源車型消費者對品牌的重視程度呈下降趨勢,品牌效應弱化使消費者在面對產品選擇時更加包容。與此同時,由于新能源車型銷售模式更加透明化和標準化,新能源車消費者所能接受的價格區間相比燃油車更大,對于車型價格相對不敏感。 以Model Y為例,43%的消費者集中對比了20-30萬元價格區間的車型,30%的用戶熱門對比車型價格區間可以拓展至10-40萬元。而燃油車中,近80%的雅閣、凱美瑞消費者的對比車型價格區間在10-20萬元。 另外據統計,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考量因素也與燃油車有很大不同。智能化的占比顯著提升,成為吸引消費者購買車輛產品的重要因素。張君毅認為,“并不是降價以后,消費者就會買單。現在消費者選擇的余地特別大。”
『圖片來自汽車之家研究院』 “早期用戶比較少,本身產品力也有不足的地方,比如續航里程、充電速度等。所以就算直降3萬,能夠買單的消費者也是杯水車薪。另外直降3萬以后,大家會對豐田電動車抱有降價和不保值預期,如果對老用戶沒有適當安撫的話,后面的市場會更難辦。” 張君毅補充道。 全聯車商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曹鶴也表示:“特斯拉開啟的價格戰,逼迫其它車企只能跟進。不過就豐田來講,目前很難看出對其銷量有啥大作用,但起碼算擺出一個姿態。” 換言之,目前合資電動車所面臨的局面,價格并不是主要原因。想要在電動車領域有所突破,打造幾款真正能被消費者接受的產品才是王道。只有在這一基礎上再采取降價措施,才能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失去定價權 實際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合資公司的電動車就陸續開啟降價模式。同為日系陣營的日產Ariya艾睿雅上市僅僅半個月,最大降幅就達到了4.5萬左右。另外,本田旗下的e:NS1、e:NP1極湃1也有2-3萬的優惠。 這些合資車企在初期定價上一如往常的“傲慢”。不少人認為,降價的原因也是因為初期定價太高。 相比而言,豐田在初期定價策略上還算保守。作為一款中型SUV,廣汽豐田bZ4X的售價區間在19.98-28.78萬元,與大眾的ID.4系列處于相近的價格區間,與同級燃油車基本持平。
『bZ4X』 然而即使是這樣,廣汽豐田bZ4X依然沒有多少人買單。今年1月份,bZ4X單月銷量僅為767輛,差不多是AITO問界M5的零頭。如今,價格防線只能再次后移。 這不免讓人想起此前的豪華品牌。寶馬iX3剛上市4個多月就直接官降7萬;梅賽德斯-奔馳去年11月份開始對EQ系列的廠商建議零售價進行相關調整。調價之后,EQE、EQS以及AMG EQS 53三款車型中EQE降幅約5萬元;EQS以及AMG EQS 53車型降幅約20萬元。 “成本降低造成的降價跟賣不動引起的降價是兩碼事兒,這兩者對于消費者的影響也是不同的,所以更多的消費者可能會觀望。在電動車時代,和很多合資車企一樣,豐田要提高的地方還有很多,如果能夠知恥后勇,還應該有機會。”張君毅說道。 馬斯克一直信奉“極致簡化”和降成本策略,這也是特斯拉可以“隨意”開啟價格屠夫模式的“秘密武器”。特斯拉可以根據原材料成本靈活定價。年初的這次降價,背后也是成本下降出現了降價拐點。有消息稱,在特斯拉官宣降價之后,在國內市場僅用了三天時間便獲得了3萬輛車型訂單。 威馬汽車首席數據官梅松林在其個人微博表示:“特斯拉單臺車凈利潤是大眾的十倍,這賺錢能力還有誰。特斯拉給傳統汽車行業打了個樣,汽車可以像高科技產品一樣有高利潤。只有特斯拉還想降價,隨時都可以,降價空間還很大。”
從燃油車到電動車賽道,豐田的優勢貌似正在慢慢淡化。目前來看,追趕了這么多年的豐田,在這一領域依然處于比較弱勢的地位。眼看特斯拉們肆意調價,不斷擴大自己的優勢。老牌車企卻只能默默承受著來自這些后輩們的沖擊。留給豐田的時間真的不多了。 “目前特斯拉的價位還維持在20萬元以上,如果未來推出一款更入門的車型,售價下探到20萬元以下。這對于豐田來說,無疑是一個更加危險的信號。”一位長年研究汽車產業的投資經理王朔
查看同類文章:行業視角新能源更多精彩內容:行業政策新車預告汽車之家行業-大數據 全領域 新視點
日前,我們從海外媒體獲得了一組福特全新電動跨界SUV車型的路試諜照。
1900/1/1 0:00:00近日,福瑞泰克宣布推出基于單顆地平線征程3芯片開發的、面向量產的輕量級行泊一體解決方案,為車企智能化系統進階提供了更高適配版本的智能駕駛產品,以高性價比助力行泊一體快速落地。
1900/1/1 0:00:00這不是車企的廣告,但畢竟是全球最大的汽車類電影之一,而且還是首次發布預告片,所以《速度與激情10》今天就算一個“編外”參賽選手吧。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工信部獲取到了一汽紅旗全新中巴車型的申報信息,該車或與豐田柯斯達、宇通T7等為同級車型。
1900/1/1 0:00:00幾乎每個人都會有忘了車停在那兒的時候,只不過一般車主尋車都是在畫著線的停車場里,而Jeep車主有時候會在一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更多精彩視頻,
1900/1/1 0:00:002月13日,我們從悅達起亞官方了解到,旗下基于EGMP平臺打造的首款車型起亞EV6參數詢價將于年內上市。與此同時,起亞EV5也將在年內亮相、上市。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