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2年,受疫情多發和國際局勢變化等因素影響,汽車產業面臨著供給受阻、需求轉弱雙重挑戰。能源形式的轉變,數字化、智能化的應用,也驅動汽車產業迎來深刻變革。為進一步解決產業鏈、供應鏈的斷點、堵點問題,推動汽車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9月2日至4日,2022泰達汽車論壇在天津市濱海新區正式召開。 大會由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中國汽車工程學會、中國汽車工業協會、中國汽車報社聯合主辦,天津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特別支持,日本汽車工業協會、德國汽車工業協會聯合協辦,以“強信念 穩發展 開新局”為年度主題。同時,大會采用線下與線上相結合的方式,并首次線上直播歐洲分論壇。 作為聚焦于“中國汽車產業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高端智庫論壇。本次大會有1,000多名全球汽車產業領域政產學研用高層云集大會現場,圍繞影響產業發展、驅動產業變革的關鍵要素,在政策標準動向、企業戰略布局、消費環境變化、產品優化升級以及前沿技術應用等領域展開深入研討。
汽車之家為大家帶來與會嘉賓的精彩觀點。在9月3日“開幕大會:‘強信念 穩發展 開新局’的政策取向與行動”中,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張夕勇發表題為“加快商用車全面新能源化步伐,推動京津冀地區綠色低碳發展”的主題演講。 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各位同仁大家好,非常高興受邀參加此次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國際論壇,和各位專家、企業家深入交流,共同探討全球綠色轉型背景下推動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的新思路。 第一,是雙碳背景下京津冀地區的商用車新能源化勢在必行。企業的發展和國家興衰息息相關,企業的戰略尤其是國有企業戰略也必須同國家戰略同頻共振。雙碳戰略是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國家已發布多項重要文件,正在全力推動實現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的目標。 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是國家的一個重大區域發展戰略,它的核心就是京津冀協同發展,不斷調整優化城市布局,構建現代化交通網絡系統,推進產業升級轉型,形成京津冀三地優勢互補、互利共贏的協同發展新格局。 發展新能源汽車是汽車行業的國家戰略,是我們建設汽車強國的必由之路。這三大戰略有機結合起來,給它們找到一個契合點和實現路徑,我認為商用車的新能源化既是京津冀地區實現雙碳和排放污染物治理目標的關鍵舉措,也是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促進京津冀經濟發展的有效手段。 無論是從全國范圍看還是從京津冀區域來看,交通運輸都是碳排放的重要來源之一。而汽車行業的碳排放主要源于商用車,雖然商用車保有量僅占我國汽車保有量的12%左右,卻產生了汽車56%的碳排放,因此汽車行業要實現雙碳目標及排放污染物治理目標,商用車新能源化勢在必行。 第二,商用車新能源化面臨的主要問題,依然受成本高、政策不完善等因素影響。當前我國商用車新能源化存在很多問題,尤其是京津冀地區,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低于全國平均水平。 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底,京津冀商用車保有量345萬輛,從排放結果來看,高排放車輛占比仍然較高,國3及以下的商用車保有量37.3萬輛,占比10.8%;國4及以下商用車保有量111.1萬輛,占比32.2%;新能源商用車的保有量約9.6萬輛,新能源滲透率僅為2.8%,純電動8.8萬輛,滲透率2.5%。 2021年京津冀地區新能源商用車銷量16658輛,新能源滲透率3.1%,低于全國4.5%的平均水平。具體分析京津冀地區商用車新能源化低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新能源化發展不均衡,缺少協同發展機制。目前,京津冀商用車新能源化不均衡,協同發展不足,北京市商用車新能源滲透率為3%左右,天津市滲透率約2.4%,河北省滲透率不足1%,相比于深圳、成都等新能源發展較好的區域來說仍有差距。京津冀地區的產業結構、經濟結構特點不同,新能源產業一體化的體制機制、標準法規難以滿足京津冀協同發展的要求。尤其是純電動商用車領域,京津冀新能源汽車一體化、市場化進程相對較慢。 二是成本高,推廣受限。新能源商用車購置成本較高,成本回收周期比較長。以用于城市配送的4.5噸純電動為例,整車補貼后價格約20萬元左右,高出燃油車近一倍,8×4重型純電動攪拌車高出燃油車40多萬元,車輛購置成本高,使得相關企業對新能源商用車接受度比較低,影響大規模的推廣應用。另外,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全面退出已進入倒計時,2023年國補將退出,新能源劣勢將進一步加劇,不利于新能源商用車進一步大規模推廣。 三是基礎設施不完善,使用新能源商用車的便利性不足。截至2021年,北京市公共充電樁9.5萬個,其中,快充4.6萬個,占比49%,但是新能源商用車充電、加氫站等基礎設施仍不完善,而且距離貨物集散地和車輛停放地較遠,不能有效滿足新能源商用車的使用場景需求。 河北省公共充電樁3.7萬個,天津公共充電樁3.2萬個,但新能源商用車的充電設施數量仍有限,無法完全滿足新能源商用車車主的使用需求。市場上仍然存在著購買新能源商用車后,熬夜排隊等候充電的現象。 第三,加快發展新能源商用車需要政府、企業和全社會共同努力。京津冀作為國家重大戰略區域,肩負著率先推動全面綠色轉型的重任,結合目前國家和京津冀地區的雙碳戰略、綠色交通等政策方向以及當前新能源存在的問題,對于京津冀地區的商用車新能源化提出以下建議。 一是加強頂層設計,建立協同機制,加大商用車新能源化推廣利用,建議加強北京、天津、河北等城市協調聯動,共同協商解決京津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階段性困難。盡快策劃并出臺商用車全面新能源化的系統性實施方案,明確目標、任務,制定時間表和路線圖,完善相關配套政策標準和制度體系。 在商用車新能源化目標上,建議到2025年京津冀地區將商用車新能源化比重提高到15%左右,預計可減排二氧化碳1620萬噸/年。 二是,完善置換補貼政策,降低車輛的購置成本,提高用戶對新能源車的接受度。建議北京市繼續延續油改電的鼓勵政策,加速城市物流車新能源化,河北和天津參照北京市政策出臺相應的油改電獎勵政策,同時鼓勵商用車置換為新能源車,可以設置一定額度的置換獎勵,提高用戶對于新能源車的接受度,促進新能源貨車規模化推廣應用。 三是補齊充換電基礎設施短板,提高使用的便利性,制定充電優惠政策,降低使用成本。建議京津冀地區加快規劃和布局商用車的快充場站、充換電站設施、加氫設施,在應用方面給予優惠政策。同時,建議推動峰谷電價普及應用,引導商用車進行有序充電。同時,對新能源物流車輛給予適當的用電獎補政策,獎補標準不低于實際充電總額的20%。 四是支持企業擴大商用車的場景應用與產業生態建設。當前商用車智能駕駛已處在一個相當高的水平,在港口、礦區、園區、學校等特定的封閉、半封閉場景已實現落地應用。未來市場空間廣闊,建議京津冀推動智能網聯、無人駕駛等先進技術率先在商用車場景投入應用。尤其是在北京地區,應推動在京的科研院所、高校,在汽車信息相關領域、智能網聯領域展開產業合作,積極孵化智能網聯汽車前沿技術成果。積極引進產業鏈配套企業、電網企業、純燃料電池企業,打造京津冀地區汽車與智能網聯的新生態。作為中國汽車工業主力軍之一,北汽集團在綠色發展道路上已經深耕二十載,乘用車方面,連續七年銷量領先。商用車方面,北汽福田2003年已經開始開展新能源商用車業務,掌握大量的核心技術,確立了純電動、燃料電池、混合動力三線并舉的產品路線,全系產品發展的新能源戰略。 今年6月15日,北汽集團發布了“BLUE衛藍計劃”及雙碳行動方案,開展產品降碳,技術降碳、制造降碳、集團生態四大行動,深入推進乘用車、商用車全面新能源化和智能網聯化,打造全系列綠色低碳產品。力爭到2025實現碳達峰,2050年實現產品全面脫碳,成為藍色星球的建設者和守護者。 潮平兩岸闊,風正一帆懸。各位朋友,面向未來,作為北京市屬重點國企,北汽集團將繼續以“BLUE衛藍計劃”為引擎,全面落實國家雙碳戰略和京津冀一體化發展戰略,助力京津冀商用車全面新能源化,打造一體化可持續發展綠色交通體系,為實現國家“雙碳”目標貢獻更大的力量。
查看同類文章:行業視角整車更多精彩內容:熱門新車行情AH數據汽車之家行業-大數據 全領域 新視點
每個月的月初,各大品牌都會公布上個月的銷量成績,同時也會對未來進行展望。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氣象北京和北京交警官方微博處了解到,受冷渦影響9月4日夜間局地有短時強對流天氣,雷雨時伴有7級左右大風。
1900/1/1 0:00:002022年9月5日晚,創維HTi參數詢價將正式上市。新車定位中型SUV,采用插電混合動力系統,純電續航里程達到200km,而綜合續航里程則達到1267公里。
1900/1/1 0:00:002022年,受疫情多發和國際局勢變化等因素影響,汽車產業面臨著供給受阻、需求轉弱雙重挑戰。能源形式的轉變,數字化、智能化的應用,也驅動汽車產業迎來深刻變革。
1900/1/1 0:00:00日前,長城汽車巴基斯坦KD工廠正式投產暨首臺第三代哈弗H6參數詢價下線儀式在位于巴基斯坦拉合爾的KD工廠舉行,
1900/1/1 0:00:002022年,受疫情多發和國際局勢變化等因素影響,汽車產業面臨著供給受阻、需求轉弱雙重挑戰。能源形式的轉變,數字化、智能化的應用,也驅動汽車產業迎來深刻變革。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