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起改裝車,JDM風格必然是個無法避免的話題。而“低趴”更在其中屢見不鮮,被玩的出神入化。它不但能讓車造型更加美觀,適當的調校車身還能降低重心,提升操控。我們聽了這么久“一低遮百丑”,卻少有人知道最早的低姿態風格改裝是怎么流行起來的。那么這篇文章我們就來聊聊最早的“低趴”——Lowrider。
也許“Lowrider”對大部分人來說是個陌生的詞匯,但是要是提起“跳跳車”,想必大家心里就會有畫面感了。還記得前幾年春晚上那輛紅旗改裝車嗎?它在舞臺上跟著音樂反復橫跳,蛇皮走位的樣子正是對“跳跳車”最形象的描述。
為什么會有這么滑稽的改裝流派呢?我們還得從二戰時的美國說起。
二戰時期,美國迅速增強國力,讓這片填滿“個人主義”色彩的土地在戰后迎來了歷史上第三次黃金時代。中產家庭變得越來越多,很快就成為了社會中流砥柱般的存在。
黃金時代的恩惠并不僅限于中產階級的人們。就連社會底層的黑人和墨西哥人,只要會做一些簡單的工作,也能迅速攢到一大筆錢。在洛杉磯,這種情況更是屢見不鮮。這些拿到一大筆錢的墨西哥年輕人,做的第一件事普遍就是買新車。而Lowrider的改裝熱潮從這時,就開始逐漸生根發芽了。
底層墨西哥青年們在購買了新車之后,會將車子減振器上的彈簧鋸掉一大節,讓車身變得低矮。白天的時候,他們在餐廳里端著盤子。而到了傍晚,他們會成群結隊以緩慢的速度開著改裝車在洛杉磯市中心游街。
總之,當時墨西哥人聚眾炸街的行為,讓和居民不堪其擾,沒過多久就誕生了“Lowrider”這個名字。而其中的“Low”,除了意指車的底盤低以外,在現在看來更是一語雙關道出這些墨西哥年輕人“低俗,惡劣”的特點。
講到這里,可能會有人好奇,他們為什么不升高車身呢?雖然升高車身的確看上去更加威風,但是,大部分墨西哥人在買完車后,手頭就沒什么錢了。他們自然不愿意多花錢去買增高的彈簧和懸架。對他們來說,唯一的選擇就是給車做減法——鋸彈簧。
針對這些Lowrider,洛杉磯政府在1958年頒布了一條“禁止車輛側裙低于輪圈最低點”的法規。這條當天生效的法令使得這伙Lowrider的發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阻撓。很快這股低趴熱潮就消退了下去。洛杉磯也迎來了短暫的寧靜。
“Lowrider”文化按理來說,本應該順著法令的頒布逐漸消退下去。然而,摩登時代的到來,讓這些墨西哥人又興奮了起來。這里我們先了解一下“摩登時代”時期的美國汽車。
1959年款林肯 Continental
1960款凱迪拉克 DeVille
1959年款雪佛蘭 Impala(參數|詢價)
1959年,一位雪佛蘭Impala的買家Ron Aguirre無意間發現新款Impala底盤有很大空間。于是他將Impala的懸架稍作改裝,換上了可調節高低的液壓懸架。這樣一來,Lowrider們再看見警察的時候,就能迅速通過后座的閥門調節車的高度,不至于達到違法改裝的程度。
歸功于液壓懸架的應用,對Lowrider的橫行再也無計可施。而改裝Lowrider風格的車輛選擇,逐漸從原本的造型華麗的高檔車和敞篷車,演變成了雪佛蘭Impala,Monte Carlo和Caprice。
很快,Lowrider的社區在洛杉磯本地越來越壯大,他們的活動逐漸從炸街轉為辦聚會。當時洛杉磯的停車場里,總會有許多lowrider聚在一起,有時甚至會比式“到底誰的車跳得更高”。據非官方數據記載,70年代的Lowrider改裝車“跳得比人高”是家常便飯的事。
越來越多的人看到了這些魔性十足的表演,Lowrider也逐漸被更多人所知曉。80到90年代,搖滾樂和嘻哈音樂在美國開始流行。而Lowrider也因為可以像節拍器一樣一搖一擺,以及骨子里同樣刻著的反抗精神和民族主義,很快就成為了這類音樂里不可或缺的元素。
Lowrider跟隨著音樂熱潮,成為了美國新一批年輕人崇拜的對象。同主題雜志《Lowrider》在1977年隨之發布,并且很快就飄洋過海賣到了剛剛開始泡沫經濟的日本。該雜志在日本一經發售便備受好評,低趴的文化借此傳開。在眾多日本粉絲之中,對美國西部汽車文化有著執念般癡迷的下田淳一成為了在日本推廣Lowrider文化的第一人。
有了Lowrider的推動,JDM改裝風格逐漸在日本形成了體系并飛速發展。在這其中也不乏Lowrider的愛好者用日本的技術,對液壓懸架和車身做著一次次改進和升級,好讓Lowrider延續下去。
得益于科技發展和外來技術的反哺,現在的Lowrider只需要在車里控制藍牙遙控器,就能實現車身的升高和降低。但是有些西海岸的復古玩家,還是會選擇使用特制的減振器去復原最初那伙墨西哥人的原始風格。
現在的跳跳車,更注重的是彈跳的性能和車身的姿態。更小的輪圈可以讓車身的姿態變得更加低矮。而懸架的行程,也就是輪胎最上沿到擋泥板的距離,也因為更換了更小的輪圈而變得更長了。
既然都說到了“價格不菲”,那現在Lowrider改裝車能有多貴?去年2月12日,加州的老爺車愛好者和收藏家Lloyd Almario以高達百萬美元的天價買下說唱歌手2Pac在音樂作品《To Live And Die》MV中亮相的1961年款黃色雪佛蘭Impala。
過了將近25年,這輛Impala的外觀被保養的非常精美,銅色的Dayton輪圈還閃著光。車主Lloyd先后更換了生銹的變速箱和差速器,在確保車輛能正常上路的情況下更新了一套液壓懸架。
起初買家Llogyd并不知道這輛車的背景,但是在提車以后,他從副駕駛前的手套箱里翻出了2Pac的歌詞本。
如今,人們對于汽車舒適和實用的需求遠遠大于抒發自己張揚的個性,Lowrider逐漸在街頭消失。在潛移默化間,它已經變成了一種美國西部獨有的車文化。在2019年,《Lowrider》雜志正式宣布了停刊。現在我們能親眼見識Lowrider魅力的機會越來越少了。
結語:現在流行的“低趴”是愛好者們經歷了無數次挫折,無數次對社會的妥協,并順應著世界和科技的發展才撐到了今天。雖然Lowrider們現在幾乎消失的無影無蹤,但是他們留下來的東西卻成為了當今改裝潮流不可或缺的養料。還有,下次哪位幸運的朋友淘到了好車,一定記得先檢查副駕駛前的手套箱啊。
標簽:路虎發現 2023款 改款 2.0T 300PS S 2023款 改款 3.0T 360PS R-Dynamic S 2023款 改款 3.0T 360PS R-Dynamic SE
8年前同樣是在日內瓦車展上奔馳發布了現款A級終于來了。當我們俯下身來竟發現它有兩種后懸架版本這又意味著什么呢?它是一臺“膨脹”了的小鋼炮全新一代奔馳A級的代號為W177屬于AClass的第四代產品。相比現款車型它的外觀采用了奔馳最新的家族化設計
1900/1/1 0:00:00北京小鵬汽車三里屯旗艦體驗中心一輛類似飛行器的車輛擺在離街道最近也是最顯眼的位置透過大大的櫥窗可以看到整個樣貌。熙熙攘攘路人走過的時候都會不由自主的上下打量一下。這款車就是小鵬研發的第五代飛行汽車旅航者X2。是不是聽起來有些“不務正業”?但其實還有更“不靠譜”的
1900/1/1 0:00:00外觀改裝其實是一種潮流在中國數以萬計的朋友們都追尋著這種吸引眼球的改裝風格霸氣的外觀夸張的輪圈艷麗的顏色賽用的配件等混搭的風格都是這些小伙伴愿意花重金打造的重點街車文化是改裝圈中亮麗的風景線但這些不僅僅只對性能車開放也不僅僅只有高爾夫、思域等這些經濟型車款
1900/1/1 0:00:0011月13日以低趴潮跑為主題的小螞蟻參數詢價改裝版車型正式亮相新車整體造型炫酷將小螞蟻融入賽車化風格周身使用專屬定制運動風結構及內飾為這輛獨特的純電小車注入了賽道基因給人帶來強烈的視覺感受。新車基于奇瑞小螞蟻車型進行打造整車采用類似迷彩的設計造型
1900/1/1 0:00:00近日在微博上看到了一組比亞迪秦HellaFlush風格改裝案例效果圖通過改裝懸架系統車身高度大幅降低前輪胎上延與前翼子板平齊。后輪胎上部吃入輪拱內后輪圈上檐與后翼子板平齊。輪圈為多輻復古款式黑色輪輻搭配白色輪輞非常經典的配色。圖左為改裝比亞迪秦效果圖圖右為原廠比亞迪秦
1900/1/1 0:00:00近日有海外媒體拍到了新一代Jeep大切諾基參數詢價的插電混動版本新車或將命名為大切諾基4xe并有望在2021年內率先于海外地區發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