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有消息稱,滴滴出行與大眾汽車聯合成立的合資公司已經落戶上海嘉定,新公司名為“上海桔眾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合資公司注冊資本達6400萬人民幣,其中,滴滴持股60%,大眾汽車持股40%,但大眾是與滴滴合作的唯一股東。
查閱工商局登記信息顯示,該合資公司于2018年12月14日就已經成立,由滴滴出行副總裁楊峻擔任合資公司董事長,大眾汽車集團全球執行副總裁蘇偉銘也位列合資公司董事名單中。同時,合資公司經營范圍主要是汽車科技技術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汽車租賃等等。
其實,滴滴與大眾成立合資公司并不是一件新鮮事。早在2018年5月,大眾就曾確認與滴滴成立新合資公司的消息,大眾的目標是提供約10萬輛電動化或具備自動駕駛功能的產品與滴滴共同組建一個運營車隊,并且為車隊提供其管理經驗。新合資公司不會涉及目前滴滴的現有業務,但會參與滴滴的全球化布局和服務。雖然大眾最初持股才40%,但根據協議,大眾在未來可以再收購10%股份,將股份拓展到50%,從而與滴滴一同達成50:50控股。
汽車科技快速發展所帶來的最大影響其實是汽車形態的變化,未來的汽車不再只是從A點到B點的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智能化的移動終端,服務就成為了價值核心。對于汽車制造商來說,他們也面臨著從傳統汽車制造商向出行服務商轉型的戰略調整。況且,寶馬和戴姆勒在向出行服務轉型時表現得非常積極,競爭對手高歌猛進意味著大眾也要加快步伐。當然,大眾此前也投資了首汽旗下的GoFun共享汽車項目,并在2018年成立了全資子公司逸駕智能,專注于車聯網和智能出行生態等領域。
于滴滴而言,順風車帶來了極其負面的輿論影響是毫無疑問的,但它是中國出行領域的“獨角獸”這也是毫無疑問的。此前,滴滴出行創始人、董事長兼CEO程維曾宣稱,整個2017年,滴滴服務了74億次用戶的出行,每天用戶訂單超過了3000萬筆。
在2018年北京車展前夕,滴滴也與北汽、一汽、廣汽、比亞迪、車和家等31家汽車企業共同發起成立了“洪流聯盟”,滴滴希望將自己打造成為一站式的出行平臺,與汽車廠商共建汽車運營商平臺。2019年1月,滴滴還和北汽新能源成立了合資公司“京桔新能源”,在新能源汽車運營、大數據應用、出行服務、網約定制車、充換電等領域深入探索布局。汽車和出行的邊界越來越模糊,用戶的出行習慣、出行服務數據等都能“反哺”整個出行領域,包括影響上游的汽車制造等環節,滴滴作為出行平臺對未來顯然有自己的算盤的。
日前滴滴出行宣布攜手日本航空株式會社展開商旅出行服務合作。據悉此次合作由滴滴旗下出行品牌滴滴豪華車以及滴滴日本共同參與滴滴將與JAL進行跨界嘗試整合各自網約車、航空資源實現跨境出行、空地聯運的無縫銜接
1900/1/1 0:00:00滴滴在自動駕駛領域的布局越來越密集。10月15日滴滴出行與清華大學簽署合作協議共同成立清華大學滴滴未來出行聯合研究中心雙方將在智能共享出行、出行安全、智能網聯汽車、大數據與人工智能、智慧城市交通等領域緊密合作共同推進智能出行前沿研究和科技成果轉化
1900/1/1 0:00:00近日滴滴出行與國網電動汽車公司簽署了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將在“車、樁、網”平臺互聯互通和數據共享達成合作。滴滴與國網電動汽車擬定初期在浙江、福建、江蘇、山東等七個城市作試點圍繞出行、充電、能源和金融等領域推動“車電”解決方案
1900/1/1 0:00:00日前滴滴出行正式打響進軍新能源共享汽車服務的號角與北汽新能源、比亞迪、長安汽車、東風乘用車、東風悅達起亞、華泰汽車、江淮、吉利、雷諾日產三菱聯盟、奇瑞、中國一汽、眾泰新能源等12家汽車廠商達成戰略合作共建新能源共享服務未來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滴滴清風官方微信公眾號處了解到近日滴滴出行查處一起嚴重舞弊違規案件。原滴滴員工曹某在任職期間利用職務便利收受兩家供應商提供的禮贈、國內外宴請禮贈包括飛天茅臺、無人機等其違規向供應商提供“幫助”給公司帶來損失
1900/1/1 0:00:0012月8日滴滴出行在司機端推送了“滴滴天津網約車價格調整公示”宣布將從12月15日起調整天津市網約車價格。滴滴此次價格調整將采取分區分時方式進行。在快車收費方面:天津市內六區與濱海新區按照五個時段起步價收取11元至143元不等里程費收取每公里22元至286元不等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