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實上我們發現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所有抱怨續航里程的人,其實自己從來沒有真正開過電動車”。這是一位新造車企業的創始人在接受汽車之家編輯對話時的一句感慨。在他看來,有些人對電動車一味否定的態度并不真實客觀,雖然當前新能源汽車的充電設施和續航里程的確有所不足,但對于車主來說,也許他會覺得開電動車是個“不方便”的事兒,但絕對不是“不能”的事兒。
一直以來,圍繞新能源汽車這個“新鮮事物”的質疑始終存在,但也許事實與你設想的并不相符。那么到底真實的用戶心聲是什么呢?為了認清新能源汽車的現狀和趨勢,汽車之家在60天內收集了超20萬個有效樣本,形成《汽車之家新能源汽車消費洞察藍皮書》,獲得了很多真實、有料、有趣的用戶數據。而在這些寶貴的數據中,既有“用戶拒絕新能源汽車主要是充電不便和續航里程短”等我們可以預見的事實,也有很多冷門知識——顛覆你對新能源汽車的既有判斷、彌補一些你之前忽略的知識點~~本文則先列舉其中6個小知識點,檢驗一下你對新能源汽車的了解程度~~
冷知識一:六線城市消費者其實更愛新能源汽車?
受限牌、限購、補貼利好等現實購車因素的影響,國內很多一線城市消費者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政策”因素,仍遠大于對新能源汽車產品本身認可的“市場”因素。因此在當前新能源汽車銷量和保有量上,一線城市十分領先——根據汽車之家大數據統計,新能源汽車現有用戶在一線城市的占比高達37.8%,遠超二線城市的12.5%。相比來看,燃油汽車現有用戶則在各級別城市分布較為均勻。而在增換購意向上,無論是新能源汽車還是燃油汽車,二線城市都將迎來用戶的增換購需求的高峰,汽車市場的購買潛力仍然較為可期。
但在這張圖中,一個更為重要的數據則是在首購意向用戶方面,六線城市的新能源汽車意向用戶達到了20.7%,超過了一線城市19.8%和二線城市15.6%的意向比例。我們可以由此推測,六線城市或將成為用戶首購需求集中爆發的區域,也是各車企提前布局的一個可參考方向。
事實上,已經有車企將自己的新能源產品集中向四五六線城市下沉,一位車企高層告訴汽車之家編輯,很多小城市和農村居民都有自家的車庫或院子,充電設施上其實比一線城市更便利,這也是他們著重將新能源產品銷往這些地區的原因。汽車之家大數據也顯示,在一線城市,車主中擁有個人固定車位/車庫/院子的僅占約35%,但在五六線城市,有超過6成的車主有自己的固定停車點。
而一旦解決了充電焦慮問題,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程度會大大提升,再加上充電比加油便宜、買車有補貼等因素影響下,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產品本身的認可凸顯出來,六線城市反而會是新能源汽車的一個增量點。
冷知識二:買新能源車的用戶90后居多?錯!
當喜歡嘗試新鮮事物、在互聯網環境中成長起來的90后消費人群逐漸成為新晉購車主力,而他們恰巧又與汽車電動化、共享化、智能化、網聯化的時機相遇,更多的人會將90后消費者與新能源汽車聯系在一起。
不過這種情況尚未出現。根據調研結果顯示,新能源汽車與燃油汽車用戶的年齡分布其實較為接近,主要集中在27-40歲;但從新能源汽車現有用戶來看,31歲-35歲用戶居多,這部分主要涵蓋的是1983年-1987年的消費者,而90后的消費人群占比約為2.6%-10.1%,還比不上41-48歲以及49歲-55歲的新能源消費者占比。
當然了,由于燃油汽車現有用戶的比例劃分與新能源汽車總體接近,一定程度上說明了90后消費人群的購買力仍是阻礙其購買新能源汽車的原因之一,而且從意向用戶來看,90后人群在新能源汽車購買意向中占比最多。但從目前來看,新能源汽車用戶年齡仍略高于燃油汽車用戶。
冷知識三:買完新能源車就后悔?事實恰恰相反
根據部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18年9月底,新能源汽車保有量221萬輛,其中純電動汽車178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80.54%,新能源貨車25.4萬輛,占新能源汽車總量的11.49%。
而隨著新能源汽車保有量的提升,很多“新能源車主調查”接踵而來,“你買新能源汽車后悔了嗎”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之一。但事實上,每個新能源車主對新能源汽車的適應性、充電環境、用車場景不一,對這個問題的回答也“一千個讀者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在這個時候,基于真實用戶心理和行為的大數據會給你更加直觀的答案。
根據汽車之家大數據統計,總體來說,大多數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比較高。對于已是新能源車主的用戶來說,他們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比例為89.6%,也就是說其再次考慮購買新能源汽車的概率高達9成;對于無車用戶來說,有超過7成的人表示購車時會考慮購買新能源車;而且非限牌城市對新能源汽車的接受度高于限牌城市,這也意味著排除了限牌等外部因素,消費者對新能源產品也有不小的期待值。
冷知識四:有錢任性,新能源汽車用戶比燃油汽車用戶賺得多!
新能源汽車的意向用戶到底有著怎樣的消費水平?這也許是很多車企人士在制定產品戰略時最想知道的一個參考因素,而汽車之家大數據通過海量數據調研,真真切切的告訴你一個事實:新能源汽車用戶的收入水平相較燃油汽車用戶高,而且家庭收入在30萬元以上的比例明顯更高。
收入的直接影響因素是職業,根據我們調研結果顯示,目前燃油汽車用戶主要從事的職業集中在三類:制造業、批發與零售行業與建筑業;但新能源汽車用戶卻不同,其從事制造業、建筑業等傳統行業的比例相對較低,從事IT和金融業的比例反而更高。而且在工作職位上,新能源汽車用戶也較燃油汽車用戶更高,此外,“成熟中產”、“鄉鎮小康家庭”、“已婚小資”的用戶群體也大于傳統燃油車用戶。
冷知識五:買了新能源車不敢開?其實新能源車用車頻率遠大于燃油車!
當你還在質疑一輛新能源汽車是否能滿足你的基本用車需求時,真實的用戶反饋會告訴你,新能源汽車每天的使用量其實遠大于燃油車。
汽車之家大數據顯示,無論是限牌城市還是非限牌城市,新能源汽車用戶每天開車的頻次都大于燃油汽車用戶,而在行駛里程上,新能源車每天行駛里程也要比燃油汽車更長更遠,每天行駛百公里的比例達到10%以上。
具體在車輛用途方面,對于新能源汽車用戶來說,上下班通勤是其最主要的車輛用途,其次是短途郊游;非限牌城市的新能源汽車用于接送老人或孩子、跑業務或拜訪客戶的比例也很高,可見新能源汽車可以解決用戶大部分的基本出行需求。但值得一提的是,對比燃油汽車,用戶開著新能源汽車用于短途郊游和長途自駕的比例明顯較低,從這一點不難看出,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續航里程仍有一定擔憂。
冷知識六:用戶一般會在電量剩余多少的時候去充電?
很少有人去調查新能源汽車用戶到底在電量剩余多少的時候去充電,但這個極少人了解的“冷知識”卻有大用處:包括車企在為產品制定續航策略時,是否要考慮到用戶對“剩余電量”的敏感;還包括一些充電設施運營商,究竟要在多遠的距離之間建樁,防止用戶出現充電焦慮的狀態?
根據汽車之家調研結果顯示,新能源汽車用戶一般會在電量剩余30%以下的時候進行充電,而有家用充電樁和單位停車場的用戶中有超過四分之一的人會隨時充。而在充電次數上,對于每天開車的用戶來說,每周充1-2次的用戶占比39.3%,每周充3-5次的用戶占比28.7%,而每天都充的用戶占比31.9%。此外從用戶反饋來看,在限牌城市里,新能源用戶主要依賴于家里固定充電樁,而非限牌城市的新能源用戶還會主要采取家中扯線充電的方式補給電量。
全文總結:雖然此篇文章主要是列舉一些新能源汽車的“冷知識”,但在彌補我們對新能源汽車認知的錯誤/空白的同時,我們也能直觀的感受到,新能源汽車在用戶心目中熱度的提升,以及用戶對新能源產品的未來期望。而在我們更進一步地了解到這些用戶的真實想法后,也能讓新能源車企和上下游企業更加直接有效地對產品和服務“對癥下藥”,不斷為消費者提供品質更優、價格更合理、服務更全面的新能源汽車使用環境。讓新能源汽車在脫離政策和補貼的庇蔭后,依然能夠實現快速發展,成為中國汽車品牌從大到強的重要載體。
標簽:路虎發現 2023款 改款 2.0T 300PS S 2023款 改款 3.0T 360PS R-Dynamic S
近日大眾集團首席執行官、集團管理董事會主席赫伯特迪斯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幾張大眾電動車的設計圖在展現未來大眾品牌設計方向的同時還點名了小鵬、蔚來等造車新勢力。對于未來在汽車設計上的競爭赫伯特迪斯談到“未來出行將是電動化、數字化且自動化
1900/1/1 0:00:00當汽車自動駕駛技術愈加成熟未來的汽車內飾會變成什么樣子?這個問題不僅會讓你大開腦洞通用內飾設計師們也在創造更具前沿的內飾設計方案。話不多說直接上圖按照通用設計師的理念來看未來汽車乘坐者在旅途中更多地進行娛樂活動如玩電子游戲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意大利著名設計公司的官網看到了蘭博基尼595ZagatoRoadster車型的官方圖片該車是2014年發布的蘭博基尼595Zagato車型的敞篷版本由蘭博基尼與Zagato共同打造此前
1900/1/1 0:00:00日前有海外媒體曝光了全新奔馳G級假想圖圖中展示的車型基于奔馳EnerGForce概念車繪制顛覆了現款奔馳G級經典的方正造型或許最終推出的全新奔馳G級不會是圖中這幅模樣仍然感謝假想圖的作者拓展了我們對于新車的想象空間
1900/1/1 0:00:00從我們熟知的老款H6開始哈弗就一直保持著圓潤、簡潔的設計風格或許少了些讓人一眼記住的亮點但絕對符合大眾的審美。前寶馬設計總監皮埃爾的到來給長城增添了一絲“鋒利”但也保留了長城一貫簡約的線條這點從WEYVV7、新哈弗H6、H2s等車型上都能直觀地看出來
1900/1/1 0:00:00日前據外媒報道美國專利商標局新授予了蘋果公司62項專利其中有關泰坦項目的專利涵蓋了新一代座椅安全帶系統包括在安全帶和車頂安裝安全氣囊。傳統車輛一排、二排或三排座椅會配備乘員安全系統包括座椅安全帶和安全氣囊從而在碰撞中減少乘員的受傷風險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