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都說賺錢很難?這些企業會顛覆你的認知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中國汽車市場究竟如何?數據可以給我們一些答案。近期,各大上市汽車零部件企業陸續發布2019年財報,汽車之家梳理出滬深股市139家細分領域零部件企業的財務數據,揭開汽車市場的盈利秘密。

  2019年全年,139家上市零部件企業總體營業收入共計8894億元,同比增長約為5.32%。而2018年,統計在內的上市零部件企業總營收同比增長達到了11.41%。汽車市場下行壓力襲來,作為上游零部件企業也難以獨善其身,增速下滑并非預期之外。不過,他們生存狀況真是市場推測的那樣“慘不忍睹”嗎?財報數據告訴我們:未必如此。

一、二八定律顯現:20%企業占據市場80%營收

  營收排名前十的企業中,濰柴動力、華域汽車兩家企業堪稱零部件行業“雙子星”,2019年營收分別達到1743.61億元和1440.24億元。位列三、四名的企業是均勝電子和寧德時代,他們營收分別為616.99億元和457.88億元。總體來看,營收前10名的企業營收均在170億元以上,有些企業主營業務較為多元化,有些則主攻動力電池、車身及附件、內外飾、輪胎等領域,他們均是各細分領域的排頭兵。

  我們也發現,中國零部件行業市場集中度正在進一步提升。2019年財報情況顯示,我國零部件行業結構依然屬于多層級的金字塔式體系。一級供應商的市場主導地位、行業利潤和產業集中度都進一步提升,二、三級配套市場則由大量的分總成供應商和零部件供應商構成,市場集中度明顯低于一級配套市場。

  我國汽車零部件行業正顯現出“二八定律”:即20%的上市零部件企業占據了80%的營收份額。據汽車之家統計,營收排名前30的上市零部件企業營業收入共計6962.38億元,占據139家企業總營收78.51%;前10名上市企業總營收就高達5427.26億元。這也說明,少部分企業賺了整個市場的大部分錢,未來也只會強者恒強,弱者愈弱,市場集中度也會越來越高。

二、零部件企業未必都那么慘

  不可否認,中國汽車市場下行壓力正逐步傳導至零部件板塊。從汽車之家統計出的139家零部件企業利潤情況來看,確實不如從前。2019年139家零部件企業總利潤額為435.45億元,相較于2018年446.58億元,同比下滑2.49%。不過,零部件企業的日子也沒有想象中那么“凄慘”。

  對比這139家零部件企業2018年營收情況,汽車之家發現其中有80家營收保持同比正增長;有121家零部件凈利潤為正數。也就是說,這139家企業中還有六成左右比前一年多掙了錢,87%左右企業還有利潤可賺。目前來看,大多數企業的利潤率并不高。實際上,面對汽車市場下行壓力增大,我國大部分零部件企業并未坐以待斃,而是在積極尋找新的利潤增長點,尋找第二條甚至第三條業務增長曲線。

  具體來看營收增速前三的企業:內外飾企業寧波繼峰股份2019年完成對德國著名座椅企業格拉默的收購,合并財務報表后營業收入同比增長高達147.19%;隆盛科技2019年總營收雖然僅有4.07億元,但是借助國六的市場需求,憑借EGR閥、冷卻器、節氣門三大核心產品,贏得大量訂單,營收同比增加79.44%;寧德時代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游刃有余,廣建朋友圈,動力電池裝機量持續上升的同時,營收同比增長也高達54.63%。

三、動力電池與發動機配件企業最能賺錢

  有行業人士訴苦,汽車行業利潤薄如刀片,上有主機廠降價壓力追擊,下有原材料成本上漲堵截,夾在中間的零部件企業兩頭受難。不過,對于細分領域如此之廣的零部件行業而言,利潤壓力不能一概而論。對于外圍附加值低的板塊,利潤率確實不容樂觀,而對于新興板塊或者占據政策紅利的板塊,利潤依舊相對可觀。

利潤率前十名上市零部件企業一覽分類企業名稱2019年營收2019年凈利潤利潤率動力電池堅瑞沃能5.442.9554.20%發動機配件新坐標3.361.3038.81%動力電池成飛集成16.756.4238.36%底盤傳動兆豐股份5.592.1438.31%發動機配件富臨精工15.125.1434.01%發動機配件威孚高科87.8422.6825.82%車身及附件華懋科技9.862.3724.02%動力電池億緯鋰能64.1215.2223.74%動力電池星源材質6.001.3622.70%發動機配件貝斯特8.02

1.6820.93%單位:億元 制表:汽車之家行業組 備注:堅瑞沃能因債務危機而破產重整,非經常性損益對利潤影響較大

  汽車之家對139家上市零部件企業凈利潤率統計后得到一個意外發現:利潤率排名靠前的幾乎清一色是動力電池類企業和發動機配件類企業,汽車電子類、車身及附件類企業利潤率緊隨其后。動力電池作為新興板塊,在國家政策支持下,優秀的企業迅速發展,同時行業也在加速洗牌。發動機配件企業則是國六政策推動下的受益板塊,再憑借自身的技術含量,在整個產業鏈中保持良好的利潤率。

  以威孚高科為例,企業主營業務產品為燃油噴射系統產品、汽車尾氣后處理系統產品和進氣系統產品。其中,燃噴系統業務中,共軌泵銷量達到175萬臺。汽車燃油噴射系統、進氣系統、汽車后處理系統毛利率分別為30.28%、27.30%、14.32%。

四、合理的客戶結構是抵御風險關鍵

  2019年上市零部件企業中,營收達100億元以上的企業共計14家,其中營收同比增長企業10家,營收同比下降的企業4家。這也說明,體量較大的企業,業務領域也十分寬泛,不會因為細分市場的波動而出現大面積下滑,經營風險可得到有效分散。此外,得客戶者得天下。單一市場、單一客戶將使企業抗風險能力下降,而合理的客戶結構成為抵御市場風險的關鍵。

  2019年,均勝電子獲得來自全球主流整車廠商新增訂單約442億元,新增特斯拉、蔚來汽車、理想汽車等企業訂單。華域汽車2019年營收和凈利雖然雙降,但是在客戶資源方面,華域汽車覆蓋面廣且結構完善,在國內與上汽大眾、上汽通用、一汽-大眾等建立長期合作關系,還是特斯拉國產Model 3配套單車價值量最高的供應商。國外市場則配套奔馳、寶馬、福特、大眾、通用等全球整車企業。

五、市場雖難:再窮也沒有窮研發

  2019年我國汽車市場銷售整車2590.6萬輛,同比下降8.0%。其中,乘用車銷售2154.9萬輛,同比下降9.1%,整體下滑趨勢給零部件行業帶來壓力。汽車之家初步統計,2019年139家上市零部件企業總體營收同比增速5.32%,遠低于2018年11.41%。但是,零部件企業并未坐以待斃,依舊投入研發資源,提升未來盈利能力。汽車之家發現,這139家上市零部件企業中,總研發投入依舊處于增長狀態,還有93家企業不僅沒有縮減研發投入,還在之前的基礎上有所增加。

  繼峰股份在研發領域建立體系化的創新流程,通過產品戰略規劃以及先進工藝的結合,在前期判斷產品技術的未來趨勢,并以此系統化地進行創新項目開發。威孚高科加快重點產品的研發,著力提高新產品的產業化進程,在后處理系統產品領域,繼續推進乘用車國六重點產品的開發。同時推進氫燃料電池部件核心技術、智能網聯技術等研發及能力建設。

編輯總結:2020年必然痛苦但也不用害怕

  2020年已經近半,從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國,到如今疫情蔓延全球。2020年汽車零部件企業的日子無疑更難。從經營角度來看,面對國內外競爭壓力,整車對存量市場的爭奪必然加劇,供應鏈突變等將不斷考驗和增強零部件企業的快速應變能力和持續發展能力;從技術趨勢來看,汽車電動化、智能網聯化以及軟件定義汽車的概念正引發產業新一輪變革;從全球化發展來看,預計疫情難以在2020年內獲得徹底根除,其對全球經濟及全球化的影響勢必將持續較長一段時期。2020年落后企業將面臨淘汰,加上新冠肺炎的巨大沖擊,行業發展還可能出現較大波動。

標簽:特斯拉Model 3 2022款 556km 后輪驅動版 2022款 675km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路虎發現 2023款 改款 2.0T 300PS S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兜風利器 雷克薩斯LC敞篷版7月4日亮相

我們從外媒獲悉雷克薩斯LC參數詢價敞篷版量產車將于2019年7月4日在英國開幕的古德伍德速度節首次亮相。新車基本維持了LC硬頂版車型的設計動力方面將匹配50LV8發動機和35LV6混合動力

1900/1/1 0:00:00
都咋盈利?十大中國車企財報解析(下)

上期我們橫向解析了五家上市車企的財報本期我們將聚焦北汽、江鈴及吉利、比亞迪、長城三家民營車企

1900/1/1 0:00:00
都有看點! 2021年你最期待哪款轎車?

新年伊始萬象更新想必大家都會對新的一年有所期望。無論您的2020年過的怎么樣或歡喜或悲傷所有的一切都已成為了過去式。2021年長路浩浩蕩蕩萬物盡可期待汽車的電氣化智能化也更進一步。在這個大背景下各大車企紛紛拿出了最新的2021產品投放計劃值得我們期待

1900/1/1 0:00:00
都是硬通貨! 近期熱門車型測試匯總

愛看評測內容的伙計們車輛評測團隊的《一周精選》也有圖文版啦抽不出時間看文章沒關系記住每周二更新的《一周精選》就夠啦一周看點都在這兒了本周精彩內容有:圓潤造型的路虎全新一代衛士參數詢價、奧迪A4L低功率四驅版、MINICOUNTRYMAN性能版、馬自達新款CX4等

1900/1/1 0:00:00
都是為了生存 下一代奧迪TT或將電動化

盡管在剛剛過去的日內瓦車展上推出了新款TTRS車型但是奧迪TT參數詢價的前景在奧迪新任CEOBramSchot作出“奧迪R8和奧迪TT或將停止更新換代”的表態后仍舊顯得一片暗淡

1900/1/1 0:00:00
都是博世惹的禍 寶馬工廠停產仍未恢復

日前因博世集團未能按時交付電子轉向系統相關部件寶馬集團在世界范圍內的數家工廠不得不臨時停產截至目前中國沈陽鐵西工廠、南非羅斯林工廠等短暫停產狀況仍在持續。寶馬官方發布聲明稱將向博世集團索取相關賠償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