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自動駕駛日益趨于冷靜的市場環境中,量產能力成為檢驗各家企業是否真正具備技術實力的“門檻”,對于初創公司來說,“交作業”的時間到了。作為初創公司群體中的一員,禾多科技也在積極探索自動駕駛商業量產化的道路。近日,禾多科技研發總監戴震就公司最新推出的自動駕駛高精度定位方案和驗證平臺兩大模塊,以及初創公司如何夯實競爭力等話題與媒體進行了分享。
推出高精度定位服務和安全驗證平臺
得益于戰略合作伙伴四維圖新在高精地圖方面的支持,以及在自動駕駛路測中所積累的大量數據,禾多科技在近期推出了高精度定位服務HoloPolaris和自動駕駛驗證平臺HoloX兩大模塊化服務。
HoloPolaris,即“北極星”的意思,是一款適用于量產化的高精度定位模塊,采用了車規級低成本傳感器,如GNSS等。在技術層面,HoloPolaris的特點體現在精度、穩定性以及全融合技術三個方面。比如,能提供橫向10厘米,航向角精度0.2度的定位精度;系統進行了冗余設計,能應付隧道、特殊天氣等極端工況,即使在傳感器失效時也能保證高精度定位;采用傳感器全融合技術,增強了系統的魯棒性。
『高精度定位模塊HoloPolaris隧道場景測試』
HoloX平臺的主要作用,其實是幫助企業在將自動駕駛產品投放市場前做好安全驗證工作。據禾多科技方面介紹,該驗證平臺包含了高精度地圖數據、模擬器、真實道路場景和場景庫等四大要素。HoloX不僅能支持軟件在環仿真測試,也支持硬件在環測試,此外,海外的研發人員也能通過云端服務,在該平臺上進行中國本地工況的自動駕駛測試驗證。
『自動駕駛驗證平臺HoloX中的泊車場景』
禾多科技研發總監戴震稱,為驗證自動駕駛系統是否達到安全標準,需要進行110億英里的測試,而研發人員不可能在每次軟件更新后都完成110億英里的測試。因此有必要將正式路測和仿真測試相結合。
目前,業內已經有諸多主機廠將自動駕駛產品市場化提上了日程,但在走向真正市場化的之前還需要解決性價比更高的定位解決方案和自動駕駛系統安全認證兩個痛點。禾多科技選在這個節點上推出這兩項服務,也正是看中了市場的需求。
『禾多科技研發總監戴震』
據戴震介紹,在自動駕駛量產化的過程中,主機廠和自動駕駛公司對低成本的高精度定位方案和系統驗證服務的需求日益強烈,但是整個產業鏈中缺乏能有效滿足這兩項需求的公司,而禾多科技恰好具備相應的技術實力。
打造面向量產的自動駕駛解決方案
在介紹HoloPolaris和HoloX兩項技術時,戴震反復提及的一個詞就是“量產”。其實,除了這兩項技術是為滿足自動駕駛量產的市場需求外,禾多科技早前推出的L3.5級高速公路自動駕駛方案HoloPilot和智能代客泊車系統HoloParking,也都是奔著可量產化而打造的。
戴震稱,“自動駕駛未來出行主要由三個場景組成:高速公路、城市工況和最后一公里代客泊車。根據目前的技術水平,我們認為高速公路和代客泊車兩個場景是有望最早實現量產化落地的。所以,禾多科技將這兩個場景作為主攻方向。”
『HoloPilot高速公路場景路測』
禾多科技如此打法也符合當前行業現狀。隸屬于ADAS范疇的L2級功能已經相對成熟,但全球市場基本被幾家國際Tier 1供應商所壟斷,國內情況有過之而無不及。頭部的Tier 1巨頭,不僅技術實力強,同時與車企的關系更加緊密。L3級自動駕駛,包括技術、法規等要素在內的整體“環境”都沒有成熟,即便L3開啟規模化量產,車企也更愿意選擇Tier 1。另一方面,以Robo-taxi產品形態為代表的L4級自動駕駛技術,其市場化的道路還比較遠,中短期內難以實現規模化落地。禾多科技若選擇這兩個領域作為方向,其遇到的挑戰都會比較大。
禾多科技自動駕駛方案的“可量產”特點不僅體現在對技術方向的選擇,也體現在成本和安全兩個方面。比如,HoloPilot是一套可量產方案,采用的是低成本的車規級硬件。另外,戴震以HoloParking舉例,稱其最大優勢是系統穩定性,采用了“三端”協同的方案,系統魯棒性大大提高。
『HoloParking測試雨天泊車』
從上文對HoloPolaris的技術介紹中也能看到,低成本、車規級和安全性的特殊設計也在這款高精度定位方案上得到了延續。
定位/團隊/量產是禾多科技保持競爭力的關鍵
當下,無論是L2級ADAS,還是L3、L4級自動駕駛領域均有初創公司涉足,只是不同的公司選擇了不同的技術路線。然而,在自動駕駛逐步走向是市場化的過程中,各條路線的競爭對初創公司來說都存在極大挑戰。多位來自頂尖Tier 1供應商、主機廠以及市場研究機構的專業人士都曾對汽車之家透露,自動駕駛初創公司的日子在接下來的幾年中將會非常“難熬”。
如何在激烈的競爭展示自己的實力成為了初創公司不得不思考的命題。戴震坦言,“我們每天都在進行探索性、前瞻性的研究,需要把很多問題想在前面。尤其是作為初創公司,并不像很多‘百年老店’那樣,我們如何證明自己其實挑戰很大。”
提及禾多科技的優勢,或者說持續發展的決定性因素,戴震認為,首先是禾多科技定位明確,一直走量產化道路,穩扎穩打地積累數據,提升技術實力。其次,公司團隊穩定,面對來自各個層面的挑戰,團隊能夠擰成一股繩。另外,禾多科技將盡快實現自動駕駛量產落地,HoloPilot計劃于2021年實現量產,這是在未來幾年里證明自己的關鍵。
汽車之家此前就自動駕駛初創公司如何在賽道中堅強地跑下去,有過專門的分析
標簽:notag
日前禾賽宣布超高清激光雷達AT128實現單月交付量突破10000臺的里程碑成為首家月交付過萬的車載激光雷達公司。值得一提的是從開始正式量產到產能爬坡超過月交付萬臺禾賽僅僅用了不到三個月時間
1900/1/1 0:00:00日前國內激光雷達生產企業禾賽科技與美國威力登激光雷達公司達成長期全球專利交叉許可協議。官方表示該協議不僅涵蓋眾多旋轉式激光雷達產品而且還涵蓋雙方公司已有的與未來的全部專利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官方獲悉禾多科技有限公司與廣州汽車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廣州簽署了深化合作協議同日也與廣汽資本有限公司簽署投資協議廣汽資本將正式投資禾多科技。廣汽資本投資禾多科技后下一步廣汽資本還將通過其市場化基金持續加碼投資禾多科技
1900/1/1 0:00:00近日有國內相關媒體報道稱在云南昆明一男子因熬夜看球并醉駕上班結果在高速應急車道上睡著。目前案件正在辦理中。據悉云南昆明交警在高速路段巡邏時發現一輛車停在應急車道內司機睡著。民警敲車窗將其叫醒聞到濃烈的酒味。經檢測該司機已涉嫌醉酒駕駛機動車
1900/1/1 0:00:00還記得LucidMotors嗎?這家去年從沙特主權財富基金的建廠計劃獲得了當地政府批準這也意味著發布于2016年的Lucid首款電動車型LucidAir參數詢價終于可以進入到大規模量產階段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獲悉根據2019年9月與豐田汽車公司的合作協議截止2021年1月15日豐田汽車耗資約700億日元進一步開展和斯巴魯的資本合作持股比例增至20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