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3日,一篇關于“牛創新能源倒閉”的報道出現在多個微信群里。當旁人忙著“吃瓜”時,支付意向金的自游家準車主不淡定了。半夜11點,一位注冊用戶在自游家的App里發布了一條狀態:真有變動了來個信我早做打算。而在這個App里,已經有數位用戶曬出了成功支付意向金的訂單截圖。
10月初,小牛電動創始人李一男帶著自游家NIUTRON首款車型NV亮相發布會。發布會前不久,牛創新能源宣布,公司正式更名“火星石科技有限公司”。僅過去了兩個月,這家處在量產和交付前夜的造車新軍,就陷入了“倒閉”、“破產”的傳聞中。
目前,大乘汽車位于常州市的金壇生產基地,是自游家唯一的新車生產地。多位來自常州生產基地的自游家員工向汽車之家證實,“已經開始分批次辦離職手續了,目前主要是生產基地的員工,公司計劃是全部清退”。
有意思的是,在今年5月份,李一男在訪談中被問到“造車這條路,如何走不下去了怎么辦。”他說,“至少我們要留下最后一筆錢,付遣散費,N+1,滿足國家法律法規的要求”。誰承想一語成讖,在新車量產前夜,先到來的竟是團隊解散……
大乘資質不保?
關于自游家與大乘汽車的分工與合作,在10月份的新車發布會上,title已經變更為“火星石科技創始人”的李一男是這樣解釋的:火星石科技在軟件、智能、三電等前瞻技術領域賦能大乘汽車,共同提高整車和智能軟件水平,自游家NV(參數|詢價)將在大乘汽車的常州金壇工廠生產。李一男還強調,雙方是深度合作關系,共同研發量產產品。
『李一男』
對于一開始就把總部和工廠選在大乘汽車金壇基地的牛創來說,依托大乘汽車的資質造車,是合乎情理的事情。小鵬、蔚來等新勢力車企,都是通過海馬、江淮等企業代工生產的方式入局造車。
但是與海馬、江淮等代工車企不同,大乘汽車身背巨額債務瀕臨破產。工信部曾在2020年發文,對于停產24個月以上的新能源車企,再次生產需要經過工信部的核查,不能保持準入條件或已經破產的企業,可能會被撤銷資質。對于自2019年就陸續傳出“資不抵債”、“停工停產”等負面消息的大乘汽車來說,自然也不會有例外。
今年7月,一位接近大乘汽車的消息人士向汽車之家透露:常州的大乘工廠想要重新開工,需要接受主管部門的核查。核查需要時間,而這占用的,恰恰也是自游家的時間……
“為了保住大乘的資質,推進復工復產,今年常州生產基地以大乘汽車的名義新招了很多實習生以及勞務派遣員工,不過工資是由李一男這邊來發。”一位自游家的員工向汽車之家透露,雙方都很清楚,對于深度綁定的兩家企業來說,只有先保住大乘的資質,才能繼續走下一步。
『上圖:攝于2021年12月 下圖:攝于2022年7月』
然而一晃半年時間過去了,資質問題始終沒有著落。“最近總有江浙一片的獵頭給我們打電話,大概意思都是‘聽說你們那邊黃了,考不考慮其他的工作機會’。”一位常州基地的自游家員工透露。擺在李一男面前的無非就是兩個選擇,“要么搬家繼續,要么徹底拜拜。”他如此形容道。
誰是李一男的Plan B?
“一切來得太突然了,8月份的時候,技術中心和制造基地還在對外公開招聘。相當于,很多人剛進公司沒多久就被辭退了。”一位自游家的員工透露,他推測現在清退生產基地的員工,很可能是依托大乘資質造車這條路走不通了。
誠然,一個顯而易見的道理擺在面前:對于一家創業公司來說,時間是最寶貴的。小米董事長兼CEO雷軍曾宣布,要投入1000億元造車。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評價道,50億和1000億都不是事兒,“關鍵是浪費你三年時間,這三年時間值多少錢?”他說,丟失3年或者4年的時間,那么在激烈的競爭當中可能就沒有機會了。
『首款新車自游家NV』
而對于自游家來說亦是如此,距離量產就差臨門一腳,資質卻懸而未決。李一男等不起了,只能壯士斷腕另謀出路。
“除了生產基地的員工,其他部門像研發和零售等崗位,目前還沒有大規模裁員。”一位自游家的員工透露,公司沒有正面回應“倒閉”、“破產”的說法,線下門店基本沒受影響。筆者近日聯系到北京一家自游家門店的工作人員,對方表示,北京的門店正常營業中,首款新車自游家NV預計年底12月31號前完成交付。
“新車都已經上市且有用戶預定了,現在當務之急是找一家有生產資質的工廠,把車子生產出來。公司內部有消息稱,李一男正和山東國金汽車商談‘代工’的事。”一位自游家員工向汽車之家透露,雖然清退了生產基地的員工,但李一男并沒有徹底放棄造車的嘗試。
『自游家的銷售網絡』
公開資料顯示,國金汽車的公司全稱為山東國金汽車制造有限公司,系山東國金集團在淄博高新區投資設立的子公司,擁有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主要生產微型、緊湊型電動車。
有媒體報道稱,自2020年以來,國金汽車生產經營陷入苦難,淄博有意尋找有實力、有意向的下家接手。與大乘汽車境遇類似,公開信息顯示,國金汽車也曾因經營困難一度拖欠員工工資、社保和供應商貨款。與“爹不疼娘不愛”的大乘不同,2021年有媒體報道稱,淄博國資將為山東國金償還主要外債。
重新開始
不管是換地繼續還是徹底拜拜,都繞不開“前期投入打水漂”的后果。“第一輛車還沒開始賣,第二款車型的項目都快要進廠了,現在生產基地清退,所有的新項目都停滯了。還是比較可惜的。”
顯而易見的是,新能源汽車的風口正在收緊,對于沒有趕上前幾波造車浪潮的跨界者來說,資質問題已經不是找家企業代工那么簡單。以“財大氣粗”官宣1000億元造車的小米為例,自2021年以來屢被傳出在資質申請上受阻。
因此,手握燃油車與新能源汽車雙資質的大乘,自然不甘心在資質成為稀缺資源的時代淪為配角。雖然瀕臨破產的大乘汽車被幾百件法律訴訟,和近三百份限制消費令纏身,但是與自游家的合作,或許是其創始人吳瀟能抓住的重回江湖的機會。
『大乘汽車董事長兼CEO吳瀟』
消息人士透露,自游家與大乘雙方曾多次就大乘汽車的債務問題展開過談判。在拉扯與博弈中,債務問題依然懸而未決。當時自游家線下門店里的展車,有的車尾是“自游家NV”,而有的是“大乘汽車NV”。
但李一男還是做出了一些讓步,10月份,他將牛創更名為火星石科技后,連帶著“自游家”的商標也轉到了大乘名下。也就是說,李一男關聯的火星石科技與自游家、NIUTRON品牌劃清了界限。表面上看,大乘汽車在雙方的合作中只起到了“代工”的角色,但資質與品牌都歸屬在其名下。
“因為資質的事兒,一直退居幕后的老爺子甚至親自出面協調。”一位接近大乘汽車的消息人士透露。眼見著雙方共乘之船或將沉沒,李一男與吳氏父子,都在努力求索一次重新開始的機會。
“如果自游家放棄大乘重新找代工廠,流程再走一遍,這么折騰下來,本就不領先的配置,到明年就真的落后了。”多位自游家員工在與汽車之家的交流中提到。正如王傳福所說,浪費時間錯過機遇比浪費錢可怕。
標簽:比亞迪比亞迪V3 2021款 基本版比亞迪e6 2023款 頂配版比亞迪e3 2021款 領暢版比亞迪D1 2022款 418km 標準版 2021款 418km 領創版
“自動駕駛正成為智能汽車競爭的焦點未來35年將是全球汽車智能化競爭的關鍵窗口期到2030年沒有自動駕駛能力的電動汽車將完全失去競爭力
1900/1/1 0:00:00近日海外媒體報道香港富豪李澤楷正著手收購破產美國電動車制造商Fisker并考慮在美國投產Fisker車型
1900/1/1 0:00:002022年汽車行業頂住供應鏈壓力克服重重困難在下半年實現產銷量逆勢增長展現出強大的發展韌性。11月810日有汽車領域“達沃斯”之稱的2022中國汽車論壇在上海舉辦。作為汽車行業的頂級盛會中國汽車論壇自2011年創立以來已成功舉辦了十一屆影響力日益廣泛
1900/1/1 0:00:00今天2018全國“兩會”正式開幕政協委員李彥宏參加了“中國人民協商會議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連任政協委員第六次上“兩會”李彥宏帶來了多項提案其中針對汽車行業李彥宏提出了兩條與人工智能和自動駕駛方面有關的提案
1900/1/1 0:00:009月1日2022世界人工智能大會WAIC在上海召開今年大會主題為“智聯世界元生無界”。百度創始人、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彥宏受邀出席并發表題為《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雙向奔赴”》的主旨演講
1900/1/1 0:00:00近日第十三屆全國政協委員、百度董事長兼CEO李彥宏在兩會提交了三項提案均與人工智能相關。分別是構建智能交通解決方案讓老百姓出行更順暢;完善電子病歷管理制度促進智能醫療應用探索;加強人工智能倫理研究打造智能社會發展基石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