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年終紀事2020|氫燃料電池掀起價格戰?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20年8月10日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值得紀念的一天。這一天,中國氫能第一股億華通登陸科創板,開盤漲幅高達240%,形勢一片大好。可是就在上半年,全行業還是一片沉寂。

  2020年氫燃料電池產業的發展狀態,分為上半場和下半場,從安靜走向熱鬧。上下半場之間,為何會形成如此強烈的反差?或許,由于上半年忙于抗擊疫情,所以關于氫燃料電池汽車的好消息集中在下半年。不過,我們又意外發現,蓄謀已久的產業價格戰在今年悄然打響。

  2020年,氫燃料電池產業經歷了什么?

  又是一年歲末時。回望2020,歷經新冠疫情猛烈沖擊的全球汽車工業,加速了技術變革和格局重塑的進程。新舊時代交替的信號呼之欲出,各個細分賽道的微瀾正在釀筑巨浪。

  汽車之家行業團隊推出《年終紀事2020》特別策劃,深訪熱點當事人與現象制造者,探討影響產業命運的焦點話題,詮釋行進中的汽車中國。本期聚焦“氫燃料電池汽車”話題。

氫燃料電池汽車的上下半場

  氫燃料電池汽車經過2019年產業發展高潮之后,在2020年上半年似乎戛然而止。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的2020年,要分為上下半場。

  上半年,氫燃料電池汽無論是媒體發聲還是產業動向,都沒有太多波瀾。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產銷數據顯示,1-7月,燃料電池汽車產銷分別完成390輛和403輛,同比分別下降66.5%和63.4%。屈指可數的銷量,也顯露著上半年行業沉寂的景象。

  不得不說,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與政策支持力度關系重大。“上半年忙于抗疫,再加上新補貼政策還在醞釀之中,企業都在積蓄能量,做好內功。”深圳市氫瑞燃料電池科技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高鵬然說,“疫情對產業影響是其次,更重要的是企業都在翹首等待新政策。”

  如果說2020年氫燃料汽車上半場用沉寂來形容,下半場則顯得熱鬧非凡。汽車企業攜新品陸續“炸場”,“以獎代補”新政應運而生。

  7月20日,長城汽車發布“檸檬”技術品牌,其中“檸檬”平臺車型將匹配第二代氫燃料電池動力系統,續駛里程高達1100km。

  7月28日,廣汽集團首款氫燃料電池車Aion LX(埃安LX) Fuel Cell在廣汽科技日亮相。再到8月10日,億華通在科創板上市,讓行業信心倍增。

  9月13日,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參數|詢價)上市,同時發布“氫戰略”:2025年前,推出至少十款燃料電池整車,旗下上汽捷氫科技達到百億級市值,建立千人以上燃料電池研發運營團隊,形成萬輛級燃料電池整車產銷規模,市場占有率在10%以上。

『上汽大通MAXUS EUNIQ 7 2021款』

  真正的熱鬧在9月,兩件標志性大事發生。9月21日國家財政部、發改委等五部門聯合發布《關于氫能燃料電池汽車示范應用推廣的通知》:示范期間將采取“以獎代補”的形式對入圍示范的城市群按目標完成情況給予獎勵。

  9月22日,總書記在聯合國75次聯大會議上表示,中國將采取更加有力度的政策和措施,使得二氧化碳排放力爭2030年之前達到峰值,2060年之前實現碳中和目標。實際上,未來實現實現碳中和離不開氫能的推廣使用。

  “以獎代補”新政發布后,隨之而來的便是激烈的氫能示范城市爭奪戰。隨著《通知》的出臺,中國氫燃料電池汽車“十省萬輛”的時代也將到來。何謂“十省萬輛”?即為全國十多個示范城市群,每個省約為萬輛的氫燃料電池運營車輛。

  汽車之家了解到,全國目前至少有11個省份參與申報工作,上海、廣東、北京、山東、浙江等省都透露過申報信息,甚至以往對氫能關注度不算高的省份,也顯示出示范城市群申報的意愿。

打響價格戰:為時尚早還是正當其時?

  有人可曾算過這筆賬:一輛氫燃料電池汽車價格是多少?運營成本又是多少?沒錯,動輒百萬元/輛的氫燃料電池客車,以及40-50萬元/輛的氫燃料電池乘用車,再加上高昂的使用成本,無疑已超出普通消費者的心理預期。

  降成本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2020年各大企業降本工作始終沒有停止,成績也十分可觀。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歐陽明高十分肯定中國氫燃料電池產業取得的進步。歐陽明高認為,中國的氫燃料電池產業鏈已經建立起來,空壓機、燃料電池膜等價格也在大幅下降。

  與歐陽明高觀點一致,上海捷氫科技總經理盧兵兵指出,氫燃料電池汽車零部件價格下降比較明顯。近幾年,燃料電池的材料、技術、工藝與規模都有了一定的突破,成本下降也很明顯,相比幾年前可能僅為1/4或者1/5,相比一年前也僅為1/2。

  然而,價格下降也引來部分爭議。10月18日,國鴻氫能發布國產電堆新品售價1999元/kW,可謂是打響電堆降價潮第一。11月27日,北京氫璞創能官方宣稱給訂單500臺及以上的戰略伙伴的價格為1699元/kW,把報價再次降低。與之相比的是,行業內電堆產品的價格約為3000-4000元/kW。

  “氫燃料電池汽車產業還處于初期發展階段,過早發動價格戰,并不是一件好事。”行業人士張維認為,企業應理性對待價格戰,目前氫燃料電池大面積產業化條件并不成熟,市場化程度低,啟動價格戰時機還不成熟。

  某知名電堆企業高管則認為,企業既然發起降價,說明已經做好準備。比如采用國產核心部件,電堆成本可以降至很低的水平。以價格戰形成先發優勢,未嘗不是企業的發展策略。

  按照張維的觀點,價格戰是一把雙刃劍。價格戰興起,說明產業正高速發展。價格戰泛濫,也可能抑制技術創新,在核心技術上被“卡脖子”。“比如,氫燃料電池零部件國產化率雖然已經到70%以上,但是核心部件還是在國外企業手中。”

商用車拓展至乘用車至少五年

  仔細梳理企業動態,我們會發現,2020年氫燃料汽車行業事件似乎都與乘用車相關。從廣汽、上汽大通以及長城汽車發布的新品和產業規劃來看,幾乎都傾向于乘用車。因此業內認為,氫燃料電池乘用車的春天要到來。

  然而,事實并非那么樂觀。在氫燃料電池汽車領域,從商用車領域出發,后期再拓展至乘用車幾乎是行業共識。上汽集團副總裁藍青松就坦言,“燃料電池用于商用車,純電用于乘用車,這個想法目前來看很客觀。”

  第一,目前的基礎設施,如加氫站的鋪設,比較符合燃料電池商用車用戶的區域性特點。

  第二,因為續航里程長,能量密度高,燃料電池的屬性更適合商用車。從物理與商業的原點出發,電動車電池能夠支持中短途乘用車,燃料電池上千公里的續航,更適合中長途運輸需求。

  當然,氫燃料電池產業要做大,也務必要涉足到乘用車領域。只有體量足夠大的乘用車領域,才能給氫燃料電池產業增添更大的想象空間。再則,屆時已建成的基礎設施的惠普性,也才能更好地體現出來。

  2020年,受制于基礎設施、終端價格以及用戶接受度等問題,燃料電池乘用車推廣還處于初始階段。高鵬然預測,從目前發展走勢來看,燃料電池乘用車進入大面積推廣階段,預計還需要5年左右。

  首先,五年后氫燃料電池汽車保有量達到一定程度,基礎設施進一步完善,乘用車推廣才能具備條件。其次,燃料電池乘用車價格也會得到私人用戶可接受的程度,產品也可與同級別其他動力類型車輛進行競爭。

編輯總結:

  2020年氫燃料電池汽車的推廣狀態,就像10年前純電動汽車領域的“十城千輛”,一切剛開始,不過大家產業信心十足。2020年,我們雖然取得一定進步,但是還有諸多問題需要解決:加氫站投資規模大、成本高,制氫成本仍居高不下,氫燃料電池汽車購置成本高,終端采購量低,全產業鏈規模效應尚未形成。2020年依舊是氫燃料電池汽車發展的起步之年。

標簽:路虎發現 2023款 改款 2.0T 300PS S 2023款 改款 3.0T 360PS R-Dynamic S 2023款 改款 3.0T 360PS R-Dynamic SE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年終紀事2020丨新造車局中人的自白

2020年與負重前行的大勢相比造車新勢力依然喧囂而不知是有意還是無意他們中的大多數將宣傳焦點放在了新產品、新技術之上前兩年火熱的“錢”不再被放置新聞標題之上常常成為股市里茶余飯后的談資

1900/1/1 0:00:00
年終紀事2020丨誰來拯救雞肋的自動泊車

很多時候當宣傳的熱度與現實脫節時多少會讓人產生“狼來了”的感覺。推廣多年的自動泊車功能現在能否解決用戶實際的用車痛點?在關注今年各類自動泊車汽車的挑戰賽后發現真正在平行車位、垂直車位、斜向車位三個停車場景中能同時順利完成自動泊車的車型少之又少

1900/1/1 0:00:00
年終紀事2020|中國乘用車市場五大預測

被希望“重啟”的2020年也走到了尾聲。面對不測風云的無常命運、復雜多變的市場環境以及波云詭譎的國際局勢中國汽車產業如何穩步前行?臨近年末汽車之家與多位企業高層、資深行業專家交流并結合行業報告及公開信息等針對2021年銷量、新能源、豪華品牌、增換購需求、二手車等重點領域做出預判

1900/1/1 0:00:00
年終紀事2020|汽車后市場“變局”將至

4S店脫保后多少人還愿意繼續去4S店保養?2020年6月中國汽車保有量達到27億輛;與此同時保有期5年以上車輛占比從39提升至47。汽車維保市場規模持續增長。互聯網巨頭早已盯上這塊蛋糕。途虎、天貓、京東、滴滴、瓜子先后入場試圖“攪動”傳統行業格局

1900/1/1 0:00:00
年終紀事2020|華為即將收割汽車市場?

華為是一家聰明的企業暗地布局以汽車產業“后來者”自居先后與眾多車企、供應商深度綁定。在2020年終之時它的局已經基本畫完。奇瑞、廣汽等數十家企業皆是華為智能汽車業務的深度合作伙伴。用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的話形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利益共同體

1900/1/1 0:00:00
年終紀事2020|華為沖擊中國零部件第一?

任正非領導的華為不會輕易釋放遠大目標但只要是華為不放棄的東西基本都會沖進業內前三。如果華為汽車業務營收超過1000億元如果華為去沖擊中國汽車零部件第一名那將會是何等場面?現如今僅僅把華為看作是汽車供應鏈上的Tire1那或許是我們的眼光還不夠高、格局不夠大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