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深評:不止降價 特斯拉國產影響還很多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特斯拉的超級工廠姍姍來遲但還是來了,正式落戶上海臨港地區后,不斷有關于資金、產品規劃、大規模招聘等消息傳出。特斯拉在中國建廠具體會如何落地?對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及消費者的影響幾何呢?我們來看一看。

●《深評問道》是什么?

  《深評問道》是汽車之家首個面向行業端用戶打造的節目,特約汽車行業資深從業者執筆,獨家解析/揭秘行業大事件。除了熱鬧表象,我們更想向您呈現對事物本質、因果以及未來可能性的探究和思考。

  本期行業評論員——朱玉龍,在汽車電子和新能源汽車領域從事多年的技術工程師,曾在上汽通用、LEAR、捷新動力等知名整車/零部件企業就職,對汽車技術的革新和發展有深入理解,充滿探索熱情。

一、特斯拉在中國的市場情況

  特斯拉目前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有Model S和Model X兩款產品,Model 3還處于預訂階段,明年才開始交付。盡管呼聲很高,但特斯拉在國內市場的銷售從2016年之后才突破萬輛,營收也隨之大幅增長,2017年中國市場的營收占特斯拉總營收的17%。

  從地域分布上看,特斯拉銷量前期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東,三個主力市場貢獻了特斯拉在中國的一半左右銷量,也是得益于電動車的不限購優惠政策,而且一線城市的購買力充裕,再加上特斯拉在這些地區的充電配套和服務設施較為完善。

特斯拉在中國市場表現情況年份2017年2016年2015年2014年銷量20.310.653.194.77制表:汽車之家新能源組注:特斯拉2016年后不再公布中國市場銷量,表格數據以工信部統計的進口量代替

  原本銷量在穩步上漲,但2018年又面臨了一些大的變化。先是一波關稅下調,中國宣布自7月1日起,進口車關稅從25%下調至15%。特斯拉很快宣布中國國內在售的Model S和Model X售價下調4.8-9.0萬元人民幣。但隨后因為中美貿易戰升級,中國自2018年7月6日起對原產于美國的汽車、水產品等545項商品加征25%關稅,整車進口關稅由15%調整至40%。特斯拉出口到中國的車輛在短暫降價促銷之后,又“不得不”漲價。

特斯拉產品價格變化和流通渠道方面就會有很大的成本降幅。

二、中國超級工廠“無畏號”如何落地

  特斯拉在美國加州費利蒙工廠和內華達州的超級工廠Gigafactory 1都位于人力成本很高的區域,而且附近缺乏零部件供應體系,因此工廠盡量把很多關鍵的部件進行內部制造和組裝,比如電池系統和驅動系統。

  整個工廠試圖盡可能將生產流程自動化,在設備及工藝上做了很多創新嘗試,自然也就花費大量時間和資金。主要緣由還是在于當地工人、供應商和外包商的人力資源很貴,而特斯拉想通過標準化設計,簡化內部的組裝,在爆款車型上量的基礎上實現大批量制造。

  特斯拉在中國的超級工廠也將延續這一思路,高度集成和自動化。費利蒙工廠主要生產Model S和ModelX,內達華州Gigafactory 1主要生產Model 3。在電池制造工藝等切換后,未來中國新工廠選用電池工藝和構造形式應該會和Gigafactory類似。

  特斯拉供應鏈以日本和地區的企業為主,美國企業為輔。在中國國產以后,相當一部分的采購會在中國本土進行,對于中國供應商是很大的機會。

  具體來看,特斯拉的電池由松下獨家供應,隨著松下把電芯制造整合到Gigafactory1,特斯拉會在材料端自己進行采購,材料層面有可能性做本土代替。在電機與電控供應鏈方面,目前特斯拉從交流異步電機和傳統的IGBT逆變器,切換成永磁同步電機和SiC的逆變器,永磁電機的材料在國內采購也是很有可能的。

  上海對于特斯拉建廠還是有一定的期許。上海這些年一直致力于將自身打造為高端制造中心,特斯拉進來后能帶動產業鏈的發展。這也是目前外商在中國最大的獨資項目,股比的放開會讓更多國際企業進來,特斯拉的項目對未來制造業如何在一線城市運行還是有啟示意義的。

  資金方面,特斯拉根據目前的生產和運營現金情況,下調2018年資本開支至30億美元,低于2017年的34億美元。此前的工廠建設已經吸收了大量的投資資金,所以特斯拉在中國的工廠建設,需要獨立的資金完成。

  馬斯克自己表示,特斯拉上海工廠建設耗資大約在20億美元左右,計劃通過當地銀行貸款資助工廠建設,而非在中國引入外部投資者。這個數額比當初建設內達華州超級工廠的50億美元投資小了很多,建設將在“接下來幾個季度”開始。上海工廠年產能50萬輛,建設前特斯拉還需要在上海拿到許可證,最早也要到2020年才能開始生產,預計全面生產可能需要五年時間。

三、Model 3和后續Model Y對其他競爭對手的影響

  一旦2020年后補貼退出,而且一個本來不依靠補貼,具有產品鮮明個性的特斯拉在國內量產,會不會對國內新能源車企產生直接的沖擊呢?答案是肯定的。

  參考美國電動車市場的情況,Model 3積累了大量的訂單和饑餓營銷之后,占有率一下子就上去了。再來看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格局,之前特斯拉的兩款產品Model S和Model X因售價高昂使很多國內消費者望而卻步,和國內新能源汽車品牌沒有直接的競爭關系,而國產后的Model 3則會直接加入眾多國產新能源品牌的競爭區間。

  如果在車型規劃上,國內主打Model 3和Model Y,初期產能達到年產25萬輛的規模,這將對國內電動車產品的價格譜系形成較大的沖擊,特別是高端車型。國產新能源企業中雖有做得出色的品牌,但是跟特斯拉比起來,品牌、性能上都有差距,優勢就在于更低的價格。

  預計Model 3國產后以3.5萬美元起售的電動車。再加上原來的Model S、Model X,特斯拉的產品矩陣已覆蓋到了各個區間,競爭面會更大。

『特斯拉的價格和營銷體系使得價格上對國內新能源汽車會有明顯的沖擊』

  特斯拉的營銷體系是以熱點和爆款為牽引,狠起來把自己Model S和Model X的銷售都打下去了。所以正在開發產品的國內新能源車企需要仔細評估,旗下純電動車型平臺是否會被Model 3壓制?要想爭奪市場,必須與特斯拉進行對標,包括產品性能、性價比和用戶體驗等方面。

全文總結

  引進特斯拉的這條“鲇魚”,雖然是由地方出面,但其實也是國家層面仔細斟酌過的。我們可以看到中國是真想把新能源車作為國策做好,直接拉個標桿出來給新能源產業的各個玩家。特斯拉超級工廠落地,將帶動中國本土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升級,間接促進提升其他車企的配套水平。這對于消費者而言顯然是有利的,國產特斯拉不僅能讓中國消費者以更低的價格買到市場上靠譜的純電動車型,還有望使整個新能源市場的產品迎來更低價格。而關鍵的問題還在于,誰能去戰?

詳情點擊這里查看

標簽:特斯拉Model Y 2022款 改款 545km 后輪驅動版 2022款 改款 660km 長續航全輪驅動版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深評:車企自研能否解決“芯片荒”?

自2020年12月大眾汽車被曝出“缺芯”危機之后一場全球范圍內的“芯片荒”愈演愈烈不斷有車企因缺芯陷入減產甚至停產的困境

1900/1/1 0:00:00
深評:車企換標背后 市場布局哪家強?

自2018年中國車市進入銷售寒冬期后很多車企都業績下滑部分品牌更是迫于無奈黯淡離場連同其車標一并退市。而另一邊盡管銷售形勢不樂觀更多的企業還是選擇緊跟當下流行風向扎堆進入到推出新車標的浪潮中試圖通過以點帶面的形式推動從產品到品牌端體系競爭力的提升籌謀厚積薄發

1900/1/1 0:00:00
深評:車企紛紛投入 三缸機能否成主流

自1979年鈴木首次量產三缸機車型以來三缸機長期因為NVH的問題受到車企和消費者的排斥

1900/1/1 0:00:00
深評:補貼退潮牽出微型電動車死或生

從2017年至2018上半年北汽新能源、知豆、眾泰、江鈴等企業旗下的微型車長期霸占新能源汽車銷量排行榜單。據乘聯會統計2017年純電動乘用車銷量中微型車占比高達62

1900/1/1 0:00:00
深評:百億出售 寶沃能否等來金主逆襲

2018年11月23日下午資深股民田小二一遍又一遍的刷新著瀏覽器努力尋找著有關神州方面入主寶沃、股票是否開始恢復交易的消息

1900/1/1 0:00:00
深評:Waymo新研究 機器和司機誰更靠譜

自動駕駛的價值之一是提升交通安全性。但是如何證明自動駕駛的技術能夠帶來安全性上的提升又如何對這一能力進行準確評估是在這項技術誕生之初人們就開始思考的問題。雖然時至今日仍然尚未有一個統一的標準但是相比十年前已經有了一些方法論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