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深評:從車展看智能網聯普及有多遠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20年,受新冠疫情及車市遇冷影響,日內瓦、巴黎等海外知名車展全部熄火,而北京車展作為全球首個“未失約”的國際A級車展,參展車輛達785臺,涵蓋新能源車160臺、全球首發車82臺、概念車36臺等,受到廣泛關注。

  而圍繞本次車展“智領未來”主題,汽車智能網聯領域的熱點話題更是持續不斷、風頭無兩,那主要車企究竟有哪些相關的技術展示?結合近期的車企布局動向,又能看出未來市場的哪些發展新趨勢?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在下文一一探究。

一、從“高高在上”,到開始“接地氣”,智能網聯普及化程度增強

  縱觀車展前后,各家車企你方唱罷我登場,密集發布新品、新技術和新戰略,市場也因此波瀾驟起、變化繁多,身在其中,難免讓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但追本溯源,其實都是各品牌為應對當下日益激變的消費需求,和以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等為代表的“新四化”行業發展浪潮,而進行的本土化戰略調整。

  事實上,在“新四化”時代中,汽車電動化一直在歷屆車展中“唱主角”,吸睛度最高,而根據此次參展新品來看,NEDC工況下純電續航里程已普遍在500km左右,其中,合資系新秀日產Ariya達到483km,較當前現有合資產品水平大幅上升;中國品牌產品,以領克ZERO達到700km、北汽新能源ARCFOX αT達到653km為代表,續航水平超過600km的展品不勝枚舉,高水平續航技術大有普及化應用趨勢。隨著產品間續航能力差距及壁壘的逐漸減少和消除,相信在不遠的將來,圍繞以電池性能、續航長短而展開的同質化競爭局面,勢必更加嚴峻。

『ARCFOX αT』

  與此同時,結合近期銷售火爆的代表特斯拉Model 3及宏光MINI EV來看,兩車主銷版續航分別為445km和170km,續航能力卻遠不及同級其他對手,拼續航或非影響用戶下單及確保企業未來成功“出圈”的關鍵。

  而特斯拉作為該細分市場不可回避的標桿型企業,在產品端以電動化為切入點后,通過在智能化、網聯化、數據化等領域的深耕,確立的差異化產品、技術及品牌形象收效顯著,盡管全球宕機、安全事故等負面事件屢屢發生,但其流量明星地位無可撼動,長期坐擁全球電動車銷量的頭把交椅,堪稱教科書級別。

『哈弗H6』

  也正是基于此,在國內從新興造車勢力到傳統車企,從最早的高價位新能源車型,到如今中低端價位的普通燃油車型,智能網聯功能的應用水平及品質不斷加強。以車展前夕上市的第三代哈弗H6為例,該車基于高智能模塊化技術平臺長城·檸檬開發,是首款可實現整車FOTA升級的燃油SUV,并提供5G擴展能力、接近L3級有條件自動駕駛能力及可實現3屏交互的智能座艙體驗等,上市之后便在口碑和銷量上實現雙豐收。

  而在車展前夜首發并參展的領克ZERO,表現亦同樣不俗,該車基于全新的純電動車架構SEA浩瀚開發,能在車輛全周期、全場景內,實現車輛性能、娛樂等層面的整車FOTA升級,并通過整合軟硬件生態,可提供更加數字化、零邊界的智能座艙體驗(官宣為AI Mate);同時根據官方規劃,在國密芯片5G T-box等的加持下,領克品牌產品在2021年將實現結構道路的高度自動駕駛水平(L3級),在2023年進階到開發道路高度自動駕駛水平(L4),整體的實力同樣可圈可點。

『領克ZERO』

  坦率的說,隨著國內主要企業以全新平臺及架構為依托,在智能網聯領域的不斷投入和加碼,未來在行業產品競爭中,大概率將從過去較為單純的比發動機排量、價格和設計,逐漸朝著向比芯片算力、智能網聯性能等屬性更為多元化、并相互融合的方向發展,在產品端,真正實現由內而外跨越式的突破和進步。

二、智能座艙:百家爭鳴,各有不同

  在手機行業,蘋果以iOS系統為基石,在自研A系列芯片及大尺寸液晶屏等特色加持下,打造了不易被模仿的應用生態和高端品牌形象等壁壘,也憑借其智能化的核心,顛覆并引領了整個手機行業的發展趨勢。

  視線回歸到汽車業,未來,汽車也遲早成為連接人和生活的智能終端,特斯拉作為最早的“入局者”,在智能座艙及自動駕駛相關技術體驗方面,出類拔萃,與傳統車企形成的明顯區隔,也成為國內眾多品牌在產品開發時競相研究的對象。

  而圍繞汽車智能座艙這一話題,結合車展期間主要車企亮相的新品數據來看,無論是整個座艙內液晶屏的應用數量及尺寸水平,還是在人工智能語音交互、智能家居互聯等多媒體功能多樣性,各品牌都可謂下足了功夫,較過去不斷改善和進步,水平明顯提高。

部分車企代表新車信息整理廠商車型座艙液晶屏儀表尺寸中控屏尺寸其他屏幕尺寸華人運通高合HiPhi X14.6英寸16.9英寸副駕駛位置19.9英寸等天際天際ME712.3英寸15.6英寸副駕駛位置12.3英寸后排雙12.8英寸等

吉利星瑞12.3英寸12.3英寸-長城哈弗大狗10.25英寸10.25/12.2英寸-一汽奔騰奔騰B7012英寸12英寸-奇瑞星途TXL16英寸16英寸空調控制區液晶屏10英寸左右等奇瑞星途VX12.3英寸12.3英寸空調控制區液晶屏10英寸左右等一汽-大眾第八代高爾夫10.25英寸8.25英寸-北京現代新伊蘭特10.25英寸10.25英寸-北京現代途勝L10.25英寸10.25英寸-日產Ariya12.3英寸12.3英寸-制表:汽車之家行業評論員  具體來看,新興造車勢力新秀高合HiPhi X及天際ME7在在座艙內都采用大屏化、多屏化(≥3)的策略,其中高合HiPhi X中控及副駕娛樂屏尺寸分別達到16.9英寸、19.9英寸,在門板兩側還各有一塊類似屏幕的氛圍燈面板,座艙在視覺感觀上的數字化氛圍表現出眾;同時,根據官方信息,在同級產品中,還搭載能實現全車級的語音控制、車輛操作全覆蓋的HiPhiGo車載智能操作系統等黑科技,實力不俗。

『高合HiPhi X內飾』

  而在老牌中國車企新增產品中,諸如星瑞、哈弗大狗、全新奔騰B70等也是緊隨其后,并不遜色多少,普遍搭載2塊中大尺寸屏幕,全液晶儀表及中控屏尺寸多在10.25-12.3英寸左右,較為吸睛。其中,星途TXL憑借中控均為16英寸的雙聯屏,在中國品牌中產品中表現突出,而且還裝備了可實現支持人臉識別、聲紋識別等功能的“Lion4.0雄獅智云系統”,此外,MG領航、全新奔騰B70還提供支持自定義形象的AI助理,并接入車家互聯等生態,在功能多樣性上絲毫不亞于新興造車勢力產品,頗有看點。

  而合資系,此次參展新品多以換代車型為主,除高爾夫搭載8.25英寸的中控屏略顯小氣外,新伊蘭特及途勝L等產品,裝備的液晶儀表及中控屏都在10英寸左右,相比舊款車型,實力大幅提升,而且多媒體功能方面,也有進步,體現了更加便捷的人機交互體驗。不過相比各中國品牌,還是略顯保守。

『新伊蘭特內飾』

  可以看到,如果單純用數據來說話,各家車企在座艙智能體驗方面,都有長足進步,尤其是新興造車勢力等,在屏、互聯相關的多媒體新功能方面,布局態度積極,通過軟硬件升級及打破過去產品在座艙造型布置環節所墨守的許多邊界,在功能多樣性及使用效果方面越來越優秀。但量化數據比拼之外,數字化、互聯化功能的可靠性、安全性等方面也絲毫不容有失,考驗著每家車企的造車功力,決定著未來成敗。

三、自動駕駛:千帆競渡,應用速度、廣度及體驗度的比拼是關鍵

  傳統車與智能汽車的很重要的一個區別就在于自動駕駛,而當人們提起自動駕駛或無人駕駛時,大多與特斯拉的Autopilot自動輔助駕駛系統相聯系。

  實際上,目前,長城、吉利、長安、廣汽及上汽等國內主要廠商,都已經實現了L2級自動駕駛產品的生產上市,不過從26.88萬元的電動車榮威MARVEL X,到12.99萬元的普通燃油車長安UNI-T,產品間的跨度大,價格分化明顯。

『長安UNI-T』

  同時,在L1級功能應用車型方面,像8.98萬元的新寶駿RS-3、9.69萬元的逸動XT等,產品價格已經下探到10萬元以下,進入門檻已經很低,與過去相比不可同日而語。

  而從本次參展車型及近期發布新品來看,無論是即將國產上市的合資系燃油車高爾夫、伊蘭特以及電動車日產Ariya等,還是在前文已經贅述的第三代哈弗H6等中國品牌新秀們,普遍都屬于L2級水平,而且在產品功能多樣性及應用車型覆蓋面上來看,水平也呈不斷增強趨勢。比如第三代哈弗H6,已經應用了過去只有高級品牌才裝備的可實現50米范圍內的循跡倒車、全場景識別的AEB及全自動泊車等功能,毫不遜色于高價位產品。同時,包括像微型車新寶駿E300等在內,裝備AEB的展品,更是不可勝數,可以說,L2級及以下的自動駕駛功能,正朝著普惠與民的方向,滲透到各個車級、品牌的乘用車產品序列中。

  同時,按照各車企在展會前后發布的布局規劃來看,從2021年開始,領克等具備中國傳統造車勢力背景的車企,將率先投入L3級產品;新興造車勢力代表理想汽車在招股說明書里也曾明確提到,在2022年前將達到L3級,換言之,隨著傳統車企與新興造車勢力在智能化技術應用上,逐步回歸到一個賽道,自動駕駛技術也將實現“從2到3”的跨越。

  而未來,圍繞各個品牌在產品技術端“人無我有,人有我優,人優我廉”的競爭原則,企業一方面要比拼加快更高層級自動駕駛技術的落地,以搶占市場先發優勢,確立品牌高端形象;另一方面,如何通過降低成本,將現有技術及功能在更多產品中普及化,并通過FOTA遠程升級等手段,確保現有功能不斷衍生、進化,從而在消費者端打造優秀的消費體驗和口碑效果,形成良性的發展節奏,成為擺在各家車企面前不可回避的關鍵。

四、總結

  “戰鼓響,號角鳴”,在全球汽車市場內外交困、日趨復雜化的大環境下,此次北京車展的順利舉辦,顯得尤為難能可貴,而借著此次車展,頭部車企在汽車智能座艙、自動駕駛端的大放光彩,也揭示著未來各品牌之間,圍繞以智能網聯相關技術的“軍備競賽”和相互廝殺,必將更加激烈。

  不過,汽車智能技術的應用、普及和進階,還需要與智慧城市、智慧交通及5G技術等項目建設,相互統籌、協同發展。也就是說,各品牌之間,早入局者,具有先發優勢,但也未必穩操勝券,后來者,同樣完全有機會實現逆襲翻盤。誰能把握好在產品及技術端的投放節奏,為消費者提供持續的、優秀的駕乘體驗,最終才能脫穎而出,獨占鰲頭。

標簽:特斯拉Model 3 2022款 556km 后輪驅動版 2022款 675km Performance高性能全輪驅動版長安長安UNI-T 2023款 1.5T 卓越型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深評:從碰撞測試看汽車ADAS發展趨勢

每當ENCAP、CNCAP等汽車安全評級結果一發布就會受到各家車企廣大與消費者的關注可見“安全性”總是永恒的話題。隨著智能網聯技術的發展各種新功能層出不窮汽車安全的測試內容也從之前的正面側面碰撞等被動安全的評估轉向了主動安全的評估

1900/1/1 0:00:00
深評:從高傲跌落 特斯拉不敢再放肆

或許從此時開始真的不會再有人愿意“寵愛”特斯拉。4月21日晚鄭州市鄭東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因特斯拉車主上海車展維權一事責成特斯拉汽車銷售服務有限公司立即出具相關行車數據。鄭州特斯拉稍后給出回應會提供事故前半小時數據。視角轉向大洋彼岸

1900/1/1 0:00:00
深評:從大眾EV計劃看舊電池值多少錢?

前不久大眾宣布要花10億歐元建個10GWh的電芯廠把電池企業嚇了一跳。最近大眾又推出了EV計劃要做電池回收又讓行業為之一震。大眾之所以把電池企業嚇一跳倒不是因為他們怕大眾搶生意而是因為入電池這行當真的很難

1900/1/1 0:00:00
深評:從布加迪說起 3D打印如何減重?

最近網友有個問題:為什么討論頂級超跑的時候總是默認布加迪不在討論范圍內?排名第一的回答是:因為它根本就不是頂級它是超頂級。從0加速到400kmh再減速至0總共只需要4196秒。油門一踩直接開向人生巔峰的感覺。超跑對于車身的輕量化是非常看重的幾公斤都會影響性能的表現

1900/1/1 0:00:00
深評:純電動車的續航里程偏差多有大?

從前不久廣州車展上的純電動車新品來看未來上市的車型工況續航會以300km為起始“及格線”而且主流車型會有400km甚至更高的續航能力。消費者既可能感到驚喜但一看電池能量又可能對續航是否靠譜以及整車能耗的真實性存在一些懷疑特別是在真實駕駛過程中很難開到企業所宣傳的標稱數據

1900/1/1 0:00:00
深評:傳統車企如何玩轉“用戶運營”?

智能手機行業中幾大頭部品牌在用戶運營上可謂出類拔萃“果粉”、“花粉”、“米粉”等比較有代表性的鐵桿粉絲圈層經常出現通宵排隊搶購新機型、千里自費應援廠商活動等狂熱舉動忠實用戶不僅信賴產品及技術更深層次的驅動力來自于對品牌情懷的強烈共鳴和向往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