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深評:換血一年后 觀致汽車翻身了嗎?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18年,觀致汽車創下歷史銷量最高點。前三季度,觀致銷量達到4.81萬輛,同比暴增412%。銷量暴增的背后,觀致汽車可能依舊面臨著高達22億元的巨額虧損。一面是銷量暴增,一面是巨額虧損,這一年觀致汽車經歷了什么?我們一起來看看觀致的變化。

●《深評問道》是什么?

  《深評問道》是汽車之家首個面向行業端用戶打造的節目,特約汽車行業資深從業者執筆,獨家解析/揭秘行業大事件。除了熱鬧表象,我們更想向您呈現對事物本質、因果以及未來可能性的探究和思考。

  本期行業評論員——田永秋,《汽車海外并購》和《智能電動汽車》創始人,汽車行業資深評論員和分析師,曾先后供職于主機廠、零部件、媒體和咨詢公司,專注于汽車行業特別是新能源汽車行業的政策法規、市場趨勢、跨國并購以及造車新勢力的研究與分析。

  ★ 從金主寶能到來,觀致大換血說起

  根據持有觀致汽車24%股份的外方小股東Kenon Holdings的三季報,2018年前9個月,觀致累計批發銷售48100輛汽車,創了觀致汽車自成立以來銷量最高歷史記錄。觀致銷量暴增的超好表現與哀鴻遍野的中國整體乘用車市場形成了鮮明對比。

  自寶能2017年12月21日正式入股觀致以來,成立十年之久的觀致汽車已經正式從原來的奇瑞汽車與量子公司50%∶50%的中外合資公司,正式演變成由寶能、奇瑞和量子三方以51%∶25%∶24%股比關系成立的中-中-外三方合資企業。

  從筆者追蹤整個并購過程來看,寶能從2017年5月起通過其孫公司杭州城茂投資公司戰略投資觀致汽車,寶能大體通過先收購股權再增資的方案,通過《投資協議》、《補充修改協議1》、《補充修改協議2》、《補充修改協議3》和《合資協議》的一攬子操作,成為控股觀致51%的絕對控股股東。

  杭州城茂計劃先投資33億元,從量子手中收購觀致25.5%股權,從奇瑞手中收購25.5%觀致股權,這樣將三方在觀致中的股權保持在51%∶24.5%∶24.5%之后,再進行增資。

  后隨著“雙積分政策”出臺,形勢發生了變化。雙積分政策要求“油耗正積分只能在有25%股權關系的關聯公司之間轉讓”,因此三方同意量子多出售0.5%股權給杭州城茂,而奇瑞少出售0.5%股權,這樣奇瑞在觀致中的股份從24.5%增加到25%,以便更好地應對雙積分政策的壓力。這就是我們看到的奇瑞國有資產在產權交易二次掛牌的原因。

  奇瑞第一次掛牌的時間是2017年7月12日至8月8日,長江產權交易所將蕪湖奇瑞汽車投資有限公司持有的觀致汽車股權50%中的25.5%掛牌轉讓,上述原因使得沒有企業摘牌。

  第二次掛牌的時間則為2017年11月17日,長江產權交易所再次發布觀致汽車的股權掛牌轉讓公告,只不過這次轉讓的股權是25%,然后杭州城茂直接出手,從奇瑞手中收購了其持有的觀致汽車的25%股權。

  經過一番折騰,觀致從原來奇瑞與量子50%∶50%的合資公司,正式變成了杭州城茂以51%∶25%∶24%的三方合資公司。

  2018年7月,中國監管部門批準了觀致汽車三方股東繼續依照各自相應的股權對觀致進行65億元的再增資計劃,這一計劃包括了此前奇瑞和量子為觀致提供的股東借款所轉化成的股權。此后,資金增到與其目前注冊資本104億元持平的程度。

  最終結果顯示,杭州城茂,占觀致24%股權。

  2018年4月,三方同意將此前的股東債權轉換成公司股權,不必再按投資協議規定增資,因此奇瑞和量子這次實際上相當于自己沒怎么掏腰包,僅僅走了個名義上的流水,把出售股份的錢再次投入到觀致增資中。

  此外,三方合資協議還約定了股權鎖定期,奇瑞未來可以根據其IPO的需要,將其所持有的觀致股權劃轉到奇瑞的上市公司;而量子可以在三年內最多轉讓其所持股份的50%,三年后可以將其所持觀致股權全部轉讓;而寶能對上述股權轉讓均有優先購買權,在本協議簽署完結后兩年里,寶能有優先進一步增持觀致股權至67%的權利。至此,沸沸揚揚持續了一年半之久的寶能入股觀致汽車的大戲,終于塵埃落定。

  2017年12月29日,工商注冊信息顯示,觀致汽車法人代表和董事長正式由為陳安寧更換為寶能控股有限公司現任總經理、寶能汽車有限公司現任監事會主席陳琳。隨后,寶能方面任命原北汽集團黨委常委、北汽集團新技術研究院院長李峰為寶能汽車常務副總裁兼觀致汽車CEO。緊接著陳睿、鄔學斌、蔡建軍等紛紛加盟觀致。

  ★ 銷量暴增/單車虧損下降背后,總虧損繼續加大

  據Kenon的三季報,2018年前9個月觀致累計批發4.81萬輛,其中一季度批發1.14萬輛,二季度批發1.92萬輛,三季度批發1.75萬輛,三個季度均創了觀致汽車自成立以來季度銷量的最高歷史記錄。

  特別是二季度1.92萬的銷量,比2017年同期的三千輛暴增了5.4倍。三季度的1.75萬輛也是觀致繼二季度后的第二高歷史記錄。

  雖然觀致認為這是個“巨大的進步”,但在筆者看來,銷量暴增最主要的原因除了去年基數較低外,主要還是得多多感謝大金主寶能公司。寶能不光大手筆投資入股了51%股份,還把關聯公司的共享出行板塊——深圳前海聯動云汽車租賃有限公司采購業務一并帶給了觀致。

  根據寶能與觀致的協議,寶能的關聯公司2017年從觀致采購1.5萬輛汽車,用于共享出行服務。2018年寶能及其關聯公司計劃從觀致采購9.5萬輛汽車,2019年-2020年,寶能每年將從觀致采購10萬輛汽車。

  可以看出,寶能的采購大單是觀致汽車銷量短期內暴增的最直接原因。這也解釋了為什么其新任CEO李峰在2018觀致汽車營銷年會上敢于宣布“觀致汽車今年的銷售目標是8萬輛”,并且有機會“沖擊10萬輛,挑戰12萬”的宏偉目標了。

  根據Kenon的三季報,受銷量暴增412%的拉動,觀致汽車前三季度銷售收入也暴增了349%,達到了44.17億元人民幣。而同期銷售成本也增加了305%,達到了50.51億元。

  從絕對量上看,和過去三年一樣,觀致的銷售成本始終高于銷售收入,這樣虧損是必然的。從增長幅度來看,這應該是近年來觀致汽車首次實現銷售收入增幅高于銷售成本增幅,最終結果的導向應該是虧損逐漸減少。

  根據筆者的測算,從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對比中可以看出,2014年二季度銷售收入與銷售成本之間相差+1.3萬元,屬于盈利狀態;從2014年三季度起,觀致便開始了季度持續虧損的厄運,季度單車虧損幅度從4600元到4.3萬元不等,平均季度虧損從2014年的-1.47萬元,增加到2015年的-1.51萬元,2016年的-2.2萬元和2017年的-2.6萬元。

  2018年前三季度平均季度虧損為1.38萬元,較過去三年大幅下降,可以看出自大股東寶能和新的管理團隊入主后,虧損幅度的確在縮小,業績也得到了改善。

  受銷售運營成本大幅飆升影響,觀致三季度虧損增加到了6.21億元,今年前三季度,觀致的總虧損達13.62億,較去年同期增加了123%。這是觀致連續第31個季度虧損,也是2014年正式開始汽車銷售以來的連續第16個季度虧損。

  從2011年“奇瑞量子”正式更名為觀致汽車至今,再到“大金主”正式入主觀致的8年時間里,觀致汽車先后經歷了7億元、6億元、15億元、22億元、25億元、19億元、16億元和13億元的虧損,累計虧損達到了124億元左右。

  筆者根據2014-2017年前三季度平均虧損占年度虧損的60%來推斷,2018年全年觀致的總虧損依然會維持在22億元左右。

  從2016年年報起,觀致外方股東Kenon在財報中特意增加一個附件來解釋觀致的非國際財務準則下。

  相比一般企業采用的衡量企業主營業務盈利能力的EBIT。

  觀致強調EBITDA,無非是說,前幾年研發等費用的大額攤銷影響了現在的業績,大家應該剔除掉這些“前人”造成的攤銷包袱,來看待現在觀致業績的持續改善。

  如果不用調整后的EBITDA來測算,2018年前三季度觀致總虧損-13.62億元,如果用調整后的EBITDA來測算,剔除凈財務成本、折舊以及無形資產攤銷等因素,則觀致2018年前三季度虧損才-5.21億元,虧損幅度收窄了62%。

『觀致5』

  筆者認為,觀致通過各種努力擴大銷量、降低成本、減少虧損的路徑是正確的,應該繼續堅持,同時還應該繼續保證大客戶采購的基礎上,下大力氣研究和實踐各種提升高利潤的私人消費的方法和渠道,最終實現實質上的盈利,爭論何種會計準則“粉飾”虧損沒有太多現實意義。

  從資產負債情況來看,截止到2018年9月30日,觀致共有總資產122.19億元,其中流動資產44.53億元,非流動資產77.66億元;流動負債46.54億元,非流動負債37.2億元。

  根據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顯示,2018年8月9日,江蘇省工商行政管理局核準了觀致汽車注冊資本增加到了169.25億元。此前觀致汽車的注冊資本為104.25億元。由此可見,寶能入主觀致+增資的65億元也已經成為其注冊資本的一部分了。

   全文總結:

  在大股東寶能到來這一年,觀致汽車有錢了,銷量也提升了,最重要的是,其單車虧損已較前三年大幅下降。但與此同時,觀致仍未能從虧損的泥潭中掙脫出來。在依靠金主寶能背后大客戶的同時,觀致何時能“馳騁”私人消費者市場,這仍需期待。

標簽:奇瑞艾瑞澤5 2021款 PRO 1.5L 手動 青春版 2021款 PRO 1.5L CVT 青春版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深評:競爭變量 汽車軟件將如何進階?

軟件定義汽車這個概念已經提出來兩三年了對于汽車尤其是電動車來說從來沒有一個時代對軟件如此的重視。過去的2021年汽車行業處于大變革之中電動汽車繼續高歌猛進市場占有率突破10比亞迪和新勢力交付創新高

1900/1/1 0:00:00
深評:經銷商集團財報向“豪”向“新”

三月底四月初。各個上市汽車經銷企業陸續發布了上一年度整年財報。出人意料的是飽受疫情陰影的汽車市場于2020年下半年強勢反彈除廣匯汽車外各個頭部經銷企業均呈現不同程度的增長趨勢

1900/1/1 0:00:00
深評:交付難or沒訂單?新造車量產疑云

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轉眼2018年只剩下最后4個月的時間所有宣稱已經量產的造車新勢力都共同面臨著兌現承諾時日無多的“焦慮”。壓力之下分歧已開始在陣營內部擴大最引人注目的莫過于小鵬和蔚來的一萬臺交車局了。發布會預售訂單時風風火火、各種秒搶;交付車輛時神神秘秘、數據云山霧罩

1900/1/1 0:00:00
深評:話語權之爭 車企/電池廠關系走向

前段時間新的補貼政策出來之后估計很多新能源車企都倒吸了一口涼氣補貼退坡幅度超50這意味著整車成本驟然升高了不少

1900/1/1 0:00:00
深評:寒冬中新機 中國車市迎投資佳期

最近接觸幾個整車廠都在談2020年還要負增長亞歷山大都在談未來45年都是調整期壓力繼續山大。不得不說直到現在中國汽車行業的凜冬仍然還未過去甚至在這個年底在逐步擴大的新能源汽車負增長壓力下凜冽的寒風還有加重的趨勢。但是中國古老的智慧告訴我們:冬至一陽生

1900/1/1 0:00:00
深評:國六倒計時 車市下滑壓力加劇

距離“國五”排放標準的全面實施僅過去兩年時間國六就已經進入“倒計時”。國五與國六之間車型的切換對當前月份及未來幾個月汽車銷售市場的影響越來越大已經超出了汽車廠家和經銷商原來的預期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