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深評:撕下畫皮 等速續航忽悠誰之過?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電動車續航里程普遍偏短造成消費者“里程焦慮”是長期存在的客觀事實,因此車企在此前幾年的宣傳過程中,長期使用“等速續航里程”來“揚長避短”。等速續航這一宣傳技巧,到底是誰先使用?又是什么樣的原因開始大范圍蔓延?到底合不合理?應該怎么樣去看待和處理?我們就來研究一下等速續航的問題,以期對國內產業發展有所借鑒。

●《深評問道》是什么?

  《深評問道》是汽車之家首個面向行業端用戶打造的節目,特約汽車行業資深從業者執筆,獨家解析/揭秘行業大事件。除了熱鬧表象,我們更想向您呈現對事物本質、因果以及未來可能性的探究和思考。

  本期行業評論員——智電汽車專家團,由一群擁有汽車專業碩、博士學歷,十年以上汽車產業工作經驗,分布在高校、汽車行業協會、零部件公司、主機廠、咨詢公司等不同產業環節鏈條上的資深人士組建。在汽車產業向智能化、電動化轉型升級之際,向更多的人分享汽車產業的新科技。

  本文作者:胡玉峰,先后從事汽車電控開發、整車試驗、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產業咨詢等工作,曾參與國家863重大項目、工信部“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中國工程院“汽車強國戰略”等10余項重大研究/行動,擅長汽車產業評論分析與政策解析。

本期精華導讀

  ★科普定義:不同工況下的續航里程到底有什么貓膩?  ★等速續航“大熱”反映的本質是純電動汽車短期內無法完全解決車用電池技術應用需求。  ★應著重強調的是,純電動片面追求續航里程是錯誤的方向,充電速度才更為關鍵。  ★必須盡快制止等速續航的不良宣傳,還消費者一個真實的購車參考標準。  ★制止等速續航宣傳,不能指望車企本身,而是要靠政府、第三方機構、媒體、消費者共同發力。

一、何謂等速續航?

  “NEDC續航”、“等速續航”、“最大續航”、“EPA續航”、“實測續航”,這些都是消費者在購買純電動汽車時最常見的字眼,不太熟悉汽車的消費者,通常都被這些字眼繞的稀里糊涂,再加上4S店培訓的話術一繞,更是頭暈眼花。

  而最近車和家CEO李想公開怒噴“等速續航是丟人宣傳手段”,則將這一現象徹關于等速續航的大討論熱火朝天,在發表觀點之前,筆者先對幾個續航稱謂進行簡單的科普,前方低能預警,行業人士請直接跳轉一下段。

各類續航里程標準的釋義序號稱謂簡介1NEDC續航采用現行國家標準工況通過標準程序測試所得的續航里程,有加減速和高低速2等速續航一直采用60km/h勻速行駛測得的續航里程3最大續航基本等同于等速續航,也有企業在等速續航上人為加值4EPA續航采用美國標準工況通過標準程序測試所得的續航里程,相對NEDC更加嚴苛,里程偏低5實測續航媒體或消費者通常自行在公開道路上駕駛所得的續航值,因道路環境、路線、駕駛風格不同而結果相差較大,里程偏低6WLTP續航采用全球最新制定的WLTP工況通過標準程序測試所得的續航里程,相對最接近實際道路駕駛的標準工況,里程偏低制表:汽車之家 行業評論員  當然,我們國家也制定了自己的中國工況,比WLTP更加接近中國實際道路駕駛情況,但暫未執行,所以目前還未有電動車放出相關的測試數據。

二、等速續航為何會鋪天蓋地?

  既然是按照60km/h一直勻速行駛所測得的數據,那這個數據就完全不具有任何參考價值:別說在實際道路上,就是在封閉道路里保持60km勻速行駛這么久,也得費一番周章。那等速續航這么不科學,為什么會得到鋪天蓋地的宣傳呢?

  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應該找一找誰是“始作俑者”?在筆者的印象中,一款中國品牌微型電動車在2016年推出了改款車,實際續航170km,但在宣傳頁面里使用到了“220km最大續航”這一字眼。這一“神操作”迅速震驚了業界,于是“前赴后繼、不絕于耳”。

  顯然,一旦競爭對手采用了具有吸引眼球的宣傳術語,其它車企不可能聽之任之,所以“等速續航”、“最大續航”這樣的字眼迅速在各大宣傳版面拋頭露臉,更有甚者,直接在主宣傳頁面將NEDC續航里程直接拿下,用等速續航代替。

  而NEDC續航與等速續航之間,少說50km、多說100+km的巨大差異,讓很多消費者在實際使用后大感上當,甚至還有怒罵“虛假宣傳”。

三、等速續航“大火”的本質起因是電池

  表面上,等速續航鋪天蓋地是因為純電動續航里程普遍偏低,為了增強消費者購買意愿,而被迫采用了夸大宣傳的手段。但深入來看,等速續航“大火”的本質是電池技術長期無法取得全面突破所引起。

  具體而言,從這幾年新能源汽車推薦目錄的情況來看,動力電池能量密度的確在大幅提高,但這種提高只是相對而言,而非絕對。按照替代燃油車,也就是說動力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應該在當前的基礎上至少再提升1倍,達到300Wh/kg以上,才不會產生“大部分能量用于運輸電池本身”的弊病。

新能源乘用車電池包能量密度情況電池包能量密度2017年車型數量2018年車型數量2019年車型數量小于90Wh/kg190090-120Wh/kg168420120-160Wh/kg17457627大于160Wh/h06714制表:汽車之家 行業評論員  但實際上,目前系統能量密度經過3、4年的提升,也才僅僅從100Wh/kg左右提升到了150Wh/kg左右,按照技術進步“前高后低”的客觀規律,現有技術體系的鋰離子動力電池想要突破300Wh/kg至少要等10年以上。

  顯然,這樣的技術指標和技術進展速度是無法滿足車企胃口的,在指望不上電池企業后,車企不得不在旁門左道上下功夫。這才是等速續航“大火”最根本的原因。

四、解決里程焦慮要靠充電而非電量

  當然,我們不能忽視客觀規律,而將鍋一味扣在電池企業腦袋上,但我們需要重視的一點是,想要破解“電池技術不能滿足整車需求——續航里程偏短——消費者里程焦慮——車企被迫夸大宣傳”這一傳導邏輯,不應該在電池能量密度或者堆疊電量上下功夫。

  真正能在技術上起到決定性改變的,是充電速度。讓我們回到消費者真實應用習慣上來看這一問題:事實上絕大多數時候消費者不會在燃油車的油燈報警后產生任何的“里程焦慮”心理,并不是因為加油站數量和密度真的多到隨處可見,而是因為補給燃油的速度非常快。

  更進一步說,3分鐘左右的隨加隨走的加油時間,會讓消費者產生一種心理暗示:即便這個加油站離我還有10公里、20公里遠,我也高枕無憂,因為加油只會是一個順路的事情,不會耽擱其它事情。

  換到純電動上就不一樣了,真正讓他們里程焦慮的是:電動車一般充電都要花幾十分鐘甚至1個小時以上,一旦自己不趕緊抽空去充電,真要沒電又趕上其它事情需要處理的時候,就非常尷尬了。兩者雖然都是只剩幾十公里的續航,但前者的“不耽誤事”和后者的“必須當成一件事”,才是真正造成后者“里程焦慮”的直接原因。

五、雖是第一責任方,但指望車企不現實

  既然等速續航不客觀、不準確,存在誤導消費者的可能。但很遺憾的是,從嚴格意義上講等速續航這種“虛假宣傳”并不能從法律角度上真正被定義為“虛假宣傳”。

   因為這個指標也確實是通過標準方法測量出來的結果,是實實在在跑出來的測試指標,盡管這個指標不合理、不能與真實應用的里程劃等號,但本質上這個指標不是“假的、不存在的、冒充的、憑空捏造的”。所以,從法律角度而言,將等速續航定義為“虛假宣傳”是矯枉過正。

  也就是說,雖然車企是造成等速續航“大火”的第一責任方,但通過法律途徑制裁車企的可能性接近于0、通過法律途徑將等速續航這個字眼強制抹去的可能性也接近于0。

  只要電池技術包括充電問題沒有徹底解決,上面提到的傳導邏輯就不會徹底中斷,哪怕是NEDC測試達到1000公里續航,車企也會有主觀能動性將等速續航“1200公里、1300公里”的字眼高高掛在產品宣傳頁面上。這是我們必須接受的現實。

六、制止等速續航宣傳,多方發力才是關鍵

  接下來拋出筆者對等速續航的核心觀點:等速續航雖然不是虛假行為,但過度宣傳等速續航會有損絕大多數消費者的權益,這種行為必須盡快制止!

  第一,國家必須盡快引入中國工況測試標準并加強官方宣傳。不管是等速續航還是NEDC續航,甚至WLTC,在國內都存在很大的失真和局限性,與消費者真實使用的續航表現相去甚遠。在這種情形下,中國工況的引入就要進一步加快,因為中國工況是基于中國77個課題團隊、近1100名科研人員、41個代表性城市展開的實驗調查所得,每個城市至少采集了100輛車的實際行駛數據。相較于WLTC的394輛車、64.5萬公里開發用數據,這是迄今為止全球規模最大、范圍最廣、參數最多的調查。對消費者的購買建立一個最正確、最直觀、最可靠的指導標準。

  因此,筆者再次呼吁,國家相關部門和第三方機構應該盡快推動中國工況接入實際應用,不能再拖、不能再等,更不能像國六一樣直接把歐洲的WLTP拿進來。同時,國家相關部門和第三方機構要加強官方宣傳和引導,讓消費者熟悉中國工況的代表意義,這是制止等速續航最重要的事情。

  第二,媒體特別是主流媒體要持久以身作則。對于消費者而言,真正到店選購純電動汽車的時間實際上遠遠少于互聯網信息接觸的時間,因此主流媒體要持久的以身作則,堅持帶頭不使用“等速續航”這一宣傳說法,堅持對“等速續航”的批判,讓消費者更早、更多的意識到“等速續航”的不合理性。很慶幸的是,汽車之家已經聯合了部分媒體倡議這一行動,希望一以貫之,也希望越來越多的媒體加入這個倡議行動。

  第三,消費者自身要形成抵制的風氣。消費者在更多了解到等速續航的弊病后,要學會堅決抵制,在同4S店交流、同其他消費者交流時,要堅決亮出抵制、揭露等速續航弊病的立場,在消費者層級形成一種排斥的風氣,這對于夸大宣傳的車企而言將是最致命的行動,讓車企主觀上放棄使用等速續航這一宣傳口號。

七、結語

  純電動汽車發展至今,真正的產業化不過寥寥數年,前期出現一些亂象是很正常的事情,但往下走,產業必須規范化發展才有明天,希望在接下來的時間里,我們能不斷看到,車企主動將產品真實的一面交還給消費者。買一次上當不可怕,就怕上當了不再買不是?

標簽:notag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深評:特斯拉降價真相 對手如何打贏?

特斯拉的降價策略已經成為一種常規操作與此同時市值和降價之間卻成了反比一路趕超了多家傳統車企市值之和。只有弄清楚背后的邏輯預判后續走向半睡半醒的競爭者們才找到應戰的關鍵

1900/1/1 0:00:00
深評:特斯拉積分收入的“錢”景如何?

不久前特斯拉公布了2020年第二季度財報。財報顯示特斯拉二季度總營收為6036億美元較去年同期的635億美元下滑5環比較一季度的6303億美元微增了1這一成績遠高出市場預期的54億美元;毛利潤為1267億美元較去年同期大漲38毛利率則維持21的高位較去年同

1900/1/1 0:00:00
深評:特斯拉國產后有何競爭力與影響?

如果一切進展正常的話近期上海工廠特斯拉Model3參數詢價將會投產交付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電動車市場“平民版”Model3的國產化將是又一枚核彈的爆發會給國內的新能源汽車行業帶來巨大的沖擊

1900/1/1 0:00:00
深評:順勢而為 車企如何玩轉汽車金融

2019上半年吉利汽車年報的一大亮點就是吉致金融的凈利潤從去年9077萬大增156達到233億占據了吉利上半年凈利潤的6。周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

1900/1/1 0:00:00
深評:數字化轉型是經銷商唯一出路?

進入二季度全國各省市的防疫級別都在有序降低如果境外輸入得到有力控制相信上半年國內各產業將恢復正常運行

1900/1/1 0:00:00
深評:數字化背景下的企業轉型需幾步?

如果你問車企老總現在車市形勢不好該怎么辦?90的老總都會回復一句“修煉內功”。再往深入想哪一種“功夫”非練不可?答案一定是數字化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