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新春暢想丨史上最狂預測幾條能應驗?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他叫李田野,雖不愛寫日記,但確實是個狂人。此人有兩大愛好:白日做夢和夸夸其談,每逢酒后更是信口開河。所幸朋友們皆知其性格,每聽其狂言頂多嗤笑調侃,從不較真。虎年春節聚會時,剛換購電動車的李田野逢人便吹噓新能源,貶低燃油車,遭到一眾嘲笑。面子掛不住的他當即作出大膽預測:2022年國內乘用車市場將掀起巨變,新能源滲透率達到20%、比亞迪銷量躋身前五、中國品牌借電動化潮流實現向上,突破價格天花板……

  誰能想到,現實的發展比他的狂言更狂,虎年白日夢竟然做保守了。兔年春節眾人再度聚首,談及虎年預測,李田野更是得意不已。觥籌交錯間,他醉意越來越濃。散席前,李田野重新做了一番針對2023兔年的預測,相比此前更加大膽、更加狂妄。果不其然,這回眾人的嘲笑聲更大了。

[編者按]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新春來臨,恭祝汽車之家的忠實讀者們,新春愉快,闔家歡樂,萬事如意!對于癸卯兔年,每個汽車從業者都滿懷期待,未發生的事、可能發生的事、不可能發生的事……所有事都出現在新春暢想的世界里。我們期待,所有關注汽車產業進程的讀者,都能在新一年遇幸事、有好事。本篇文章新春暢想系列之第二篇——史上最狂預測幾條能應驗?

狂言一:燃油車就該進博物館

  2022年新能源市場發展之迅猛,超過了很多人的預料。別說是李田野,就連制定戰略的車企高管,亦或是行業機構專家都沒能想到,在疫情、關鍵原材料漲價、供應鏈危機的限制下,新能源汽車滲透率還能節節攀升。數據顯示,2022年全年,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已達到27.6%,相當于每賣出4輛車,就有一輛是新能源。

  更讓人意想不到的是,在新能源大勢的驅動下,國內各乘用車細分市場格局已經變天了。在轎車市場,原本目標與軒逸爭冠的朗逸,如今已經被宏光MINIEV碾壓,秦PLUS更是在某些月份擊敗軒逸成為轎車市場銷量冠軍;在SUV市場,曾經蟬聯幾十個月銷量冠軍的哈弗H6被擠出銷量前三,但替代者卻并不是長安CS75 PLUS或本田CR-V這些傳統勁敵,而是電動化的宋PLUS和Model Y;在MPV市場,別克GL8仍然是中高端產品的標桿,但看著眼下騰勢D9、ZEEKR 009的上升勢頭,誰能保證GL8的王位還能持續多久?

  2022年底,李田野參加了廣州車展,看了不少新車,也聽了不少“狂言”。有的新能源品牌高管聲稱即便補貼退出,2023年新能源市場還將繼續高速發展,甚至有人說“新能源滲透率會達到40%。”

  “這些預言還是太保守了。”李田野和同學們說道。隨即,醉態盡顯的他作出了新的狂人預測:2023年新能源乘用車滲透率能達到80%。什么純電越野、純電MPV,新能源的發展遠不止于此。今年就連房車、救援車都會變成新能源的。電動車沒電了在路邊趴窩,等來的不是柴油拖車,而是攜帶巨大電池、可外放電的移動充電寶;小區里的車位不僅能在用電波谷充電,還能在波峰放電,居民取暖、娛樂用電都能從從車上輸出……

  “至于燃油車,可能會直接變成收藏品,被送進博物館或者舊貨市場。路面上的加油站都會變成超充站或換電站,田徑賽場觀眾席上的助威聲會從‘加油’變成‘加電’。”

狂言二:400萬怎么夠?比亞迪年產銷應該過千萬!

  幾乎是自中國汽車產業進入合資時代開始,中國品牌就從未在銷量上奪過魁,而這似乎也成為“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論調的最佳鐵證。曾幾何時,國內也曾計劃過用新能源“彎道超車”,但這條路走了多年卻并未走通,不得不借助智能化勢頭,將路線修改為“換道超車”。

  2022年4月3日,比亞迪宣布正式停產燃油汽車,未來專注于純電動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業務。此事宣布之初,外界嘩然,畢竟2021年比亞迪燃油車銷量超過13萬輛,鮮有人看好貿然砍掉這十余萬輛銷量規模的比亞迪。

  然而結果是,2022年全年,沒有燃油車的比亞迪累計銷量超過186.85萬輛,同比增長達到152.5%,成功超越一汽-大眾登頂國內乘用車銷量冠軍寶座,結束了中國車市近40年被合資品牌霸榜的歷史。在全球市場,比亞迪也從特斯拉手中奪回了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售第一的位置。

  此前有傳言表示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已經將年度銷量目標定為400萬輛。若傳言屬實,比亞迪將再次被載入中國汽車產業發展史冊。

  “400萬輛這個目標很振奮,但還不夠。”李田野暢想道。根據他的狂人預測,比亞迪將在2023年豪取千萬銷量,躋身全球頂級汽車集團行列。在傳統汽車時代,無法打破技術壁壘的中國品牌只能以市場換技術,而在新能源時代形勢已經逆轉了。在國內終結了合資統治時代后,比亞迪應該在海外開啟合資統治時代。“以后比亞迪應該進軍德國、美國、日本這些汽車工業發達的國家,并在當地開啟‘反向合資’,以后當地消費者開的車尾部都應該變成VW BYD、Toyota BYD……這么一來,法蘭克福、底特律、日內瓦、巴黎車展以后也不用叫‘汽車工業風向標’了,想看真正的風向標,還是來北上廣吧。”

狂言三:一邊挖礦一邊造電池,誰還敢叫我打工仔?

  按常理來說,2022年新能源汽車銷量獲得超預期增長,各新能源主機廠應該賺的盆滿缽滿,可在2022世界動力電池大會上,廣汽集團董事長曾慶洪的那句“目前動力電池成本占到汽車總成本的40%至60%,我現在不是給寧德時代打工嗎?”直接改變了外界認知。原來在電動化趨勢如火如荼的今天,主機廠已經淪為打工仔了。

  再對比一下寧德時代的財報,似乎能很好的佐證曾慶洪的調侃。2022年第三季度,寧德時代實現營業收入973.7億元,同比大增232.5%;歸母凈利潤94.2億元,同比增長188.42%。一個季度取得的凈利潤已經超過上半年總和,平均每日就能賺取超過1億元的凈利潤。

  雖然賺得多,但寧德時代仍不是這場盛筵的最終受益者。在曾慶洪調侃之后,寧德時代董事長曾毓群上臺發言時就曾表示,漲價是上游原材料的資本炒作,碳酸鋰、六氟磷酸鋰、石油焦等鋰電池上游材料均出現價格暴漲。2020年底業內在展望碳酸鋰價格時,還曾“大膽”的將其預測為6萬元/噸,可在2022年,該材料價格峰值一度來到60萬元/噸,兩年翻了10倍。

  于是為了保住利潤,保住“老板”的地位,各車企也相繼打起了自造電池和鋰礦資源的主意。雖然早在兩三年以前,汽車產業就開始四處搶礦,可這多以動力電池企業為主,今年以來,主機廠紛紛下場布局礦產資源,造車的同時還得挖礦,汽車產業發展上百年來還從未見此壯舉。

  “既然新能源車滲透率將達到80%,那以后鋰礦的地位肯定比石油還重要。”李田野的“狂言”再度響起:“未來,得礦者得天下。比亞迪、長城、吉利這些主機廠以后一邊挖礦、一邊造電池、一邊造車。自己造的電池優先搭載自己造的整車,用不完的就賣給其他車企。說不定中國汽車制造業版圖都會整體遷移。研發中心設在北上廣深,制造中心設在西藏、青海、新疆這些鋰礦多的地方,減少物流成本。2023年中國恐怕是要多出不少汽車城嘍。”

狂言四:20萬也敢叫“屠夫”?特斯拉要把價格拉到10萬!

  對于特斯拉的降價,人們是有預期的,尤其是在這家企業多次重申自己的成本定價邏輯后。但沒想到的是,在動力電池成本上漲這么狠,比亞迪、埃安等新能源頭部車企頂不住壓力紛紛漲價的時候,特斯拉居然逆勢而行進行了如此大幅度的降價:1月6日,特斯拉中國宣布部分車型價格調整,Model 3起售價降至22.99萬元,Model Y起售價降至25.99萬元。與此前相比,本輪售價調整的最大降幅達到了4.7萬元。

『Model Y』

  價格變化后,中國新能源乘用車的競爭邏輯立馬發生改變。如今整個市場正在由啞鈴型向紡錘型進化,20萬元價格區間是最有競爭力的細分市場,而揮動“降價屠刀”的特斯拉性價比大增,“3天內斬獲3萬訂單”的傳言也一度登上熱搜。為了接招,競爭對手也開始降價,AITO品牌旗下的問界M5、問界M7兩款車最高降價達3萬元;小鵬P7價格也降至20.99萬元……

『Model 3』

  “Model 3最低22.99萬元起售,這還不夠,‘價格屠夫’的動作豈能如此簡單?”李田野暢想道:“沒準在2023年,特斯拉就宣布進軍微型電動車領域了,就算不叫Model 2也可以取名為特斯拉MINIEV,售價拉到10萬元以下,想想就刺激。這車一出,小區門口的保安都不用值夜班了,哨兵模式24小時視頻監測,遇到小偷就自動駕駛追擊,3s級別的百公里加速,誰跑得過它啊。”

狂言五:百萬元級別的中國品牌遍地走

  曾幾何時,中國品牌是廉價的代名詞,哪怕到了2022年初,在談起中國品牌高端化時,更多也會舉蔚來、高合的例子,因為40-60萬元,已經是人們所能看到的中國品牌價格天花板了。

  可萬萬沒想到,自2022年第三季度開始,中國品牌居然開始向百萬元這個級別進軍了。9月,廣汽埃安推出了全新品牌Hyper昊鉑以及旗下首款車型Hyper SSR。其中,Hyper SSR預售價格為128.6萬元,Hyper SSR Ultimate賽道版預售價格為168.8萬元;10月,BeyonCa旗下首款概念車―GranTurismoOpus1正式亮相,官方稱量產版車型預計售價在100萬元左右;12月,汽車之家獨家獲悉,蔚來即將推出百萬級豪華車,對標邁巴赫S級;2023年1月,比亞迪高端品牌“仰望”正式發布,首款車型U8價格區間直接飆到百萬級別……

『仰望U8』

  “價格都推到百萬級別了,這下誰還敢說中國汽車產業大而不強?”李田野興奮地說道。據他預測,2023年所有中國頭部車企都會推出百萬級別品牌,而且在技術、服務、品牌上都會有相應的支撐。

  “現在的服務,上門加電算什么?2023年的‘百萬品牌’直接幫你把孩子從學校接回來、做好晚飯、輔導萬作業后再把車給你送公司去,正好趕上你加班結束;現在的技術算什么?原地掉頭、橫向移動和浮水模式這些未來都會普及,2023年的‘百萬品牌’遇到障礙物直接能騰空,畢竟大家都在飛行汽車上咋了這么多錢,也不能白研究;現在的品牌算什么?以后國際賽事上都是中國品牌的冠名,歐洲冠軍聯賽直接改名叫歐洲仰望聯賽,NBA可以繼續叫NBA,不過全稱要改成NIO Basketball Association。”

『仰望U9』

  后記:越聊越興奮,越說越迷糊的李田野被同學扶回了家。冬日的冷風一縷縷地刮去酒勁,到家之后他的頭腦終于恢復清醒。回想起今日的酒后狂言,躺在床上的李田野頗覺有些尷尬,但這種窘意并未在他那神經大條的頭腦里存在太久。“大過年的,還不讓人想點美事了?誰會跟醉話較真?”帶著這種自我安慰,李田野迅速進入了夢鄉。

標簽:大眾朗逸 2023款 1.5L 自動得逸版 2023款 1.5L 自動滿逸版 2023款 1.5L 自動五百萬版 2023款 1.5L 自動星空五百萬版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新的風暴已經出現 試長安CS85人機交互

之前我們曾體驗過長安睿騁CC的車載系統簡單實用沒有太多花哨的東西可以稱得上是一套“好用”的系統當然車聯網世界“天上一日地上一年”半年來消費者和供應商對車載系統又提出了更多樣的要求長安也需要針對行業的變化做出改變

1900/1/1 0:00:00
新純電動原型車亮相 本田上海車展陣容

4月8日本田汽車公布了其上海車展參展陣容。據悉本田將聯合廣汽本田汽車有限公司和東風本田汽車有限公司攜旗下全系電動化車型及智能化領域最新技術成果亮相上海車展。本屆車展本田將首次以混合動力、插電式混合動力、純電動的全系電動化產品陣容亮相

1900/1/1 0:00:00
新春暢想丨新勢力做夢都能笑醒的大美事

編者按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新春來臨恭祝汽車之家的忠實讀者們新春愉快闔家歡樂萬事如意對于癸卯兔年每個汽車從業者都滿懷期待未發生的事、可能發生的事、不可能發生的事所有事都出現在新春暢想的世界里。我們期待所有關注汽車產業進程的讀者都能在新一年遇幸事、有好事

1900/1/1 0:00:00
新春暢想|你好我好大家好 大佬不再互撕

汽車圈不缺“大嘴”新造車更易出“嘴炮王者”從大洋彼岸的宇宙網紅馬斯克到被員工戲稱為“首席吹牛官”的余承東。他們口無遮攔的行事風格帶壞了原本“謹言慎行”的傳統車企掌門人。過去的一年車圈大佬們的公開互懟讓吃瓜群眾看得津津有味。新的一年新的自己

1900/1/1 0:00:00
新春暢想|鋰礦白菜價/芯片堆積/FSD瘋搶

過去的一年產業鏈出現了多重問題原材料漲價、芯片短缺、石墨烯成本高、固態電池難以量產、用戶對自動駕駛存有疑慮新的一年所有產業鏈的問題迎刃而解產業各端其樂融融共同推動技術進步和產業發展。編者按律回春暉漸萬象始更新

1900/1/1 0:00:00
新創馳藍天發動機 馬自達2030戰略發布

8月8日馬自達汽車株式會社發布了展望2030年馬自達技術開發的長期愿景“ZoomZoom可持續發展宣言2030”。為實現這一愿景馬自達宣布將于2019年推出包含全新一代“SKYACTIVX”發動機在內的一系列革新性技術

1900/1/1 0:00:00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