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不準備生產整車或推出自己的品牌,”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洋偉曾表示。在他看來,富士康的目標是“成為電動汽車的安卓”。
然而,如今高喊“不造車”的主機廠巨頭們,就像輪胎圈里的“異類造車者”,他們的汽車產業拼圖越來越完整。短短10多天,在與多家車企合作后,富士康已經收購了自行車圈的元老。
1月14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宣布,蔚來前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鄭祖杰正式加入鴻海電動車硬件開發平臺MIH聯盟。未來,鄭賢聰將負責MIH聯盟規劃和硬件部門及平臺規范定義。
與此同時,曾在蘋果核心軟件團隊工作的韋禮安將加入MIH聯盟,擔任鴻海的CTO,主導MIH軟件平臺。
“鄭賢聰在汽車領域擁有40年的經驗,被視為汽車行業的先驅。他也是一些跨界傳統汽車領域和新能源汽車的先驅,”MIH聯盟在官方公告中評論道。
公開資料顯示,鄭先聰1980年獲得機械工程學士學位。畢業后,他在福特工作了近30年。曾任江鈴福特采購部部長、福特中國副總裁、長安福特采購總監、福特中國首席采購代表。鄭賢聰在福特任職期間,使省生產的馬自達3成功銷售并出口加拿大。2007年,鄭賢聰從福特跳槽至菲亞特,擔任菲亞特中國全球采購中心副總裁、廣汽菲亞特首任總經理。
2015年,鄭賢聰加入蔚來汽車,擔任聯合創始人兼執行副總裁。他和、秦一起組建了蔚來核心團隊。2019年8月,鄭賢聰正式離開蔚來汽車。蔚來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在內部郵件中表示,鄭賢聰在供應鏈、產業化和XPT蔚來驅動技術方面為公司做出了貢獻。
“鄭賢聰因年齡原因退休”,一位蔚來員工向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講述了當時鄭賢聰辭職的原因。“從一個傳統代工、零部件企業的掌門人,到投身互聯網汽車行業,這個63歲的老人一直是個開拓者,是個搖滾迷,所以加入富士康電動平臺團隊并不奇怪。”
鄭賢聰來源:網絡
鄭先聰在采訪中介紹,富士康MIH電氣平臺的吸引力在于“這是一個開放的技術平臺,能夠促進其可持續發展”。鄭賢聰說,“以前,每隔三五年,我就會換一次位置。在每一個歸零的狀態下,保持開放的心態最能提升自己。MIH平臺和我的初衷是一樣的。”他認為,在知識產權共享的原則下,如何與其他國家和市場對接,構建有效的解決方案,將是MIH的重要課題。
在高管團隊成立之前,富士康一直活躍在汽車圈。早在2015年,富士康就表明了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野心,是眾多新勢力的“幕后投資人”。
2015年,富士康與騰訊、和諧汽車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整車制造企業——和諧富騰。其中富士康負責制造,騰訊負責軟件系統,和諧汽車負責網絡建設。然而和諧富騰好景不長,富士康很快選擇撤資,和諧富騰項目也隨之夭折。2018年,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向Xpeng Motors投資3億元。
最近幾個月,富士康的“智能”造車活動越來越頻繁。它不僅推出了開源電動汽車平臺,開發了固態電池,還加快了尋找“rim盟友”的步伐。
2020年10月16日,在“鴻海科技日”活動上,富士康發布了電動汽車底盤和軟件平臺“MIH EV開放平臺”,并宣布將于2024年推出固態電池。根據富士康的……官方介紹,在“MIH電動汽車開放平臺”上,主機廠可以選擇SUV、轎車等的底盤設計。,并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輪距、電池大小等定制方案。此外,這些組件中的一部分在未來可以是OTA。
“一般來說,做一個平臺或者架構的難點是在多個品牌之間分攤架構的高成本。此外,如何推廣、規范和適應低成本接入;如何得到企業的用戶認可也是一個問題。"一位主機廠研究所的負責人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 "但相對于車企的開放平臺,富士康是制造平臺,一般品牌更容易信任一個不與自己直接競爭的人。"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富士康加速尋找rim資源,先后與FCA、宇龍集團、拜騰、吉利達成深度合作。2020年1月,菲亞特克萊斯勒(FCA)確認正在與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組建合資公司,生產電動汽車,涉足車聯網業務,雙方將專注于開拓中國市場。同年7月,宇龍集團內部人士證實,未來宇龍在大陸“將聯手富士康打造電動車市場”。
今年1月4日,拜騰汽車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拜騰新能源汽車產品量產。1月13日,富士康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和出行企業提供OEM生產和定制咨詢服務。
來源:吉利控股官方
富士康為什么如此執著于汽車制造?
官方財報顯示,富士康70%的訂單來自蘋果,這使得富士康的業務嚴重依賴蘋果。受蘋果業績下滑影響,2016年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營收同比下滑2.81%,至1363.8億美元,為1991年上市以來首次下滑。
因此,為了擺脫對蘋果的過度依賴,富士康迫切需要轉型,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2019年,劉洋偉為富士康規劃了新的藍圖:“電動汽車、數字醫療和機器人是富士康的三大目標。公司嚴重依賴OEM電子制造,這三個關鍵領域將成為未來增長的驅動力。”
富士康作為行業外的玩家,在電動車產業鏈上有很大優勢。是新能源頭部公司特斯拉的供應商。據不完全統計,富士康已經為特斯拉提供了100多種零部件,涵蓋中控觸摸屏面板、連接器、覆蓋件等。,用于特斯拉電動汽車,約占30%。
對此,該協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未來汽車日報表示,過去十年,富士康憑借其在汽車產業鏈的優勢,在電動汽車方面擴大了發展。也是促進與拜騰、吉利等企業合作的較好方式。未來富士康會成為電動汽車的代工廠商,這相對于自己造車來說比較容易實現。
“資本市場對汽車的估值特別高,所以這些公司希望利用汽車提高估值,抓住新一輪增長的機會。”崔東樹說。
“2025年至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將達到每年3600萬輛,富士康的目標是在2025年至2027年間贏得10%的電動汽車市場。”劉陽偉說。
有了“新代工廠”這個角色的加持,“另類造車人”能否成功書寫自己新的成長故事?“富士康不準備生產整車或推出自己的品牌,”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洋偉曾表示。在他看來,富士康的目標是“成為電動汽車的安卓”。
然而,如今高喊“不造車”的主機廠巨頭們,就像輪胎圈里的“異類造車者”,他們的汽車產業拼圖越來越完整。短短10多天,在與多家車企合作后,富士康已經收購了自行車圈的元老。
1月14日,富士康母公司鴻海科技集團宣布,蔚來前聯合創始人、執行副總裁鄭祖杰正式加入鴻海電動車硬件開發平臺MIH聯盟。未來,鄭賢聰將負責MIH聯盟規劃和硬件部門及平臺規范定義。
與此同時,曾經在蘋果工作過的韋禮安……ore軟件團隊,將加入MIH聯盟擔任鴻海的CTO,以主導MIH軟件平臺。
“鄭賢聰在汽車領域擁有40年的經驗,被視為汽車行業的先驅。他也是一些跨界傳統汽車領域和新能源汽車的先驅,”MIH聯盟在官方公告中評論道。
公開資料顯示,鄭先聰1980年獲得機械工程學士學位。畢業后,他在福特工作了近30年。曾任江鈴福特采購部部長、福特中國副總裁、長安福特采購總監、福特中國首席采購代表。鄭賢聰在福特任職期間,使省生產的馬自達3成功銷售并出口加拿大。2007年,鄭賢聰從福特跳槽至菲亞特,擔任菲亞特中國全球采購中心副總裁、廣汽菲亞特首任總經理。
2015年,鄭賢聰加入蔚來汽車,擔任聯合創始人兼執行副總裁。他和、秦一起組建了蔚來核心團隊。2019年8月,鄭賢聰正式離開蔚來汽車。蔚來創始人兼董事長李斌在內部郵件中表示,鄭賢聰在供應鏈、產業化和XPT蔚來驅動技術方面為公司做出了貢獻。
“鄭賢聰因年齡原因退休”,一位蔚來員工向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講述了當時鄭賢聰辭職的原因。“從一個傳統代工、零部件企業的掌門人,到投身互聯網汽車行業,這個63歲的老人一直是個開拓者,是個搖滾迷,所以加入富士康電動平臺團隊并不奇怪。”
鄭賢聰來源:網絡
鄭先聰在采訪中介紹,富士康MIH電氣平臺的吸引力在于“這是一個開放的技術平臺,能夠促進其可持續發展”。鄭賢聰說,“以前,每隔三五年,我就會換一次位置。在每一個歸零的狀態下,保持開放的心態最能提升自己。MIH平臺和我的初衷是一樣的。”他認為,在知識產權共享的原則下,如何與其他國家和市場對接,構建有效的解決方案,將是MIH的重要課題。
在高管團隊成立之前,富士康一直活躍在汽車圈。早在2015年,富士康就表明了進軍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野心,是眾多新勢力的“幕后投資人”。
2015年,富士康與騰訊、和諧汽車共同出資10億元成立整車制造企業——和諧富騰。其中富士康負責制造,騰訊負責軟件系統,和諧汽車負責網絡建設。然而和諧富騰好景不長,富士康很快選擇撤資,和諧富騰項目也隨之夭折。2018年,富士康旗下子公司向Xpeng Motors投資3億元。
最近幾個月,富士康的“智能”造車活動越來越頻繁。它不僅推出了開源電動汽車平臺,開發了固態電池,還加快了尋找“rim盟友”的步伐。
2020年10月16日,在“鴻海科技日”活動上,富士康發布了電動汽車底盤和軟件平臺“MIH EV開放平臺”,并宣布將于2024年推出固態電池。據富士康官方介紹,在“MIH EV開放平臺”上,主機廠可以選擇SUV、轎車等的底盤設計,并根據自己的意愿選擇輪距、電池大小等定制方案。此外,這些組件中的一部分在未來可以是OTA。
“一般來說,做一個平臺或者架構的難點是在多個品牌之間分攤架構的高成本。此外,如何推廣、規范和適應低成本接入;如何得到企業的用戶認可也是一個問題。"一位主機廠研究所的負責人告訴未來汽車日報(ID: auto-time). "但相對于車企的開放平臺,富士康是制造平臺,一般品牌更容易信任一個不與自己直接競爭的人。"
所以在這個過程中,富士康加速尋找rim資源,先后與FCA、宇龍集團、拜騰、吉利達成深度合作。2020年1月,菲亞特克萊斯勒(FCA)確認正在與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組建合資公司,生產電動汽車,涉足車聯網業務,雙方將專注于開拓中國市場。同年7月,宇龍集團內部人士證實,未來宇龍在大陸“將聯手富士康打造電動車市場”。
今年1月4日,拜騰汽車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推進拜騰新能源汽車產品量產。1月13日,富士康與浙江吉利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成立合資公司,為全球汽車和出行企業提供OEM生產和定制咨詢服務。
來源:吉利控股官方
富士康為什么如此執著于汽車制造?
官方財報顯示,富士康70%的訂單來自蘋果,這使得富士康的業務嚴重依賴蘋果。受蘋果業績下滑影響,2016年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營收同比下滑2.81%,至1363.8億美元,為1991年上市以來首次下滑。
因此,為了擺脫對蘋果的過度依賴,富士康迫切需要轉型,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2019年,劉洋偉為富士康規劃了新的藍圖:“電動汽車、數字醫療和機器人是富士康的三大目標。公司嚴重依賴OEM電子制造,這三個關鍵領域將成為未來增長的驅動力。”
富士康作為行業外的玩家,在電動車產業鏈上有很大優勢。是新能源頭部公司特斯拉的供應商。據不完全統計,富士康已經為特斯拉提供了100多種零部件,涵蓋中控觸摸屏面板、連接器、覆蓋件等。,用于特斯拉電動汽車,約占30%。
對此,該協會秘書長崔東樹對未來汽車日報表示,過去十年,富士康憑借其在汽車產業鏈的優勢,在電動汽車方面擴大了發展。也是促進與拜騰、吉利等企業合作的較好方式。未來富士康會成為電動汽車的代工廠商,這相對于自己造車來說比較容易實現。
“資本市場對汽車的估值特別高,所以這些公司希望利用汽車提高估值,抓住新一輪增長的機會。”崔東樹說。
“2025年至2030年全球電動汽車市場將達到每年3600萬輛,富士康的目標是在2025年至2027年間贏得10%的電動汽車市場。”劉陽偉說。
有了“新代工廠”這個角色的加持,“另類造車人”能否成功書寫自己新的成長故事?
1月15日17日,以“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本周,頭部造車新勢力們的勢頭依然強勁,無論是特斯拉沖進胡潤世界500強前10名,還是蔚來市值突破千億美元,他們都在創造著全新的歷史;
1900/1/1 0:00:00寶馬官方宣布將推出寶馬數字鑰匙Plus,用戶無需拿出手機即可安全解鎖并啟動汽車。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外媒獲悉,ForseePower宣布推出全新一代超薄電池Slim,該款電池可實現全球最薄模塊化電池的目標,并加入液冷系統輔助散熱。
1900/1/1 0:00:001月20日,備受期待的特斯拉中國制造ModelY在北京正式啟動交付,地點位于北京亦莊特斯拉交付中心。為了更好地防護新冠疫情,特斯拉為部分區域車主提供了“特意到家”服務。
1900/1/1 0:00:001月15日,永興材料發布公告稱,控股子公司湖州新能源投建2GWha超寬溫區超長壽命鋰離子電池項目,投資總額約10億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