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至17日,以“發展新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舉行。本次百人會論壇首次在網上舉行,來自國內外政府、行業機構、研究機構、相關企業的200多名會議代表在線分享觀點、進行交流。16日上午,主題為“碳高峰與碳中和目標下的汽車與交通轉型”的國際論壇開幕。主論壇下,第一個議題圍繞“汽車和交通政策實現碳峰值和碳中和目標的過程”。交通運輸部運輸服務司蔡團結發表精彩觀點。以下為演講實錄:
很榮幸參加今天的論壇。首先,我對論壇的成功舉辦表示祝賀。正如魏勇秘書長剛才所說,根據疫情防控的新形勢,組織者做了大量細致的工作,主要是在線上,以適應當前的趨勢。同時,也向長期以來關心和支持交通運輸行業的各位領導、專家和企業界的朋友們表示衷心的感謝!當前,中國已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人民對生態環境的要求越來越高。推動綠色發展的重要性和緊迫性日益凸顯。在全球綠色低碳轉型的大趨勢下,應對氣候變化的嚴峻挑戰已成為各國的共同共識和一致行動。交通運輸是能源消耗和溫室氣體排放的關鍵領域之一,我們有責任做好實現碳峰值和碳中和的工作。本次論壇的主題是“碳高峰和碳中和目標下的汽車與交通轉型”。從全球視角共同探討這一目標下的交通轉型,對于促進跨界融合和國際合作,推動綠色交通裝備和服務升級具有重要意義。交通運輸部始終牢固樹立和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堅定不移推進節能減排,努力建設低碳交通,鍛造了一條能源消耗和排放“減法”、經濟發展“加法”的新路子。然而,面對實現碳峰值和碳中和的愿景,推進交通運輸綠色發展依然任重道遠。根據發達國家的一般規律,交通運輸業的碳峰值時間往往滯后于國家整體的碳峰值時間。為了盡快實現碳排放峰值的目標,中國交通運輸行業必須有更強的緊迫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堅持系統理念,注重全面實施,采取更加有力和有針對性的措施,全面實現我們的目標。借此機會,我想介紹一些關于推動交通運輸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思路。一是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努力實現低碳公共出行。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開展綠色出行創建行動。按照黨中央、國務院的決策部署,我們會同有關部門印發了《綠色出行行動計劃》和《綠色出行創建行動計劃》,明確到2022年,初步建立布局合理、生態友好、清潔低碳、集約高效的綠色出行服務體系。公共交通是城市交通的主體,也是碳排放強度最低的機動化出行方式。推動綠色出行發展,需要優先發展公共交通,協調發展各種綠色出行方式。深入推進公共交通優先發展,以創建公交大都市為載體,培育以公共交通為導向的新型發展方式,吸引更多人乘坐公共交通,推動公共交通優先發展更加制度化、常態化、定型化。我們將繼續開展綠色出行的創建活動。目前,全國有100多個城市正在開展綠色出行創建活動。引導更多人優先選擇城市公共交通、步行、自行車等綠色出行方式。到2022年,力爭60%以上的創建城市綠色出行比例達到70%以上,綠色出行服務滿意率不低于80%。繼續營造綠色出行的良好氛圍,通過低碳出行積分、綠色出行宣傳、公交出行宣傳等多種活動,進一步擴大綠色出行的社會影響和覆蓋面,努力在全社會營造綠色出行、公交優先的良好氛圍,廣泛動員公眾積極參與綠色出行行動,加快形成綠色生活方式。其次,要深入推進運輸結構調整,努力實現低碳貨運物流。2018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道路運輸結構調整三年行動計劃》,部署了鐵路運輸等六大行動……運力提升行動、水運系統升級行動、道路貨運管理行動、多式聯運提速行動、城市綠色配送行動、信息資源整合行動。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應該說取得了重大進展,特別是鐵路貨運量在整個社會貨運量中的比重持續上升,水路貨運量快速增長,港口由鐵路向水路中轉成效顯著,集裝箱多式聯運快速發展,節能減排等綜合效應逐步顯現。但是,運輸結構的調整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在三年內實現。目前,我們的貨運結構與國外相比仍有較大差距,不盡合理。鐵路貨運量和貨物周轉量所占比重仍然不高,公路仍然承擔著大量礦產建筑材料、水泥、金屬、礦產等大宗貨物的中長途運輸。集裝箱鐵路水運聯運比例過低。全國重點港口集裝箱鐵路運輸量占集裝箱吞吐量的比例不到3%。交通運輸結構調整仍是未來相當一段時期交通運輸綠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著力點。我們將從運輸供需兩端共同努力,充分發揮各種運輸方式的比較優勢和組合效率,積極擴大運輸結構調整的重點貨物類別,深入挖掘運輸結構優化調整的潛力,推動運輸結構調整取得更大成效。大力推進港口集疏運綠色升級,抓住港口關鍵班點,倡導鐵路、水運等節能低碳集疏運方式,因地制宜推廣管道、封閉管廊、新能源汽車等綠色集疏運方式和載體,抓緊調整焦炭、礦石等大宗貨物運輸方式,加快構建以綠色運輸為主導的港口集疏運體系。加快發展集裝箱多式聯運,大力推進具有多式聯運功能的貨運樞紐和物流園區建設,加強不同運輸方式之間的高效銜接,鼓勵鐵路、港口、航運等企業加強合作,推進海運集裝箱鐵路集疏運,大幅提高集裝箱鐵路水路聯運比重。在這方面,鐵路專用線建設有一個軟肋,包括港口,包括大型工礦企業,物流園區。有資金方面的問題,有項目方面的問題,有管理方面的問題,有市場機制方面的問題。所以我們也在探索如何讓更多的港口、更多的工礦企業、更多的物流園區享受到鐵路專線的紅利,當然目前鐵路專線運營成本高也是一個因素。繼續深化運輸結構調整示范區建設,繼續深化京津冀及周邊地區運輸結構調整示范區建設,加快礦石公路集疏運口岸向鐵路轉移。加強示范引導,深入推進魏奮平原、長三角等重點地區交通運輸結構調整。第三,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努力實現低碳交通。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是推動我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轉變的戰略選擇。通過這些年的發展,對調整能源消費結構,減少碳排放和大氣污染具有重要意義。交通運輸部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大力推進新能源汽車在交通運輸領域的應用……尤其是在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車、城市配送、港口、郵政快遞和機場內的相關設備。據初步統計,去年年底,行業推廣使用的新能源汽車規模超過120萬輛,每年減少碳排放約5000萬噸。2020年10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再次提出要“加快新能源汽車在分時租賃、城市公共交通、出租車、場地使用等領域的應用。”,“2021年起,國家生態文明試驗區和大氣污染防治重點區域新增或更新公交、出租車、物流配送等公共區域車輛,新能源汽車比例不低于80%。”。這對我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賦予了我們新的責任和使命。我們將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作為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綠色發展、實施碳峰行動的重要舉措。我們將圍繞目標任務,系統地推進工作。繼續加大推廣應用力度,依托公交城市建設、城市綠色貨運配送示范工程、綠色出行行動等載體,用好交通行業新能源汽車運營補貼政策,同時引導各地區因地制宜合理選擇新能源車型,加快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指導因地制宜的推廣應用。一些冬季極寒的城市一味強調出租車電氣化,但冬季使用過程中出現了很多問題,包括出租車司機對里程和充電的焦慮,服務質量受到一定制約。所以我們現在提出要根據當地的條件和氣候條件,結合群眾的市場化選擇來推廣,不宜盲目強制行政推廣。繼續強化運營安全保障,督促指導各運營企業加強新能源汽車運營監控和風險識別,及時消除安全隱患。繼續支持完善充電設施布局,推動加快新能源客車充電設施建設,引導城市群等重點高速公路服務區建設超快充、大功率電動汽車充電設施,有效滿足車輛充電需求。在此,我們也呼吁新能源汽車制造商進一步加強技術創新,不斷提高電池、電機和電子控制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使用壽命,開發出性價比更好的產品。我們也希望各地區堅持因地制宜,堅持充換電基礎設施優先的原則,特別是在很多地方推廣氫燃料電池汽車,首先買的是車,加氫設施沒有,這方面要特別注意充電設施優先,為新能源汽車的推廣應用創造良好的環境。第四,加強交通擁堵綜合治理,努力實現路網低碳運行。當前,交通擁堵已經成為各國普遍關注的問題,也是人民群眾反映強烈的熱點問題。一方面是整個國家路網的擁堵,一方面是城市交通擁堵,城市病。為解決高速公路交通擁堵問題,按照國家統一部署,交通運輸部專門用了一年多時間推動取消高速公路省界收費站。目前,487個省界收費站如期取消,省界收費站擁堵成為歷史,大大提高了整個網絡的運行效率。與高速公路擁堵相比,城市交通擁堵更加嚴重,原因復雜。目前,我們已經制定了一個意見,將以國家的名義發布。主導核心是通過……發揮規劃的主導作用,合理布局產業、公共服務和居住設施合理的城市規劃,從源頭上減少出行總量,縮短出行距離。完善城市交通設施,統籌城市路網、城市交通樞紐和快速通勤交通系統建設,優化城市交通網絡布局,改善城市基礎設施環境。基礎設施很重要,基礎設施建成后的運營更重要,包括交通分流、引導、控制等等。優先發展城市公共交通,將城市公共交通納入基本公共服務,加大政府投入和政策支持力度,將更多城市資源賦予公共交通。我們需要繼續建設慢行交通系統,改善行人和自行車出行網絡,確保行人和自行車的通行權,增加行人和自行車出行的比例。特別是在中心城區和核心區,更需要注重改善慢行交通系統,讓百姓慢行,不至于成為熙熙攘攘的交通要道。加強交通需求管理,綜合運用各種手段引導合理用車,加強重點交通違法行為常態化治理。要加強靜態交通管理和停車精細化管理,做好停車位供應。這種供給也是一種結構調整。單純擴大供給永遠滿足不了需求。因此,有必要推進停車位供給側改革。除了滿足核心區常住人口的停車需求,更應該考慮減少相應的停車位供給,讓更多的人不開車去中心區。推進實施與公共交通供給能力相協調的差別化停車供給政策,推進集約化停車設施建設,鼓勵實施錯時停車。同時,要提高城市交通的運行效率,優化和改善城市交通的出行信息服務,利用大數據分析實現城市交通的精準治理,并通過大數據的反饋,反過來優化和調整城市交通的供給。如果有必要,也有可能調整城市交通相關規劃,等等。同志們,實施碳高峰交通行動,實現交通運輸綠色低碳發展,離不開大家的共同努力。我們將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緊緊圍繞加快建設交通強國,繼續深化與社會各界的合作,加快推進交通運輸綠色低碳轉型,不斷提高交通運輸發展質量和效益,為交通運輸行業實現碳峰和碳中和目標做出應有的貢獻。最后,預祝本次論壇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
1月19日,人們期待已久的ID4CROZZ終于公布了售價,19992799萬元。當這樣一個價格區間出現在眼前時,多少是讓人有些震驚的。
1900/1/1 0:00:001月15日17日,以“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1月15日17日,以“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本周,頭部造車新勢力們的勢頭依然強勁,無論是特斯拉沖進胡潤世界500強前10名,還是蔚來市值突破千億美元,他們都在創造著全新的歷史;
1900/1/1 0:00:00寶馬官方宣布將推出寶馬數字鑰匙Plus,用戶無需拿出手機即可安全解鎖并啟動汽車。
1900/1/1 0:00:00“富士康并不準備生產整車,也不準備推出自己的品牌”,富士康母公司鴻海集團董事長劉揚偉曾這樣說道。在他看來,富士康的目標是,“成為電動汽車界的安卓(Android)”。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