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至17日,主題為“發展新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舉行。今年的百人會論壇首次在網上舉行。來自國內外政府、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和相關企業的200多位代表在線分享觀點、交流心得。16日下午,一場以“汽車產業發展新格局與變革”為主題的高層論壇拉開帷幕,大家深入探討了以國內大周期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周期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的汽車產業發展戰略與政策。論壇上,上海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曉秋發表了精彩觀點。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業內同仁、在線參會的朋友們: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汽車產業發展新格局與變革”。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正處于私人消費開始占據新能源汽車市場主導地位的拐點。中央政府把擴大內需作為新的發展模式的戰略基礎。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研究市場,創新供給,創造需求。所以今天我就以“創造極致體驗,創造用戶需求”為主題,談談SAIC關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思考與實踐。過去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跌宕起伏。雖然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銷量下滑超過40%,但得益于中國經濟和整體汽車市場的快速反彈,下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重回增長軌道。分析銷售結構特點,增長主要來自兩類產品:一是高端電動車產品,二是以五菱洪光MINI為代表的經濟型交通產品。經濟型交通產品并不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低端”,因為在洪光MINI的購買者中,80%以上是80后,50%以上是90后。他們能掙錢,能花錢,是國內消費的主力軍。此外,許多消費者購買洪光MINI作為家中的第二輛車,以滿足日常交通需求。洪光MINI就是針對這樣的出行交通需求,只有通過潮流設計和極致的性價比,才能培養出城市短途交通的新需求。“極致”最大的作用不是需求替代,而是需求創造。就像在智能手機出現之前,傳統的功能機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需求平臺期”,但智能手機的出現,不僅賦予了手機新的應用場景和功能體驗,大大降低了使用門檻,增強了使用粘性,也使得全球對手機的需求出現了新的爆發式增長。試想一下,如果智能手機的設計理念不是“脫離傳統”的極致創新,而是更高通話質量、更長待機時間等傳統維度的競爭,那么今天的手機依然只是一個通訊工具,絕不會有現在的影響力和地位。在我看來,新能源汽車的“極致”,應該是通過賦予新的內涵,讓用戶感受到“極致的獨特”,而不是用傳統的思路,將生命周期成本和續航里程與燃油車進行對比,以達到極致的性能指標。尤其是在互聯網公司跨界喊“降維”的時候,我們的汽車公司更需要思考“降維”,脫離傳統的競爭維度,打造全新的極致體驗。1月13日,SAIC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智極汽車在上海和北美CES線上同步發布首款C級運動轎跑和B級跨界SUV。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創造極其獨特的用戶體驗來創造新的用戶需求。第一,打造極致的產品體驗。知己汽車不僅將采用SAIC新開發的高端電動汽車獨有的整車架構和集中的電子電氣……可實現域集成的ical架構,還通過構建開放的三電系統集成能力,為用戶提供永不自燃、20萬公里零衰減的電池和無線充電方式,極大緩解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焦慮和充電焦慮;同時,通過高計算能力芯片、豐富傳感器和高精度電子地圖的配置,為用戶提供行業領先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和沉浸式智能駕駛體驗。在智能駕駛艙方面,智能投影大燈技術、智能表面技術、智能定制聲場技術等行業領先的智能駕駛艙前瞻技術將在智極產品中創新應用。更重要的是,智造將首次探索“軟件定義汽車”的實現,基于SOA軟件架構實現汽車底層軟硬件的解耦和復用,實現軟件功能的快速迭代。通過與車主的個性化OTA交互,車企和用戶將創造軟件定義汽車的新范式,創造高度個性化和差異化的產品體驗。我們希望將SAIC多年來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技術方面積累的創新成果,以及全球頂級合作伙伴的前瞻性技術,全面融入智極產品,從第一款轎跑產品開始,打造具有生命進化能力的“新物種”。第二,打造極致服務體驗。從銷售環節入手,智集將改變傳統的批發分銷模式,采用以直銷為主的全渠道零售模式,保證價格公開透明,實現多點觸達直達用戶,給用戶帶來滿足個性化需求、極致便捷的產品體驗。在售后環節,知乎將通過用戶直聯、會員積分管理、活動運營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用戶運營,不斷增強用戶與產品、品牌之間的粘性,創新人車關系的場景設計,打造極致的全渠道服務體驗。第三,創造極致價值體驗。在我們未來的出行世界里,用戶不僅是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也是車企技術、產品和服務更新迭代的貢獻者。我們說“軟件定義汽車,數據定義體驗”,用戶數據將成為企業價值創造的重要驅動力。因此,知乎會以數字版權的形式確認用戶貢獻的數據價值。通過重構用戶與企業的關系,讓用戶不僅成為車輛的擁有者,也成為智記品牌和企業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創新創造能最大程度激發需求潛力。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約有500萬輛。相對于中國4億多司機,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才1%多一點,市場潛力足夠巨大。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重點應該不僅僅是替代燃油汽車,而是在電動智能網聯的基礎上,融入更多新技術和創新模式,打造“極其獨特”的用戶體驗,讓更多人愛上汽車,創造更多出行需求和更美好的出行生活。謝謝大家。1月15日至17日,主題為“發展新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舉行。今年的百人會論壇首次在網上舉行。來自國內外政府、行業組織、研究機構和相關企業的200多位代表在線分享觀點、交流心得。16日下午,一場以“汽車產業發展新格局與變革”為主題的高層論壇拉開帷幕,大家深入探討了以國內大周期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周期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下的汽車產業發展戰略與政策。論壇上,上海汽車集團有限公司總裁王曉秋發表了精彩觀點。以下為演講實錄:
尊敬的各位領導、業內同仁、在線參會的朋友們:本次大會的主題是“汽車產業發展新格局與變革”。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目前正處于私人消費開始占據新能源汽車市場主導地位的拐點。中央政府重視發展……內需是新發展模式的戰略基礎。對于我們企業來說,最重要的是研究市場,創新供給,創造需求。所以今天我就以“創造極致體驗,創造用戶需求”為主題,談談SAIC關于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思考與實踐。過去一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表現跌宕起伏。雖然上半年受疫情影響銷量下滑超過40%,但得益于中國經濟和整體汽車市場的快速反彈,下半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重回增長軌道。分析銷售結構特點,增長主要來自兩類產品:一是高端電動車產品,二是以五菱洪光MINI為代表的經濟型交通產品。經濟型交通產品并不等同于傳統意義上的“低端”,因為在洪光MINI的購買者中,80%以上是80后,50%以上是90后。他們能掙錢,能花錢,是國內消費的主力軍。此外,許多消費者購買洪光MINI作為家中的第二輛車,以滿足日常交通需求。洪光MINI就是針對這樣的出行交通需求,只有通過潮流設計和極致的性價比,才能培養出城市短途交通的新需求。“極致”最大的作用不是需求替代,而是需求創造。就像在智能手機出現之前,傳統的功能機市場已經進入了一個“需求平臺期”,但智能手機的出現,不僅賦予了手機新的應用場景和功能體驗,大大降低了使用門檻,增強了使用粘性,也使得全球對手機的需求出現了新的爆發式增長。試想一下,如果智能手機的設計理念不是“脫離傳統”的極致創新,而是更高通話質量、更長待機時間等傳統維度的競爭,那么今天的手機依然只是一個通訊工具,絕不會有現在的影響力和地位。在我看來,新能源汽車的“極致”,應該是通過賦予新的內涵,讓用戶感受到“極致的獨特”,而不是用傳統的思路,將生命周期成本和續航里程與燃油車進行對比,以達到極致的性能指標。尤其是在互聯網公司跨界喊“降維”的時候,我們的汽車公司更需要思考“降維”,脫離傳統的競爭維度,打造全新的極致體驗。1月13日,SAIC高端智能電動車品牌智極汽車在上海和北美CES線上同步發布首款C級運動轎跑和B級跨界SUV。我們的目標是通過創造極其獨特的用戶體驗來創造新的用戶需求。第一,打造極致的產品體驗。智造汽車不僅將采用SAIC新研發的高端電動車專屬整車架構和可實現域集成的集中式電子電氣架構,還將通過構建開放的三電系統集成能力,為用戶提供永不自燃、20萬公里零衰減的電池和無線充電方式,極大緩解用戶對新能源汽車的安全焦慮和充電焦慮;同時,通過高計算能力芯片、豐富傳感器和高精度電子地圖的配置,為用戶提供行業領先的智能駕駛解決方案和沉浸式智能駕駛體驗。在智能駕駛艙方面,智能投影大燈技術、智能表面技術、智能定制聲場技術等行業領先的智能駕駛艙前瞻技術將在智極產品中創新應用。更重要的是,智造將首次探索“軟件定義汽車”的實現,基于SOA軟件架構實現汽車底層軟硬件的解耦和復用,實現軟件功能的快速迭代。通過與車主的個性化OTA交互,車企和用戶將創造軟件定義汽車的新范式,創造高度個性化和差異化的產品體驗。我們希望將SAIC多年來在新能源和智能網聯技術方面積累的創新成果,以及全球頂級合作伙伴的前瞻性技術,全面融入智極產品,從第一款轎跑產品開始,打造具有生命進化能力的“新物種”。第二,打造極致服務體驗。從銷售環節入手,智集將改變傳統的批發分銷模式,采用以直銷為主的全渠道零售模式,保證價格公開透明,實現多點觸達直達用戶,給用戶帶來滿足個性化需求、極致便捷的產品體驗。在售后環節,知乎將通過用戶直聯、會員積分管理、活動運營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用戶運營,不斷增強用戶與產品、品牌之間的粘性,創新人車關系的場景設計,打造極致的全渠道服務體驗。第三,創造極致價值體驗。在我們未來的出行世界里,用戶不僅是產品和服務的消費者,也是車企技術、產品和服務更新迭代的貢獻者。我們說“軟件定義汽車,數據定義體驗”,用戶數據將成為企業價值創造的重要驅動力。因此,知乎會以數字版權的形式確認用戶貢獻的數據價值。通過重構用戶與企業的關系,讓用戶不僅成為車輛的擁有者,也成為智記品牌和企業發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創新創造能最大程度激發需求潛力。目前我國新能源汽車約有500萬輛。相對于中國4億多司機,新能源汽車的普及率才1%多一點,市場潛力足夠巨大。新能源汽車未來發展的重點應該不僅僅是替代燃油汽車,而是在電動智能網聯的基礎上,融入更多新技術和創新模式,打造“極其獨特”的用戶體驗,讓更多人愛上汽車,創造更多出行需求和更美好的出行生活。謝謝大家。
1月15日17日,以“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自去年9月,總書記在聯合國大會上鄭重宣布,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巔峰,力爭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目標后,一陣“節能減排”的綠色之風便在我國悄然刮起。
1900/1/1 0:00:001月16日,PSA集團與菲亞特克萊斯勒汽車公司(FCA)的合并交易正式完成,雙方合并成為一家全新的集團:Stellantis。
1900/1/1 0:00:001月15日17日,以“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1月15日17日,以“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1月15日17日,以“新發展格局與汽車產業變革”為主題的第七屆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論壇(2021)在北京召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