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說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那么芯片和控制器就成了智能化道路上的大腦。于是,不到一毫米平方英寸的半導體芯片引發了全球汽車行業的海嘯。大眾上一輪在華臨時減產還沒有結束,現在已經蔓延到更多的跨國車企巨頭。來自大洋彼岸的報道稱,芯片的短缺讓更多大型汽車制造商陷入產能困境。戴姆勒、日產、本田、福特和菲亞特克萊斯勒(以下簡稱FCA)近日紛紛表示,芯片問題已經蔓延到生產端,以至于部分車型的生產不得不按下暫停鍵。至此,德系、日系、美系汽車團隊都卷入了芯片短缺的漩渦。更可怕的是,國內部分車廠的產能已經壓縮到正常時期的30%-50%,經銷商也反映芯片供應瓶頸成為主要銷售車型庫存不足的主要原因。在“軟件定義汽車”新四化轉型的關鍵階段,汽車行業已經成為芯片最大的需求方之一,而且近幾年汽車行業的芯片需求量已經和計算機等行業相當。因此,“電子大腦”甚至可能成為汽車制造桶的短板。那么問題來了。在中國尚短于芯片制造的背景下,面對大眾本田的“芯片悲劇”,自主車企應該如何提出自己的對策?該芯片“擊敗”了德國、日本和美國的系統。在神奇的2020年底,南北大眾曾因芯片供應不足而減產車型。新年伊始,這股浪潮并沒有停止,而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早在去年12月初,由于芯片供應不足,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相繼進入部分停產狀態。消息一出,引起業界高度關注。隨后,央視進一步報道稱,大眾部分車型的關鍵零部件因芯片供應不足而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芯片短缺將導致車身穩定系統、車載電腦等核心模塊無法生產。而且是國內合資車企和自主車企苦于芯片短缺?彭博近日撰文稱,一場影響全球汽車行業的“芯片荒”可能會在今年2月達到新一輪的短缺,一些汽車制造商的周產量可能會因芯片供應而減少10%-20%。德國大眾、戴姆勒、日本日產本田以及美國福特和FCA的汽車公司都被點名,但這些不會是一個完整的名單。本田近日公開表示,將削減日本東部三重縣鈴木工廠的產量,本月將在國內減產約4000輛。該廠目前生產小型汽車飛度。本田發言人周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冠狀病的傳播已經影響了半導體和相關零部件的采購,公司將通過調整生產和更換車型來解決這一棘手問題。《日本經濟新聞》援引未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話稱,芯片短缺可能會影響3月份數萬輛本田汽車的生產。屬于日系陣營的日產也正面回應了芯片短缺帶來的困擾。該公司在日本的一家工廠計劃在本月減少兩廂Note的產量,但發言人沒有給出減少產能的具體數字。即便如此,日媒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獲悉,日產工廠的月生產計劃從1.5萬輛下調至5000輛。相比日產和本田,豐田受芯片影響的產能主要集中在北美。豐田北美發言人斯科特·瓦津(Scott Vazin)上周透露,他們將在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的工廠削減全尺寸皮卡Tundra的產量,但現階段尚不清楚最終會削減多少輛車。鈴木汽車近期也在調整產量,但目前沒有停產的計劃。斯巴魯發言人表示,公司一直在處理芯片和其他零部件供應延遲的問題,可能會靈活調整產量……根據未來芯片的供應情況。大眾在2020年12月宣布,由于供應短缺,他們不得不調整新年第一季度的全球生產計劃,中國、北美和歐洲的工廠都將受到影響。芯片制造商將在2020年優先將部分產能分配給消費電子等行業,而汽車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緩解后意外強勁,令芯片供應商措手不及。據知情人士透露,大眾因芯片問題造成的產量損失可能在六位數以內,而該公司也在去年年底表示,芯片瓶頸意味著2021年第一季度的產量將減少約10萬輛。就在本周,戴姆勒宣布遭遇芯片供應帶來的生產瓶頸,但沒有量化潛在的產能影響。戴姆勒首席執行官Ola Kalenius本月早些時候對《時代》雜志等歐洲媒體表示,芯片供應在2020年陷入輕微動蕩,并逐漸轉嫁給更多汽車制造商,但戴姆勒擁有靈活的生產體系,公司正在盡一切努力減輕這種情況的負面影響。美國制造商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福特公司近日正式宣布,將暫停位于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的組裝工廠,該工廠主要負責生產福特銳界Escape和林肯冒險家Corsair。福特還表示,他們正在探索芯片供應商的多元化選擇,以解決全球半導體短缺帶來的潛在生產限制。FCA暫時關閉了一家加拿大工廠,并將Jeep墨西哥工廠的重啟日期推遲至1月底。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產量調整是為了維持北美其他工廠的正常運轉。“隨時都有可能減產一半”和“芯片危機”貫穿中外,對一二線供應商和整車廠造成沉重打擊。在大眾首次公布有關芯片供應的消息后,零部件巨頭博世和mainland China率先承認芯片產量不足。到目前為止,這些芯片供應商一直在努力將汽車生產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目前,歐洲、日本和美國的少數供應商主導著全球汽車芯片的生產,而中國的汽車芯片主要依賴進口。據研究機構分析估算,包括英飛凌、恩智浦、美光科技等芯片廠商的供貨量已經占到中國市場的三分之二。瑞士瑞信銀行公司分析師丹尼爾·利維(Daniel Levy)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芯片供應問題可能會限制汽車行業近期的生產,大多數汽車制造商的應對策略是優先生產利潤更高的汽車。據汽車公社從一汽-大眾內部人士處獲得的獨家信息,四川成都捷達品牌的生產受到了芯片供應的影響,現階段成都工廠部分車型的產能已經壓縮至正常時期的30%-50%。汽車公社記者在調查多家捷達4S店時發現,主要銷售車型確實受到了芯片供應的影響。與一線銷售顧問溝通后得知,部分經銷商捷達VS7、VS5車型缺貨,部分配置車型需要等待一個月左右才能提車。成都工廠是一汽大眾的第三工廠。一位了解情況的內部員工曾向汽車公社透露,一汽-大眾的芯片供應影響了產能,但公司首先對長春工廠的部分車型進行了減產,減產的車型中,寶來是一汽-大眾大眾品牌下最便宜的車型,是SAIC-大眾的朗逸。從這個角度來看,面對芯片供應不足,國內工廠也選擇了先壓縮低價車的策略,一汽大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即便如此,隨著芯片越來越短缺,一些車企仍然無法阻止減產壓力的進一步擴大,未來這種壓力可能會蔓延到更多車型上。值得一提的是,廣汽還表示,廣汽本田已經收到了有關部分車型芯片供應的警告,但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尚未透露更多細節。“芯片已經成為……全產業鏈的氧氣”。汽車咨詢公司ZoZo Go首席執行官邁克爾·鄧恩(Michael Dunne)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表示,芯片供應在短時間內成為汽車行業正常運轉的“新氧”,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已經意識到,大型汽車制造商必須努力在2021年建立可靠的芯片供應,尤其是那些擁有歐洲供應商基礎、在中國擁有較大市場份額的制造商,壓力和挑戰將更加明顯。恩智浦半導體曾表示,汽車產量從疫情中反彈的速度快于預期,難以趕上芯片的供應。與此同時,全球芯片產能也因疫情而下調。由于家庭辦公的需求突然增加,筆記本電腦熱銷,個人電腦和游戲機也熱銷。英偉達等芯片制造商也警告稱,芯片的供應將受到限制。恩智浦大約一半的業務與汽車行業有關,但最大的挑戰是,這些緊急訂單通常需要三個月才能交付,前提是計算機等其他客戶不占用其他產能。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庫爾特·西弗斯(Kurt Sievers)曾對德國媒體表示,一些汽車客戶的緊急訂單“來得太晚”,沒有給芯片制造商留下足夠的時間,給公司的供應鏈帶來了巨大壓力。與此同時,美國監管機構將中國最大的芯片代工廠SMIC列入黑名單,這使得世界各地的芯片公司爭相尋找新的合作伙伴。2020年10月,旭化成位于日本宮崎縣的芯片工廠遭遇火災,也損害了半導體供應。公司也是中國汽車企業的頂級供應商之一。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Continental Group)表示,半導體芯片的生產和交付大約需要6至9個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一些國家逐漸平息,半導體行業未能以足夠快的速度擴大生產規模,以滿足汽車需求的“意外增長”。當然,硅片也是問題的一部分。據了解,目前使用的芯片產品都是由硅片生產的,硅片是由砂石原料經過高溫提純形成單晶硅棒,再經過切割、滾磨等一系列工序,成為集成電路工廠的基礎原料——硅片。但目前隨著半導體硅片需求的旺盛,各種尺寸的硅片都供不應求,硅片的供應也受到限制。從一百年前開始,我們的整車企業就在努力擴大產銷規模,甚至一度產銷超過了整個體系所能承受的極限,被短板效應反制。如今又出現了隨時會導致產銷減半甚至萎縮三分之二的危機,而且與汽車智能化的趨勢密不可分。短板來自隔壁ICT行業,名字叫芯片。如果說發動機是汽車的心臟,那么芯片和控制器就成了智能化道路上的大腦。于是,不到一毫米平方英寸的半導體芯片引發了全球汽車行業的海嘯。大眾上一輪在華臨時減產還沒有結束,現在已經蔓延到更多的跨國車企巨頭。來自大洋彼岸的報道稱,芯片的短缺讓更多大型汽車制造商陷入產能困境。戴姆勒、日產、本田、福特和菲亞特克萊斯勒(以下簡稱FCA)近日紛紛表示,芯片問題已經蔓延到生產端,以至于部分車型的生產不得不按下暫停鍵。至此,德系、日系、美系汽車團隊都卷入了芯片短缺的漩渦。更可怕的是,國內部分車廠的產能已經壓縮到正常時期的30%-50%,經銷商也反映芯片供應瓶頸成為主要銷售車型庫存不足的主要原因。在“軟件定義汽車”新四化轉型的關鍵階段,汽車行業已經成為芯片最大的需求方之一,近幾年汽車行業的芯片需求量已經相當于計算機的需求量……d其他行業。因此,“電子大腦”甚至可能成為汽車制造桶的短板。那么問題來了。在中國尚短于芯片制造的背景下,面對大眾本田的“芯片悲劇”,自主車企應該如何提出自己的對策?該芯片“擊敗”了德國、日本和美國的系統。在神奇的2020年底,南北大眾曾因芯片供應不足而減產車型。新年伊始,這股浪潮并沒有停止,而是蔓延到了世界各地。早在去年12月初,由于芯片供應不足,上汽大眾和一汽大眾相繼進入部分停產狀態。消息一出,引起業界高度關注。隨后,央視進一步報道稱,大眾部分車型的關鍵零部件因芯片供應不足而面臨生產中斷的風險。芯片短缺將導致車身穩定系統、車載電腦等核心模塊無法生產。而且是國內合資車企和自主車企苦于芯片短缺?彭博近日撰文稱,一場影響全球汽車行業的“芯片荒”可能會在今年2月達到新一輪的短缺,一些汽車制造商的周產量可能會因芯片供應而減少10%-20%。德國大眾、戴姆勒、日本日產本田以及美國福特和FCA的汽車公司都被點名,但這些不會是一個完整的名單。本田近日公開表示,將削減日本東部三重縣鈴木工廠的產量,本月將在國內減產約4000輛。該廠目前生產小型汽車飛度。本田發言人周五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冠狀病的傳播已經影響了半導體和相關零部件的采購,公司將通過調整生產和更換車型來解決這一棘手問題。《日本經濟新聞》援引未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的話稱,芯片短缺可能會影響3月份數萬輛本田汽車的生產。屬于日系陣營的日產也正面回應了芯片短缺帶來的困擾。該公司在日本的一家工廠計劃在本月減少兩廂Note的產量,但發言人沒有給出減少產能的具體數字。即便如此,日媒記者從消息人士處獲悉,日產工廠的月生產計劃從1.5萬輛下調至5000輛。相比日產和本田,豐田受芯片影響的產能主要集中在北美。豐田北美發言人斯科特·瓦津(Scott Vazin)上周透露,他們將在德克薩斯州圣安東尼奧的工廠削減全尺寸皮卡Tundra的產量,但現階段尚不清楚最終會削減多少輛車。鈴木汽車近期也在調整產量,但目前沒有停產的計劃。斯巴魯發言人表示,公司一直在處理芯片和其他零部件供應延遲的問題,未來可能會根據芯片的供應情況靈活調整產量。大眾在2020年12月宣布,由于供應短缺,他們不得不調整新年第一季度的全球生產計劃,中國、北美和歐洲的工廠都將受到影響。芯片制造商將在2020年優先將部分產能分配給消費電子等行業,而汽車需求在新冠肺炎疫情緩解后意外強勁,令芯片供應商措手不及。據知情人士透露,大眾因芯片問題造成的產量損失可能在六位數以內,而該公司也在去年年底表示,芯片瓶頸意味著2021年第一季度的產量將減少約10萬輛。就在本周,戴姆勒宣布遭遇芯片供應帶來的生產瓶頸,但沒有量化潛在的產能影響。戴姆勒首席執行官Ola Kalenius本月早些時候對《時代》雜志等歐洲媒體表示,芯片供應在2020年陷入輕微動蕩,并逐漸轉嫁給更多汽車制造商,但戴姆勒擁有靈活的生產體系,公司正在盡一切努力減輕這種情況的負面影響。美國制造商也遇到了同樣的問題。福特最近正式宣布,將暫停肯圖路易斯維爾的組裝廠……y,主要負責生產福特銳界Escape和林肯冒險家Corsair。福特還表示,他們正在探索芯片供應商的多元化選擇,以解決全球半導體短缺帶來的潛在生產限制。FCA暫時關閉了一家加拿大工廠,并將Jeep墨西哥工廠的重啟日期推遲至1月底。該公司在一份聲明中表示,加拿大和墨西哥的產量調整是為了維持北美其他工廠的正常運轉。“隨時都有可能減產一半”和“芯片危機”貫穿中外,對一二線供應商和整車廠造成沉重打擊。在大眾首次公布有關芯片供應的消息后,零部件巨頭博世和mainland China率先承認芯片產量不足。到目前為止,這些芯片供應商一直在努力將汽車生產的負面影響降到最低。目前,歐洲、日本和美國的少數供應商主導著全球汽車芯片的生產,而中國的汽車芯片主要依賴進口。據研究機構分析估算,包括英飛凌、恩智浦、美光科技等芯片廠商的供貨量已經占到中國市場的三分之二。瑞士瑞信銀行公司分析師丹尼爾·利維(Daniel Levy)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芯片供應問題可能會限制汽車行業近期的生產,大多數汽車制造商的應對策略是優先生產利潤更高的汽車。據汽車公社從一汽-大眾內部人士處獲得的獨家信息,四川成都捷達品牌的生產受到了芯片供應的影響,現階段成都工廠部分車型的產能已經壓縮至正常時期的30%-50%。汽車公社記者在調查多家捷達4S店時發現,主要銷售車型確實受到了芯片供應的影響。與一線銷售顧問溝通后得知,部分經銷商捷達VS7、VS5車型缺貨,部分配置車型需要等待一個月左右才能提車。成都工廠是一汽大眾的第三工廠。一位了解情況的內部員工曾向汽車公社透露,一汽-大眾的芯片供應影響了產能,但公司首先對長春工廠的部分車型進行了減產,減產的車型中,寶來是一汽-大眾大眾品牌下最便宜的車型,是SAIC-大眾的朗逸。從這個角度來看,面對芯片供應不足,國內工廠也選擇了先壓縮低價車的策略,一汽大眾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即便如此,隨著芯片越來越短缺,一些車企仍然無法阻止減產壓力的進一步擴大,未來這種壓力可能會蔓延到更多車型上。值得一提的是,廣汽還表示,廣汽本田已經收到了有關部分車型芯片供應的警告,但到目前為止,該公司尚未透露更多細節。“芯片已經成為整個產業鏈的氧氣”。汽車咨詢公司ZoZo Go首席執行官邁克爾·鄧恩(Michael Dunne)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表示,芯片供應在短時間內成為汽車行業正常運轉的“新氧”,越來越多的業內人士已經意識到,大型汽車制造商必須努力在2021年建立可靠的芯片供應,尤其是那些擁有歐洲供應商基礎、在中國擁有較大市場份額的制造商,壓力和挑戰將更加明顯。恩智浦半導體曾表示,汽車產量從疫情中反彈的速度快于預期,難以趕上芯片的供應。與此同時,全球芯片產能也因疫情而下調。由于家庭辦公的需求突然增加,筆記本電腦熱銷,個人電腦和游戲機也熱銷。英偉達等芯片制造商也警告稱,芯片的供應將受到限制。恩智浦大約一半的業務與汽車行業有關,但最大的挑戰是,這些緊急訂單通常需要三個月才能交付,前提是計算機等其他客戶不占用其他產能。該公司首席執行官庫爾特·西弗斯(Kurt Sievers)曾對德國媒體表示,一些汽車客戶的緊急訂單“來得太晚了”,沒有給芯片制造留下足夠的時間……ers,這給公司的供應鏈帶來了巨大的壓力。與此同時,美國監管機構將中國最大的芯片代工廠SMIC列入黑名單,這使得世界各地的芯片公司爭相尋找新的合作伙伴。2020年10月,旭化成位于日本宮崎縣的芯片工廠遭遇火災,也損害了半導體供應。公司也是中國汽車企業的頂級供應商之一。零部件巨頭大陸集團(Continental Group)表示,半導體芯片的生產和交付大約需要6至9個月。由于新冠肺炎疫情在一些國家逐漸平息,半導體行業未能以足夠快的速度擴大生產規模,以滿足汽車需求的“意外增長”。當然,硅片也是問題的一部分。據了解,目前使用的芯片產品都是由硅片生產的,硅片是由砂石原料經過高溫提純形成單晶硅棒,再經過切割、滾磨等一系列工序,成為集成電路工廠的基礎原料——硅片。但目前隨著半導體硅片需求的旺盛,各種尺寸的硅片都供不應求,硅片的供應也受到限制。從一百年前開始,我們的整車企業就在努力擴大產銷規模,甚至一度產銷超過了整個體系所能承受的極限,被短板效應反制。如今又出現了隨時會導致產銷減半甚至萎縮三分之二的危機,而且與汽車智能化的趨勢密不可分。短板來自隔壁ICT行業,名字叫芯片。
1月13日,中汽協舉辦線上月度信息發布會,發布2020年12月汽車行業產銷情況。2020年12月,汽車產銷形勢總體保持穩定,產量環比略有下降,銷量小幅增長,同比繼續保持增長。
1900/1/1 0:00:00日前,據專家表示,蔚來發布的固態電池會逐漸應用到市場,而大規模應用預計將在2025年。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特斯拉將失去其生產工程負責人,后者將加盟RedwoodMaterials公司,這是特斯拉前聯合創始人、曾長期擔任該公司首席技術官的JBStraubel所成立的初創企業。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盡管市場環境充滿挑戰,大眾品牌2020年仍向全球客戶交付5328萬輛汽車(同比下跌15)。其中去年12月,大眾品牌銷量較2019年同期非常不錯的銷量數據僅微跌2。
1900/1/1 0:00:00近日,包括上汽集團、廣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安汽車、長城汽車等企業陸續發布了12月及全年的產銷數據,在2020年年初受到疫情因素影響,加上傳統車市競爭格局有所變化,
1900/1/1 0:00:001月12日凌晨,周一美股盤中蔚來汽車一度漲超13,市值最高時突破1000億美元。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