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2020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對于汽車行業也是如此。今天我們盤點一下2020年將停止造車,逐漸淡出大家視野的汽車品牌。有些人逆流而上,比如項,有些人沒能熬過這個冬天,比如老一輩的尹明善,還有已經退休但被調查的祁玉民。做生意就像人生,跌宕起伏,世事難料,但成功和失敗都有原因。
2020年初,中美經貿之爭剛剛落下帷幕,全世界對未來的預期都是積極的,但疫情是突發性的,每個企業的困難都差不多。但真正的分化出現在2020年中國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特斯拉站在了市值的頂端,蔚來與合肥結盟,咸魚翻身,Xpeng Motors和Ideal上市,很難在那些追隨者身上找到關注的光環。
于是2020年成了“瀕危”車企倒閉的一年,疫情成了壓倒這些公司的催化劑。
這一年,不僅有根基不穩的新生品牌,也有跟不上時代的老牌企業。
不管是新勢力還是老品牌,有的曾經輝煌過,甚至在某個階段引領過市場,有的則是一出生就注定要消亡。
2020年,企業自身缺陷的影響會被放大,但無論是生存還是終止,都是市場的選擇。
在這個汽車行業的轉型階段,所有企業都在負重前行。
2020年過去了,很多車企的造車夢在這一年走到了盡頭。
但總結一下2020年汽車企業的不同命運,用托爾斯泰的話來說,成功的企業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企業各有各的失敗。
華晨汽車破產,祁玉民被調查。
華晨汽車是2020年最具影響力的車企。
華晨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華晨寶馬、華晨金杯、華晨中國在車市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尤其是自主品牌“中華”,曾經是中國最早的自主品牌之一,也曾經很出彩。
2020年11月13日,格致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向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組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引發巨額債務、債券違約等廣泛關注。根據華晨汽車集團2020年半年度債券報告,集團債務總額為1328.44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后,資產負債率為71.4%。
事實上,華晨汽車多年來一直在自主品牌業務上虧損。2015年至2019年分別虧損5.4億元、6億元、8.6億元、4.2億元和10.64億元,合計虧損34.84億元。截至2020年一季度,華晨汽車累計負債已達1226.75億元。
目前華晨中華的產品很少,只有V3、V6、V7在售,價格都在15萬元以下。沒有競爭力強的爆款,新品規劃不清晰。
同時,華晨寶馬的股權調整即將實施。根據2018年簽署的協議,寶馬將在2022年前從華晨汽車手中收購華晨寶馬25%的股份。屆時,寶馬和華晨汽車將分別持有華晨寶馬75%和25%的股份,不再納入華晨汽車的合并范圍。
這意味著華晨汽車來自寶馬品牌的“利潤血液”將大幅減少。
12月4日,遼寧省紀委監委宣布,華晨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祁玉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執掌華晨汽車13年、曾拯救華晨汽車的祁玉民被調查……這也給華晨汽車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作為華晨汽車值得信賴的掌門人,閻秉哲在接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后,正在通過一系列改革鞏固和深化與寶馬、雷諾的合作,探索新的營銷模式,布局出行服務。然而,這些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
2020年11月20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債權人重整申請,標志著破產重整程序正式啟動。法院判決華晨集團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也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性,有重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華晨汽車的命運似乎與華晨寶馬的失控有關,但似乎不是。它最大的失敗是過度依賴寶馬。華晨汽車在大多數觀察家眼里不應該是今天的命運,但它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華晨汽車是東北經濟的縮影嗎?很難說。但這似乎是原因之一。
華晨汽車能否再次轉危為安?成為2021年汽車行業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知家。com相關報道:《為什么華晨不值得同情?》
尹明善:老革命遇到新問題,力帆汽車破產歸咎于吉利。
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曾有“國產摩托之王”的稱號,是重慶首富。力帆汽車創立之時,也恰逢自主品牌快速成長。由此,力帆汽車一度為自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力帆的產品競爭力一直不強,車型處于市場低端。力帆320也被廣泛批評與MINI過于相似。所以力帆汽車的經營狀況一直徘徊在三線陣營,在汽車市場的存在感較弱。
2010年,力帆登陸上交所主板。招股書顯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力帆股份總資產64.9億元,年總收入約60億元,年凈利潤超過3億元。
2016年,財政部組織檢查組對2013-2015年力帆乘用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共有2395輛車不符合申報條件,涉及中央財政補貼1.14億元。
此后,力帆汽車一直處于持續下滑的泥潭中。2017年,尹明善宣布退休,“接班”問題幾經波折。后來力帆汽車多位高管辭職減持股份,進一步引發了對力帆汽車前景的質疑。
2020年8月,力帆集團宣布破產重整。截至2020年9月,力帆總資產163.29億元,負債合計170億元。
近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由力帆控股變更為重慶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
據悉,滿江紅基金由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吉利重大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1%和49%,而后者是吉利科技持股99%的子公司,滿江紅基金是力帆股份的第一大股東。股權變更后,力帆第二大股東為產業投資者,由吉利邁捷、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或吉利邁捷/吉利科技持股比例超過70%的絕對控股公司組成。
分析人士表示,吉利以雙重身份投資力帆,吉利成為力帆股份背后的實際控制人。
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在重組方案中表示……上市公司將依托滿江紅基金和產業投資者,繼續深耕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依托吉利科技集團引領的智能網聯、換電技術、模塊升級、車電分離等新技術、新業態,配合吉利科技集團全國換電運營網絡和城市出行服務市場的快速擴張,支持吉利體系所有新能源換電車輛服務。
2020年11月9日,力帆宣布與吉利邁捷/吉利科技集團就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簽署授權協議,以及基地加工業務轉讓協議或其他加工業務協議,以支持和保障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的產能。
據悉,力帆汽車在11月16日召開的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表示,重組完成后,將首先量產電動MPV——隸屬吉利科技集團——楓葉80V。
力帆一方面與吉利結緣,一方面又把殼賣給李,讓其有造車資格。
物是人非,風水何時會相遇,很難說。
知家。com相關報道:“李書福左,尹明善右”
卷尺部門早就該倒了:眾泰不創新早就死了。
2020年上半年,眾泰汽車產量僅為574輛,銷量僅為1417輛。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眾泰總負債達142億元。
2020年12月2日,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二級子公司眾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被債權人以不能清償到期債權、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申請破產清算。
同時,眾泰汽車還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杭州捷能動力有限公司、杭州億威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浙江眾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均被永康法院裁定破產清算。
眾泰汽車是一個有爭議的品牌,市場認知度很高,可以算是二線自主品牌。但眾泰一直因為在設計上采用模仿形式造車的策略而爭議不斷。眾泰SR9和保時捷Macan太像了,但在被輿論詬病的同時也收獲了銷量上的成功。
近年來,眾泰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適時發力,眾泰E系列也是國內汽車市場第一批自主微型電動車。
市場上的成功讓眾泰汽車發展迅速,銷量連續四年增長30%以上,甚至一度躋身全國十大自主汽車企業。
據悉,眾泰汽車一位高管曾表示,眾泰汽車上市是公司經營的一個分水嶺,上市后的眾泰汽車更像是一個“玩資本”的企業,而不是實業。上市后,眾泰汽車市值屢創新高,一度高達386億。然而,上市后的第二個月,眾泰汽車大股東開始頻繁質押眾泰汽車股份。至2018年12月,控股股東鐵牛集團持股6.48億股,占持股比例82.4%。股權質押中,金馬股份有1.04億股,占所持股份的98.52%。2017-2018年,眾泰股價打到15元左右。也就是說,通過騰諾眾泰汽車上市,包括鐵牛集團在內的股東通過股權質押獲得了大量融資,但這筆錢去向不明。
此外,眾泰汽車上市后還推出了漢騰、馬駿、漢龍等多個子品牌,產品缺乏競爭力,進一步分散了眾泰汽車的資源。
據悉,眾泰汽車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是零配件供應不暢和資金問題導致的產能問題。2020年11月27日,眾泰汽車……人力資源部發布放假文件:2020年11月30日起,研究院全體員工放假,復工人員及時間待定。之后眾泰汽車只有少數職能部門還處于斷斷續續的工作狀態,位于全國的多個基地基本處于停產狀態。
很多人都為不創新的眾泰汽車走到這一步而高興。
江蘇政府造車陷入困境:林賽、博縣出局,白騰復活。
2020年,素有十三太保之稱的江蘇在支援武漢抗疫方面成績突出,但在投資造車領域損失慘重。
其城市投資的新造車項目數量全國第一,2020年破產數量最多,首先是拜騰,其次是博駿汽車和林賽。
唯一能稱得上成功的,就是李在江蘇投資新車挽回了面子。共享2020對于人類來說是非常特殊的一年,對于汽車行業也是如此。今天我們盤點一下2020年將停止造車,逐漸淡出大家視野的汽車品牌。有些人逆流而上,比如項,有些人沒能熬過這個冬天,比如老一輩的尹明善,還有已經退休但被調查的祁玉民。做生意就像人生,跌宕起伏,世事難料,但成功和失敗都有原因。
2020年初,中美經貿之爭剛剛落下帷幕,全世界對未來的預期都是積極的,但疫情是突發性的,每個企業的困難都差不多。但真正的分化出現在2020年中國疫情得到控制之后。特斯拉站在了市值的頂端,蔚來與合肥結盟,咸魚翻身,Xpeng Motors和Ideal上市,很難在那些追隨者身上找到關注的光環。
于是2020年成了“瀕危”車企倒閉的一年,疫情成了壓倒這些公司的催化劑。
這一年,不僅有根基不穩的新生品牌,也有跟不上時代的老牌企業。
不管是新勢力還是老品牌,有的曾經輝煌過,甚至在某個階段引領過市場,有的則是一出生就注定要消亡。
2020年,企業自身缺陷的影響會被放大,但無論是生存還是終止,都是市場的選擇。
在這個汽車行業的轉型階段,所有企業都在負重前行。
2020年過去了,很多車企的造車夢在這一年走到了盡頭。
但總結一下2020年汽車企業的不同命運,用托爾斯泰的話來說,成功的企業都是相似的,失敗的企業各有各的失敗。
華晨汽車破產,祁玉民被調查。
華晨汽車是2020年最具影響力的車企。
華晨汽車在中國汽車市場的發展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華晨寶馬、華晨金杯、華晨中國在車市都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尤其是自主品牌“中華”,曾經是中國最早的自主品牌之一,也曾經很出彩。
2020年11月13日,格致汽車科技有限公司向遼寧省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申請重組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引發巨額債務、債券違約等廣泛關注。根據華晨汽車集團2020年半年度債券報告,集團債務總額為1328.44億元。扣除商譽和無形資產后,資產負債率為71.4%。
事實上,華晨汽車多年來一直在自主品牌業務上虧損。2015年至2019年分別虧損5.4億元、6億元、8.6億元、4.2億元和10.64億元,合計虧損34.84億元。截至2020年一季度,華晨汽車累計負債已達1226.75億元。
目前華晨中國的產品很少,只有V3、V6和V7在售,還有……價格都在15萬元以下。沒有競爭力強的爆款,新品規劃不清晰。
同時,華晨寶馬的股權調整即將實施。根據2018年簽署的協議,寶馬將在2022年前從華晨汽車手中收購華晨寶馬25%的股份。屆時,寶馬和華晨汽車將分別持有華晨寶馬75%和25%的股份,不再納入華晨汽車的合并范圍。
這意味著華晨汽車來自寶馬品牌的“利潤血液”將大幅減少。
12月4日,遼寧省紀委監委宣布,華晨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祁玉民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執掌華晨汽車13年、曾拯救華晨汽車的祁玉民被調查,也給華晨汽車的未來蒙上了一層陰影。
作為華晨汽車值得信賴的掌門人,閻秉哲在接任黨委書記、董事長后,正在通過一系列改革鞏固和深化與寶馬、雷諾的合作,探索新的營銷模式,布局出行服務。然而,這些措施不可能一蹴而就。
2020年11月20日,沈陽市中級人民法院裁定受理華晨汽車集團控股有限公司的債權人重整申請,標志著破產重整程序正式啟動。法院判決華晨集團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具備企業破產法規定的破產原因。但同時,集團也有挽救的價值和可能性,有重組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華晨汽車的命運似乎與華晨寶馬的失控有關,但似乎不是。它最大的失敗是過度依賴寶馬。華晨汽車在大多數觀察家眼里不應該是今天的命運,但它已經走到了這一步。華晨汽車是東北經濟的縮影嗎?很難說。但這似乎是原因之一。
華晨汽車能否再次轉危為安?成為2021年汽車行業最受關注的話題之一。
知家。com相關報道:《為什么華晨不值得同情?》
尹明善:老革命遇到新問題,力帆汽車破產歸咎于吉利。
力帆集團創始人尹明善曾有“國產摩托之王”的稱號,是重慶首富。力帆汽車創立之時,也恰逢自主品牌快速成長。由此,力帆汽車一度為自己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但力帆的產品競爭力一直不強,車型處于市場低端。力帆320也被廣泛批評與MINI過于相似。所以力帆汽車的經營狀況一直徘徊在三線陣營,在汽車市場的存在感較弱。
2010年,力帆登陸上交所主板。招股書顯示,截至2010年6月30日,力帆股份總資產64.9億元,年總收入約60億元,年凈利潤超過3億元。
2016年,財政部組織檢查組對2013-2015年力帆乘用車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補貼資金管理和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檢查。檢查結果顯示,共有2395輛車不符合申報條件,涉及中央財政補貼1.14億元。
此后,力帆汽車一直處于持續下滑的泥潭中。2017年,尹明善宣布退休,“接班”問題幾經波折。后來力帆汽車多位高管辭職減持股份,進一步引發了對力帆汽車前景的質疑。
2020年8月,力帆集團宣布破產重整。截至九月……20,力帆的總資產為163.29億元,負債總額為170億元。
近日,力帆股份發布公告稱,公司控股股東由力帆控股變更為重慶滿江紅股權投資基金合伙企業。
據悉,滿江紅基金由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和吉利重大投資有限公司分別持股51%和49%,而后者是吉利科技持股99%的子公司,滿江紅基金是力帆股份的第一大股東。股權變更后,力帆第二大股東為產業投資者,由吉利邁捷、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或吉利邁捷/吉利科技持股比例超過70%的絕對控股公司組成。
分析人士表示,吉利以雙重身份投資力帆,吉利成為力帆股份背后的實際控制人。
力帆實業(集團)股份有限公司在重組預案中表示,上市公司將依托滿江紅基金和產業投資者,繼續深耕新能源電動汽車產業,依托吉利科技集團主導的智能網聯、換電技術、模塊升級、車電分離等新技術新業態,匹配吉利科技集團全國換電運營網絡和城市出行服務市場的快速擴張,支持吉利體系所有新能源換電汽車服務。
2020年11月9日,力帆宣布與吉利邁捷/吉利科技集團就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簽署授權協議,以及基地加工業務轉讓協議或其他加工業務協議,以支持和保障電動多用途乘用車的產能。
據悉,力帆汽車在11月16日召開的2020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上表示,重組完成后,將首先量產電動MPV——隸屬吉利科技集團——楓葉80V。
力帆一方面與吉利結緣,一方面又把殼賣給李,讓其有造車資格。
物是人非,風水何時會相遇,很難說。
知家。com相關報道:“李書福左,尹明善右”
卷尺部門早就該倒了:眾泰不創新早就死了。
2020年上半年,眾泰汽車產量僅為574輛,銷量僅為1417輛。
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眾泰總負債達142億元。
2020年12月2日,眾泰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二級子公司眾泰新能源汽車有限公司被債權人以不能清償到期債權、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申請破產清算。
同時,眾泰汽車還發布公告稱,公司全資子公司杭州捷能動力有限公司、杭州億威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浙江眾泰汽車銷售有限公司均被永康法院裁定破產清算。
眾泰汽車是一個有爭議的品牌,市場認知度很高,可以算是二線自主品牌。但眾泰一直因為在設計上采用模仿形式造車的策略而爭議不斷。眾泰SR9和保時捷Macan太像了,但在被輿論詬病的同時也收獲了銷量上的成功。
近年來,眾泰汽車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也適時發力,眾泰E系列也是國內汽車市場第一批自主微型電動車。
市場上的成功讓眾泰汽車發展迅速,銷量連續四年增長30%以上,甚至一度躋身全國十大自主汽車企業。
據悉,眾泰汽車一位高管曾表示,眾泰汽車上市是公司經營的一個分水嶺,上市后的眾泰汽車更像是一個“玩資本”的企業,而不是實業。之后……何上市后,眾泰汽車的市值屢創新高,一度達到386億的高點。然而,上市后的第二個月,眾泰汽車大股東開始頻繁質押眾泰汽車股份。至2018年12月,控股股東鐵牛集團持股6.48億股,占持股比例82.4%。股權質押中,金馬股份有1.04億股,占所持股份的98.52%。2017-2018年,眾泰股價打到15元左右。也就是說,通過騰諾眾泰汽車上市,包括鐵牛集團在內的股東通過股權質押獲得了大量融資,但這筆錢去向不明。
此外,眾泰汽車上市后還推出了漢騰、馬駿、漢龍等多個子品牌,產品缺乏競爭力,進一步分散了眾泰汽車的資源。
據悉,眾泰汽車陷入困境的直接原因是零配件供應不暢和資金問題導致的產能問題。2020年11月27日,眾泰汽車人力資源部發布放假文件:2020年11月30日起,研究院全體員工放假,復工人員及時間待定。之后眾泰汽車只有少數職能部門還處于斷斷續續的工作狀態,位于全國的多個基地基本處于停產狀態。
很多人都為不創新的眾泰汽車走到這一步而高興。
江蘇政府造車陷入困境:林賽、博縣出局,白騰復活。
2020年,素有十三太保之稱的江蘇在支援武漢抗疫方面成績突出,但在投資造車領域損失慘重。
其城市投資的新造車項目數量全國第一,2020年破產數量最多,首先是拜騰,其次是博駿汽車和林賽。
唯一能稱得上成功的,就是李在江蘇投資新車挽回了面子。林賽汽車可以說是新車中壽命最短的品牌。發布會后不到一年,就陷入了不斷的修正中。
林賽汽車落戶江蘇,國有股東南通嘉禾前后共投資66億元。然而,被戲稱為“老年人代步車”的脈脈銷量卻少之又少,在北京鳥巢舉行發布會的盛況。
2020年6月23日,林賽上海分公司被法院查封。據林賽汽車原資深律師喬玉東實名舉報,林賽汽車創始人王曉林涉嫌虛假技術出資,取林賽汽車實際控制權。這時,王曉林已經住在美國了。
8
南通嘉禾給林賽汽車員工的通知稱:林賽汽車董事長、CEO、法定代表人王曉林避美不履職,致使林賽汽車難以為繼。
而王曉林則通過內部郵件將矛頭指向南通嘉禾、如皋的部分領導,稱他們對自己和外資股東的“陷阱”是導致林賽江蘇林賽經營停滯、數千名員工無薪失業的主要原因。
9
從聲勢浩大的發布會,到高層的推諉和公司運營的停滯,林賽汽車一路走來的經歷令人咋舌。
然而,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困境不止于此。另一個以失敗告終的品牌是博駿汽車。
博駿汽車來自南京,成立于2016年。其主要投資方為招商局、淮安源興、中化國際(國有)、浦口高投(國有),創始人為黃錫明。
0
2019年9月,博駿汽車與一汽李霞達成協議,雙方投資成立天津博駿汽車公司。在新的合資公司中,…w李霞出資5.5億元,占股19.9%,以車輛相關土地使用權、建筑物、機器設備等資產及相關債務出資。博君以現金出資20.34億元,占股80.1%。
至此,博駿汽車正式具備造車資質,并發布了iV6和iV7兩款純電動汽車,計劃于2020年交付。
博駿汽車前后融資十幾億人民幣,國有資產是主要投資方。自四年多前成立以來,只制造了幾輛展覽車,大規模生產是不可能的。之后有消息稱員工無薪,上海辦公室無人上班。
1
創始人黃Xi明曾發表“公開信”,稱博駿失敗的原因是“過分強調產品的自主創新和國際競爭力,未能把握中國投資風向變化的脈絡,未能做好資金的統籌和安排,缺乏應急預案和及時的止損措施。”
據悉,博縣從2019年初開始出現資金短缺,開始拖欠供應商貨款和員工工資。黃明曾希望通過繼續尋找新的投資者為博駿“重生”。然而,2020年6月15日,成立4年的博駿汽車終于宣布造車失敗,員工全部待崗,并將出售車載平臺等各項核心技術。
但最遺憾的是拜騰,卻也是精神最堅不可摧的品牌。
但今日有消息傳出,拜騰汽車向AutoR智家確認,已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加快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力爭在2022年一季度前實現M-Byte量產。根據協議,富士康將提供先進的制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全力支持拜騰首款機型M-Byte的量產。
2
M-Byte是一款接近量產的概念車,但明年量產還會重復。在所有創始人離開之后,它的命運依然沒有結束,這不得不說新能源汽車這個概念在國內真的很火。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拜騰的命運太過曲折,一言難盡。
據央視財經6月28日報道,拜騰汽車已陷入經營危機。不僅拖欠員工工資,上海辦事處和北京辦事處也相繼退租,南京工廠也因拖欠水電電費而停工。
自2017年成立以來,拜騰汽車已經進行了四輪融資,總金額約84億元,但始終沒有量產。
3
拜騰汽車屬于江蘇省,主要投資方包括富士康、騰訊投資、和諧汽車、蒂奇金控、中國一汽、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丸紅等。拜騰汽車母公司南京智行電動車有限公司(FMC)也被列為江蘇省“先進制造業”代表項目。
因為當地政府的“背書”,拜騰汽車一度獲得了很高的話語權。在各大車展上,媒體記者和公眾也對原型車的smart-link功能和大型水平屏幕給予了高度評價。很多人甚至認為,拜騰有望引領智聯汽車新潮流。
然而,在“燒完”84億資金后,拜騰仍停留在樣機階段,量產遙遙無期。不久前還是“代表項目”的拜騰,終于走到了關停的盡頭。
4
2020年6月29日,CEO戴雷宣布暫停在馬業務運營的決定……7月1日起在拜騰汽車董事會上登陸中國,拜騰北美和德國的辦事處也根據當地法律啟動了破產申請程序。
拜騰汽車曾被國內投資界視為反面教材,人員薪資成本與初創期跨國公司持平。現在它的復活希望將那款備受期待的概念車推向市場。
知家。com相關報道:《白藤、與博縣的生與死》
去造一輛電動超跑吧,未來的汽車會被過度駕駛毀掉。
未來汽車是造車新勢力中唯一專注于跑車市場的品牌。第一款產品未來K50的售價為68.68萬元(補貼后),是中國品牌中最貴的新能源汽車。
未來汽車的母公司是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汽車設計,后轉型為從事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的公司。未來的K50是它的第一款車型。
未來K50擁有超跑造型,機身采用鋁合金邊框和碳纖維材質,在問世之初就收獲了不少關注。未來K50百公里加速時間4.6s,續航里程300km,最高時速近200km/h,這樣的性能水平在新能源市場并不突出,取超跑的名字似乎有點勉強。
5
導致未來K50上市后銷量一直很低,沒有太大的市場號召力。
長城華冠的財報顯示,自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以來,虧損逐年增加。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9474.97萬元,同比增長66.26%,虧損達到9844.28萬元;2017年長城皇冠營收同比增長35.46%至1.28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至2.26億元。到2018年,僅前三季度長城皇冠虧損就達3.7億元。
據悉,為了彌補快速消耗的資金,長城華冠先后五次在二級市場融資,累計融資金額已達21億元。僅2018年7月,長城華冠就融資8.97億元,主要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投資未來汽車建設項目及研發。
據媒體報道,長城華冠的高管不斷質押股份,以換取發展資金。其大股東王克儉曾質押77.06%的股份,創始人魯群質押95%以上的股份。
有媒體也曾參觀過未來汽車的蘇州生產基地,發現生產車間十分空曠。有員工表示,生產線已經開始“做四休三休”。
未來汽車在2020年還沒有走到盡頭,但存在感已經很低是不爭的事實,后續產品也鮮有消息。可以說,未來汽車的“前途”并不樂觀。
未來的汽車早起晚趕,都是因為創新不足,對特斯拉重視不夠。
在續航和技術創新的情況下,價格直逼特斯拉,結果可想而知。
李嘉誠的造車夢:長江汽車
長江汽車的市場認知度比較低,前身是杭州長江公交公司。2013年,長江客車瀕臨破產之際,五龍電動車注資重組,更名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
2016年,長江汽車成為首批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文的新能源汽車企業。2017年12月,在工信部公布的第302批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長江汽車再次上榜。自此,長江汽車獲得了新能源汽車“雙資質”。
6
此外,長江汽車一度受到李嘉誠的青睞,多次增持五龍電動車股份,一度成為其第三大股東。
長江汽車發布了一款小型純電動SUV < SUV,隨后在2018北京車展發布了三款概念車,未能量產。
2018年,長江汽車開始出現欠薪跡象,企業運營資金逐漸緊張。2019年7月以來,媒體關于長江汽車因欠薪停產的報道也不斷出現。與此同時,長江汽車的融資計劃并未順利達成,企業的困境進一步加劇。
資料顯示,2019年以來,長江汽車被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172次,累計執行標的超過4億元。公司法定代表人曹鐘及公司其他相關人員也收到了127份限制消費令。
2020年9月29日,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法院出具的破產文書顯示,2020年8月24日,根據杭州萬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的申請,法院裁定受理長江汽車破產清算案。
據悉,此后,長江汽車幾乎每周都會向員工發出“在家等候”的通知。11月1日,長江汽車因法院裁定破產清算,公司長期停業,宣布與部分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相關社保公積金開始停止繳納。
至此,長江汽車正式落下帷幕。
除了這些品牌,華泰汽車已經在2020年停產,華泰汽車旗下的四個汽車生產基地也已經停產。第一輛舉行新聞發布會的全新游俠車基本上從20年的傳聞中消失了……。另外,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最先發布概念車的奇點汽車的消息了。
生死是家常便飯,造車夢有起有落。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汽車企業,一些品牌消失的同時也誕生了一些新的品牌。
只有淘汰落后,汽車工業的集中度才會進一步提高,汽車的質量才會更強。
2021年,新品牌還是會出現,老品牌也會被甩,但希望他們每個人都活得精彩。林賽汽車可以說是新車中壽命最短的品牌。發布會后不到一年,就陷入了不斷的修正中。
林賽汽車落戶江蘇,國有股東南通嘉禾前后共投資66億元。然而,被戲稱為“老年人代步車”的脈脈銷量卻少之又少,在北京鳥巢舉行發布會的盛況。
2020年6月23日,林賽上海分公司被法院查封。據林賽汽車原資深律師喬玉東實名舉報,林賽汽車創始人王曉林涉嫌虛假技術出資,取林賽汽車實際控制權。這時,王曉林已經住在美國了。
8
南通嘉禾給林賽汽車員工的通知稱:林賽汽車董事長、CEO、法定代表人王曉林避美不履職,致使林賽汽車難以為繼。
而王曉林則通過內部郵件將矛頭指向南通嘉禾、如皋的部分領導,稱他們對自己和外資股東的“陷阱”是導致林賽江蘇林賽經營停滯、數千名員工無薪失業的主要原因。
9
從聲勢浩大的發布會,到高層的推諉和公司運營的停滯,林賽汽車一路走來的經歷令人咋舌。
然而,江蘇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困境不止于此。另一個以失敗告終的品牌是博駿汽車。
博駿汽車來自南京,成立于2016年。其主要投資方為招商局、淮安源興、中化國際(國有)、浦口高投(國有),創始人為黃錫明。
0
2019年9月,博駿汽車與一汽李霞達成協議,雙方投資成立天津博駿汽車公司。在新的合資公司中,一汽李霞出資5.5億元,占股19.9%,以車輛相關的土地使用權、建筑物、機器設備等資產及相關債務。博君以現金出資20.34億元,占股80.1%。
至此,博駿汽車正式具備造車資質,并發布了iV6和iV7兩款純電動汽車,計劃于2020年交付。
博駿汽車前后融資十幾億人民幣,國有資產是主要投資方。自四年多前成立以來,只制造了幾輛展覽車,大規模生產是不可能的。之后有消息稱員工無薪,上海辦公室無人上班。
1
創始人黃Xi明曾發表“公開信”,稱博駿失敗的原因是“過分強調產品的自主創新和國際競爭力,未能把握中國投資風向變化的脈絡,未能做好資金的統籌和安排,缺乏應急預案和及時的止損措施。”
據悉,博縣從2019年初開始出現資金短缺,開始拖欠供應商貨款和員工工資。黃明曾希望通過繼續尋找新的投資者為博駿“重生”。然而,2020年6月15日,成立四年的博駿汽車終于……宣布它未能制造一輛汽車,所有員工都在等待工作,并將出售各種核心技術,如車輛平臺。
但最遺憾的是拜騰,卻也是精神最堅不可摧的品牌。
但今日有消息傳出,拜騰汽車向AutoR智家確認,已與富士康科技集團、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簽署戰略合作框架協議,共同加快拜騰首款車型M-Byte的量產,力爭在2022年一季度前實現M-Byte量產。根據協議,富士康將提供先進的制造技術、運營管理經驗和產業鏈資源,全力支持拜騰首款機型M-Byte的量產。
2
M-Byte是一款接近量產的概念車,但明年量產還會重復。在所有創始人離開之后,它的命運依然沒有結束,這不得不說新能源汽車這個概念在國內真的很火。
在剛剛過去的2020年,拜騰的命運太過曲折,一言難盡。
據央視財經6月28日報道,拜騰汽車已陷入經營危機。不僅拖欠員工工資,上海辦事處和北京辦事處也相繼退租,南京工廠也因拖欠水電電費而停工。
自2017年成立以來,拜騰汽車已經進行了四輪融資,總金額約84億元,但始終沒有量產。
3
拜騰汽車屬于江蘇省,主要投資方包括富士康、騰訊投資、和諧汽車、蒂奇金控、中國一汽、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丸紅等。拜騰汽車母公司南京智行電動車有限公司(FMC)也被列為江蘇省“先進制造業”代表項目。
因為當地政府的“背書”,拜騰汽車一度獲得了很高的話語權。在各大車展上,媒體記者和公眾也對原型車的smart-link功能和大型水平屏幕給予了高度評價。很多人甚至認為,拜騰有望引領智聯汽車新潮流。
然而,在“燒完”84億資金后,拜騰仍停留在樣機階段,量產遙遙無期。不久前還是“代表項目”的拜騰,終于走到了關停的盡頭。
4
2020年6月29日,CEO戴雷在拜騰汽車董事會上宣布了從7月1日起暫停mainland China業務運營的決定,拜騰北美和德國的辦事處也根據當地法律啟動了破產申請程序。
拜騰汽車曾被國內投資界視為反面教材,人員薪資成本與初創期跨國公司持平。現在它的復活希望將那款備受期待的概念車推向市場。
知家。com相關報道:《白藤、與博縣的生與死》
去造一輛電動超跑吧,未來的汽車會被過度駕駛毀掉。
未來汽車是造車新勢力中唯一專注于跑車市場的品牌。第一款產品未來K50的售價為68.68萬元(補貼后),是中國品牌中最貴的新能源汽車。
未來汽車的母公司是北京長城華冠汽車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業務是汽車設計,后轉型為從事新能源汽車生產和銷售的公司。未來的K50是它的第一款車型。
未來K50擁有超跑造型,機身采用鋁合金邊框和碳纖維材質,在問世之初就收獲了不少關注。未來K50百公里加速時間4.6s,續航里程300km,最高時速近200km/h,這樣的性能水平在新能源市場并不突出,取超跑的名字似乎有點勉強。
< img alt = "眾泰、未來、寶馬、力帆汽車、長城……src = "/ee img/{ HostI }/img/20230303223258588063/17 . jpg "/>
導致未來K50上市后銷量一直很低,沒有太大的市場號召力。
長城華冠的財報顯示,自2015年在新三板掛牌以來,虧損逐年增加。2016年公司營業收入9474.97萬元,同比增長66.26%,虧損達到9844.28萬元;2017年長城皇冠營收同比增長35.46%至1.28億元,虧損進一步擴大至2.26億元。到2018年,僅前三季度長城皇冠虧損就達3.7億元。
據悉,為了彌補快速消耗的資金,長城華冠先后五次在二級市場融資,累計融資金額已達21億元。僅2018年7月,長城華冠就融資8.97億元,主要用于補充流動資金,投資未來汽車建設項目及研發。
據媒體報道,長城華冠的高管不斷質押股份,以換取發展資金。其大股東王克儉曾質押77.06%的股份,創始人魯群質押95%以上的股份。
有媒體也曾參觀過未來汽車的蘇州生產基地,發現生產車間十分空曠。有員工表示,生產線已經開始“做四休三休”。
未來汽車在2020年還沒有走到盡頭,但存在感已經很低是不爭的事實,后續產品也鮮有消息。可以說,未來汽車的“前途”并不樂觀。
未來的汽車早起晚趕,都是因為創新不足,對特斯拉重視不夠。
在續航和技術創新的情況下,價格直逼特斯拉,結果可想而知。
李嘉誠的造車夢:長江汽車
長江汽車的市場認知度比較低,前身是杭州長江公交公司。2013年,長江客車瀕臨破產之際,五龍電動車注資重組,更名為杭州長江汽車有限公司。
2016年,長江汽車成為首批獲得國家發改委批文的新能源汽車企業。2017年12月,在工信部公布的第302批道路機動車生產企業及產品公告中,長江汽車再次上榜。自此,長江汽車獲得了新能源汽車“雙資質”。
6
此外,長江汽車一度受到李嘉誠的青睞,多次增持五龍電動車股份,一度成為其第三大股東。
長江汽車發布了一款小型純電動SUV < SUV,隨后在2018北京車展發布了三款概念車,未能量產。
2018年,長江汽車開始出現欠薪跡象,企業運營資金逐漸緊張。2019年7月以來,媒體關于長江汽車因欠薪停產的報道也不斷出現。與此同時,長江汽車的融資計劃并未順利達成,企業的困境進一步加劇。
資料顯示,2019年以來,長江汽車被上海市青浦區人民法院、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南京市浦口區人民法院列為被執行人172次,累計執行標的超過4億元。公司法定代表人曹鐘及公司其他相關人員也收到了127份限制消費令。
2020年9月29日,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法院出具的破產文書顯示,2020年8月24日,根據杭州萬途商務服務有限公司的申請,法院裁定受理長江汽車破產清算案。
據悉,此后,長江汽車幾乎每周都會向員工發出“在家等候”的通知。11月1日,長江汽車因法院裁定破產清算,公司長期停業,宣布與部分員工解除勞動合同關系,相關社保公積金開始停止繳納。
至此,長江汽車正式落下帷幕。
除了這些品牌,華泰汽車已經在2020年停產,華泰汽車旗下的四個汽車生產基地也已經停產。第一輛舉行新聞發布會的全新游俠車基本上從20年的傳聞中消失了……。另外,我們已經很久沒有聽到最先發布概念車的奇點汽車的消息了。
生死是家常便飯,造車夢有起有落。中國擁有世界上最多的汽車企業,一些品牌消失的同時也誕生了一些新的品牌。
只有淘汰落后,汽車工業的集中度才會進一步提高,汽車的質量才會更強。
2021年,新品牌還是會出現,老品牌也會被甩,但希望他們每個人都活得精彩。
藍鯨汽車1月1日訊在2021年第一天,特斯拉在華公布了國產ModelY和改款國產Model3的售價,其中ModelY起售價為33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現代汽車表示,正與蘋果就共同研發自動駕駛汽車的可能性進行初步談判,當日,現代股價激增24。
1900/1/1 0:00:00根據EVsales數據,全球新能源乘用車11月銷量達414萬輛,環比增長213,同比上漲1347,創下了近三年來最高成績。
1900/1/1 0:00:00藍鯨汽車1月2日訊,理想汽車今日公布2020年12月交付數據。
1900/1/1 0:00:001、退坡20四部委發布2021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補貼政策12月31日,財政部等四部委發布《關于進一步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
1900/1/1 0:00:00蓋世汽車訊據外媒報道,得益于后期電動汽車銷量上漲,戴姆勒旗下梅賽德斯奔馳2020年成功滿足歐洲碳排放目標,避免了高額罰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