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恒大造車更密集了。繼8月初首推6款車之后,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親自視察了上海和廣州的生產基地。8月26日,恒大健康正式更名為“恒大汽車”,汽車業務再度升級,進一步彰顯了恒大造車的“野心”。
隨著恒大造車的博弈越來越大,人們更關心這幾個方面:恒大造車投入了多少?恒大首款車何時落地?恒大造車是認真的嗎?在8月27日恒大召開的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這些問題有了更清晰的答案。
■投入/花費了多少?恒大宣布造車賬單。
數據顯示,恒大上半年營業收入45.1億元,其中汽車板塊0.5億元,健康板塊44.6億元;毛利總計12.6億元,其中汽車板塊-1.2億元,健康板塊13.8億元;凈利潤-24.6億元,其中汽車板塊-12.7億元,健康板塊1.4億元。不難看出,汽車板塊仍處于投資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整體業績。
不過,這對于總資產超過2萬億的恒大來說,并不是什么大事。恒大“不缺錢”的形象,一直為恒大造車打造了強大的背書。那么恒大造車投資了多少呢?發布會上,恒大汽車首次披露了造車賬單。
從上述恒大汽車產業投資情況及預測圖可以看出,紅色框線為恒大集團已經/計劃投資恒大的投資。其中,恒大集團2019年共投資147億元,2020年投資57億元;2021年為90億元,2022年后投資為“0”,意味著從2022年開始,恒大開始依靠外部融資+自主銷售產品實現收入,不再依靠恒大集團輸血。把近幾年已經/計劃的投資加起來,可以得出恒大集團將對恒大汽車投資294億,只比很多新勢力強調的“200億”門檻多了94億。看來恒大的“熱情”并不比其他汽車公司高多少,有意讓恒大汽車在量產后盡快自負盈虧。
“中期會議現場,恒大高層回應資金情況”
不過294億這個投資數字可能還是狹義的,因為很多人對恒大的“千億”字跡并不陌生。2019年6月,恒大集團表示將在廣州南沙區投資1600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制造、電池、電機等領域的投資;隨后恒大與沈陽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投資1200億在沈陽建設三大新能源汽車基地。這兩部分總投資2800億,差不多是294億的10倍。
另外,在資金流出部分,前期工業用地和基地建設成本較高。2022年后,恒大的設備支出、材料及制造費用、建安成本、銷售費用大幅增長,意味著在建設初期基本成型后,產品制造開始擴張。2019年至2023年五年間,共流出2854億元。
銷售收入方面,由于恒大首款產品計劃在2021年量產,所以之前的銷售收入不包括汽車銷售,而是鋰電池銷售及其他收入;2021年汽車量產后,汽車銷售將成為公司主要收入,計劃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2132億元。這是什么概念?數據顯示,2019年恒大集團營業收入為4775.6億元,這意味著三年后,恒大汽車的銷售收入可能需要支撐恒大集團一半的營業收入。
■恒大首款車將于2021年下半年量產,售價很可能不會超過30萬元。
“恒大同時發布六款車”
目前,恒大的造車步伐正在各方面不斷推進,已經開始兌現一些造車承諾。比如,在產品層面,恒大曾規劃恒馳首款產品“恒馳1”將于2021年亮相,而今年8月3日,恒大也發布了“恒馳”首批6款車,分別為2款轎車、3款SUV和1款MPV車型,實現了多級別車型的覆蓋;至于工廠,恒大計劃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廣州和上海的生產基地。截至目前,這兩個地方的生產基地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計劃9月具備試生產條件。
“許家印在工廠涂裝車間”
在本次業績發布會上,恒大汽車正式公布了量產計劃。首款車型將于明年上半年投入試產,明年下半年正式量產。中期財報還透露了一個小細節,具體提到:“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價格需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 并宣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 考慮到恒大首款車型將于2021年量產,不排除恒大想搶占這一紅利,首款車型售價很可能在30萬元以內。
銷售渠道方面,恒大此前投資了全球最大的汽車經銷商廣匯集團,該集團擁有800多個營業網點。此外,恒大將快速布局汽車展銷體驗、銷售、維修售后服務三大中心:36家展銷體驗中心、1600家銷售中心、3000家自營和授權維修售后服務中心,建立龐大的汽車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網點。
此外,恒大在充電方面也有目前均衡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布局。此前,恒大與國家電網成立合資公司“國網恒大”,專注于社區停車庫車位智能充電服務。恒大方面表示,目前恒大1000多個小區中,已有700多個小區運營智能充電業務,覆蓋200多萬業主。通過國網恒達智能充電系統,車主將享受到安裝快捷、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充電服務。
■那么,恒大造車是認真的嗎?
雖然恒大在汽車核心技術、R&D領域、制造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布局,但一直有恒大造車是否“認真”的討論,這和恒大地產商的身份有關,當然也和其大方高調的做事風格有關。
目前來看,恒大的造車之心毋庸置疑。8月26日,恒大健康正式更名為恒大汽車,這意味著恒大汽車業務從恒大健康旗下的“汽車板塊”上升為最重要的業務,仍在快速發展并盈利的“大”健康業務退居二線。如前所述,2023年恒大的銷售收入將在集團營業收入中占據重要份額,可見恒大對新能源汽車的高度重視。
不僅如此,在大環境下,恒大造車也是恒大基于產業趨勢和自身轉型發展做出的綜合判斷。這一步其實是勢在必行的。從產業趨勢來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機遇和商機巨大;從國內市場來看,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的消費、使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財稅政策支持,更廣闊的市場正在逐步打開。
從企業自身來看,打造百年老店也是恒大的必然選擇。汽車產業從基地建設到量產交付再到充電的上下游業務,可以與其他產業深度合作,進一步開拓新的業務方向,拓寬恒大的產業布局,促進恒大多元化板塊的進一步聯動。今年年初的數據顯示,恒大在全國280多個城市擁有800多個項目,600多萬業主,他們將成為恒大龐大的客戶群。同時,恒大自有的萬余名銷售人員和恒房通App的1400多萬兼職銷售人員也將與恒大入股的廣匯店合作,最大程度地促成交易,讓恒大的業主有望繼續做恒大的業主。
目前,恒大仍保持3-5年產銷量10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企業的目標。目前正在同步開發14款產品。之所以推這么大,一方面是為了減少研發時間,努力追趕;另一方面,我們希望大幅度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
編輯點評:
雖然不需要質疑恒大的造車意圖,但是恒大能走多遠,是艱難還是順利,很難確定。可見,資金充足,多元化布局是其優勢。但恒大在造車上仍有明顯的“地產思維”,汽車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能否在短時間內通過金錢購買、整合、有效,仍是未知數。此外,雖然恒大聲稱對新能源汽車業務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和論證,有足夠的戰略決心和信心,但也可以看出,恒大集團希望恒大盡快實現自我造血的愿景,因此“恒大風格造車”的效果仍需時間檢驗。最近恒大造車更密集了。繼8月初首推6款車之后,恒大集團董事局主席許家印親自視察了上海和廣州的生產基地。8月26日,恒大健康正式更名為“恒大汽車”,汽車業務再度升級,進一步彰顯了恒大造車的“野心”。
隨著恒大造車的博弈越來越大,人們更關心這幾個方面:恒大造車投入了多少?恒大首款車何時落地?恒大造車是認真的嗎?在8月27日恒大召開的2020年中期業績發布會上,這些問題有了更清晰的答案。
■投入/花費了多少?恒大宣布造車賬單。
數據顯示,恒大上半年營業收入45.1億元,其中汽車板塊0.5億元,健康板塊44.6億元;毛利總計12.6億元,其中汽車板塊-1.2億元,健康板塊13.8億元;凈利潤-24.6億元,其中汽車板塊-12.7億元,健康板塊1.4億元。不難看出,汽車板塊仍處于投資期,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公司的整體業績。
不過,這對于總資產超過2萬億的恒大來說,并不是什么大事。恒大“不缺錢”的形象,一直為恒大造車打造了強大的背書。那么恒大造車投資了多少呢?發布會上,恒大汽車首次披露了造車賬單。
從上述恒大汽車產業投資情況及預測圖可以看出,紅色框線為恒大集團已經/計劃投資恒大的投資。其中,恒大集團2019年共投資147億元,2020年投資57億元;2021年為90億元,2022年后投資為“0”,意味著從2022年開始,恒大開始依靠外部融資+自主銷售產品實現收入,不再依靠恒大集團輸血。把近幾年已經/計劃的投資加起來,可以得出恒大集團將對恒大汽車投資294億,只比很多新勢力強調的“200億”門檻多了94億。看來恒大的“熱情”并不比其他汽車公司高多少,有意讓恒大汽車在量產后盡快自負盈虧。
“中期會議現場,恒大高層回應資金情況”
不過294億這個投資數字可能還是狹義的,因為很多人對恒大的“千億”字跡并不陌生。2019年6月,恒大集團表示將在廣州南沙區投資1600億元,用于新能源汽車制造、電池、電機等領域的投資;隨后恒大與沈陽市人民政府簽署戰略合作協議,擬投資1200億在沈陽建設三大新能源汽車基地。這兩部分總投資2800億,差不多是294億的10倍。
另外,在資金流出部分,前期工業用地和基地建設成本較高。2022年后,恒大的設備支出、材料及制造費用、建安成本、銷售費用大幅增長,意味著在建設初期基本成型后,產品制造開始擴張。2019年至2023年五年間,共流出2854億元。
銷售收入方面,由于恒大首款產品計劃在2021年量產,所以之前的銷售收入不包括汽車銷售,而是鋰電池銷售及其他收入;2021年汽車量產后,汽車銷售將成為公司主要收入,計劃2023年實現銷售收入2132億元。這是什么概念?數據顯示,2019年恒大集團營業收入為4775.6億元,這意味著三年后,恒大汽車的銷售收入可能需要支撐恒大集團一半的營業收入。
■恒大首款車將于2021年下半年量產,售價很可能不會超過30萬元。
“恒大同時發布六款車”
目前,恒大的造車步伐正在各方面不斷推進,已經開始兌現一些造車承諾。比如,在產品層面,恒大曾規劃恒馳首款產品“恒馳1”將于2021年亮相,而今年8月3日,恒大也發布了“恒馳”首批6款車,分別為2款轎車、3款SUV和1款MPV車型,實現了多級別車型的覆蓋;至于工廠,恒大計劃在2020年下半年完成廣州和上海的生產基地。截至目前,這兩個地方的生產基地已進入設備安裝調試階段,計劃9月具備試生產條件。
“許家印在工廠涂裝車間”
在本次業績發布會上,恒大汽車正式公布了量產計劃。首款車型將于明年上半年投入試產,明年下半年正式量產。中期財報還透露了一個小細節,具體提到:“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改委發布《關于完善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的通知》,明確新能源乘用車補貼前價格需在30萬元以下(含30萬元), 并宣布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財政補貼政策實施期限延長至2022年底。” 考慮到恒大首款車型將于2021年量產,不排除恒大想搶占這一紅利,首款車型售價很可能在30萬元以內。
銷售渠道方面,恒大此前投資了全球最大的汽車經銷商廣匯集團,該集團擁有800多個營業網點。此外,恒大將快速布局汽車展銷體驗、銷售、維修售后服務三大中心:36家展銷體驗中心、1600家銷售中心、3000家自營和授權維修售后服務中心,建立龐大的汽車銷售渠道和售后服務網點。
此外,恒大在充電方面也有目前均衡發展新能源汽車的布局。此前,恒大與國家電網成立合資公司“國網恒大”,專注于社區停車庫車位智能充電服務。恒大方面表示,目前恒大1000多個小區中,已有700多個小區運營智能充電業務,覆蓋200多萬業主。通過國網恒達智能充電系統,車主將享受到安裝快捷、使用方便、成本低廉的充電服務。
■那么,恒大造車是認真的嗎?
雖然恒大在汽車核心技術、R&D領域、制造等方面做了一系列布局,但一直有恒大造車是否“認真”的討論,這和恒大地產商的身份有關,當然也和其大方高調的做事風格有關。
目前來看,恒大的造車之心毋庸置疑。8月26日,恒大健康正式更名為恒大汽車,這意味著恒大汽車業務從恒大健康旗下的“汽車板塊”上升為最重要的業務,仍在快速發展并盈利的“大”健康業務退居二線。如前所述,2023年恒大的銷售收入將在集團營業收入中占據重要份額,可見恒大對新能源汽車的高度重視。
不僅如此,在大環境下,恒大造車也是恒大基于產業趨勢和自身轉型發展做出的綜合判斷。這一步其實是勢在必行的。從產業趨勢來看,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潛力巨大,發展前景廣闊,機遇和商機巨大;從國內市場來看,國家在新能源汽車的消費、使用、基礎設施建設等方面都做出了很大的財稅政策支持,更廣闊的市場正在逐步打開。
從企業自身來看,打造百年老店也是恒大的必然選擇。汽車產業從基地建設到量產交付再到充電的上下游業務,可以與其他產業深度合作,進一步開拓新的業務方向,拓寬恒大的產業布局,促進恒大多元化板塊的進一步聯動。今年年初的數據顯示,恒大在全國280多個城市擁有800多個項目,600多萬業主,他們將成為恒大龐大的客戶群。同時,恒大自有的萬余名銷售人員和恒房通App的1400多萬兼職銷售人員也將與恒大入股的廣匯店合作,最大程度地促成交易,讓恒大的業主有望繼續做恒大的業主。
目前,恒大仍保持3-5年產銷量100萬輛,成為全球最大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企業的目標。目前正在同步開發14款產品。之所以推這么大,一方面是為了減少研發時間,努力追趕;另一方面,我們希望大幅度降低成本,最大限度地控制成本。
編輯點評:
雖然不需要質疑恒大的造車意圖,但是恒大能走多遠,是艱難還是順利,很難確定。可見,資金充足,多元化布局是其優勢。但恒大在造車上仍有明顯的“地產思維”,汽車企業的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能否在短時間內通過金錢購買、整合、有效,仍是未知數。此外,雖然恒大聲稱對新能源汽車業務進行了充分的市場調研和論證,有足夠的戰略決心和信心,但也可以看出,恒大集團希望恒大盡快實現自我造血的愿景,因此“恒大風格造車”的效果仍需時間檢驗。
標簽:恒馳
日前,美國媒體報道稱,美國政府出臺的相關政策沒有給美國汽車制造業帶來好處,反而促使美國汽車業崗位更多地流向中國。
1900/1/1 0:00:00摘要羅琳將自9月11日起加入聯合機構,擔任市場部執行副總裁。她將接任此前離開公司的胡波。
1900/1/1 0:00:00網易汽車8月28日報道二手車保值率是很多消費者購車時的顧慮之一,電動汽車一直因為技術迭代過快保值率過低被詬病,無法形成完整流通的生命周期,讓很多消費者望而卻步。
1900/1/1 0:00:00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促成了江淮大眾大眾、大眾入股國軒高科和蔚來中國等大項目后,合肥市政府開始在自動駕駛領域攻城略地。
1900/1/1 0:00:00摘要由于供應商制造偏差,在高油壓工況下螺紋處可能發生微裂并引起系統油壓下降,影響動力傳輸,大眾召回部分進口西雅特列昂、甲殼蟲、尚酷及高爾夫。
1900/1/1 0:00:0042歲何小鵬,第二次創業三年就敲鐘了。“前路依舊,更新起點。”8月27日晚,小鵬汽車正式登陸紐交所。股票代碼為公司簡稱“XPEV”,發行價為15美元ADS。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