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來自“Yiou。com”。短短幾年,轟轟烈烈的新能源造車運動開始平靜下來。此前,國內多家上市公司高調宣布進軍新能源造車圈,但幾經折騰,已經“夢碎”造車之路。這兩年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上演。7月底,上市公司ST新海(新海宜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出售所持陜西童嘉部分股權,預計持股比例由目前的35.82%降至20%以下。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是為了“減少新能源行業政策波動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無獨有偶,經緯股份(北京威卡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7月中旬宣布終止所有新能源汽車項目的開發,這是在新能源領域大力布局四年后的徹底“撤退”。“經過公司近幾年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調研,新能源汽車行業短期盈利概率較低,建設周期需要2-3年。建設期只有大量的建設開發費用,零部件主營業務業績難以支撐。建設期內連續虧損可能導致公司存在潛在的退市風險。”經緯股份表示。ST新海、經緯股份出售新能源資產,成為幾年前大力開展的跨界造車熱潮的縮影。后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投資珠海銀隆、恒大健康造車,也是這波造車熱潮中的典型案例。此外,更多來自家電、地產、互聯網、白酒等行業的企業也加入進來。然而,無論是董明珠還是恒大都沒有制造汽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盈利的跡象。新能源汽車短期內無法盈利,成為上市公司出售新能源資產的直接原因。其實不僅僅是在整車制造領域,新能源汽車的整個產業鏈,比如鋰電池材料、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充電裝置等,都普遍面臨盈利能力差的問題。據經濟觀察報統計,已發布半年報的50家新能源相關上市公司中,有39家處于下滑狀態,業績下滑比例接近80%。虧損繼續割肉出逃四五年前,國家鼓勵建設純電動汽車/a & gt;隨著企業政策的發布,新能源汽車將很快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領域。大量之前沒有汽車制造經驗的公司增加了新能源領域,掀起了新能源汽車的大熱潮。其中,部分上市公司將新能源汽車視為實現業務轉型的光明之路,不惜代價進行布局。西部資源(四川西部資源控股有限公司)原是一家從事有色金屬開采的公司,持有鈷、鋰等新能源動力電池上游礦產資源。但為打造“鋰材料、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銷售”一體化布局,2014年公司斥資4.95億元收購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恒通客車)和重慶恒通電動客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恒通動力)。四年后,西部資源于2018年7月以1.43億元的價格出售這兩項資產,交易前后直接損失約3億元。恒通客車出售的原因是,公司被西部資源收購后,已經連續虧損數年。西部資源前幾年的財報數據顯示,恒通客車給西部資源帶來的累計虧損超過6億元。恒通客車2016年爆發的“補”事件,不僅使其受到行政處罰,融資能力下降,資金鏈緊張。ST新海原本是一家以通信網絡設備業務為主的公司。2016年以5.33億元收購陜西童嘉38.07%股權,投資2億元發展動力電池的江西迪比克持股20%,從而構建了“大通信”和“新能源”雙線發展模式。然而,陜西童嘉和迪比克被收購后業績一直不佳。2017年分別實現凈利潤-7190.12萬元和461.55萬元,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1.85億元和-1.05億元。甚至在今年,ST新海實際控制人張亦斌持有的股權也因為與相關業務方的合同糾紛被司法凍結。ST新海擬減持陜西童嘉股權至20%以下,本次轉讓仍在進行中。相對于西部資源和ST新海,經緯是更堅定退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代表。經緯股份原本是一家中德合資的乘用車內外飾系統汽車零部件企業,但從2014年開始,決定造車,想成為新能源產業鏈公司。2014年至2018年四年間,經緯股份在新能源領域累計投資約300億元,業務包括參股長春新能源20%、參股深圳五洲龍48%、參股江蘇卡威等整車企業35%,并計劃投資建設秦皇島德龍整車項目。但是新能源造車業務給經緯帶來了很大的壓力。2019年上半年,經緯實現營業收入17.08億元,同比下降41.38%,凈利潤虧損1.76億元,同比下降171.72%。今年7月,經緯宣布終止所有新能源汽車業務發展。多氟多(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從氟化工領域進入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制造。2015年,多氟多斥資逾1.5億元收購河北紅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但近年來,紅星汽車進展緩慢。汽車行業有消息稱,該公司已經停產,經營狀況堪憂。不過,多氟多在半年報中披露,紅星汽車的業務仍在有序推進中。2019年上半年,多氟多實現營業收入19.54億元,同比增長15.23%,凈利潤0.83億元,同比下降36.32%。此外,從服裝行業轉戰新能源汽車的杉杉股份也處于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上半年,杉杉股份實現營收44.41億元,同比增長3.58%;凈利潤2.19億元,同比下降52.97%。“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業績同比下降,”杉杉表示。上述上市公司均在四五年前開始布局新能源,之所以放棄新能源資產,是因為新能源業務不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利潤,反而造成虧損。對于這些公司來說,新能源汽車最終只會“看起來很美”。據經濟觀察報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底發布上半年財報的50家新能源相關上市公司中,約80%出現業績下滑。比如動力電池領域,上半年只有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億緯鋰能等少數企業實現利潤正增長,而大部分電池材料企業業績下滑,原因是電池材料價格大幅下降。事實上,在幾年前開始的新能源汽車熱潮中,有大量的非上市公司。據經濟觀察報2017年統計,當時簽約投資的新能源汽車項目約200個,布局產能超過1000萬輛,計劃投資資金超過1000億元。當時有業內專家警告,新能源汽車領域存在過度投資的風險。除了傳統汽車制造商,進入新能源汽車制造行業的玩家還包括互聯網科技公司、房地產開發商、家電公司等多個行業的陌生面孔。其中最典型的是以蔚來、威馬、小鵬為代表的新型造車企業,不僅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也成為資本界的寵兒。短短兩年時間,這些企業的融資額已經超過或接近200億元的規模,也發展成為融資規模巨大的新型造車企業頭部車企。富有的房地產開發商的慷慨更是令人羨慕。寶能集團斥資66億元收購觀致汽車,恒大集團則在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投資3000多億元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創下行業投資之最。此外,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融資失敗后,其董事長董明珠自掏腰包拿出10億元投資珠海銀隆,一路造車。但現在回想起來,過去幾年的這些投資還沒有帶來業績回報。董明珠和珠海銀隆對簿公堂,恒大新能源汽車業務今年上半年給恒大集團帶來20億元的虧損。新汽車制造企業的代表蔚來汽車,在車輛交付長期困難的情況下,被迫裁員。就在這些造車新項目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新能源汽車投資開始收緊,融資環境急劇變冷。一方面與2018年國家頒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對投資者設定的門檻較高有關,另一方面也與資本對行業景氣度的判斷有關。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這兩年到處都是造車項目融資的新聞,到處都能找到幾十億的投資。然而今年卻鮮有新能源項目新融資的消息。李獲得了5.3億美元的C輪融資,這已經是一個比較高的金額了,但這個數字相比前幾年的融資金額已經大打折扣。“現在整個行業都很困難。新車廠商的問題是交付量上不去。我們現在擔心的是,未來、小鵬和魏瑪能否挺過這一難關。接下來我們會和更多的傳統車企合作。新能源公司,但我們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一家與多家新能源車企有出行業務合作的公司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事實上,作為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汽車工業需要大量的……pfront投資,但是回收期比較長,一般需要3-5年。然而,新能源汽車在中國誕生才剛剛五年。一些企業雖然完成了初期投資,但面臨著無法將其轉化為收益的問題,更多的企業倒在了初期投資的道路上。“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之初,有很多盲目的投資。”國家電動乘用車技術創新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王炳剛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王炳剛進一步指出,新能源企業要想在未來的行業競爭環境中立足,首先要掌握創新和R&D能力,其次是資本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要看市場眼光和運營能力。盈利能力未知,投資萎縮。不少上市公司將問題指向新能源政策的波動。過去幾年,影響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有投資管理、資質審批、補貼等。關鍵政策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今年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三年來罕見的同比下滑。中汽協指出,補貼下降造成了這種情況。業內分析認為,隨著新能源政策的落地,以及2020年補貼徹底退出市場的預期,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走出政策導向的范疇,進入真正的市場和技術競爭階段,屆時更殘酷的行業洗牌即將到來。圖片來自“Yiou。com”。短短幾年,轟轟烈烈的新能源造車運動開始平靜下來。此前,國內多家上市公司高調宣布進軍新能源造車圈,但幾經折騰,已經“夢碎”造車之路。這兩年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的上演。7月底,上市公司ST新海(新海宜科技集團有限公司)發布公告稱,擬出售所持陜西童嘉部分股權,預計持股比例由目前的35.82%降至20%以下。之所以做出這一決定,是為了“減少新能源行業政策波動對上市公司業績的影響”。無獨有偶,經緯股份(北京威卡汽車零部件有限公司)7月中旬宣布終止所有新能源汽車項目的開發,這是在新能源領域大力布局四年后的徹底“撤退”。“經過公司近幾年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調研,新能源汽車行業短期盈利概率較低,建設周期需要2-3年。建設期只有大量的建設開發費用,零部件主營業務業績難以支撐。建設期內連續虧損可能導致公司存在潛在的退市風險。”經緯股份表示。ST新海、經緯股份出售新能源資產,成為幾年前大力開展的跨界造車熱潮的縮影。后來格力電器董事長董明珠投資珠海銀隆、恒大健康造車,也是這波造車熱潮中的典型案例。此外,更多來自家電、地產、互聯網、白酒等行業的企業也加入進來。然而,無論是董明珠還是恒大都沒有制造汽車,到目前為止還沒有盈利的跡象。新能源汽車短期內無法盈利,成為上市公司出售新能源資產的直接原因。其實不僅僅是在整車制造領域,新能源汽車的整個產業鏈,比如鋰電池材料、動力電池、驅動電機、充電裝置等,都普遍面臨盈利能力差的問題。據經濟觀察報統計,已發布半年報的50家新能源相關上市公司中,有39家處于下滑狀態,業績下滑比例接近80%。虧損繼續割肉出逃四五年前,國家鼓勵建設純電動汽車/a & gt;隨著企業政策的發布,新能源汽車將很快成為全社會關注的熱點領域。大量之前沒有汽車制造經驗的公司增加了新能源領域,掀起了新能源汽車的大熱潮。其中,部分上市公司將新能源汽車視為實現業務轉型的光明之路,不惜代價進行布局。西部資源(四川西部資源控股有限公司)原是一家從事有色金屬開采的公司,持有鈷、鋰等新能源動力電池上游礦產資源。但為打造“鋰材料、鋰電池、新能源汽車研發、制造、銷售”一體化布局,2014年公司斥資4.95億元收購重慶恒通客車有限公司(恒通客車)和重慶恒通電動客車動力系統有限公司(恒通動力)。四年后,西部資源于2018年7月以1.43億元的價格出售這兩項資產,交易前后直接損失約3億元。恒通客車出售的原因是,公司被西部資源收購后,已經連續虧損數年。西部資源前幾年的財報數據顯示,恒通客車給西部資源帶來的累計虧損超過6億元。恒通客車2016年爆發的“補”事件,不僅使其受到行政處罰,融資能力下降,資金鏈緊張。ST新海原本是一家以通信網絡設備業務為主的公司。2016年以5.33億元收購陜西童嘉38.07%股權,投資2億元發展動力電池的江西迪比克持股20%,從而構建了“大通信”和“新能源”雙線發展模式。然而,陜西童嘉和迪比克被收購后業績一直不佳。2017年分別實現凈利潤-7190.12萬元和461.55萬元,2018年凈利潤分別為-1.85億元和-1.05億元。甚至在今年,ST新海實際控制人張亦斌持有的股權也因為與相關業務方的合同糾紛被司法凍結。ST新海擬減持陜西童嘉股權至20%以下,本次轉讓仍在進行中。相對于西部資源和ST新海,經緯是更堅定退出新能源汽車行業的代表。經緯股份原本是一家中德合資的乘用車內外飾系統汽車零部件企業,但從2014年開始,決定造車,想成為新能源產業鏈公司。2014年至2018年四年間,經緯股份在新能源領域累計投資約300億元,業務包括參股長春新能源20%、參股深圳五洲龍48%、參股江蘇卡威等整車企業35%,并計劃投資建設秦皇島德龍整車項目。但是新能源造車業務給經緯帶來了很大的壓力。2019年上半年,經緯實現營業收入17.08億元,同比下降41.38%,凈利潤虧損1.76億元,同比下降171.72%。今年7月,經緯宣布終止所有新能源汽車業務發展。多氟多(多氟多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從氟化工領域進入鋰電池和新能源汽車制造。2015年,多氟多斥資逾1.5億元收購河北紅星汽車制造有限公司,但近年來,紅星汽車進展緩慢。汽車行業有消息稱,該公司已經停產,經營狀況堪憂。不過,多氟多在半年報中披露,紅星汽車的業務仍在有序推進中。2019年上半年,多氟多實現營業收入19.54億元,同比增長15.23%,凈利潤0.83億元,同比下降36.32%。此外,從服裝行業轉戰新能源汽車的杉杉股份也處于增收不增利的局面。上半年,杉杉股份實現營收44.41億元,同比增長3.58%;凈利潤2.19億元,同比下降52.97%。“主要是報告期內公司鋰電池正極材料業務業績同比下降,”杉杉表示。上述上市公司均在四五年前開始布局新能源,之所以放棄新能源資產,是因為新能源業務不能給上市公司帶來利潤,反而造成虧損。對于這些公司來說,新能源汽車最終只會“看起來很美”。據經濟觀察報不完全統計,截至8月底發布上半年財報的50家新能源相關上市公司中,約80%出現業績下滑。比如動力電池領域,上半年只有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億緯鋰能等少數企業實現利潤正增長,而大部分電池材料企業業績下滑,原因是電池材料價格大幅下降。事實上,在幾年前開始的新能源汽車熱潮中,有大量的非上市公司。據經濟觀察報2017年統計,當時簽約投資的新能源汽車項目約200個,布局產能超過1000萬輛,計劃投資資金超過1000億元。當時有業內專家警告,新能源汽車領域存在過度投資的風險。除了傳統汽車廠商,進入新能源造車行業的玩家還包括互聯網科技公司、房地產開發商、家電公司等多個行業的陌生面孔。其中最典型的是以蔚來、威馬、小鵬為代表的新型造車企業,不僅成為聚光燈下的焦點,也成為資本界的寵兒。短短兩年時間,這些企業的融資額已經超過或接近200億元的規模,也發展成為融資規模巨大的新型造車企業頭部車企。富有的房地產開發商的慷慨更是令人羨慕。寶能集團斥資66億元收購觀致汽車,恒大集團則在2018年至2019年上半年投資3000多億元布局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創下行業投資之最。此外,格力電器收購珠海銀隆融資失敗后,其董事長董明珠自掏腰包拿出10億元投資珠海銀隆,一路造車。但現在回想起來,過去幾年的這些投資還沒有帶來業績回報。董明珠和珠海銀隆對簿公堂,恒大新能源汽車業務今年上半年給恒大集團帶來20億元的虧損。新汽車制造企業的代表蔚來汽車,在車輛交付長期困難的情況下,被迫裁員。就在這些造車新項目發展遇到困難的時候,新能源汽車投資開始收緊,融資環境急劇變冷。一方面與2018年國家頒布的《汽車產業投資管理規定》對投資者設定的門檻較高有關,另一方面也與資本對行業景氣度的判斷有關。最直接的例子就是這兩年到處都是造車項目融資的新聞,到處都能找到幾十億的投資。然而今年卻鮮有新能源項目新融資的消息。李獲得了5.3億美元的C輪融資,這已經是一個比較高的金額了,但這個數字相比前幾年的融資金額已經大打折扣。“現在整個行業都很困難。新車廠商的問題是交付量上不去。我們現在擔心的是,未來、小鵬和魏瑪能否挺過這一難關。接下來我們會和更多的傳統車企合作。新能源公司,但我們希望他們能堅持下去。”一家與多家新能源車企有出行業務合作的公司負責人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事實上,作為資本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產業,汽車工業需要大量的……pfront投資,但是回收期比較長,一般需要3-5年。然而,新能源汽車在中國誕生才剛剛五年。一些企業雖然完成了初期投資,但面臨著無法將其轉化為收益的問題,更多的企業倒在了初期投資的道路上。“在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之初,有很多盲目的投資。”國家電動乘用車技術創新聯盟技術委員會主任王炳剛告訴經濟觀察報記者。王炳剛進一步指出,新能源企業要想在未來的行業競爭環境中立足,首先要掌握創新和R&D能力,其次是資本能力,在此基礎上還要看市場眼光和運營能力。盈利能力未知,投資萎縮。不少上市公司將問題指向新能源政策的波動。過去幾年,影響新能源汽車發展的政策有投資管理、資質審批、補貼等。關鍵政策是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今年7月,新能源汽車銷量出現三年來罕見的同比下滑。中汽協指出,補貼下降造成了這種情況。業內分析認為,隨著新能源政策的落地,以及2020年補貼徹底退出市場的預期,未來新能源汽車行業將走出政策導向的范疇,進入真正的市場和技術競爭階段,屆時更殘酷的行業洗牌即將到來。
(圖片來源:新思科技官網)據外媒報道,新思科技(Synopsys)宣布NSITEXEInc
1900/1/1 0:00:001、中國、德國將共同商討制定自動駕駛、AI等國際標準國務院總理李克強9月6日上午在人民大會堂與德國總理默克爾共同出席中德經濟顧問委員會座談會,并同與會代表交流。
1900/1/1 0:00:00德國《汽車周刊》9月4日報道,大眾合規監察員拉里湯普森最新大眾合規報告顯示,大眾近期并未違反相關合規規定,但依然有很大的改善空間。
1900/1/1 0:00:00德國《商報》9月6日報道,歐洲九個國家達成協議,將在歐洲建立第二家汽車電池超級工廠聯盟,德國公司寶馬、巴斯夫、比瑞和瓦爾塔加入聯盟。
1900/1/1 0:00:00福特有意推出純電動野馬野馬休旅車的消息,是近期電動車領域頗為熱門的話題,結合品牌指標性經典車型與E純電動力,確實很有吸引力謠傳了好一段時間,福特原廠終于釋出野馬純電休旅的最新信息,
1900/1/1 0:00:00近日,據國外媒體報道,通用汽車宣布將與谷歌合作,計劃2021年起,全球范圍內的雪佛蘭、別克、GMC和凱迪拉克等品牌的汽車都將使用安卓AutomotiveOS操作系統,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