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的上海乍暖還寒,全球汽車業的目光聚焦于此。4月16日,兩年一度的上海國際車展正式拉開帷幕。近年來,車企對國際車展的熱情似乎在減弱。今年1月的底特律車展,德國汽車巨頭集體缺席;3月份的日內瓦車展,沒有福特、捷豹路虎等國際品牌的身影。擁有百年歷史的幾大歐美國際車展,似乎都被車企集體忽視了。相比之下,“新秀”上海國際車展已經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新風向標。知名跨國車企無一缺席,連展區都“一米難求”。多家車企表示,展廳面積比往年小了很多,一家新參展品牌的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上海車展爭取到更大的展位并不容易。本屆上海車展規模創歷史新高,吸引了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總展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開放了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全部12個室內展館。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出現28年來首次負增長,但仍以2808萬輛的銷量連續十年位居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第一。近3000萬輛的龐大體量是任何一家汽車公司都無法忽視的。從千人數量來看,中國汽車市場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每隔一年舉辦的上海和北京車展仍然是全球汽車公司的橋頭堡。汽車產業正在經歷以“智能、網聯、電動、共享”為主導的新四化革命,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熱點。在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過渡期,實際上是新舊造車勢力的新對抗。兩年前的上海車展,造車新勢力蓄勢待發;兩年后,造車新勢力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趕在窗口期關閉前搶灘。與此同時,傳統車企開始對新能源汽車發起猛烈攻勢,集體反擊。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在本屆上海車展上,格羅夫、博駿汽車、清遠汽車、理想、Xpeng汽車、愛康尼克、郭志偉軍、蔚來、何忠、零跑、愛知、天際、奇點、威馬、未來、卡瑪、高安等16家造車新勢力分別設立展位。在這些新品牌中,既有大家耳熟能詳的蔚來、威馬、小鵬、未來、何忠等品牌,也有一些新面孔。同樣專注于添加節目的理想和因緣,分別因“80后企業家”李想和萬向集團而被外界關注。奇點、愛知、天際、零跑等新造車企業也有一定知名度。更多的品牌很少聽說,知名度也不高。4月11日,博駿汽車高調召開首次發布會,發布了三款電動平臺和兩款純電動SUV在上海。今年年初,格羅夫的名字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是因為發布了一款號稱量產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清遠汽車、艾克尼克、郭志偉君等品牌知道的人不多..今年上海車展,造車新勢力大軍來了。車展前夕,以理想、威馬、博郡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讓整個車展氣氛提前活躍起來。4月10日,“理想智造”品牌正式更名為“理想”,旗下首款量產增程式智能電動車Li ONE正式公布售價,開始接受預訂。4月12日,威馬發布了由Living Motion三電能源系統、Living Pilot智行輔助系統、Living Engine全車交互智能發動機構建的核心技術矩陣,智行2.0版威馬EX5、威馬EX5 Pro、威馬EX6 Limited、威馬新概念車EVOLVE CONCEPT組成的產品矩陣也在此亮相。理想創始人李想和威馬董事長沈暉觀點一致,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機會和時間已經不多了。“造車新勢力只有一次出牌的機會。一旦他們不好,就沒有機會了。”4月10日,李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雖然造車新勢力的產品窗口期依然存在,但融資窗口期正在關閉。首汽約車如果得不到足夠的市場響應,將難以支撐未來的長期發展,可能會被市場淘汰。沈暉用“冰與火”形容目前的市場環境: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目前正處于資本市場和汽車市場的“寒冬季節”,尤其是乘用車市場,但賽道依然很熱。成功的關鍵在于誰能做出產品,產品永遠是“冰”,產品讓用戶滿意,永遠是“火”。此前,在這場新造車運動中,外界衡量一個新造車勢力的強弱,大多與融資能力有關。隨著造車新勢力進入交付期,人們開始真正關心產品質量、供應鏈體系和銷售渠道。“2019年,新的汽車制造商要么一枝獨秀,要么出局。”沈暉告訴記者。經歷了2018年的負增長,中國車市仍處于下行通道。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汽車銷量下降11.3%。雖然3月份跌幅收窄,但市場何時回暖仍難以預測。不過,新能源汽車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前三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9.89萬輛,同比增長1.1倍。新能源汽車正在取代部分燃油車的市場份額,這是每個傳統汽車企業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當智能互聯、電動化、自動駕駛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明確方向,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都站在了同一條軌道上。除了搶占先發優勢的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國內更多自主品牌開始尋求新能源汽車的新突破。兩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將在上海車展上首次亮相。4月11日,吉利在新加坡發布了全新的能源品牌Geometry汽車,并同時推出首款純電動汽車Geometry A。幾何品牌被吉利賦予了雙重使命:一是在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切換的時代,快速擴大新能源市場銷量,繼續引領自主品牌銷量;二是在國際化和品牌推廣上尋求新的突破。4月14日,BAIC攜高端品牌ARCFOX亮相上海。雖然ARCFOX在今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首次全球亮相,但其在中國的首次發布也帶來了諸多亮點。攜手華為,ARCFOX發布了全球首個搭載5G技術的商用平臺——IMC智能模塊標準架構,由42個核心模塊和127個功能模塊組成。基于IMC架構,2020-2021年,ARCFOX將推出六款產品,包括ARCFOX-GT賽道版、ARCFOX-GT街道版、兩款跑車和四款高性能smart汽車。以豪華品牌BBA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公司也在上海車展上展示了其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雄心。奔馳EQC、奧迪e-tron、寶馬Vision iNEXT概念車都將亮相,沃爾沃Polestar品牌第二款車型于4月12日在上海正式發布,向特斯拉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特斯拉的第二款大眾市場車型Model Y也將在上海車展上首次展出。可以預計,在混戰之下,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將會比預期的更加激烈。跨國汽車集團的電動車國產化戰略也超乎想象。大眾汽車設計了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電動汽車。4月14日,大眾旗艦電動SUV車型ID。ROOMZZ全球首發,計劃約兩年后率先登陸中國市場。這是一家跨國汽車集團,第一款宣稱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純電動汽車。4月的上海乍暖還寒,全球汽車業的目光聚焦于此。4月16日,兩年一度的上海國際車展正式拉開帷幕。近年來,車企對國際車展的熱情似乎在減弱。今年1月的底特律車展,德國汽車巨頭集體缺席;3月份的日內瓦車展,沒有福特、捷豹路虎等國際品牌的身影。擁有百年歷史的幾大歐美國際車展,似乎都被車企集體忽視了。相比之下,“新秀”上海國際車展已經成為全球汽車行業的新風向標。知名跨國車企無一缺席,連展區都“一米難求”。多家車企表示,展廳面積比往年小了很多,一家新參展品牌的負責人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上海車展爭取到更大的展位并不容易。本屆上海車展規模創歷史新高,吸引了來自20個國家和地區的1000多家國內外知名企業參展,總展覽面積超過36萬平方米,開放了上海國家會展中心全部12個室內展館。2018年,中國汽車市場出現28年來首次負增長,但仍以2808萬輛的銷量連續十年位居全球最大汽車消費市場第一。近3000萬輛的龐大體量是任何一家汽車公司都無法忽視的。從千人數量來看,中國汽車市場仍有巨大的市場潛力。每隔一年舉辦的上海和北京車展仍然是全球汽車公司的橋頭堡。汽車產業正在經歷以“智能、網聯、電動、共享”為主導的新四化革命,自動駕駛、新能源汽車成為全球熱點。在燃油車向新能源車的過渡期,實際上是新舊造車勢力的新對抗。兩年前的上海車展,造車新勢力蓄勢待發;兩年后,造車新勢力已經站在新的起點上,趕在窗口期關閉前搶灘。與此同時,傳統車企開始對新能源汽車發起猛烈攻勢,集體反擊。據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統計,在本屆上海車展上,格羅夫、博駿汽車、清遠汽車、理想、Xpeng汽車、愛康尼克、郭志偉軍、蔚來、何忠、零跑、愛知、天際、奇點、威馬、未來、卡瑪、高安等16家造車新勢力分別設立展位。在這些新品牌中,既有大家耳熟能詳的蔚來、威馬、小鵬、未來、何忠等品牌,也有一些新面孔。同樣專注于添加節目的理想和因緣,分別因“80后企業家”李想和萬向集團而被外界關注。奇點、愛知、天際、零跑等新造車企業也有一定知名度。更多的品牌很少聽說,知名度也不高。4月11日,博駿汽車高調召開首次發布會,發布了三款電動平臺和兩款純電動SUV在上海。今年年初,格羅夫的名字首次出現在公眾視野,是因為發布了一款號稱量產的氫燃料電池汽車。清遠汽車、艾克尼克、郭志偉君等品牌知道的人不多..今年上海車展,造車新勢力大軍來了。車展前夕,以理想、威馬、博郡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讓整個車展氣氛提前活躍起來。4月10日,“理想智造”品牌正式更名為“理想”,旗下首款量產增程式智能電動車Li ONE正式公布售價,開始接受預訂。4月12日,威馬發布了由Living Motion三電能源系統、Living Pilot智行輔助系統、Living Engine全車交互智能發動機構建的核心技術矩陣,智行2.0版威馬EX5、威馬EX5 Pro、威馬EX6 Limited、威馬新概念車EVOLVE CONCEPT組成的產品矩陣也在此亮相。理想創始人李想和威馬董事長沈暉觀點一致,留給造車新勢力的機會和時間已經不多了。“造車新勢力只有一次出牌的機會。一旦他們不好,就沒有機會了。”4月10日,李想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雖然造車新勢力的產品窗口期依然存在,但融資窗口期正在關閉。首汽約車如果得不到足夠的市場響應,將難以支撐未來的長期發展,可能會被市場淘汰。沈暉用“冰與火”形容目前的市場環境:對于造車新勢力來說,目前正處于資本市場和汽車市場的“寒冬季節”,尤其是乘用車市場,但賽道依然很熱。成功的關鍵在于誰能做出產品,產品永遠是“冰”,產品讓用戶滿意,永遠是“火”。此前,在這場新造車運動中,外界衡量一個新造車勢力的強弱,大多與融資能力有關。隨著造車新勢力進入交付期,人們開始真正關心產品質量、供應鏈體系和銷售渠道。“2019年,新的汽車制造商要么一枝獨秀,要么出局。”沈暉告訴記者。經歷了2018年的負增長,中國車市仍處于下行通道。中汽協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汽車銷量下降11.3%。雖然3月份跌幅收窄,但市場何時回暖仍難以預測。不過,新能源汽車仍保持高速增長態勢。前三個月新能源汽車銷量29.89萬輛,同比增長1.1倍。新能源汽車正在取代部分燃油車的市場份額,這是每個傳統汽車企業都必須面對的課題。當智能互聯、電動化、自動駕駛成為汽車行業未來發展的明確方向,無論是造車新勢力還是傳統車企,都站在了同一條軌道上。除了搶占先發優勢的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國內更多自主品牌開始尋求新能源汽車的新突破。兩個全新的汽車品牌將在上海車展上首次亮相。4月11日,吉利在新加坡發布了全新的能源品牌Geometry汽車,并同時推出首款純電動汽車Geometry A。幾何品牌被吉利賦予了雙重使命:一是在新能源汽車和傳統燃油汽車切換的時代,快速擴大新能源市場銷量,繼續引領自主品牌銷量;二是在國際化和品牌推廣上尋求新的突破。4月14日,BAIC攜高端品牌ARCFOX亮相上海。雖然ARCFOX在今年3月的日內瓦車展上首次全球亮相,但其在中國的首次發布也帶來了諸多亮點。攜手華為,ARCFOX發布了全球首個搭載5G技術的商用平臺——IMC智能模塊標準架構,由42個核心模塊和127個功能模塊組成。基于IMC架構,2020-2021年,ARCFOX將推出六款產品,包括ARCFOX-GT賽道版、ARCFOX-GT街道版、兩款跑車和四款高性能smart汽車。以豪華品牌BBA為代表的傳統汽車公司也在上海車展上展示了其在中國新能源市場的雄心。奔馳EQC、奧迪e-tron、寶馬Vision iNEXT概念車都將亮相,沃爾沃Polestar品牌第二款車型于4月12日在上海正式發布,向特斯拉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特斯拉的第二款大眾市場車型Model Y也將在上海車展上首次展出。可以預計,在混戰之下,未來幾年新能源汽車的市場競爭將會比預期的更加激烈。跨國汽車集團的電動車國產化戰略也超乎想象。大眾汽車設計了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電動汽車。4月14日,大眾旗艦電動SUV車型ID。ROOMZZ全球首發,計劃約兩年后率先登陸中國市場。這是一家跨國汽車集團,第一款宣稱專為中國市場打造的純電動汽車。
2019年4月10日,比亞迪“國際大師見面會暨宋Pro設計解讀”活動在深圳蛇口海上世界文化藝術中心舉辦。
1900/1/1 0:00:004月16日,蔚來在2019上海國際車展現場展出轎車產品系列ET預覽版ETPreview、蔚來能源(NIOPower)服務體系、220kW永磁同步雙電驅動系統等前瞻技術,
1900/1/1 0:00:004月16日,在萬眾矚目的上海車展上,合眾汽車發布了第二款概念車Eurake02,并發布了第二款量產車型U的預售價格,新車分為4個版本,補貼后預售價為15萬21萬。
1900/1/1 0:00:00據印度《經濟時報》4月10日報道,上汽名爵當日發布了純電動SUV名爵EZS。名爵表示此款SUV將于12月19日在印度市場上市,并同時在英國、德國、澳大利亞、泰國和中東等市場發售。
1900/1/1 0:00:00大眾汽車集團正在全球范圍進行轉型,4月15日在2019上海國際車展前夜,該集團發布了脫碳計劃,而中國將在其中發揮核心作用。為此,大眾汽車集團(中國)將在今年集中推出多款新能源車型產品。
1900/1/1 0:00:00據路透社報道,豐田汽車已經同意向奇點汽車出售電動車技術。作為回報,豐田汽車將擁有奇點汽車新能源積分的優先購買權。此次是豐田汽車首次與中國電動車初創公司達成協議,或將加快奇點汽車電動車的研發進程。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