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專訪EV POWER CEO陳振雄:做好C端用戶的服務是我不變的初衷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2010年,EV POWER從香港起航,2014年進入內地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這家為社區停車場、公共充電站、車廠合作伙伴提供全面充電解決方案的企業,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社區充電網絡。EV POWER聯合創始人兼CEO陳振雄這位來自香港的企業家,用一口頗具特色的港埔話和我聊了近一個小時,讓來自南方的我倍感親切。雖然他是香港人,但是在交流的過程中,他沒有距離感。對內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了解,以及對充電樁行業的深刻洞察,讓陳振雄除了口音之外,很好的融入了這個領域。實際上,我更喜歡用陳先生的英文名字Laurence來稱呼他,Laurence是一個相當TVB的電視劇。“服務”、“C端用戶”、“運營”是勞倫斯在溝通過程中提到最多的三個詞。不難看出,這三個字是他對這個行業的理解,也是EV動力的根基。

Discover and create together

作為香港中文大學的電子工程碩士,畢業后,她在生產線上工作。談及為何選擇充電樁行業,勞倫斯說:“當時的工作模式是做完這一單再去找下一單。過了幾年,覺得很累,就想有沒有一個行業可以持續發展,現金流壓力沒那么大。”時間回到2010年,iphone4上市,一場由手機帶來的偉大革命正在開始。站在時代的潮流中,勞倫斯注意到了電信運營商。“并不是說他們生產硬件。用戶花幾千塊錢買手機,每個月還要給他們交服務費。這絕對是業務層面的好業務。當時我正在研究市場上是否存在這樣的行業,后續可以按照這種模式發展。”工科出身,熟悉電子電氣行業,勞倫斯在新能源汽車興起之初,自然就注意到了這一段。“造一輛電動汽車,我這個層次沒有這個資源和資本,那么充電可行嗎?電動汽車大規模推廣后,充電肯定是個問題,這將是個很大的需求。于是我一步一步走進了這個行業。”

Discover and create together

按照勞倫斯的說法,就好像他面前有很多房間。他選了其中一個,進去后發現里面很黑,只好自己摸索。在這樣的摸索中,EV POWER不知不覺來到了第九個年頭。采訪最后,我問了一個問題:“你能用一個詞形容一下2019年的充電樁行業嗎?”勞倫斯想了一會兒,回答說:“黑暗”。我有些懷疑。勞倫斯的回答這里暫時不回答。看完這篇訪談,對EV動力和充電樁行業有了了解或新的認識后,你心里可能就有答案了。變與不變的第一電力:公司自2010年發展至今,經歷了哪些重要的戰略轉型?勞倫斯:首先,當然是從香港到。香港和mainland China的情況非常不同。客戶接受的模式和價格是兩回事。市場變化是電動汽車動力的第一個重大變化。二是理解“操作”的概念。其實剛來大陸的時候,和我們想象的有些不一樣。一開始我們以為只要在小區安裝了充電樁,自然會有人使用,并不存在所謂的“運營”概念。運營這個東西對我們2014年,2015年,甚至2016年都是零。第一電氣:是什么讓你意識到運營的重要性?Laurence:其實從EV POWER邁出第一步到現在,唯一沒變的一點就是我們堅持做C端用戶。不同于B端用戶,優于單個客戶,只要滿足對方需求,價格談妥。c端用戶相對麻煩。++雖然很重要,但也是最難做到的。要想繼續做C端客戶,就必須提供優質的服務,否則很難做好這個板塊,所以運營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再加上該國提議……202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應該達到500萬輛,其中乘用車420萬輛,那么C端用戶數量會比現在有很大的提升。如何服務好這些用戶,解決他們的問題,是必須面對的。以前市場上客戶買車可以建私樁,現在建私樁越來越難了,所以很多公司建公樁給用戶用。但是對于很多電動車用戶來說,如果沒有辦法在平時停車的地方充電,尤其是在家里小區,其實相當于買了一個麻煩。第一電氣:能詳細說說嗎?Laurence:作為一個電動車車主,我早期在香港沒有私樁,所以也是靠公樁。在樁比車多的時候,我可以預留一個地方,大概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充電。總的來說勉強能滿足我的需求。后來逐漸變成車多樁少。在我以前去的公堆里,經常會發現沒有空位或者有其他車沒充好電,很麻煩,因為你無法為預留的時間做好準備,著急的時候體驗會更差。說實話,這個時候我已經不想用電動車了。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我們才一直認為C端用戶面臨的問題是必須要面對的。但是我感覺從14年進入內地市場到現在,除了EV POWER,還沒有一家公司專門針對這個板塊去面對相應的問題。第一動力: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有沒有做什么改變?勞倫斯:它改變了公司對“服務”的看法,從最初認為這是一個設備投資的行業到意識到這是一個服務行業。沒變的是從根本上解決C端用戶的困難。深耕小區充電場景,精準做電運營第一:小區充電和公共充電樁有什么區別?有什么困難?Laurence:2015年年中,突然出現了很多充電樁公司,其中一些公司的目標是為社區充電。但沒半年,很多人就不干了。我認為有幾個原因:1。真正理解物業的需求,和物業站在同一邊,并不容易。2.這部分小區的投資比較超前。前期需要大量投入,成本回收不會那么迅速,很多人很難堅持。像出租、公交這樣的路段,雖然前期投入也很大,但已知期的用電量數據會很可觀。對于C端用戶來說,如果公共充電站有A、B、C三個場地,哪個價格低,可以充電,用戶會選擇誰?如果有更好的D場地選擇,那么用戶肯定會放棄ABC而選擇D,社區收費就不一樣了。第一,在社區場景上,我們進入的比較早,保有量基本上是最大的。第二,客戶的考慮維度不會集中在價格上,而是便利性。只要價格合理透明,用戶當然愿意在離家最近的地方充電。更何況,公共充電樁不僅有電費成本,還有時間成本,甚至可能對用戶產生額外的停車成本。所以我覺得只要服務到位,在小區充電肯定是用戶的首選。第一電力:EV動力的中長期規劃是怎樣的?會不會在社區收費的基礎上擴展一些其他的使用場景?勞倫斯:從充電場景來看,我們會繼續維持居住區,然后考慮擴展目的地充電。所謂目的地充電,就是用戶會長期停車的地方,比如工作的地方。這是除了小區之外,用戶會長期停車的地方。第一個動力:會考慮增加服務內容嗎,比如平臺廣告?Laurence:也有很多人問我會不會把充電樁做成一個平臺,做一些類似廣告的事情,但是我覺得還是太早了。我們只會給出真正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而不是周邊產品。在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里,EV POWER還是會做一個非常重的精細化運營的服務場景。我的要求是,用戶在APP上看到的每一個充電點都能正常使用,順利充電,這是基礎。只有在做好這件事的前提下w……l我們考慮增加其他服務,包括廣告、洗車、周邊信息提供等等。這些雖然會有布局,但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太多。一個公司畢竟資源有限,即使有國企的規模,也不會什么都做。我認為我們應該把資源集中在今天最重要的事情上。對了,EV POWER的第一個增值服務會在6月前發布,希望大家到時候可以關注一下。第一電動:雖然很多用戶都在抱怨充電難,但還是有充電樁閑置,也就是所謂的僵尸樁。你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勞倫斯:僵尸堆有幾種:1。知道他們的人不多。就是一個堆建好了但是用戶不知道在哪里的情況。2.我也見過很多其他公司建樁,但是這個樁根本用不上,電也可能接不上。我不能說他們為什么建造它。3、對于某些型號將無法使用。這不完全是充電樁運營商的問題。很多車企在制造時并不完全符合標準,尤其是一些較早的車型。因為這類車無法充電,很多用戶誤以為這些樁不能用,逐漸閑置。其實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樁,但是為什么很多樁都處于閑置狀態?我覺得問題不在于樁的數量,而在于樁的利用率分布不均。有的充電站排隊的人很多,有的人根本不去,就是運營不到位。第一電力:今天(4月12日),充電聯盟公布了3月份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情況,EV POWER位列TELD、國家電網、星星充電之后,位列第四。在我看來,EV POWER是目前第二梯隊的龍頭企業。你怎么想呢?勞倫斯:首先感謝大家的關注(笑)。但我覺得如果單看樁數并不能反映實際情況。因為增加樁數并不難,所以短時間內鋪10、20根樁也不算太難。我們每個站沒鋪那么多樁,但是范圍很廣,鋪了5000多個站接近6000個。因為汽車是移動的,與其在一個站點鋪設50個樁,不如在一個站點建設5個樁,分布到10個站點,這樣我們的樁會面對更廣泛的用戶。第一電動:你認為EV動力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從裝備層面來說,我們站點眾多,分布廣泛,這絕對是優勢。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有幾點:1。沒有一家公司像我們這樣把這么多的人力物力放在運營板塊上。就像我剛才說的,要讓每一個用戶在每一個點上都能流暢使用。我們的客服是真人回答,幫助用戶解決問題是我們的承諾,包括兩小時考勤,24小時解決問題。在這一點上,我相信我們已經盡力了。2.不同于社區廣告等運營商創造的需求,其實不僅僅是用戶的需求,對于用戶來說是可有可無的。但是用戶買了電動車,充電是他的需求,是實實在在的需求。在物業層面,其實他們也希望有優質的合作伙伴。我覺得誰能真正服務好物業,服務好用戶,就是優勢,而EV POWER就有這個優勢。互聯網玩法不適合第一電動充電樁行業:2017年上半年,充電樁企業超過1000家。到18年6月,有人統計了一下,只剩下500個。你怎么想呢?勞倫斯:首先,這1000多家公司肯定不全是運營商。他們只是一些電動汽車充電相關的企業。如果單單充電樁不是特別高科技的設備,它更注重樁的穩定率。我覺得以前很多企業不是把精力花在這上面,而是把精力放在這一堆能不能賣廣告,做一些其他的周邊服務上。充電樁其實是一個服務體系,需要專心去做。我覺得這1000多個家庭,沒有幾個真正做到這一點的。當然也有市場需求的影響。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沒有形成爆發式增長,市場還需要時間消化,電力配套也沒有完全跟上。因此,大量的樁企業將被淘汰……頭兩年很難存活。我覺得每個公司的服務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特性,這一點很重要。否則就像前兩年一樣,大家都搶著做公共充電,都是沒有自己亮點的同質化產品,最終變成了價格戰。感覺大家都把一個傳統的服務行業變成了用互聯網來做這件事的方式。第一電氣:兩者有什么區別?Laurence:說實話,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不太注重盈利能力。他們的做事風格是先吸引1000萬、2000萬甚至上億用戶,不管盈利與否。但是電動車目前還不是一個千萬級別的市場,規模也沒有那么大。如果用一種純互聯網式的思維去做電動車這一塊,我覺得是沒有辦法支撐的。就我們而言,我們不與別人在價格和數量上競爭。當然,我們會為用戶爭取更好的價格,但這不是我們的出發點。我們要做的是降低用戶的整個充電成本,無論是時間成本,停車成本,還是電費成本。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企業自身每度電利潤的同時,真正服務用戶。其實對于用戶來說,他們找的不是便宜的充電樁,而是可以輕松充電的充電樁。2010年,EV POWER從香港起航,2014年進入內地市場。經過幾年的發展,這家為社區停車場、公共充電站、車廠合作伙伴提供全面充電解決方案的企業,已經成為國內最大的社區充電網絡。EV POWER聯合創始人兼CEO陳振雄這位來自香港的企業家,用一口頗具特色的港埔話和我聊了近一個小時,讓來自南方的我倍感親切。雖然他是香港人,但是在交流的過程中,他沒有距離感。對內地新能源汽車市場的了解,以及對充電樁行業的深刻洞察,讓陳振雄除了口音之外,很好的融入了這個領域。實際上,我更喜歡用陳先生的英文名字Laurence來稱呼他,Laurence是一個相當TVB的電視劇。“服務”、“C端用戶”、“運營”是勞倫斯在溝通過程中提到最多的三個詞。不難看出,這三個字是他對這個行業的理解,也是EV動力的根基。

Discover and create together

作為香港中文大學的電子工程碩士,畢業后,她在生產線上工作。談及為何選擇充電樁行業,勞倫斯說:“當時的工作模式是做完這一單再去找下一單。過了幾年,覺得很累,就想有沒有一個行業可以持續發展,現金流壓力沒那么大。”時間回到2010年,iphone4上市,一場由手機帶來的偉大革命正在開始。站在時代的潮流中,勞倫斯注意到了電信運營商。“并不是說他們生產硬件。用戶花幾千塊錢買手機,每個月還要給他們交服務費。這絕對是業務層面的好業務。當時我正在研究市場上是否存在這樣的行業,后續可以按照這種模式發展。”工科出身,熟悉電子電氣行業,勞倫斯在新能源汽車興起之初,自然就注意到了這一段。“造一輛電動汽車,我這個層次沒有這個資源和資本,那么充電可行嗎?電動汽車大規模推廣后,充電肯定是個問題,這將是個很大的需求。于是我一步一步走進了這個行業。”

Discover and create together

按照勞倫斯的說法,就好像他面前有很多房間。他選了其中一個,進去后發現里面很黑,只好自己摸索。在這樣的摸索中,EV POWER不知不覺來到了第九個年頭。采訪最后,我問了一個問題:“你能用一個詞形容一下2019年的充電樁行業嗎?”勞倫斯想了一會兒,回答說:“黑暗”。我有些懷疑。勞倫斯的回答這里暫時不回答。看完這篇訪談,在你對電動汽車動力和充電有了一個了解或新的認識之后,你心里可能就有答案了……ile工業。變與不變的第一電力:公司自2010年發展至今,經歷了哪些重要的戰略轉型?勞倫斯:首先,當然是從香港到。香港和mainland China的情況非常不同。客戶接受的模式和價格是兩回事。市場變化是電動汽車動力的第一個重大變化。二是理解“操作”的概念。其實剛來大陸的時候,和我們想象的有些不一樣。一開始我們以為只要在小區安裝了充電樁,自然會有人使用,并不存在所謂的“運營”概念。運營這個東西對我們2014年,2015年,甚至2016年都是零。第一電氣:是什么讓你意識到運營的重要性?Laurence:其實從EV POWER邁出第一步到現在,唯一沒變的一點就是我們堅持做C端用戶。不同于B端用戶,優于單個客戶,只要滿足對方需求,價格談妥。c端用戶相對麻煩。++雖然很重要,但也是最難做到的。要想繼續做C端客戶,就必須提供優質的服務,否則很難做好這個板塊,所以運營扮演的角色很重要。再加上國家提出2020年新能源汽車保有量要達到500萬輛,其中乘用車420萬輛,那么C端用戶數量將會比現在有很大的提升。如何服務好這些用戶,解決他們的問題,是必須面對的。以前市場上客戶買車可以建私樁,現在建私樁越來越難了,所以很多公司建公樁給用戶用。但是對于很多電動車用戶來說,如果沒有辦法在平時停車的地方充電,尤其是在家里小區,其實相當于買了一個麻煩。第一電氣:能詳細說說嗎?Laurence:作為一個電動車車主,我早期在香港沒有私樁,所以也是靠公樁。在樁比車多的時候,我可以預留一個地方,大概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充電。總的來說勉強能滿足我的需求。后來逐漸變成車多樁少。在我以前去的公堆里,經常會發現沒有空位或者有其他車沒充好電,很麻煩,因為你無法為預留的時間做好準備,著急的時候體驗會更差。說實話,這個時候我已經不想用電動車了。正是因為經歷了這些,我們才一直認為C端用戶面臨的問題是必須要面對的。但是我感覺從14年進入內地市場到現在,除了EV POWER,還沒有一家公司專門針對這個板塊去面對相應的問題。第一動力:意識到這個問題后有沒有做什么改變?勞倫斯:它改變了公司對“服務”的看法,從最初認為這是一個設備投資的行業到意識到這是一個服務行業。沒變的是從根本上解決C端用戶的困難。深耕小區充電場景,精準做電運營第一:小區充電和公共充電樁有什么區別?有什么困難?Laurence:2015年年中,突然出現了很多充電樁公司,其中一些公司的目標是為社區充電。但沒半年,很多人就不干了。我認為有幾個原因:1。真正理解物業的需求,和物業站在同一邊,并不容易。2.這部分小區的投資比較超前。前期需要大量投入,成本回收不會那么迅速,很多人很難堅持。像出租、公交這樣的路段,雖然前期投入也很大,但已知期的用電量數據會很可觀。對于C端用戶來說,如果公共充電站有A、B、C三個場地,哪個價格低,可以充電,用戶會選擇誰?如果有更好的D場地選擇,那么用戶肯定會放棄ABC而選擇D,社區收費就不一樣了。第一,在社區場景上,我們進入的比較早,保有量基本上是最大的。第二,客戶的考慮維度不會集中在價格上,而是便利性。只要價格合理透明……nt,用戶當然愿意在離家最近的地方充電。更何況,公共充電樁不僅有電費成本,還有時間成本,甚至可能對用戶產生額外的停車成本。所以我覺得只要服務到位,在小區充電肯定是用戶的首選。第一電力:EV動力的中長期規劃是怎樣的?會不會在社區收費的基礎上擴展一些其他的使用場景?勞倫斯:從充電場景來看,我們會繼續維持居住區,然后考慮擴展目的地充電。所謂目的地充電,就是用戶會長期停車的地方,比如工作的地方。這是除了小區之外,用戶會長期停車的地方。第一個動力:會考慮增加服務內容嗎,比如平臺廣告?Laurence:也有很多人問我會不會把充電樁做成一個平臺,做一些類似廣告的事情,但是我覺得還是太早了。我們只會給出真正能滿足用戶需求的產品,而不是周邊產品。在未來一年左右的時間里,EV POWER還是會做一個非常重的精細化運營的服務場景。我的要求是,用戶在APP上看到的每一個充電點都能正常使用,順利充電,這是基礎。只有在做好這一點的前提下,才會考慮增加其他服務,包括廣告、洗車、周邊信息提供等等。這些雖然會有布局,但短時間內不會出現太多。一個公司畢竟資源有限,即使有國企的規模,也不會什么都做。我認為我們應該把資源集中在今天最重要的事情上。對了,EV POWER的第一個增值服務會在6月前發布,希望大家到時候可以關注一下。第一電動:雖然很多用戶都在抱怨充電難,但還是有充電樁閑置,也就是所謂的僵尸樁。你認為造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么?勞倫斯:僵尸堆有幾種:1。知道他們的人不多。就是一個堆建好了但是用戶不知道在哪里的情況。2.我也見過很多其他公司建樁,但是這個樁根本用不上,電也可能接不上。我不能說他們為什么建造它。3、對于某些型號將無法使用。這不完全是充電樁運營商的問題。很多車企在制造時并不完全符合標準,尤其是一些較早的車型。因為這類車無法充電,很多用戶誤以為這些樁不能用,逐漸閑置。其實現在市面上有很多樁,但是為什么很多樁都處于閑置狀態?我覺得問題不在于樁的數量,而在于樁的利用率分布不均。有的充電站排隊的人很多,有的人根本不去,就是運營不到位。第一電力:今天(4月12日),充電聯盟公布了3月份公共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情況,EV POWER位列TELD、國家電網、星星充電之后,位列第四。在我看來,EV POWER是目前第二梯隊的龍頭企業。你怎么想呢?勞倫斯:首先感謝大家的關注(笑)。但我覺得如果單看樁數并不能反映實際情況。因為增加樁數并不難,所以短時間內鋪10、20根樁也不算太難。我們每個站沒鋪那么多樁,但是范圍很廣,鋪了5000多個站接近6000個。因為汽車是移動的,與其在一個站點鋪設50個樁,不如在一個站點建設5個樁,分布到10個站點,這樣我們的樁會面對更廣泛的用戶。第一電動:你認為EV動力的核心競爭力是什么?從裝備層面來說,我們站點眾多,分布廣泛,這絕對是優勢。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有幾點:1。沒有一家公司像我們這樣把這么多的人力物力放在運營板塊上。就像我剛才說的,要讓每一個用戶在每一個點上都能流暢使用。我們的客服是真人回答,幫助用戶解決問題是我們的承諾,包括兩小時考勤,24小時解決問題。在這一點上,我相信我們已經盡力了。2.不同于社區廣告等運營商創造的需求,其實不只是t……用戶的需要,但對用戶來說可有可無。但是用戶買了電動車,充電是他的需求,是實實在在的需求。在物業層面,其實他們也希望有優質的合作伙伴。我覺得誰能真正服務好物業,服務好用戶,就是優勢,而EV POWER就有這個優勢。互聯網玩法不適合第一電動充電樁行業:2017年上半年,充電樁企業超過1000家。到18年6月,有人統計了一下,只剩下500個。你怎么想呢?勞倫斯:首先,這1000多家公司肯定不全是運營商。他們只是一些電動汽車充電相關的企業。如果單單充電樁不是特別高科技的設備,它更注重樁的穩定率。我覺得以前很多企業不是把精力花在這上面,而是把精力放在這一堆能不能賣廣告,做一些其他的周邊服務上。充電樁其實是一個服務體系,需要專心去做。我覺得這1000多個家庭,沒有幾個真正做到這一點的。當然也有市場需求的影響。過去幾年,新能源汽車沒有形成爆發式增長,市場還需要時間消化,電力配套也沒有完全跟上。因此,前兩年大量樁企將難以生存。我覺得每個公司的服務一定要有自己的獨特性,這一點很重要。否則就像前兩年一樣,大家都搶著做公共充電,都是沒有自己亮點的同質化產品,最終變成了價格戰。感覺大家都把一個傳統的服務行業變成了用互聯網來做這件事的方式。第一電氣:兩者有什么區別?Laurence:說實話,大多數互聯網公司都不太注重盈利能力。他們的做事風格是先吸引1000萬、2000萬甚至上億用戶,不管盈利與否。但是電動車目前還不是一個千萬級別的市場,規模也沒有那么大。如果用一種純互聯網式的思維去做電動車這一塊,我覺得是沒有辦法支撐的。就我們而言,我們不與別人在價格和數量上競爭。當然,我們會為用戶爭取更好的價格,但這不是我們的出發點。我們要做的是降低用戶的整個充電成本,無論是時間成本,停車成本,還是電費成本。只有這樣,才能在保證企業自身每度電利潤的同時,真正服務用戶。其實對于用戶來說,他們找的不是便宜的充電樁,而是可以輕松充電的充電樁。第一電動:您剛才談到了盈利,那么EV動力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勞倫斯:我們其實很簡單,只是一家賣電的公司。我們在小區安裝充電樁,后續維護等等,所有和用戶相關的都是EV POWER投資的。用戶收費,我們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第一電動:EV動力的核心技術或定位是什么?勞倫斯:我們所有的樁都是獨立開發的。雖然市場上有很多生產充電樁的企業,但是我們發現市場是多變的。當變化發生時,如果樁是獨立開發的,我們將有一個時間表來更新它們以應對它。但是,如果樁的技術和功能掌握在其他樁企手里,我們就會很被動,無法及時響應新的需求。所以我們一直堅持自主研發充電樁,甚至包括相關的電力配套設備。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運營的行業。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服務業主,更是服務物業,要平衡各方利益。第一電力:有人說充電樁行業將在2020年完成行業洗牌。你覺得有沒有人能脫穎而出?Laurence:EV動力一定會出一批企業。首先,我們的定位很明確。在社區充電部分,我們目前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51%。只要用戶是對社區收費的剛需,我們就有很大的優勢。我覺得你說的行業洗牌更多的是針對公共充電樁,就像我前面說的三個同質充電站A、B、C。可能最后沒有人會選擇,因為他會留在小區充電。我們將在未來繼續投資建設……ew年,讓更多用戶在最便捷的社區體驗到EV POWER的服務。第一電氣:為什么選擇“黑暗”來形容這個行業?勞倫斯:我應該加上一個形容詞,“黎明前的黑暗”。說實話,過去幾年我們幾乎沒見過光,現在大家都有這種感覺,尤其是我們2014年、2015年、2016年在C端建設的充電站,2017年、2018年都是用電量翻倍甚至三倍。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年,一些努力和資源得到了認可,在國家的支持下,我們的商業模式也逐漸初具規模。雖然仍有黑暗,但在我看來,未來是光明的。寫在最后:充電樁行業本身沒有車企那么搶眼,但卻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浪潮中極其重要的一環。雖然是一家年輕的企業,但EV POWER能在市場發展初期就選擇這個行業并堅持至今,不得不說是有前瞻性的。我也很佩服勞倫斯對待服務用戶的一貫態度。我相信,始終把服務和用戶放在第一位的企業,最終會在更多消費者心中留下自己的位置。天還黑嗎?是的,但是就像尹天仇在《喜劇之王》中對劉飄飄說的那樣:“天亮后會很美。”第一電動:您剛才談到了盈利,那么EV動力的盈利模式是什么?勞倫斯:我們其實很簡單,只是一家賣電的公司。我們在小區安裝充電樁,后續維護等等,所有和用戶相關的都是EV POWER投資的。用戶收費,我們收取一定的服務費。第一電動:EV動力的核心技術或定位是什么?勞倫斯:我們所有的樁都是獨立開發的。雖然市場上有很多生產充電樁的企業,但是我們發現市場是多變的。當變化發生時,如果樁是獨立開發的,我們將有一個時間表來更新它們以應對它。但是,如果樁的技術和功能掌握在其他樁企手里,我們就會很被動,無法及時響應新的需求。所以我們一直堅持自主研發充電樁,甚至包括相關的電力配套設備。我覺得這是一個非常重運營的行業。對我們來說,不僅僅是服務業主,更是服務物業,要平衡各方利益。第一電力:有人說充電樁行業將在2020年完成行業洗牌。你覺得有沒有人能脫穎而出?Laurence:EV動力一定會出一批企業。首先,我們的定位很明確。在社區充電部分,我們目前的市場份額已經達到51%。只要用戶是對社區收費的剛需,我們就有很大的優勢。我覺得你說的行業洗牌更多的是針對公共充電樁,就像我前面說的三個同質充電站A、B、C。可能最后沒有人會選擇,因為他會留在小區充電。我們將在未來幾年繼續投入建設,讓更多用戶在最便捷的社區體驗到EV POWER的服務。第一電氣:為什么選擇“黑暗”來形容這個行業?勞倫斯:我應該加上一個形容詞,“黎明前的黑暗”。說實話,過去幾年我們幾乎沒見過光,現在大家都有這種感覺,尤其是我們2014年、2015年、2016年在C端建設的充電站,2017年、2018年都是用電量翻倍甚至三倍。我們可以看到,這兩年,一些努力和資源得到了認可,在國家的支持下,我們的商業模式也逐漸初具規模。雖然仍有黑暗,但在我看來,未來是光明的。寫在最后:充電樁行業本身沒有車企那么搶眼,但卻是新能源汽車發展浪潮中極其重要的一環。雖然是一家年輕的企業,但EV POWER能在市場發展初期就選擇這個行業并堅持至今,不得不說是有前瞻性的。我也很佩服勞倫斯對待服務用戶的一貫態度。我相信,始終把服務和用戶放在第一位的企業,最終會在更多消費者心中留下自己的位置。天還黑嗎?是的,但是就像尹天仇在《喜劇之王》中對劉飄飄說的那樣:“天亮后會很美。”

標簽:發現合創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自動駕駛商業化 高德發布“高精宣言”

4月11日,高德地圖對外宣布,將對高精地圖服務進行升級,并以每輛車100元年的成本價格向合作伙伴提供標準化高精地圖,加速自動駕駛商業化落地。

1900/1/1 0:00:00
預訂價25萬元-35萬元 博郡iV6上海車展開啟全球預訂

繼4月11日博郡汽車品牌之夜全球首秀后,4月16日,博郡汽車再次攜高品質智能電動汽車產品博郡iV6、iV7亮相第十八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展覽會,正式開啟博郡iV6全球預訂,并揭曉新體驗商業模式。

1900/1/1 0:00:00
純電動轎跑小鵬P7已開啟預定,車長4.9米,軸距3米,NEDC續航600km

在A級車市場還未站穩腳跟的小鵬汽車,又開始進軍B級車市場。4月16日,上海車展正式開幕的第一天,小鵬汽車于41號館展出了其第二款量產車小鵬P7。

1900/1/1 0:00:00
預售價70-83萬元,奧迪e-tron正式開始預售

4月16日,備受矚目的奧迪首款純電動豪華SUV在上海車展發布正式開啟預售,預售價70萬元起。作為最早發布、最早實現量產的傳統高端品牌,奧迪etron的到來無疑將開啟豪華純電市場全新格局。

1900/1/1 0:00:00
新奧德賽銳?混動4月底正式上市,廣汽Honda旗下理念VE-1第三季度起交付

Honda正穩步地向著去年發布的“截至2025年在中國投放20款以上電動化車型”這一中期目標邁進。4月16日,2019年第十八屆上海國際汽車工業博覽會正式開幕。

1900/1/1 0:00:00
奔馳EQC中國首發——重在中國“芯”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