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路透社報道稱,現代汽車集團(起亞品牌)可能會暫停其在中國鹽城的第一家工廠,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但隨后東風悅達起亞否認了這一傳聞,稱這只是一次有計劃的轉型,工廠不會停產或裁員。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聊車》注意到,目前東風悅達起亞在鹽城有三家工廠。第一家工廠于2002年投入運營,年生產能力為14萬輛。加上第二和第三工廠,東風悅達企業的年產能可以達到89萬輛。去年,東風悅達起亞銷售了37萬輛汽車,這意味著該企業58%以上的產能是空的。要知道,東風悅達起亞近三年的年銷量并不達標,去年的年銷量僅為峰值年銷量的57%。道格認為,關閉鹽城的第一家工廠并不是一個糟糕的選擇。讓我們來看看東風悅達起亞今年銷量小幅增長的原因。今年1月,起亞智跑共售出10577輛汽車,同比增長4倍。但細心的車主發現,長期沒有換代的起亞馳跑再次實現了“降價降配”,價格也比老款降低了50%左右。據道根統計,東風悅達起亞K5、KX5和KX7在1月份的總銷量還不到其廉價車型智跑的3.5%,其旗艦車型KX在7月份僅售出13輛。
為什么起亞其他車型的銷量不佳?道歌注意到,在多個投訴平臺上,關于起亞車型產品質量的投訴層出不窮。這些型號被國家質檢總局召回,或發生漏油、熄火、自燃等各類事件。尤其是上市不到三年的東風悅達起亞KX5,已經連續三次被召回,從召回之日起幾乎是同一批列車。同一批汽車如此頻繁地被召回,令人懷疑。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第二次召回距離上市不到一年,2016年的年銷量為62254輛,遠低于召回總數。短期內的增長只是曇花一現,銷售失敗了三年。今年1-2月,東風悅達起亞終端銷量共計63322輛,同比增長15.9%。逆勢而上是一件好事,但起亞的身體里有一絲光亮。據悉,東風悅達起亞在2018年完成了37萬輛的銷量;
2017年,東風悅達起亞累計銷量達到35.95萬輛,其最高銷量出現在2016年,年銷量達到65萬輛。在兩年的時間里,銷量幾乎減半,這樣的成績幾乎是靠降價促銷勉強取得的。此外,在2018年,東風悅達起亞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完成銷售目標。仔細篩選起亞的汽車,包括智跑、K3、KX CROSS和一豹,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便宜。智跑現在優惠后是9-11萬元,而K3和一跑都是10萬元以下的車型。作為東風悅達起亞的銷量領導者,新一代智跑在2019年1月的銷量為16336輛。作為東風悅達起亞的旗艦車型,K5在1月僅售出305輛,KX5在1月份售出251輛。作為起亞的最高端,KX7在1月份的銷量僅為13輛,三款旗艦車型的總銷量僅為智跑的3.5%。
回顧幾年前,現代汽車也雄心勃勃地實施了“品牌提升”戰略。然而,現實如此骨感,以至于起亞只能在“活著”和“面子”之間選擇前者。更具特色的是,東風悅達起亞全新智跑僅推出了兩款車型,其價格也低于同級別合資品牌車型,如黑客和探歌。從價格區間來看,東風悅達起亞作為一個合資品牌,已經完全與自主品牌競爭。產品強度一直受到質疑。關于品牌溢價戰略失敗的投訴成千上萬,這并不是東風悅達起亞日益邊緣化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是產品質量。道歌說車查閱汽車質量網發現,東風悅達起亞KX5投訴626起,智跑投訴606起,K5投訴628起,其中許多投訴與發動機、變速箱和許多核心零部件的質量問題有關,這表明消費者對該品牌感到失望。
回顧東風悅達起亞在2018年11月23日發布的召回聲明,其宣布召回近7萬輛KX5。但召回后,以1.6T車型為首的東風悅達起亞KX5仍存在機油增多、油耗升高、動力較弱、噪音較大等問題。許多車主表示,召回計劃不合理。說到質量,首先想到的是日本汽車;說到動力,首先想到的是美國汽車;
說到豪華,首先想到的是德國汽車,但像起亞這樣的韓國汽車是用什么進入中國汽車市場的?2015年12月,起亞在中國市場創下了8.68萬輛的月度銷量紀錄。說到底,消費者最初關注的是“合資品牌、同等價格、更高配置、更高顏值”。現在,與自主品牌競爭的起亞在外觀、內飾、價格和配置上都沒有競爭力。庫存壓力極高,因此可以看出起亞停產的消息被官方否認,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蒼蠅不咬無縫蛋”。現階段,東風悅達起亞擁有三家工廠,產能達89萬輛,巨大的成本控制壓力成為其揮之不去的陰影。與此同時,有媒體報道稱,東風悅達起亞在鹽城的三家工廠開工率僅為40%左右。
新車無法上市銷售,而舊車仍然很難銷售。去年,有媒體報道稱,“鹽城大學的停車場被東風悅達起亞租了下來,里面停滿了庫存車”,東風悅達啟亞還爆出以團購的名義向員工出售“2015款起亞K5”,不管內部促銷是否惠及員工,正因為可以享受的折扣只有三四年前的老款車型,我們才能知道東風悅達起亞的庫存壓力有多大。諸如“員工不開起亞汽車就不能在公司停車場停車”之類的事件層出不窮。KIA作為韓系車的代表,近年來表現尷尬,在合資品牌競爭中落后,無法與自主品牌競爭。對于起亞在中國的衰落,道歌表示,關鍵是起亞沒有真正用心對待產品和客戶。在日益成熟的中國汽車市場上,依靠薄弱的品牌存在、升級的點配置和更低的價格是不可行的,但這是可行的,也是值得珍惜的。近日,路透社報道稱,現代汽車集團(起亞品牌)可能會暫停其在中國鹽城的第一家工廠,以提高公司的盈利能力。但隨后東風悅達起亞否認了這一傳聞,稱這只是一次有計劃的轉型,工廠不會停產或裁員。
但事實真的是這樣嗎?《聊車》注意到,目前東風悅達起亞在鹽城有三家工廠。第一家工廠于2002年投入運營,年生產能力為14萬輛。加上第二和第三工廠,東風悅達企業的年產能可以達到89萬輛。去年,東風悅達起亞銷售了37萬輛汽車,這意味著該企業58%以上的產能是空的。要知道,東風悅達起亞近三年的年銷量并不達標,去年的年銷量僅為峰值年銷量的57%。道格認為,關閉鹽城的第一家工廠并不是一個糟糕的選擇。讓我們來看看東風悅達起亞今年銷量小幅增長的原因。今年1月,起亞智跑共售出10577輛汽車,同比增長4倍。但細心的車主發現,長期沒有換代的起亞馳跑再次實現了“降價降配”,價格也比老款降低了50%左右。據道根統計,東風悅達起亞K5、KX5和KX7在1月份的總銷量還不到其廉價車型智跑的3.5%,其旗艦車型KX在7月份僅售出13輛。
為什么起亞其他車型的銷量不佳?道歌注意到,在多個投訴平臺上,關于起亞車型產品質量的投訴層出不窮。這些型號被國家質檢總局召回,或發生漏油、熄火、自燃等各類事件。尤其是上市不到三年的東風悅達起亞KX5,已經連續三次被召回,從召回之日起幾乎是同一批列車。同一批汽車如此頻繁地被召回,令人懷疑。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第二次召回距離上市不到一年,2016年的年銷量為62254輛,遠不及……
召回總次數。短期內的增長只是曇花一現,銷售失敗了三年。今年1-2月,東風悅達起亞終端銷量共計63322輛,同比增長15.9%。逆勢而上是一件好事,但起亞的身體里有一絲光亮。據悉,東風悅達起亞在2018年完成了37萬輛的銷量;2017年,東風悅達起亞累計銷量達到35.95萬輛,其最高銷量出現在2016年,年銷量達到65萬輛。在兩年的時間里,銷量幾乎減半,這樣的成績幾乎是靠降價促銷勉強取得的。此外,在2018年,東風悅達起亞已經連續三年沒有完成銷售目標。仔細篩選起亞的汽車,包括智跑、K3、KX CROSS和一豹,它們都有一個共同點:便宜。智跑現在優惠后是9-11萬元,而K3和一跑都是10萬元以下的車型。作為東風悅達起亞的銷量領導者,新一代智跑在2019年1月的銷量為16336輛。作為東風悅達起亞的旗艦車型,K5在1月僅售出305輛,KX5在1月份售出251輛。作為起亞的最高端,KX7在1月份的銷量僅為13輛,三款旗艦車型的總銷量僅為智跑的3.5%。
回顧幾年前,現代汽車也雄心勃勃地實施了“品牌提升”戰略。然而,現實如此骨感,以至于起亞只能在“活著”和“面子”之間選擇前者。更具特色的是,東風悅達起亞全新智跑僅推出了兩款車型,其價格也低于同級別合資品牌車型,如黑客和探歌。從價格區間來看,東風悅達起亞作為一個合資品牌,已經完全與自主品牌競爭。產品強度一直受到質疑。關于品牌溢價戰略失敗的投訴成千上萬,這并不是東風悅達起亞日益邊緣化的唯一原因,更重要的是產品質量。道歌說車查閱汽車質量網發現,東風悅達起亞KX5投訴626起,智跑投訴606起,K5投訴628起,其中許多投訴與發動機、變速箱和許多核心零部件的質量問題有關,這表明消費者對該品牌感到失望。
回顧東風悅達起亞在2018年11月23日發布的召回聲明,其宣布召回近7萬輛KX5。但召回后,以1.6T車型為首的東風悅達起亞KX5仍存在機油增多、油耗升高、動力較弱、噪音較大等問題。許多車主表示,召回計劃不合理。說到質量,首先想到的是日本汽車;說到動力,首先想到的是美國汽車;
說到豪華,首先想到的是德國汽車,但像起亞這樣的韓國汽車是用什么進入中國汽車市場的?2015年12月,起亞在中國市場創下了8.68萬輛的月度銷量紀錄。說到底,消費者最初關注的是“合資品牌、同等價格、更高配置、更高顏值”。現在,與自主品牌競爭的起亞在外觀、內飾、價格和配置上都沒有競爭力。庫存壓力極高,因此可以看出起亞停產的消息被官方否認,但我們不得不承認“蒼蠅不咬無縫蛋”。現階段,東風悅達起亞擁有三家工廠,產能達89萬輛,巨大的成本控制壓力成為其揮之不去的陰影。與此同時,有媒體報道稱,東風悅達起亞在鹽城的三家工廠開工率僅為40%左右。
新車無法上市銷售,而舊車仍然很難銷售。去年,有媒體報道稱,“鹽城大學的停車場被東風悅達起亞租了下來,里面停滿了庫存車”,東風悅達啟亞還爆出以團購的名義向員工出售“2015款起亞K5”,不管內部促銷是否惠及員工,正因為可以享受的折扣只有三四年前的老款車型,我們才能知道東風悅達起亞的庫存壓力有多大。諸如“員工不開起亞汽車就不能在公司停車場停車”之類的事件層出不窮。KIA作為韓系車的代表,近年來表現尷尬,在合資品牌競爭中落后,無法與自主品牌競爭。對于起亞在中國的衰落,道歌表示,關鍵是起亞沒有真正用心對待產品和客戶。在日益成熟的中國汽車市場上,依靠薄弱的品牌存在、升級的點配置和更低的價格是不可行的,但這是可行的,也是值得珍惜的。
近日,有媒體報道,奧迪將會在2023年之前投資160億美元用于電動汽車和自動駕駛技術的研發,
1900/1/1 0:00:001、第23批免購置稅新能源車型目錄發布,比亞迪e1別克VELITE6新寶馬i3等201款車型入選閱讀原文3月13日,工信部發布《免征車輛購置稅的新能源汽車車型目錄(第二十三批》,
1900/1/1 0:00:002019年11月46日,由中國充電樁網、中國充電樁協會、第一鋰電網、第一電動車網、鋰電百人會及賀勵博覽集團共同主辦的2019深圳國際充電站樁技術展覽會將在深圳舉辦,
1900/1/1 0:00:00不得不說,吉利嘉際上市的時間點實在是太妙了。3月6日晚,吉利公布了2月銷量,同比下滑2431,僅僅五天之后,吉利嘉際正式上市,然后所有人就都沉浸在了嘉際上市的喜悅中,忘了銷量那一茬。
1900/1/1 0:00:00日前,我們從保時捷官方獲悉,保時捷將于北京時間3月15日17點召開2019年度新聞發布會。
1900/1/1 0:00:00FaradayFutureFF14日表示,FF將在2019年內努力籌集足夠的資金,盡快將變革性產品FF91推向市場并為今后的大規模量產FF81做準備。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