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周,全球共享出行領域的“大新聞”不斷,一些新挑戰者與老一輩霸主之間的攻防戰頻繁上演,全球共享旅游版圖或將重構。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市場,美團和高德挑戰了壟斷企業滴滴出行;在海外市場,戴姆勒和寶馬宣布合并出租車業務,以對抗優步和谷歌;
經歷了一系列麻煩的優步,選擇了“折斷一個強者的手腕”。在幾天前將其在東南亞的業務出售給Grab后,該公司目前正在與Ola談判出售其在印度的子公司。作為全球共享出行的真正“大俱樂部”,軟銀正在推動優步與其投資的其他出行公司的合并,甚至包括滴滴和優步的合并。為什么共享旅游市場會復蘇?悲慘的戰爭結束后,全球共享的旅行模式會發生什么?美團和高德向滴滴宣戰。美團的打車業務于2017年在南京首次進行測試。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美團于今年3月21日正式登陸上海,并于當天獲得杭州的運營資格。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布局。美團一打車,就采取了與優步“火與和諧”的路線,并快速大幅補貼用戶和減少司機數量。一時間,長期被壟斷者“壓迫”的用戶和司機“奮起反抗”,堅決擁抱美國集團打車。據美國代表團稱,3月21日,該公司在上海收到了近15萬份訂單。3月22日,訂單量突破25萬,司機接單的平均時間為5秒。在試點城市南京,美團打車贏得了超過20%的市場份額。3月24日,王興出席“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時表示,盡管美團在出行領域還是一個新玩家,但其目標是獲得1/3的市場份額。面對美國使團的風波,滴滴一方面向美國使團發出“譴責”的聲音,另一方面又回到了補貼用戶的老路上。許多用戶表示,他們最近頻繁收到滴滴發放優惠券的短信。美團一直以執行力強著稱,其強大的攻擊力給滴滴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業內分析稱,美團向滴滴宣戰,旨在通過豐富自身業務,獲取用戶在其平臺上的留存時間和轉化效率,搶占后BAT時代的“二級流量入口”,這對其未來的上市估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然而,讓滴滴頭疼的不僅僅是美國的使命,還有高德的地圖。這家阿里旗下的地圖服務提供商本周也高調進軍共享出行領域。值得注意的是,高德還為行業帶來了一種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新“玩法”,不收取用戶和司機的傭金,甚至為用戶補貼短信通知、保險等服務費。據說,高德的順風車模式將對傳統的共享出行巨頭造成打擊。未來,高德可能會成為一個簡單的出租車信息中介。與滴滴等共享出行平臺相比,高德的模式更輕,有望吸引大量用戶。傳統車企:抱團共享出租車業務不僅是互聯網公司夢寐以求的業務,傳統汽車制造商也非常看好這一領域的前景。3月28日,戴姆勒(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和寶馬這對昔日“冤家”聯合宣布,計劃合并汽車移動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智能出行服務。根據聯合聲明,戴姆勒的Car2Go部門和寶馬的DriveNow部門將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將在全球31個主要城市擁有2萬輛共享汽車、約14萬名出租車司機、1300萬用戶和超過14.3萬個充電樁。從共享出行的格局來看,戴姆勒和寶馬“聯手”應對谷歌Waymo和優步之間的競爭。同樣在本周,谷歌無人駕駛部門Waymo宣布,已與印度塔塔汽車旗下的英國汽車制造商捷豹蘭德路虎達成為期八年的合作協議(將于2026年到期),并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購買20000輛捷豹I-Pace純電動SUV,作為其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主要車型。早些時候,《信息報》報道稱,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無人駕駛部門克魯斯(Cruise)正與優步(Uber)聯系,希望2018年在舊金山推出一款全自動共享汽車。據德國當地媒體報道,戴姆勒與寶馬的聯手也是針對其美國和亞洲競爭對手,如美國的優步和中國的滴滴,這些競爭對手在共享出行領域已經占據了巨大的份額和世界級的影響力,而德國作為汽車強國,卻沒有強大的世界級出行品牌。當優步正在敗給一群新玩家時,優步,先鋒和“福音傳道者……
在該行業中,正在縮小其全球業務布局。3月30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優步正在與印度汽車公司Ola進行緊張談判,并將完全退出印度市場。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優步和Ola就業務收購或合并進行了多次談判,雙方可能在幾個月內達成協議。Ola和優步在印度的合并是由雙方的大股東日本軟銀集團促成的。就在四天前(3月26日),東南亞的出租車公司Grab宣布收購了優步在東南亞的出租車和外賣業務,因此優步收購了Grab 27.5%的股份。根據兩家公司的聲明,Grab將接管優步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業務和資產。這是東南亞同類交易中最大的一筆。早在2016年8月,滴滴出行就收購了優步中國的所有資產,如品牌、業務和數據,在運營。一些分析師認為,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獨角獸優步正在新興市場走向潰敗。自去年以來,優步經歷了許多麻煩,如大量高管辭職、性騷擾、知識產權訴訟等。新任命的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現在正竭盡全力推動優步上市。他的管理風格是重視短期利潤,偏好低風險,在競爭激烈的新興市場縮減業務布局是明智的。此外,優步退出新興市場也是其“大東家”軟銀的意愿。最近,軟銀愿景基金首席執行官米斯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即使在更發達的市場,優步未來也有巨大的增長機會。”這表明軟銀希望優步更多地關注發達市場,將新興市場留給軟銀投資的其他共享出行公司,從而避免了其投資的共享旅游公司相互殘殺的情況。軟銀的重新布局當各家出行巨頭上演市場大戰時,全球共享出行領域的“大俱樂部”軟銀也開始了新的布局。過去幾年,軟銀在全球范圍內對共享出行公司進行了大量投資,包括:去年4月和12月,滴滴完成了55億美元和40多億美元的融資,軟銀是主要投資者;今年1月,由軟銀牽頭的財團完成了對優步近90億美元的投資。此外,軟銀投資的共享旅游平臺包括印度Ola、東南亞Grab、巴西99Taxis、歐洲Taxify、中東Careem等。在軟銀投資優步之前,軟銀董事長兼總裁孫正毅一直試圖與滴滴建立“反優步聯盟”。現在,優步在他的指揮下后,他的目標自然是建立一個全球旅行服務聯盟。事實上,去年年底,《國際金融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孫正義希望建立一個針對重要市場的全球出租車公司網絡,這可能能夠在未來二三十年控制車隊,幫助控制人們的出行方式。如今,軟銀不僅希望優步“退出”新興市場,還推動優步和滴滴的合并。本周,美團點評首席執行官王興在其社交網絡Fanbu上表示:“孫正義正在推動優步和滴滴的全球合并。這越來越有趣。”從“大老板”軟銀的舉動來看,一方面,其目的是讓其投資旅行平臺分地區成為“蛋糕”,以避免無意義的燒錢戰爭和內部摩擦;另一方面,它可以培養出一家實力空前的超級旅游巨頭,實現其征服全球旅游市場的野心。過去兩周,全球共享出行領域的“大新聞”不斷,一些新挑戰者與老一輩霸主之間的攻防戰頻繁上演,全球共享旅游版圖或將重構。在中國這個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市場,美團和高德挑戰了壟斷企業滴滴出行;在海外市場,戴姆勒和寶馬宣布合并出租車業務,以對抗優步和谷歌;
經歷了一系列麻煩的優步,選擇了“折斷一個強者的手腕”。在幾天前將其在東南亞的業務出售給Grab后,該公司目前正在與Ola談判出售其在印度的子公司。作為全球共享出行的真正“大俱樂部”,軟銀正在推動優步與其投資的其他出行公司的合并,甚至包括滴滴和優步的合并。為什么共享旅游市場會復蘇?悲慘的戰爭結束后,全球共享的旅行模式會發生什么?美團和高德向滴滴宣戰。美團的打車業務于2017年在南京首次進行測試。經過一段時間的實踐,美團于今年3月21日正式登陸上海,并于當天獲得杭州的運營資格。開始在全國范圍內布局。美團一打車,就采取了與優步“火與和諧”的路線,并快速大幅補貼用戶和減少司機數量。一時間,長期被壟斷者“壓迫”的用戶和司機“奮起反抗”,堅決擁抱美國集團打車。據美國代表團稱,3月21日,該公司在上海收到了近15萬份訂單。3月22日,訂單量突破25萬,司機接單的平均時間為5秒。在試點城市南京,美團打車贏得了超過20%的市場份額。3月24日,王興出席“2018中國發展高層論壇年會”時表示,盡管美團在出行領域還是一個新玩家,但其目標是獲得1/3的市場份額。面對美國使團的風波,滴滴一方面向美國使團發出“譴責”的聲音,另一方面又回到了補貼用戶的老路上。許多用戶表示,他們最近頻繁收到滴滴發放優惠券的短信。美團一直以執行力強著稱,其強大的攻擊力給滴滴帶來了不小的壓力。業內分析稱,美團向滴滴宣戰,旨在通過豐富自身業務,獲取用戶在其平臺上的留存時間和轉化效率,搶占后BAT時代的“二級流量入口”,這對其未來的上市估值具有重要戰略意義。然而,讓滴滴頭疼的不僅僅是美國的使命,還有高德的地圖。這家阿里旗下的地圖服務提供商本周也高調進軍共享出行領域。值得注意的是,高德還為行業帶來了一種不以盈利為目的的新“玩法”,不收取用戶和司機的傭金,甚至為用戶補貼短信通知、保險等服務費。據說,高德的順風車模式將對傳統的共享出行巨頭造成打擊。未來,高德可能會成為一個簡單的出租車信息中介。與滴滴等共享出行平臺相比,高德的模式更輕,有望吸引大量用戶。傳統車企:抱團共享出租車業務不僅是互聯網公司夢寐以求的業務,傳統汽車制造商也非常看好這一領域的前景。3月28日,戴姆勒(梅賽德斯-奔馳的母公司)和寶馬這對昔日“冤家”聯合宣布,計劃合并汽車移動業務,為用戶提供一站式智能出行服務。根據聯合聲明,戴姆勒的Car2Go部門和寶馬的DriveNow部門將合并,合并后的公司將在全球31個主要城市擁有2萬輛共享汽車、約14萬名出租車司機、1300萬用戶和超過14.3萬個充電樁。從共享出行的格局來看,戴姆勒和寶馬“聯手”應對谷歌Waymo和優步之間的競爭。同樣在本周,谷歌無人駕駛部門Waymo宣布,已與印度塔塔汽車旗下的英國汽車制造商捷豹蘭德路虎達成為期八年的合作協議(將于2026年到期),并計劃在今年晚些時候購買20000輛捷豹I-Pace純電動SUV,作為其自動駕駛出租車服務的主要車型。早些時候,《信息報》報道稱,通用汽車(General Motors)的無人駕駛部門克魯斯(Cruise)正與優步(Uber)聯系,希望2018年在舊金山推出一款全自動共享汽車。據德國當地媒體報道,戴姆勒與寶馬的聯手也是針對其美國和亞洲競爭對手,如美國的優步和中國的滴滴,這些競爭對手在共享出行領域已經占據了巨大的份額和世界級的影響力,而德國作為汽車強國,卻沒有強大的世界級出行品牌。當優步正在敗給一群新玩家時,優步,先鋒和“福音傳道者……
在該行業中,正在縮小其全球業務布局。3月30日,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稱,優步正在與印度汽車公司Ola進行緊張談判,并將完全退出印度市場。據知情人士透露,在過去的幾個月里,優步和Ola就業務收購或合并進行了多次談判,雙方可能在幾個月內達成協議。Ola和優步在印度的合并是由雙方的大股東日本軟銀集團促成的。就在四天前(3月26日),東南亞的出租車公司Grab宣布收購了優步在東南亞的出租車和外賣業務,因此優步收購了Grab 27.5%的股份。根據兩家公司的聲明,Grab將接管優步在柬埔寨、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新加坡、泰國和越南的業務和資產。這是東南亞同類交易中最大的一筆。早在2016年8月,滴滴出行就收購了優步中國的所有資產,如品牌、業務和數據,在運營。一些分析師認為,全球最大的共享出行獨角獸優步正在新興市場走向潰敗。自去年以來,優步經歷了許多麻煩,如大量高管辭職、性騷擾、知識產權訴訟等。新任命的首席執行官Dara Khosrowshahi現在正竭盡全力推動優步上市。他的管理風格是重視短期利潤,偏好低風險,在競爭激烈的新興市場縮減業務布局是明智的。此外,優步退出新興市場也是其“大東家”軟銀的意愿。最近,軟銀愿景基金首席執行官米斯拉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即使在更發達的市場,優步未來也有巨大的增長機會。”這表明軟銀希望優步更多地關注發達市場,將新興市場留給軟銀投資的其他共享出行公司,從而避免了其投資的共享旅游公司相互殘殺的情況。軟銀的重新布局當各家出行巨頭上演市場大戰時,全球共享出行領域的“大俱樂部”軟銀也開始了新的布局。過去幾年,軟銀在全球范圍內對共享出行公司進行了大量投資,包括:去年4月和12月,滴滴完成了55億美元和40多億美元的融資,軟銀是主要投資者;今年1月,由軟銀牽頭的財團完成了對優步近90億美元的投資。此外,軟銀投資的共享旅游平臺包括印度Ola、東南亞Grab、巴西99Taxis、歐洲Taxify、中東Careem等。在軟銀投資優步之前,軟銀董事長兼總裁孫正毅一直試圖與滴滴建立“反優步聯盟”。現在,優步在他的指揮下后,他的目標自然是建立一個全球旅行服務聯盟。事實上,去年年底,《國際金融報》援引知情人士的話說,孫正義希望建立一個針對重要市場的全球出租車公司網絡,這可能能夠在未來二三十年控制車隊,幫助控制人們的出行方式。如今,軟銀不僅希望優步“退出”新興市場,還推動優步和滴滴的合并。本周,美團點評首席執行官王興在其社交網絡Fanbu上表示:“孫正義正在推動優步和滴滴的全球合并。這越來越有趣。”從“大老板”軟銀的舉動來看,一方面,其目的是讓其投資旅行平臺分地區成為“蛋糕”,以避免無意義的燒錢戰爭和內部摩擦;另一方面,它可以培養出一家實力空前的超級旅游巨頭,實現其征服全球旅游市場的野心。
戴姆勒和寶馬正在改寫出行市場的現有格局。3月28日雙方宣布已達成協議成立共享出行合資公司,各自持有50股份。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克里斯厄爾姆森ChrisUrmson曾是谷歌無人駕駛汽車項目早期團隊的領導者,直到這個項目被從谷歌剝離,并成立了Alphabet旗下無人駕駛汽車子公司Waymo。
1900/1/1 0:00:003月31日,在蘇州相城(北京)科技投資推介會上,奇點汽車CEO沈海寅宣布與蘇州市、相城區以及高鐵新城全面開展合作:未來5年投資150億元打造奇點汽車全球研發中心、奇點汽車蘇州生產基地,
1900/1/1 0:00:001、交通部:統籌考慮降低收費公路通行費標準交通運輸部新聞發言人吳春耕29日在交通運輸部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表示,將加快研究制定深化收費公路制度改革的總體思路和方案,以推進收費公路管理條例修訂為切入點,
1900/1/1 0:00:003月36日,中國廣州,福特汽車和長安福特攜手阿里巴巴旗下天貓汽車啟動全新品牌體驗試點活動,為消費者提供“超級試駕”服務。
1900/1/1 0:00:001、發改委等兩部委:提高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智能化水平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發布的《關于提升電力系統調節能力的指導意見》明確指出,探索利用電動汽車儲能作用,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