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這篇文章時,建議泡一杯美式咖啡,一起喝。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可以說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樣,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們對新能源的熱情仍然很高。通過美國充電運營商巨頭ChargePoint提供的一份報告,我們可以初步了解美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包括電動汽車和PHEV)以及美國人的用車習慣。大洋彼岸的市場
到2040年,全球54%的在售新車將由純電動汽車驅動,電動汽車將占據33%的市場份額,這是彭博新能源財經對未來汽車市場的預測。對于美國,彭博社預測,2020年將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占新車銷量的25%。到2040年,這一比例將超過50%,與世界水平保持一致。
截至2017年12月,美國共售出76.3萬輛電動汽車,與2016年相比,2017年增長了25.7%。按照這個速度,也許美國可以在2018年實現100萬輛的銷售數據。2017年美國電動汽車年度銷量數據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占比53%,純電動汽車占比47%,兩者差距不大。
與2016年在售的32輛電動汽車相比,2017年有9輛新車,達到41款,這9輛新車無一例外都是乘用車。其中包括通用的“雙子”和處于“難產”階段的特斯拉Model 3。盡管款式不多,但這幾十款電動汽車幾乎涵蓋了美國所有類型的車輛,無論是轎車、SUV、公交車、卡車還是卡車。
根據銷售數據,2017年美國市場排名前五的車型分別是雪佛蘭Bolt、雪佛蘭Volt、豐田普銳斯和特斯拉Model S/X。當然,美國人對2018年仍抱有期望。目前,已知有七款電動汽車在美國上市。例如,奧迪e-tron Quattro、捷豹I-PACE和新款日產Leaf。“美國式”收費方式
與燃料動力汽車相比,電動汽車在使用壽命內節省了約13000美元的燃料成本,每年只需要15美元的維護成本(燃料汽車的維護成本為每年766美元)。至于環保和未來感,電動汽車的優勢自然不用多說。對于那些節能用戶、環保主義者和未來學家來說,電動汽車是最好的選擇。
作為美國當地的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ChargePoint已經建立了43000個公共充電站。盡管報告沒有給出美國充電設備的所有數據,但我們也可以從ChargePoint熱點地圖中看到一些線索:大量充電設備集中在美國西海岸,這可能與當地的生活習慣有關。當然,特斯拉在當地掀起的浪潮也不排除。對于美國人的充電習慣,ChargePoint也給出了詳細的分析。就直流快充和220V交流慢充而言,這兩種充電方式在時間和場景上存在明顯差異。
慢速充電集中在工作日,而快速充電則更加分散,沒有明顯的規律;
早上8點,是車主慢充和充電的高峰期,快充的同一時間段相對離散。慢充設施相對集中在政府機構、商業區和中央商務區等辦公密集區,通勤者的生物鐘造成了這張獨特的充電法熱圖。快速充電主要用于臨時充電和長途旅行。高速公路附近有一個快速充電站。由于充電時間短,快速充電沒有明顯的時間規律。歪果仁也喜歡補貼。
對于新事物,政府的支持政策當然是促進它們的好方法,美國也是如此。截至2017年底,已有46個州實施了不同程度的電動汽車支持政策,包括但不限于現金激勵、免稅、開通HOV車道等。與中國相比,政策內容有些相似,但具體內容有些不同。
就現金補貼政策而言,鑒于當地的價格和消費水平,與中國相比,美國的現金補貼少得可憐,當地補貼最多2500美元(約合1.6萬元人民幣),而得克薩斯州的現金折扣不適用于特斯拉。更重要的是,2017年底,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長達429頁的大規模稅收改革法案,題為“減稅和就業法案”。作為美國歷史上改革最多的稅改計劃,7500美元的聯邦電動汽車減稅和免稅政策也將成為歷史,并將在未來一年半內逐步取消。此外,2017年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客戶將獲得政府提供的30%(最高1000美元)的稅收抵免;購買兩輪和三輪電動汽車的車主可以享受10%的稅收抵免(最高2500美元);燃料電池汽車車主可以享受4000美元的稅收抵免。這些優惠政策原計劃在2016年底停止,但美國國會決定將其延長至2017年底。
無論2017年的市場如何,2018年的美國電動汽車市場都將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特朗普下令切斷大量稅收補貼,讓大量原始設備制造商在角落里瑟瑟發抖。對中國的啟示2012年至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30萬輛。僅在2018年的第一批推薦目錄中,就有59家公司推出了118款車型。相比之下,美國70多萬輛、40多輛的銷量實在是“寒酸”。在政策方面,美國政府非常冷靜,財政支持不增反減,幾乎一刀切的做法真的很尷尬。
0
美國提倡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即所謂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市場經濟模式。在這種環境下,企業主要依靠產品力來說話。新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但產品仍需由市場選擇。令人欣慰的是,中國市政府正在不斷提高補貼門檻,財政補貼將在2020年全面退出。到那時,只有適應市場的產品才會走到最后。隨著外國品牌的涌入,中國消費者將有越來越多的選擇,2020年可能是購車的好時機。參考鏈接2017年ChargePoint遠期報告;2017年電動汽車展望
閱讀這篇文章時,建議泡一杯美式咖啡,一起喝。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可以說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樣,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們對新能源的熱情仍然很高。通過美國充電運營商巨頭ChargePoint提供的一份報告,我們可以初步了解美國的電動汽車市場(包括電動汽車和PHEV)以及美國人的用車習慣。大洋彼岸的市場
到2040年,全球54%的在售新車將由純電動汽車驅動,電動汽車將占據33%的市場份額,這是彭博新能源財經對未來汽車市場的預測。對于美國,彭博社預測,2020年將銷售100萬輛電動汽車,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占新車銷量的25%。到2040年,這一比例將超過50%,與世界水平保持一致。
截至2017年12月,美國共售出76.3萬輛電動汽車,與2016年相比,2017年增長了25.7%。按照這個速度,也許美國可以在2018年實現100萬輛的銷售數據。2017年美國電動汽車年度銷量數據中,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占比53%,純電動汽車占比47%,兩者差距不大。
與2016年在售的32輛電動汽車相比,2017年有9輛新車,達到41款,這9輛新車無一例外都是乘用車。其中包括通用的“雙子”和處于“難產”階段的特斯拉Model 3。盡管款式不多,但這幾十款電動汽車幾乎涵蓋了美國所有類型的車輛,無論是轎車、SUV、公交車、卡車還是卡車。
根據銷售數據,2017年美國市場排名前五的車型分別是雪佛蘭Bolt、雪佛蘭Volt、豐田普銳斯和特斯拉Model S/X。當然,美國人對2018年仍抱有期望。目前,已知有七款電動汽車在美國上市。例如,奧迪e-tron Quattro、捷豹I-PACE和新款日產Leaf。“美國式”收費方式
與燃料動力汽車相比,電動汽車在使用壽命內節省了約13000美元的燃料成本,每年只需要15美元的維護成本(燃料汽車的維護成本為每年766美元)。至于環保和未來感,電動汽車的優勢自然不用多說。對于那些節能用戶、環保主義者和未來學家來說,電動汽車是最好的選擇。
作為美國當地的充電基礎設施運營商,ChargePoint已經建立了43000個公共充電站。盡管報告沒有給出美國充電設備的所有數據,但我們也可以從ChargePoint熱點地圖中看到一些線索:大量充電設備集中在美國西海岸,這可能與當地的生活習慣有關。當然,特斯拉在當地掀起的浪潮也不排除。對于美國人的充電習慣,ChargePoint也給出了詳細的分析。就直流快充和220V交流慢充而言,這兩種充電方式在時間和場景上存在明顯差異。
慢速充電集中在工作日,而快速充電則更加分散,沒有明顯的規律;
早上8點,是車主慢充和充電的高峰期,快充的同一時間段相對離散。慢充設施相對集中在政府機構、商業區和中央商務區等辦公密集區,通勤者的生物鐘造成了這張獨特的充電法熱圖。快速充電主要用于臨時充電和長途旅行。高速公路附近有一個快速充電站。由于充電時間短,快速充電沒有明顯的時間規律。歪果仁也喜歡補貼。
對于新事物,政府的支持政策當然是促進它們的好方法,美國也是如此。截至2017年底,已有46個州實施了不同程度的電動汽車支持政策,包括但不限于現金激勵、免稅、開通HOV車道等。與中國相比,政策內容有些相似,但具體內容有些不同。
就現金補貼政策而言,鑒于當地的價格和消費水平,與中國相比,美國的現金補貼少得可憐,當地補貼最多2500美元(約合1.6萬元人民幣),而得克薩斯州的現金折扣不適用于特斯拉。更重要的是,2017年底,美國眾議院通過了一項長達429頁的大規模稅收改革法案,題為“減稅和就業法案”。作為美國歷史上改革最多的稅改計劃,7500美元的聯邦電動汽車減稅和免稅政策也將成為歷史,并將在未來一年半內逐步取消。此外,2017年安裝電動汽車充電樁的客戶將獲得政府提供的30%(最高1000美元)的稅收抵免;購買兩輪和三輪電動汽車的車主可以享受10%的稅收抵免(最高2500美元);燃料電池汽車車主可以享受4000美元的稅收抵免。這些優惠政策原計劃在2016年底停止,但美國國會決定將其延長至2017年底。
無論2017年的市場如何,2018年的美國電動汽車市場都將處于水深火熱之中。特朗普下令切斷大量稅收補貼,讓大量原始設備制造商在角落里瑟瑟發抖。對中國的啟示2012年至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超過130萬輛。僅在2018年的第一批推薦目錄中,就有59家公司推出了118款車型。相比之下,美國70多萬輛、40多輛的銷量實在是“寒酸”。在政策方面,美國政府非常冷靜,財政支持不增反減,幾乎一刀切的做法真的很尷尬。
0
美國提倡自由市場經濟模式,即所謂以消費者為導向的市場經濟模式。在這種環境下,企業主要依靠產品力來說話。新興的新能源汽車產業仍然離不開政府的支持,但產品仍需由市場選擇。令人欣慰的是,中國市政府正在不斷提高補貼門檻,財政補貼將在2020年全面退出。到那時,只有適應市場的產品才會走到最后。隨著外國品牌的涌入,中國消費者將有越來越多的選擇,2020年可能是購車的好時機。參考鏈接2017年ChargePoint遠期報告;2017年電動汽車展望
據外媒報道,大眾集團旗下西雅特宣布將Cupra打造為全新的高性能品牌,以此來幫助公司實現持續的盈利。
1900/1/1 0:00:00據外媒報道,前特斯拉雇員AdamWilliams向新澤西高等法院提起訴訟,狀告特斯拉將有故障的車輛賣給客戶。
1900/1/1 0:00:00閱讀本文時,建議泡一杯美式咖啡共同服用。在剛剛過去的2017年里,中國的新能源汽車市場可以說是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同樣,在大洋彼岸的美國,人們對新能源的熱情依然高漲。
1900/1/1 0:00:00隨著人們環保意識的逐漸增強,傳統油氣然料車可能將被淘汰掉,新能源汽車將成為各大汽車廠商的戰場。
1900/1/1 0:00:00近日,廣東省廣州市交委官網發布《廣州市交通委員會關于加快新能源出租車推廣應用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見稿》下稱“意見稿”,提出至2022年底全市巡游出租車基本實現全面新能源化。
1900/1/1 0:00:00在新能源汽車基礎設施、商業模式探索和政策體系等仍存挑戰的當下,通過產業基金等金融工具為突破口成為推動行業健康可持續發展的一條有效途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