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無疑問,壓力很大。”比克動力電池公司戰略規劃中心副總裁李丹儒說。2016年底,財政部發布最新補貼政策,補貼整體下滑,代工企業將壓力轉移到電池廠。與此同時,自今年年初以來,鈷的價格一直在上漲。1月初,市場平均價格為294166.66元/噸,7月底已達到397833.34元/噸。三元正極材料和陽極材料的漲價也迫在眉睫。面對上行和下行的壓力,電池工廠還剩下多少利潤?如何進一步降低成本,占領市場,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據動力電池成本壓力較大的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磷酸亞鐵鋰系統的價格約為1.8元/Wh,三元電池系統的價格為1.65元/Wh左右,而去年這一數字分別約為2.2元/Wh和1.8元/Wh。據第一電力網不完全統計,近日,25家動力電池及產業鏈上市公司相繼發布2017年中報業績預告,15家公司凈利潤預增,占比60%。在公布2016年年報業績預告的122家鋰電池公司中,按照預測凈利潤的最大變化幅度,近80%的公司實現了凈利潤增長。其中,預測凈利潤同比增幅最大超過100%的企業達到48家。
根據同時公布兩項預測的七家公司,除堅瑞沃能外,其他六家公司2017年的預期凈利潤均低于2016年。“對于動力電池公司來說,成本壓力是壓倒性的。同時,技術也需要快速創新,制造穩定可靠的產品,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浙江奧友電力系統有限公司(簡稱“奧友電力”)副總經理艾群指出,與去年約20%的利潤相比,今年動力電池的利潤下降了約一半。同時,補貼退坡給車企帶來的壓力,導致產業鏈上游動力電池企業的成本壓力激增。有行業專家表示,2017年一些電動乘用車主機廠對電池制造商的價格要求比2016年低了35%-40%。此外,今年3月,四部委發布了《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其中提到:“到2020年,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比能將超過300 WHr/kg;
系統的比能量力爭達到260Wh/kg”。艾群表示,這一目標相對難以實現。此前,Waterma等公司也對第一電網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更糟糕的是,一些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壓低價格以獲得訂單。艾群指出,一些企業為獲得訂單,直接考慮減少補貼并在與汽車公司簽署協議時以更低的價格出售電池。一些企業負責人指出,不僅是小企業,一些大企業也會通過壓低價格來占領市場。對于小型企業來說,在競爭激烈的動力電池市場中生存變得越來越困難。就在一年多前,新能源汽車領域討論的主要話題是“汽車制造商急需找到能夠滿足產能需求的電池供應商”和“如何提高動力電池制造商的產能是關鍵”。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動力電池新增產能是2015年的2.8倍,但產量僅同比增長82%。假設所有這些容量都釋放出來,動力電池的容量將達到170GWh/年。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對動力電池的需求約為28GWh,預計到2020年,動力電池需求僅為90GWh左右。按照電動客車與電動乘用車的市場銷售比1∶10計算,年生產能力170GWh/可滿足50萬輛電動客車和500萬輛電動乘用車總需求。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這是中國2025年后的目標。毫無疑問,隨著近年來動力電池擴張的高潮,產能過剩的問題確實在逼近。李丹還表示,今年許多企業以低價增加銷售額,導致利潤率下降。因為一旦建立了生產能力,就必須將其出售。李丹認為,企業仍處于艱難堅持的階段。“質量和售價應該是正相關的,所以我們不會提前降價,也不會虧本銷售。”事實上,新能源汽車一半的成本來自動力電池。可以說,降低動力電池成本是解決新能源汽車高成本的關鍵。這也是OEM將補貼斜坡撤退的壓力轉移到電池工廠的原因之一。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主席高歐陽曾指出,電池組價格達到0.6元/瓦時,在性價比方面可以超過內燃機。根據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的一項研究,從2010年到2015年,動力電池的成本一直在持續下降,2014-2015年,平均成本下降了35%。
2010-2015年動力電池的平均成本(美元/kWh)和年度成本變化的百分比電池公司有很多方法可以降低成本。目前,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大規模生產和技術改進。增加規模可以降低平均固定成本。只有提高產能利用率,才能降低每千瓦時的平均固定成本,從而獲得規模經濟的成本優勢。同時,增加企業的規模和議價能力,并在與上游材料和汽車制造商的談判中發揮主導作用。二是與原始設備制造商合作。與汽車工廠合作可能不會立即降低成本,但建立固定的合作伙伴可以抵御競爭風險,并大大提高產品的適應性,以促進成本的降低。例如,上汽集團與現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規模超過100億元的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以提供相互保護。三是在產業鏈上建立合理的上下游關系。電池企業將無法專注于生產陽極和陰極材料以及隔膜,也很難實現規模經濟。專業化可以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017年5月,長期以垂直整合為特征的比亞迪……
宣布開放其供應鏈,以適應現代工業的分工與合作;建立高效的供應鏈可以降低成本,沃特瑪每種材料的供應商數量盡可能保持在五家左右,這不僅降低了供應成本,還確保了電池批次之間的一致性,同時建立了沃特瑪聯盟,以進一步確保價格領域的競爭力。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政策也在給予支持。目前,該國已經為動力電池設定了容量閾值。據報道,容量閾值可能會從去年年底提出的8GWh調整為4GWh;國家標準委員會近日發布了三項與汽車動力電池相關的標準,隨著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將有效控制成本。“毫無疑問,壓力很大。”比克動力電池公司戰略規劃中心副總裁李丹儒說。2016年底,財政部發布最新補貼政策,補貼整體下滑,代工企業將壓力轉移到電池廠。與此同時,自今年年初以來,鈷的價格一直在上漲。1月初,市場平均價格為294166.66元/噸,7月底已達到397833.34元/噸。三元正極材料和陽極材料的漲價也迫在眉睫。面對上行和下行的壓力,電池工廠還剩下多少利潤?如何進一步降低成本,占領市場,成為業界關注的話題。據動力電池成本壓力較大的業內人士透露,目前磷酸亞鐵鋰系統的價格約為1.8元/Wh,三元電池系統的價格為1.65元/Wh左右,而去年這一數字分別約為2.2元/Wh和1.8元/Wh。據第一電力網不完全統計,近日,25家動力電池及產業鏈上市公司相繼發布2017年中報業績預告,15家公司凈利潤預增,占比60%。在公布2016年年報業績預告的122家鋰電池公司中,按照預測凈利潤的最大變化幅度,近80%的公司實現了凈利潤增長。其中,預測凈利潤同比增幅最大超過100%的企業達到48家。
根據同時公布兩項預測的七家公司,除堅瑞沃能外,其他六家公司2017年的預期凈利潤均低于2016年。“對于動力電池公司來說,成本壓力是壓倒性的。同時,技術也需要快速創新,制造穩定可靠的產品,這是非常具有挑戰性的。”浙江奧友電力系統有限公司(簡稱“奧友電力”)副總經理艾群指出,與去年約20%的利潤相比,今年動力電池的利潤下降了約一半。同時,補貼退坡給車企帶來的壓力,導致產業鏈上游動力電池企業的成本壓力激增。有行業專家表示,2017年一些電動乘用車主機廠對電池制造商的價格要求比2016年低了35%-40%。此外,今年3月,四部委發布了《促進汽車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行動計劃》,其中提到:“到2020年,新型鋰離子動力電池比能將超過300 WHr/kg;
系統的比能量力爭達到260Wh/kg”。艾群表示,這一目標相對難以實現。此前,Waterma等公司也對第一電網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更糟糕的是,一些企業為了搶占市場份額,壓低價格以獲得訂單。艾群指出,一些企業為獲得訂單,直接考慮減少補貼并在與汽車公司簽署協議時以更低的價格出售電池。一些企業負責人指出,不僅是小企業,一些大企業也會通過壓低價格來占領市場。對于小型企業來說,在競爭激烈的動力電池市場中生存變得越來越困難。就在一年多前,新能源汽車領域討論的主要話題是“汽車制造商急需找到能夠滿足產能需求的電池供應商”和“如何提高動力電池制造商的產能是關鍵”。數據顯示,2016年,國內動力電池新增產能是2015年的2.8倍,但產量僅同比增長82%。假設所有這些容量都釋放出來,動力電池的容量將達到170GWh/年。分析報告顯示,2016年中國對動力電池的需求約為28GWh,預計到2020年,動力電池需求僅為90GWh左右。按照電動客車與電動乘用車的市場銷售比1∶10計算,年生產能力170GWh/可滿足50萬輛電動客車和500萬輛電動乘用車總需求。根據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規劃,這是中國2025年后的目標。毫無疑問,隨著近年來動力電池擴張的高潮,產能過剩的問題確實在逼近。李丹還表示,今年許多企業以低價增加銷售額,導致利潤率下降。因為一旦建立了生產能力,就必須將其出售。李丹認為,企業仍處于艱難堅持的階段。“質量和售價應該是正相關的,所以我們不會提前降價,也不會虧本銷售。”事實上,新能源汽車一半的成本來自動力電池。可以說,降低動力電池成本是解決新能源汽車高成本的關鍵。這也是OEM將補貼斜坡撤退的壓力轉移到電池工廠的原因之一。
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常務副主席高歐陽曾指出,電池組價格達到0.6元/瓦時,在性價比方面可以超過內燃機。根據法蘭克福金融與管理學院的一項研究,從2010年到2015年,動力電池的成本一直在持續下降,2014-2015年,平均成本下降了35%。
2010-2015年動力電池的平均成本(美元/kWh)和年度成本變化的百分比電池公司有很多方法可以降低成本。目前,主要有三種方式。第一,大規模生產和技術改進。增加規模可以降低平均固定成本。只有提高產能利用率,才能降低每千瓦時的平均固定成本,從而獲得規模經濟的成本優勢。同時,增加企業的規模和議價能力,并在與上游材料和汽車制造商的談判中發揮主導作用。二是與原始設備制造商合作。與汽車工廠合作可能不會立即降低成本,但建立固定的合作伙伴可以抵御競爭風險,并大大提高產品的適應性,以促進成本的降低。例如,上汽集團與現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了規模超過100億元的時代上汽動力電池有限公司有限公司和上汽時代動力電池系統有限公司,以提供相互保護。三是在產業鏈上建立合理的上下游關系。電池企業將無法專注于生產陽極和陰極材料以及隔膜,也很難實現規模經濟。專業化可以充分利用企業資源,提高效率,降低成本。2017年5月,長期以垂直整合為特征的比亞迪……
宣布開放其供應鏈,以適應現代工業的分工與合作;建立高效的供應鏈可以降低成本,沃特瑪每種材料的供應商數量盡可能保持在五家左右,這不僅降低了供應成本,還確保了電池批次之間的一致性,同時建立了沃特瑪聯盟,以進一步確保價格領域的競爭力。除了企業自身的努力,政策也在給予支持。目前,該國已經為動力電池設定了容量閾值。據報道,容量閾值可能會從去年年底提出的8GWh調整為4GWh;國家標準委員會近日發布了三項與汽車動力電池相關的標準,隨著動力電池企業實現規模化、標準化生產,將有效控制成本。
自從新能源汽車被提升到國家戰略后,一場新能源造車運動便在華夏大地上華麗上演。
1900/1/1 0:00:00作為國內領先的充電設施運營商,星星充電一直致力于打造更適合公共運營、政府運營的新能源汽車充電平臺,如今,星星充電打算更進一步進入C端市場。
1900/1/1 0:00:001、安徽省發布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政策8月24日,安徽省印發了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創新發展和推廣應用若干政策的通知。
1900/1/1 0:00:00北京時間8月23日消息,據TheInformation的報道,一家汽車制造商曾經接洽優步,希望可以收購優步的自動駕駛業務,這家制造商的名稱尚不知曉。
1900/1/1 0:00:008月24日,長高集團發布2017年中報,報告期內,公司實現營業收入699億元,同比增長2954;凈利潤為519373萬元,同比增長1238;每股收益為010元。
1900/1/1 0:00:00說到騰勢400這款電動車,給人的第一印象是它做工不錯,用料不俗,駕乘感受也很好。然而,對于這樣一輛純電動汽車背后的故事,真正了解的人則是寥寥無幾。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