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2017年新能源汽車上半場小結:產銷量雙雙增長,政策開始收緊,合資企業開始反擊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來源:第一電氣網作者:42號車庫2017年上半年已經過去了。1-6月,各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業績剛剛公布,因此我們可以在年中實現小結。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7年1-6月,中國生產新能源汽車21.2萬輛,同比增長19.7%,銷售19.5萬輛。

BYD,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Jianghuai, Tesla

BYD,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Jianghuai, Tesla

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趨勢圖:

BYD,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Jianghuai, Tesla

2016-2017H1新能源汽車的產銷趨勢似乎表明,新能源汽車產銷的首要原則是與政策同步。2016年底,四部委發布了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在降低補貼金額的同時,提高了各類車輛獲得補貼的技術標準,規定地方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補貼的50%。同日,中國汽車技術服務中心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汽車目錄》適用情況的通知,并宣布對2016年前五批《新能源車推廣應用推薦車輛目錄》進行復審,涉及235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共計2193款車型。后者直接導致了1月份的新紀錄,因為車企面臨著無法再次獲得補貼的可能性,上市銷售不得不擱淺。2月,隨著第一批新能源推廣目錄的發布,地方補貼政策落地,銷量逐步回升。總體而言,前兩季度,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增速大于銷售增速,新能源車產能增長速度快于市場普及速度。這是否意味著制造商在押注未來?另一方面,上半年銷量仍然反映了純電的發展方向,插電出現了負增長。然而,純電和插電式之間的區別仍然植根于政策導向。麥肯錫統計了全球15個國家的電動汽車指數。在挪威、美國和日本等有關國家中,只有中國的產能和銷量有了顯著提高。

BYD,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Jianghuai, Tesla

來源:麥肯錫的官方國內口徑是,它聲稱2017年將銷售80萬輛新能源汽車。我相信,只要政策愿意,就有可能盡可能多地出售。從這兩年的經驗來看,這項政策也在以各種方式進行探索。2016年4月,補貼目錄被下推并重新審查,增加了進入補貼目錄后才能補充電池的要求,并于12月重新審查。當然,政策變化呈現出各種趨勢,這對目前的國產品牌和國產企業都是有利的。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作為能夠與世界其他工業巨頭一起抓住機遇的領域之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傾斜和支持。然而,再多的政策也無法取代真實的消費水平和市場需求,政策探索的曲折也增加了新能源汽車普及的難度。政策開始收緊,引導市場良性發展,銷量不錯,但卻讓人感到孤獨。讓我們談談政策。我們選擇了三項最重要的政策進行解讀。(2016年底,兩項重要政策將不再討論,只選擇2017年發布的政策。)1。工業和信息化部1月宣布,自今年7月1日起實施。這項規定的重要之處在于,它為不合規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制定了停止生產和銷售的規則。我不會談論具體的規定,所以讓我們自己查一下。我想說的是,從去年開始……

截至今年,共有15家企業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此前10張準入許可證的說法是弄巧成拙。新的準入規定是從生產流程和產品層面控制的,所以之前批準的企業不能坐視不理,推倒重審也不是沒有可能。6月初,國家發改委擬暫停發放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的消息不脛而走。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產業研究所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工信部發現,部分生產企業(核準企業)的產品存在問題,可能需要重新評估。2.《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6月13日,國務院發布《乘用車企平均燃料消耗率與新能源車輛積分并行管理措施(征求意見草案)》,落后于去年提出的雙積分制,并提出未來乘用車企業將按照乘用車平均油耗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的“雙積分”體系進行評價。所謂“雙積分”是指油耗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這兩個積分的核算主體是乘用車企業。其中,油耗得分是根據企業平均油耗和企業平均油耗目標值計算得出的;

新能源汽車積分是根據汽車續航里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進口數量等計算的。這種雙積分管理方法指出了兩個核心信息:首先,油耗的負積分和新能源汽車負積分必須由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平衡,但新能源汽車的正積分只允許交易,不允許全年結轉。第二,《雙積分管理辦法》將于2018年實施。2018年至2020年的三年內,除年產量或進口量低于2000輛的小型企業外,其他汽車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積分的要求分別為8%、10%和12%,2020年后的積分要求另行規定。雙積分管理方法的重點是通過企業之間的交易逐步取代政策補貼的刺激。業內普遍認為,這一制度對新能源車企有很大的好處,但傳統的大車企就沒那么好了。既然有硬性目標,我們如果達不到就會受到懲罰,每個人都必須迅速趕上新能源的布局。大眾-奔馳在中國新興的合資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這種管理方法并不那么苛刻。要知道,歐美一些國家正在探索未來禁止燃油車上路的相關規定。就我個人而言,這是一件好事。3.此外,這不是一項政策:中國第一部電動汽車評估法規EV-TEST正式發布。5月,中國汽車研究中心發布了EV-TEST,這是中國首個電動汽車評估法規。針對消費者關注的焦點,EV-TEST從“電池壽命、功耗、充電、安全和動力”五個方面對電動汽車進行了全面評估。評估結果以直接量化的星級評定和個人表現得分的形式給出。之所以包括這一點,是因為該法規的發布可以被視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和消費的技術判斷標準,這是新能源汽車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盡管從長遠和歷史上看,消費者總是會對產品的性能/質量做出簡單但極其準確的判斷,但標準仍然非常重要。自主品牌的銷量并不穩定,合資企業的銷量和政策也不熱鬧,或者企業熱鬧,這讓大家對新能源的前景莫名其妙地感嘆,但也有一些鼓勵和期待。當第一季度的銷售遇冷時,比亞迪感到了寒冷。我認為這兩年新能源領域的繁榮讓比亞迪嘗到了甜頭,但也嘗到了苦果。如果它不改變,那將是冬天。國內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上半年銷量慘淡的原因大多是新能源商用車的不景氣,這是比亞迪最賺錢的業務。此外,各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產品給比亞迪帶來了不小的打擊。榮威eRX5在去年廣州車展上上市,今年1-5月的銷量已經超過比亞迪唐,成為混合市場的領導者。因此,在5月份,有消息稱比亞迪的電池業務將被拆分并出售給外界。雖然沒有公布,但在6月份的比亞迪股東大會上,王傳福已經談到了電池業務,并與幾家主機廠進行了接觸談判。堅如磐石的比亞迪也將分拆。另一方面的消息是,CATL將與上汽集團建立一家電池工廠。有兩家合資企業,一家叫上汽時代,另一家叫SAIC時代。。。6月,鴻海集團旗下的富泰華以超過10億元人民幣收購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科技(CATL)約1.19%的股權。據Fang估計,CATL的估值約為840億。比亞迪的市值不到1400億。一家是超級垂直集成企業,甚至自己生產設備,另一家是專業的電池企業,有著不同的經驗。無論如何,結論是比亞迪將被解散,CATL將被合并。另一個活躍的浪潮是德國汽車公司集體在中國進行圈地。梅賽德斯-奔馳和北汽、大眾和江淮,都打算攜手打造新能源汽車……

花莖。我們之前已經分析過,梅賽德斯-奔馳的新能源戰略相對激進。在德國,它建造了一家電池工廠,生產儲能產品,并開發了電動商用車。在中國,速度和以前一樣快。7月5日,戴姆勒與北汽簽署合同,雙方將共同投資50億元在北京奔馳建立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和動力電池工廠,生產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純電動汽車產品。第一款車型將于2020年上市。大眾汽車于6月與江淮汽車簽署了合資協議,將在中國成立第三家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的合資公司。與大眾汽車在歐洲的布局一樣,沒有與電池工廠相關的信息披露。江淮大眾已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上述兩項合作,都屬于國家戰略范疇。還有一個國家戰略,那就是特斯拉來到中國。盡管消息尚未落實,但馬斯克5月的中南海之行是真實的,特斯拉在中國投資建廠的消息也是真實的。同時出現的兩件事讓人思考。如果我們只看這些企業的行動,我們真的覺得未來是光明的。但另一方面,這也提醒了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學長們已經做了一個手勢。你準備好建工廠了嗎?來源:第一電氣網作者:42號車庫2017年上半年已經過去了。1-6月,各品牌新能源汽車的銷售業績剛剛公布,因此我們可以在年中實現小結。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7年1-6月,中國生產新能源汽車21.2萬輛,同比增長19.7%,銷售19.5萬輛。

BYD,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Jianghuai, Tesla

BYD,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Jianghuai, Tesla

來源: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趨勢圖:

BYD,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Jianghuai, Tesla

2016-2017H1新能源汽車的產銷趨勢似乎表明,新能源汽車產銷的首要原則是與政策同步。2016年底,四部委發布了2017年新能源汽車補貼方案。在降低補貼金額的同時,提高了各類車輛獲得補貼的技術標準,規定地方補貼不得超過中央補貼的50%。同日,中國汽車技術服務中心發布關于調整《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推薦汽車目錄》適用情況的通知,并宣布對2016年前五批《新能源車推廣應用推薦車輛目錄》進行復審,涉及235家新能源汽車企業,共計2193款車型。后者直接導致了1月份的新紀錄,因為車企面臨著無法再次獲得補貼的可能性,上市銷售不得不擱淺。2月,隨著第一批新能源推廣目錄的發布,地方補貼政策落地,銷量逐步回升。總體而言,前兩季度,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增速大于銷售增速,新能源車產能增長速度快于市場普及速度。這是否意味著制造商在押注未來?另一方面,上半年銷量仍然反映了純電的發展方向,插電出現了負增長。然而,純電和插電式之間的區別仍然植根于政策導向。麥肯錫統計了全球15個國家的電動汽車指數。在挪威、美國和日本等有關國家中,只有中國的產能和銷量有了顯著提高。

BYD, Mercedes-Benz, Volkswagen, Jianghuai, Tesla

來源:麥肯錫的官方國內口徑是,它聲稱2017年將銷售80萬輛新能源汽車。我相信,只要政策愿意,就有可能盡可能多地出售。從這兩年的經驗來看,這項政策也正在……進行探索……

嚴肅的方式。2016年4月,補貼目錄被下推并重新審查,增加了進入補貼目錄后才能補充電池的要求,并于12月重新審查。當然,政策變化呈現出各種趨勢,這對目前的國產品牌和國產企業都是有利的。這樣做是可以理解的。作為能夠與世界其他工業巨頭一起抓住機遇的領域之一,中國的新能源汽車產業需要傾斜和支持。然而,再多的政策也無法取代真實的消費水平和市場需求,政策探索的曲折也增加了新能源汽車普及的難度。政策開始收緊,引導市場良性發展,銷量不錯,但卻讓人感到孤獨。讓我們談談政策。我們選擇了三項最重要的政策進行解讀。(2016年底,兩項重要政策將不再討論,只選擇2017年發布的政策。)1。工業和信息化部1月宣布,自今年7月1日起實施。這項規定的重要之處在于,它為不合規的新能源汽車公司制定了停止生產和銷售的規則。我不會談論具體的規定,所以讓我們自己查一下。我想說的是,從去年到今年,共有15家企業獲得了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格,而之前10個準入許可證的說法是弄巧成拙的。新的準入規定是從生產流程和產品層面控制的,所以之前批準的企業不能坐視不理,推倒重審也不是沒有可能。6月初,國家發改委擬暫停發放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審批的消息不脛而走。中國汽車工程學會產業研究所專家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工信部發現,部分生產企業(核準企業)的產品存在問題,可能需要重新評估。2.《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與新能源汽車積分并行管理辦法(征求意見稿)》6月13日,國務院發布《乘用車企平均燃料消耗率與新能源車輛積分并行管理措施(征求意見草案)》,落后于去年提出的雙積分制,并提出未來乘用車企業將按照乘用車平均油耗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的“雙積分”體系進行評價。所謂“雙積分”是指油耗積分和新能源汽車積分,這兩個積分的核算主體是乘用車企業。其中,油耗得分是根據企業平均油耗和企業平均油耗目標值計算得出的;

新能源汽車積分是根據汽車續航里程、新能源汽車的生產和進口數量等計算的。這種雙積分管理方法指出了兩個核心信息:首先,油耗的負積分和新能源汽車負積分必須由新能源汽車正積分平衡,但新能源汽車的正積分只允許交易,不允許全年結轉。第二,《雙積分管理辦法》將于2018年實施。2018年至2020年的三年內,除年產量或進口量低于2000輛的小型企業外,其他汽車企業對新能源汽車積分的要求分別為8%、10%和12%,2020年后的積分要求另行規定。雙積分管理方法的重點是通過企業之間的交易逐步取代政策補貼的刺激。業內普遍認為,這一制度對新能源車企有很大的好處,但傳統的大車企就沒那么好了。既然有硬性目標,我們如果達不到就會受到懲罰,每個人都必須迅速趕上新能源的布局。大眾-奔馳在中國新興的合資項目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這種管理方法并不那么苛刻。要知道,歐美一些國家正在探索未來禁止燃油車上路的相關規定。就我個人而言,這是一件好事。3.此外,這不是一項政策:中國第一部電動汽車評估法規EV-TEST正式發布。5月,中國汽車研究中心發布了EV-TEST,這是中國首個電動汽車評估法規。針對消費者關注的焦點,EV-TEST從“電池壽命、功耗、充電、安全和動力”五個方面對電動汽車進行了全面評估。評估結果以直接量化的星級評定和個人表現得分的形式給出。之所以包括這一點,是因為該法規的發布可以被視為中國新能源汽車生產、制造和消費的技術判斷標準,這是新能源汽車發展中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盡管從長遠和歷史上看,消費者總是會對產品的性能/質量做出簡單但極其準確的判斷,但標準仍然非常重要。自主品牌的銷量并不穩定,合資企業的銷量和政策也不熱鬧,或者企業熱鬧,這讓大家對新能源的前景莫名其妙地感嘆,但也有一些鼓勵和期待。當第一季度的銷售遇冷時,比亞迪感到了寒冷。我認為這兩年新能源領域的繁榮讓比亞迪嘗到了甜頭,但也嘗到了苦果。如果它不改變,那將是冬天。國內市場受政策影響較大,上半年銷量慘淡的原因大多是新能源商用車的不景氣,這是比亞迪最賺錢的業務。此外,各自主品牌的新能源產品給比亞迪帶來了不小的打擊。榮威eRX5在去年廣州車展上上市,今年1-5月的銷量已經超過比亞迪唐,成為混合市場的領導者。因此,在5月份,有消息稱比亞迪的電池業務將被拆分并出售給外界。雖然沒有公布,但在6月份的比亞迪股東大會上,王傳福已經談到了電池業務,并與幾家主機廠進行了接觸談判。堅如磐石的比亞迪也將分拆。另一方面的消息是,CATL將與上汽集團建立一家電池工廠。有兩家合資企業,一家叫上汽時代,另一家叫SAIC時代。。。6月,鴻海集團旗下的富泰華以超過10億元人民幣收購了當代安培科技有限公司新能源科技(CATL)約1.19%的股權。據Fang估計,CATL的估值約為840億。比亞迪的市值不到1400億。一家是超級垂直集成企業,甚至自己生產設備,另一家是專業的電池企業,有著不同的經驗。無論如何,結論是比亞迪將被解散,CATL將被合并。另一個活躍的浪潮是德國汽車公司集體在中國進行圈地。梅賽德斯-奔馳和北汽、大眾和江淮,都打算攜手打造新能源汽車……

花莖。我們之前已經分析過,梅賽德斯-奔馳的新能源戰略相對激進。在德國,它建造了一家電池工廠,生產儲能產品,并開發了電動商用車。在中國,速度和以前一樣快。7月5日,戴姆勒與北汽簽署合同,雙方將共同投資50億元在北京奔馳建立純電動汽車生產基地和動力電池工廠,生產梅賽德斯-奔馳品牌的純電動汽車產品。第一款車型將于2020年上市。大眾汽車于6月與江淮汽車簽署了合資協議,將在中國成立第三家生產和銷售電動汽車的合資公司。與大眾汽車在歐洲的布局一樣,沒有與電池工廠相關的信息披露。江淮大眾已獲得新能源汽車生產資質。上述兩項合作,都屬于國家戰略范疇。還有一個國家戰略,那就是特斯拉來到中國。盡管消息尚未落實,但馬斯克5月的中南海之行是真實的,特斯拉在中國投資建廠的消息也是真實的。同時出現的兩件事讓人思考。如果我們只看這些企業的行動,我們真的覺得未來是光明的。但另一方面,這也提醒了新興的新能源汽車。學長們已經做了一個手勢。你準備好建工廠了嗎?

標簽:比亞迪奔馳大眾江淮特斯拉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馮思翰:新能源車不能拿中國消費者來做實驗

來源中國青年報北京“目前國內的很多新能源汽車已經開始量產,大眾近兩三年才會陸續有新能源產品問世,產品規劃會不會太晚了?”大眾汽車品牌中國電動車戰略溝通會的第一個問題就來得有些尖銳。

1900/1/1 0:00:00
豐田再砸一億美金,創立AI風投基金

來源:雷鋒網綜合報道據TechCrunch報道,豐田最近成立了自己的以AI為重點的風投基金豐田AI風投(ToyotaAIVentures),它會主要關注早期投資,目前的規模是1億美元,

1900/1/1 0:00:00
奇瑞新能源汽車上半年銷量增長86.5%

來源:安徽日報來自奇瑞的最新信息顯示,6月份,奇瑞新能源汽車銷售3466輛,環比增長318,同比增長2452。

1900/1/1 0:00:00
無人駕駛汽車離上路還有多遠? 法律倫理都是攔路虎

來源:新浪科技上周鬧得沸沸揚揚的無人駕駛汽車上北京五環事件,再次將無人駕駛汽車拉入了公眾的視野。

1900/1/1 0:00:00
北京第三批純電動車備案目錄發布,北汽EU400/榮威ERX5/宋EV等11款車型入選

來源:第一電動網綜合報道7月12日,北京市經信委發布了《北京市示范應用純電動小客車產品備案信息(2017年第3批)》,共有6家企業11款車型入選。

1900/1/1 0:00:00
EV晨報 | 國標委發布6項國標;北京第三批備案目錄發布;大同出臺低速電動車管理政策

來源:第一電動網綜合報道1、國標委發布動力電池編碼規則產品規格尺寸回收利用等國標閱讀原文7月12日,國家標準化管理委員會公布關于《開槽平端緊定螺釘》等312項國家標準的公告。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