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下將在中國江蘇建設一家動力電池工廠,投資數億美元。
工廠位于蘇州,生產的電池與特斯拉使用的18650三元鋰離子電池相同,松下將與中國的合作伙伴成立合資公司。據鈦媒體報道,雙方已經接觸了一段時間,中國電池廠的合作協議也已經簽署。預計2017年下半年投產,2017年電池年產能約1億只。
作為特斯拉的動力電池獨家供應商,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松下制造了特斯拉。經過多年的猶豫,它終于要來中國建造18650年的電池工廠了。這次它想在中國培育第二輛特斯拉嗎?
松下的電池業務在中國有許多布局,包括2015年底投資4億美元在大連建造一座矩形鋰電池工廠,用于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更早的北京PC電池工廠。
在消費電子領域,松下遭遇了韓國公司低成本的圍剿,最終忍無可忍。2015年年中,該公司關閉了位于北京的個人電腦電池工廠。大連矩形電池工廠的建設是松下中國電池業務轉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志。
這一次,在中國蘇州設立工廠,生產特斯拉的“特種電池”,顯示了其在汽車領域的更大野心。
中國無疑是世界上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最積極的國家。據了解,在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出貨量中,中國的年增長率超過50%,年銷量可能接近80萬輛,位居世界第一。美國排在中國之后,位居第二,其他國家的市場份額只有個位數。目前,在特朗普的新能源政策下,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能陷入低迷,因此中國市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地位將更加突出。
在中國和韓國發生薩德事件后,三星和LG化學在新能源推廣目錄中失寵,在與補貼捆綁后失去了價格優勢,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2016年1月,松下和特斯拉聯合投資50億美元在內華達州建造了一座電池工廠,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該工廠已于近期投產。此次,動力性能更強、價格和成本更具優勢的18650電池進駐中國,無疑是為了鞏固中國這個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市場在美國之外的戰略布局。
從商用車切入中國市場
據筆者了解,此次與松下建立合作關系的中國企業是捷星新能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蘇州市政府也投入了這一合作,與松下形成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捷星新能源成立于2011年12月,是一家動力鋰電池組件制造商,也是中國最早從事動力鋰電池管理系統(BMS)研發的企業。捷星新能源除了掌握18650三元鋰離子電池的管理技術外,還擁有主動平衡等BMS技術、具有高安全性能的PACK技術、國內首個18650插電式混合動力電池系統,以及完整的新能源汽車電機及其控制技術和車輛控制系統研發技術。
目前,捷星新能源的主要市場位于商用車領域。據鈦媒體核實,松下中國電池廠將獨家供應捷星新能源。這預示著松下在中國的動力鋰電池業務將從商用車開始,向乘用車滲透。
公開資料顯示,捷星新能源已經為國內多家主流品牌車廠提供了基于18650電池的三電技術支持和產品支持。2015年,捷星新能源在上海純電動物流車領域的份額接近90%,也成為知名汽車公司動力電池系統的最佳供應商……
在南部。鈦媒體最新消息稱,捷星新能源和松下一直在與車企作為合作伙伴進行業務談判,目標是主流新能源車企。
從日本企業的文化以及松下與特斯拉的合作路徑來看,松下選擇捷星新能源作為動力鋰電池進入中國市場的橋頭堡,最大的考量在于其自身的BMS、PACK安全等技術以及現有的成熟客戶群。原因是,盡管松下生產的大容量18650電池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能量比超過其他電池的30%),但松下也非常清楚,電動汽車行業的首要考慮是安全和市場。將卓越的產品性能與安全管理體系相結合,進入大市場,是一種精準的戰略布局。
在中國重建特斯拉?
在市場上,成為中國版特斯拉的聲音不絕于耳,但真正與特斯拉崛起之路相似的企業并不多。
捷星新能源與特斯拉的基金會非常相似,擁有自己的動力電池系統技術。同時,將與海外特斯拉形成呼應,成為松下動力電池在中國這個新能源汽車大市場的重要輸出陣地。然而,鈦媒體的作者查閱了各方的信息。捷星此前并未生產品牌汽車,但主要出口技術和解決方案。
此外,據筆者了解,松下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布局不僅在于動力電池,還包括音頻、空氣凈化器、電動空調等汽車電子相關業務。
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1月,松下就與捷星新能源合作了電動空調壓縮機項目。此次與捷星電池工廠合作后,松下的新能源汽車配套業務,包括E世代駕駛艙、汽車音響、汽車空氣凈化器等,勢必進入中國。外資企業對政府資源與企業文化的契合度非常感興趣,后續合作很可能會選擇捷星新能源。對于后者,其含義將大不相同。
畢竟,當前新能源汽車浪潮波濤洶涌,一家掌握了三電技術、電池制造和汽車零部件資源的公司很難進入整車制造。這是否意味著另一輛特斯拉即將誕生?這將在多大程度上激活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生態?松下將在中國江蘇建設一家動力電池工廠,投資數億美元。
工廠位于蘇州,生產的電池與特斯拉使用的18650三元鋰離子電池相同,松下將與中國的合作伙伴成立合資公司。據鈦媒體報道,雙方已經接觸了一段時間,中國電池廠的合作協議也已經簽署。預計2017年下半年投產,2017年電池年產能約1億只。
作為特斯拉的動力電池獨家供應商,可以毫不夸張地說,松下制造了特斯拉。經過多年的猶豫,它終于要來中國建造18650年的電池工廠了。這次它想在中國培育第二輛特斯拉嗎?
松下的電池業務在中國有許多布局,包括2015年底投資4億美元在大連建造一座矩形鋰電池工廠,用于電動汽車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以及更早的北京PC電池工廠。
在消費電子領域,松下遭遇了韓國公司低成本的圍剿,最終忍無可忍。2015年年中,該公司關閉了位于北京的個人電腦電池工廠。大連矩形電池工廠的建設是松下中國電池業務轉向新能源汽車領域的標志。
這一次,在中國蘇州設立工廠,生產特斯拉的“特種電池”,顯示了其在汽車領域的更大野心。
中國無疑是世界上推動新能源汽車發展最積極的國家。據了解,2016年全球新能源汽車出貨量中,中國年增長率超過50%,年銷量……
汽車保有量可能接近80萬輛,位居世界第一。美國排在中國之后,位居第二,其他國家的市場份額只有個位數。目前,在特朗普的新能源政策下,美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可能陷入低迷,因此中國市場在新能源汽車領域的地位將更加突出。
在中國和韓國發生薩德事件后,三星和LG化學在新能源推廣目錄中失寵,在與補貼捆綁后失去了價格優勢,留下了一個巨大的市場。
2016年1月,松下和特斯拉聯合投資50億美元在內華達州建造了一座電池工廠,成為全球最大的動力電池工廠,該工廠已于近期投產。此次,動力性能更強、價格和成本更具優勢的18650電池進駐中國,無疑是為了鞏固中國這個新能源汽車的關鍵市場在美國之外的戰略布局。
從商用車切入中國市場
據筆者了解,此次與松下建立合作關系的中國企業是捷星新能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值得注意的是,蘇州市政府也投入了這一合作,與松下形成了密切的合作關系。
捷星新能源成立于2011年12月,是一家動力鋰電池組件制造商,也是中國最早從事動力鋰電池管理系統(BMS)研發的企業。捷星新能源除了掌握18650三元鋰離子電池的管理技術外,還擁有主動平衡等BMS技術、具有高安全性能的PACK技術、國內首個18650插電式混合動力電池系統,以及完整的新能源汽車電機及其控制技術和車輛控制系統研發技術。
目前,捷星新能源的主要市場位于商用車領域。據鈦媒體核實,松下中國電池廠將獨家供應捷星新能源。這預示著松下在中國的動力鋰電池業務將從商用車開始,向乘用車滲透。
公開資料顯示,捷星新能源已經為國內多家主流品牌車廠提供了基于18650電池的三電技術支持和產品支持。2015年,捷星新能源在上海純電動物流車領域的份額接近90%,也成為南方知名汽車公司動力電池系統的最佳供應商。鈦媒體最新消息稱,捷星新能源和松下一直在與車企作為合作伙伴進行業務談判,目標是主流新能源車企。
從日本企業的文化以及松下與特斯拉的合作路徑來看,松下選擇捷星新能源作為動力鋰電池進入中國市場的橋頭堡,最大的考量在于其自身的BMS、PACK安全等技術以及現有的成熟客戶群。原因是,盡管松下生產的大容量18650電池在行業中處于領先地位(能量比超過其他電池的30%),但松下也非常清楚,電動汽車行業的首要考慮是安全和市場。將卓越的產品性能與安全管理體系相結合,進入大市場,是一種精準的戰略布局。
在中國重建特斯拉?
在市場上,成為中國版特斯拉的聲音不絕于耳,但真正與特斯拉崛起之路相似的企業并不多。
捷星新能源與特斯拉的基金會非常相似,擁有自己的動力電池系統技術。同時,將與海外特斯拉形成呼應,成為松下動力電池在中國這個新能源汽車大市場的重要輸出陣地。然而,鈦媒體的作者查閱了各方的信息。捷星此前并未生產品牌汽車,但主要出口技術和解決方案。
此外,據筆者了解,松下對新能源汽車市場的布局不僅在于動力電池,還包括音頻、空氣凈化器、電動空調等汽車電子相關業務。
資料顯示,早在2015年1月,松下就與捷星新能源合作了電動空調壓縮機項目。在與Jetst合作之后……
松下的電池工廠,松下的新能源汽車配套業務,包括電子發電駕駛艙、汽車音響、汽車空氣凈化器等,勢必會進入中國。外資企業對政府資源與企業文化的契合度非常感興趣,后續合作很可能會選擇捷星新能源。對于后者,其含義將大不相同。
畢竟,當前新能源汽車浪潮波濤洶涌,一家掌握了三電技術、電池制造和汽車零部件資源的公司很難進入整車制造。這是否意味著另一輛特斯拉即將誕生?這將在多大程度上激活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生態?
4月27日,上海市經信委發布公告稱,根據國家財政部、工信部、科技部、發展改革委正式聯合下發了《關于開展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補助資金清算工作的通知》財辦建201720號,
1900/1/1 0:00:00自電動汽車問世以來,充電接口的標準化就是一個重要課題,充電標準的升級變化必將引起車輛的調整,如何和減少、避免由于充電標準調整導致車輛設計的大幅度變更,是每個一個電動汽車設計工程師必須考慮的問題。
1900/1/1 0:00:00據英國路透社4月26日報道,多家汽車制造商4月25日聯合要求加利福尼亞州政府放寬自動駕駛汽車的測試規則。
1900/1/1 0:00:00海南省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2017年海南省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重點工作任務》的相關通知,指出今年全省新能源汽車推廣總量為4960輛。
1900/1/1 0:00:00我國汽車產業如何由大做強,這是多年以來,政府部門和行業內部都在探索的話題。
1900/1/1 0:00:004G網絡還有可能升級提速嗎?買了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能夠保證嗎?4月26日,成都市經信委做客《成都面對面政風行風熱線》,對市民關心的熱點問題進行答疑。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