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動化和智能化浪潮席卷了整個汽車行業,這將帶來新的變化。汽車的電動化和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電子產品在整車成本中的比例已從20世紀70年代的2%提高到現在的30%以上,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50%。在汽車電子行業,德賽斯威跨越了30年的發展歷程,未來將借助電動智能的東風迎來更廣闊的前景。
11月16日,在德賽思維30周年慶典之際,德賽思維董事長陳春林接受了第一電氣網等媒體的采訪,詳細介紹了德賽思維的發展歷程,分析了汽車電子產品和市場發展的戰略規劃。
德賽思維董事長陳春林
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
德賽斯威專注于為汽車電子產品提供高效創新的解決方案。其主要產品包括汽車聯網、汽車信息娛樂系統、空調控制器、駕駛信息顯示系統、顯示系統和車身控制。
德賽斯威董事長陳春林生產模塊和主動安全駕駛輔助系統,涵蓋原車配套和售后服務領域,是全球60多家汽車制造商的指定供應商。
目前,德賽斯威已將電動汽車業務列為與傳統汽車業務同等重要的業務。在傳統代工客戶中,德賽斯威參與了吉利、上汽、北汽等企業新能源汽車電子零部件的匹配。據了解,吉利新能源汽車使用的空調控制器幾乎全部由德賽斯威提供。
此外,德賽斯威與新興互聯網汽車制造商的合作已經開始。今年4月,德賽斯威與新造車大軍中最炙手可熱的汽車制造商簽署了戰略協議,并在車聯網硬件、軟件系統、賬戶系統、大數據等多方面展開合作,共同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發力,探索汽車行業未來的商業模式。
“我們兩年前就開始接觸這些新企業,包括蔚來汽車和樂視。隨著這些新品牌的上市,我們可以看到德賽斯威產品在這些汽車上的應用。過去,德賽斯威一直是B2B業務。作為一家支持車企的代工企業,它很少直接與終端客戶聯系。但現在與互聯網公司合作n幫助我們直接面對客戶,真正把握用戶的需求,開發消費者喜歡的產品,實現B2C。”陳春林說。
2015年,德賽四維作為創始股東之一,參與成立惠州市藍威鑫源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研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和儲能系統(ESS系統)。這也是德賽集團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的關鍵環節之一。
藍微鑫源投資1億元,建設了3條BMS自動化生產線、1萬平方米的PACK車間和1個可達到國家標準的實驗室。BMS擁有18萬臺的年生產能力,并集中了行業頂尖的設備。貼片精度在CPK1.67以上,焊接離子清潔度為0.5ug/cm2。PACK車間已投入使用,擁有四條自動化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20000套。到2016年底,自動化程度將達到80%以上。目前,合作的OEM客戶包括鄭州日產、上汽、長江客車、吉利汽車和廣州汽車乘用車,合作的PACK制造商包括安健動力、天津力神、銀隆、東莞邁克和捷能科技。
“我們持有藍威鑫源20%的股份,這是對動力電池系統的布局。我們對新能源汽車有著非常包容和積極的態度。事實上,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和網絡化密切相關。德賽斯威現有的產品,包括信息娛樂系統、儀表等,都在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陳春林說。
1055/2.jpg“/>
三級智能駕駛技術將于明年推出。
智能駕駛已經成為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公司競爭的熱點。車企主要專注于車聯網和ADAS的發展,而互聯網公司則直接切入到完全無人化的層面。發展道路通向同一目標,跨界合作越來越普遍,智能駕駛發展熱潮已經到來。
近年來,面向技術的德賽斯威的關鍵部署領域之一是用于自動駕駛的ADAS系統。它的優勢包括:自主720P高清攝像頭和用于圖形和圖像處理的自主算法。在無縫3D全景觀看系統中,準確的車道偏離預警、盲區監測、前方碰撞預警等功能實現了經濟高效的集成。德賽斯威基于雙目攝像頭的ADAS系統已在中國取得領先地位。它具有業內最小的尺寸,可以實現100米的高精度測距。720線深度分辨率可以輕松完成全地形檢測和各類目標檢測,還具有高速深度計算。
據德賽斯威副總經理段永正介紹,“我們將從硬件、數據采集到具體算法的各個技術環節進行積累,并以開放的態度進行合作。目前,我們已經有一個與車廠合作的項目,明年我們將推出三級自動駕駛汽車。”
未來三到五年將達到100億美元。
在德賽斯威30周年慶典上,陳春林回顧了過去的發展歷程:“從1986年公司成立之初的材料加工,到1998年中德合資期間的國際工藝管理,再到經過兩年談判后的2010年外資股反收購。在過去的六年里,德賽斯威不斷進行創新研發,引進新技術以優異的產品和技術贏得了國內外客戶的青睞。據估計,該公司今年的銷售額將超過50億。"
是什么支撐了德賽斯威30年的發展?陳春林表示,要想服務好中國市場,就必須做好研發工作。德賽斯威從一開始到今天都建立了一支研發團隊,擁有1000多名研發人員。這種規模奠定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過去的合資時代,德賽斯威從外國母公司獲得技術,以及自己的研發,每年的研發費用占其收入的6%~7%。獨立后的最初幾年,投資相當大,研發比例高達10%。目前,這一比例穩定在7%左右,但在研發資金數額方面仍在增加。
在德賽斯威的數字化工廠里,有許多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多條全流程自動化生產線可實現自動分板、自動鎖螺絲、自動焊接、自動鍍膜、自動燒錄芯片軟件、自動貼標。通過全過程防錯聯鎖系統、靜態部件功能測試(ICT)、PCBA功能測試、旋鈕手柄自動測試和成品功能自動測試,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可靠性。
“我們希望確保德賽思維的制造過程能夠支持對質量的追求,并始終堅持工匠精神。德賽思維不是所有環節都做,有供應商一起合作。客戶追求質量第一,我們可以按時交付,成本是滿足他們的要求。德賽思維的30年是30年的戰略重點。我們有ways在汽車電子領域努力工作,并利用我們的聰明才智做好了我們的工作。”陳春林說。
如今,德賽斯威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汽車電子行業的標桿企業。據了解,2015年德賽斯威的整機產量超過1000萬臺,2015年國內導航前置市場份額約為30%。豐富的產品線、創新的產品設計和卓越的產品質量使德賽斯威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德賽斯威的銷售額增長率已連續三年超過40%,下一個目標是在……年達到100億……
他在今年實現50億銷售額的基礎上,再過三到五年。電動化和智能化浪潮席卷了整個汽車行業,這將帶來新的變化。汽車的電動化和數字化程度越來越高。電子產品在整車成本中的比例已從20世紀70年代的2%提高到現在的30%以上,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50%。在汽車電子行業,德賽斯威跨越了30年的發展歷程,未來將借助電動智能的東風迎來更廣闊的前景。
11月16日,在德賽思維30周年慶典之際,德賽思維董事長陳春林接受了第一電氣網等媒體的采訪,詳細介紹了德賽思維的發展歷程,分析了汽車電子產品和市場發展的戰略規劃。
德賽思維董事長陳春林
積極培育新能源汽車市場
德賽斯威專注于為汽車電子產品提供高效創新的解決方案。其主要產品包括汽車聯網、汽車信息娛樂系統、空調控制器、駕駛信息顯示系統、顯示系統和車身控制。
德賽斯威董事長陳春林生產模塊和主動安全駕駛輔助系統,涵蓋原車配套和售后服務領域,是全球60多家汽車制造商的指定供應商。
目前,德賽斯威已將電動汽車業務列為與傳統汽車業務同等重要的業務。在傳統代工客戶中,德賽斯威參與了吉利、上汽、北汽等企業新能源汽車電子零部件的匹配。據了解,吉利新能源汽車使用的空調控制器幾乎全部由德賽斯威提供。
此外,德賽斯威與新興互聯網汽車制造商的合作已經開始。今年4月,德賽斯威與新造車大軍中最炙手可熱的汽車制造商簽署了戰略協議,并在車聯網硬件、軟件系統、賬戶系統、大數據等多方面展開合作,共同在智能網聯汽車領域發力,探索汽車行業未來的商業模式。
“我們兩年前就開始接觸這些新企業,包括蔚來汽車和樂視。隨著這些新品牌的上市,我們可以看到德賽斯威產品在這些汽車上的應用。過去,德賽斯威一直是B2B業務。作為一家支持車企的代工企業,它很少直接與終端客戶聯系。但現在與互聯網公司合作n幫助我們直接面對客戶,真正把握用戶的需求,開發消費者喜歡的產品,實現B2C。”陳春林說。
2015年,德賽四維作為創始股東之一,參與成立惠州市藍威鑫源科技有限公司,專業研發新能源汽車動力電池系統、電池管理系統和儲能系統(ESS系統)。這也是德賽集團實施新能源汽車戰略的關鍵環節之一。
藍微鑫源投資1億元,建設了3條BMS自動化生產線、1萬平方米的PACK車間和1個可達到國家標準的實驗室。BMS擁有18萬臺的年生產能力,并集中了行業頂尖的設備。貼片精度在CPK1.67以上,焊接離子清潔度為0.5ug/cm2。PACK車間已投入使用,擁有四條自動化生產線,年生產能力達20000套。到2016年底,自動化程度將達到80%以上。目前,合作的OEM客戶包括鄭州日產、上汽、長江客車、吉利汽車和廣州汽車乘用車,合作的PACK制造商包括安健動力、天津力神、銀隆、東莞邁克和捷能科技。
“我們持有藍威鑫源20%的股份,這是對動力電池系統的布局。我們對新能源汽車有著非常包容和積極的態度。事實上,汽車電動化與智能化和網絡化密切相關。德賽斯威現有的產品,包括信息娛樂系統、儀表等,都在積極開拓新能源汽車市場。”陳春林說。
ng,吉利汽車,概念車,日產“src=”/eeig/jndp/ig/20230304021500871055/2.jpg“/>
三級智能駕駛技術將于明年推出。
智能駕駛已經成為傳統車企和互聯網公司競爭的熱點。車企主要專注于車聯網和ADAS的發展,而互聯網公司則直接切入到完全無人化的層面。發展道路通向同一目標,跨界合作越來越普遍,智能駕駛發展熱潮已經到來。
近年來,面向技術的德賽斯威的關鍵部署領域之一是用于自動駕駛的ADAS系統。它的優勢包括:自主720P高清攝像頭和用于圖形和圖像處理的自主算法。在無縫3D全景觀看系統中,準確的車道偏離預警、盲區監測、前方碰撞預警等功能實現了經濟高效的集成。德賽斯威基于雙目攝像頭的ADAS系統已在中國取得領先地位。它具有業內最小的尺寸,可以實現100米的高精度測距。720線深度分辨率可以輕松完成全地形檢測和各類目標檢測,還具有高速深度計算。
據德賽斯威副總經理段永正介紹,“我們將從硬件、數據采集到具體算法的各個技術環節進行積累,并以開放的態度進行合作。目前,我們已經有一個與車廠合作的項目,明年我們將推出三級自動駕駛汽車。”
未來三到五年將達到100億美元。
在德賽斯威30周年慶典上,陳春林回顧了過去的發展歷程:“從1986年公司成立之初的材料加工,到1998年中德合資期間的國際工藝管理,再到經過兩年談判后的2010年外資股反收購。在過去的六年里,德賽斯威不斷進行創新研發,引進新技術以優異的產品和技術贏得了國內外客戶的青睞。據估計,該公司今年的銷售額將超過50億。"
是什么支撐了德賽斯威30年的發展?陳春林表示,要想服務好中國市場,就必須做好研發工作。德賽斯威從一開始到今天都建立了一支研發團隊,擁有1000多名研發人員。這種規模奠定了“以客戶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在過去的合資時代,德賽斯威從外國母公司獲得技術,以及自己的研發,每年的研發費用占其收入的6%~7%。獨立后的最初幾年,投資相當大,研發比例高達10%。目前,這一比例穩定在7%左右,但在研發資金數額方面仍在增加。
在德賽斯威的數字化工廠里,有許多先進的高科技設備。多條全流程自動化生產線可實現自動分板、自動鎖螺絲、自動焊接、自動鍍膜、自動燒錄芯片軟件、自動貼標。通過全過程防錯聯鎖系統、靜態部件功能測試(ICT)、PCBA功能測試、旋鈕手柄自動測試和成品功能自動測試,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可靠性。
“我們希望確保德賽思維的制造過程能夠支持對質量的追求,并始終堅持工匠精神。德賽思維不是所有環節都做,有供應商一起合作。客戶追求質量第一,我們可以按時交付,成本是滿足他們的要求。德賽思維的30年是30年的戰略重點。我們有ways在汽車電子領域努力工作,并利用我們的聰明才智做好了我們的工作。”陳春林說。
如今,德賽斯威已經發展成為中國汽車電子行業的標桿企業。據了解,2015年德賽斯威的整機產量超過1000萬臺,2015年國內導航前置市場份額約為30%。豐富的產品線、創新的產品設計和卓越的產品質量使德賽斯威獲得了市場的高度認可。德賽斯威的銷售增長率已經超過……
ed連續三年增長40%,下一個目標是在今年實現50億銷售額的基礎上,在未來三到五年內達到100億。
11月18日,廣州車展特斯拉展臺,特斯拉正式發布新國標充電適配器。此舉進一步完善了特斯拉的充電網絡,讓特斯拉充電更便捷。
1900/1/1 0:00:00日前,通過國外媒體了解到,基于大眾充滿野心的純電動車計劃,未來大眾或將建立屬于自己的電池工廠,來滿足他們每年接近300萬輛純電動車的電池需求。
1900/1/1 0:00:00近日,德國寶沃汽車與浙江省政府在杭州就其中國長三角基地項目舉行了戰略合作簽約儀式。
1900/1/1 0:00:0011月18日,長城華冠公告以每股13元的價格定向增發不超過4086萬股,募集資金不超過531億元,用于長城華冠主要業務方面的經營發展。
1900/1/1 0:00:00近日,作者從相關渠道獲悉,威馬汽車智能產業園已確認落戶溫州甌江口,并將于11月23日舉行開工奠基儀式。據悉,該智能產業園擁有智能制造、智慧物流、零部件柔性化配套、自動駕駛試驗四大功能。
1900/1/1 0:00:002016年11月21日公告,上海科泰電源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公司”擬與捷星新能源科技蘇州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捷星新能源”簽署股權轉讓協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