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漳州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聯合印發了《漳州市2016年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補貼資金實施細則》,對補貼對象、補貼范圍、補貼標準等進行了進一步細化,漳州市公共服務區充電設施建設的申報條件及相關要求。
原公告如下:
漳州市2016年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補貼資金實施細則
第一,補貼對象
城市公共服務領域充電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單位。
第二,補貼范圍
根據《福建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暫行辦法》(閩政辦〔2016〕62號)等相關規定,2016年在本市各縣(市、區)和開發區新建的公共和專用充電設施(包括公共交通)。
第三,補貼標準
省級財政資金按照495元/千瓦的快充樁和150元/千瓦交換樁進行補貼。市財政資金按照充電樁設備投資的20%對新建公共充電設施進行補貼;新建公交充電設施將按照充電樁設備投資的40%給予補貼。
四、申請材料
收費設施建設、運營單位申報補貼資金,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
2、項目備案批準文件;
3、項目建設和運營規劃(充電設施運營時間不得少于3年);
4.工程造價決算、相關設備采購合同及發票、工程建設委托合同等。
5、行業管理部門竣工驗收記錄材料;
6.2016年漳州市充電設施財政補貼資金申請表(附件)等相關材料。
五、相關要求
1.公共服務領域充電設施的建設、運營單位應當保證充電設施的正常、安全使用;運營的充電設施應符合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制定的技術規范,并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安全運營。
2.申請補貼資金的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單位應于2016年11月10日前向市發展改革委提交申請材料,并對提交的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
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審核充電設施財政補貼申請材料,市財政局負責按照補貼標準核定并及時撥付資金。提供虛假材料、不能保證充電設施正常運行、充電設施參數不符合要求取財政補貼資金的,將追回補貼資金,取消補貼資格,按照《福建省金融違法行為處罰條例》和《福建省財政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處罰。近日,漳州市發展改革委、財政局聯合印發了《漳州市2016年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補貼資金實施細則》,對補貼對象、補貼范圍、補貼標準等進行了進一步細化,漳州市公共服務區充電設施建設的申報條件及相關要求。
原公告如下:
漳州市2016年電動汽車充電設施建設補貼資金實施細則
第一,補貼對象
城市公共服務領域充電設施的建設和運營單位。
第二,補貼范圍
根據《福建省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建設與運營管理暫行辦法》(閩政辦〔2016〕62號)等相關規定,2016年在本市各縣(市、區)和開發區新建的公共和專用充電設施(包括公共交通)。
第三,補貼標準
省級財政資金按照495元/千瓦的快充樁和150元/千瓦交換樁進行補貼。市財政資金按照充電樁設備投資的20%對新建公共充電設施進行補貼;新建公交充電設施將按照充電樁設備投資的40%給予補貼。
四、申請材料
收費設施建設、運營單位申報補貼資金,應當提交下列材料:
1、企業法人營業執照、組織機構代碼證、稅務登記證;
2、項目備案批準文件;
3、項目建設和運營規劃(充電設施運營時間不得少于3年);
4.工程造價決算、相關設備采購合同及發票、工程建設委托合同等。
5、行業管理部門竣工驗收記錄材料;
6.2016年漳州市充電設施財政補貼資金申請表(附件)等相關材料。
五、相關要求
1.公共服務領域充電設施的建設、運營單位應當保證充電設施的正常、安全使用;運營的充電設施應符合國家、省、市有關部門制定的技術規范,并進行實時監控,確保安全運營。
2.申請補貼資金的充電設施建設運營單位應于2016年11月10日前向市發展改革委提交申請材料,并對提交的申請材料的真實性負責;市發展改革委負責審核充電設施財政補貼申請材料,市財政局負責按照補貼標準核定并及時撥付資金。提供虛假材料、不能保證充電設施正常運行、充電設施參數不符合要求取財政補貼資金的,將追回補貼資金,取消補貼資格,按照《福建省金融違法行為處罰條例》和《福建省財政監督管理條例》的規定處罰。
標簽:
2020年,我國制定的新能源汽車推廣目標是500萬輛。有專家樂觀預測,到2030年,新能源汽車的推廣量將達到5000萬輛。
1900/1/1 0:00:0010月26日的郵電新聞大廈會議室,車聯網及分時租賃的官產學研的各界人士70余人匯聚一堂,出席由中國車聯網推進聯盟指導、寶駕出行承辦的中國汽車共享分時租賃工作委員會籌備會。
1900/1/1 0:00:0010月28日,江淮汽車公布前三季度產銷量報告。截至2016年9月,江淮iEV電動車累計銷售13707輛,實現12518的同比增長,江淮iEV9月銷量達到1665輛,同比增長1893。
1900/1/1 0:00:0010月13日,“中國心”2016年度新能源汽車動力系統評選實車測試當天,作者對現場評委會專家進行了采訪。
1900/1/1 0:00:00由中國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承建的網約車監管信息交互平臺,順利通過航天中認軟件測評科技北京有限責任公司的第三方軟件測評,測評結果認定該平臺功能及性能均達到設計指標要求,
1900/1/1 0:00:00技術創新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本前提。在電子科技和新能源應用領域日新月異的背景下,加大電池領域的技術創新力度,成為電池企業增強發展能力、應對市場競爭的必然選擇。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