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色代表天空、水和空氣。
是深度和無窮大,
是自由和生命,
藍色是宇宙中最基本的顏色。
-伊夫·克萊因
在這部藝術史上,從來不缺少對藍色著迷的藝術家,比如說了上面這句話的“藍色創造者”克萊因。
1956年,在一位化學家的幫助下,他合成了一種獨特的青金石藍,并用它繪制了著名的畫作《藍色》。從那時起,這種藍色被命名為“國際克萊因藍”(簡稱IKB),他最終成為了一種藍色的主人。
為什么藝術家更喜歡藍色?也許是因為這是世界的初始狀態,也是最純粹的存在。在當代中國,也有許多藝術家用藍色作畫,他們的畫有關于藍色的夢想;
有一個關于藍色的童年;
關于藍色的背部;
關于藍色的風景;
9月19日至29日,這群藍色信徒將他們的作品帶到了ARCFOX太空體驗中心。他們所看到的關于藍色的一切都在ARCFOX和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聯合組織的青年藝術家的“藍色幻想”展覽中呈現。
隨著他們的到來,三里屯很快就會被藝術的浪潮淹沒,成為一個藍色的汪洋。
據說藍色是一種很酷的顏色,但它在這里增添了一絲溫暖。展覽期間,慈善義賣的所有衍生收益將捐贈給錢錢樹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用于幫助農村兒童、流動兒童教育和城鎮低收入家庭,促進偏遠農村兒童教育發展。
每個喜歡藍色的人都像一座孤島,汪洋無處不在。
正是這個藍色的汪洋把我們團結在一起,讓我們安靜而獨立,讓我們擁抱在一起取暖。
如果你對藍色如此著迷,
來三里屯看看大海。
參加展覽的一些年輕藝術家介紹
馬晶晶
青年藝術家,水墨藝術研究者。
2003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2008年,他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碩士學位。李山先生、郭英德先生等,國學教師、氣功弟子;
這位繪畫藝術家師從徐悲鴻和齊白石的普通女弟子郭美萍先生。
馬晶晶具有深厚的國學知識,擅長欣賞古今中外著名書畫。他的畫風天真率真,顧卓風趣,筆法隨意,畫風獨特。他的作品多次參與慈善拍賣和國際交流,并推出跨界藝術衍生品。2016年,他舉辦了個展“被遺忘的天堂”,出版了《山水談畫》一書。
梅爾牌手表
藝術家和攝影師,目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創意形式包括圖像、裝置、綜合材料、絲網印刷等。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包括香港巴塞爾藝術展(2014)和多倫多藝術展(2013)。同時,他長期從事肖像攝影,從個人角度創作了一系列涉及公共領域的文化傳播樣本作品。梅洛的藝術之路經歷了對商業和純粹藝術的探索,以低調冷靜的態度堅守著自己的方向。由于她獨特的藝術思維和工作風格,她得到了國際知名設計師弗蘭克·蓋里的認可。目前,梅洛正在籌備一場大型國際個展“桃花源”。
鯊魚王
藝術家,藝術博士,威爾士大學創意媒體專業導師,英國皇家攝影協會會員,常年旅居英國。研究方向:數字全息圖像藝術、博物館科學、攝影藝術、數字電影藝術和裝置藝術。他的作品曾多次在世界各地展出,數字全息作品《HELLO,EU-ELT》于2014年被英國政府永久收藏。許多學術論文發表在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國的國際學術會議和期刊上。現在我致力于數字全息藝術書籍的寫作。
陳洪柱
1982年出生于重慶,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現居北京工作。曾在倫敦、新加坡等地展出,并多次出現在國際藝術博覽會和國內外展覽中。例如,2015年第二屆南京國際藝術展、2014年動畫美學雙年展(上海當代美術館)、個展逆流(2013年英國)、威尼斯未來通行證雙年展平行展(2011年)、首屆CAFAM未來展(2012年)和個展“苦甜”(2011年倫敦,2011年)。邁阿密藝術博覽會(2010年)、動漫美學展(2009年,北京)、大邱藝術博覽會(2009年)、798雙年展(2009)、動漫審美雙年展和新加坡藝術博覽會(2008)。
華西宇
1986年出生于云南。視覺傳達大師。作品曾在中英作品交流展(英國,2008)、四川美術學院第十二屆學生作品展(重慶,2008),中國第一屆多性別藝術展(重慶(2008)),譚平師生展(北京,2012)和首屆中國美術學院未來展(2012)展出。
于飛
1984年出生于河北。2007年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現在在北京生活和工作。2009年,“成都犀浦鎮的理想主義”。2012年,雙人展覽,閣樓224,法國布里蒂。
沈仰超
1987年出生于中國四川,2009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現在在成都生活和工作。他的個展包括:“自畫像:憂郁的廚師,沒有小牙齒的頭骨”(Ai and Lavi,成都,2015)。群展包括:“身體:詭異的山谷”(A+當代亞洲當代藝術空間,上海,2016)、“公園”(博社千高原藝術空間,成都,2016)和“離開階段:2015第七屆三營堂攝影獎展”(三營堂照相藝術中心,北京,2015)。
王小渠
1987年出生于廣西桂林,現居北京工作。2009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2014年,獲得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學位。個人項目:第十一屆CIGE藝術家提名展(張小剛提名,北京,2015);
組展包括:“冬季組展”(Echo畫廊,上海,2015)、“新星”青年藝術展(保利世貿中心博覽館,廣州,2013)、“螺旋塔-2014中國青年藝術家推介展”(時代美術館,北京,2014)等,并參加了2015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和上海西海岸藝術展。“模仿”系列作品獲得附件畢業創作獎學金。
Max Zhang(最大張)
1978年出生于中國四川;1996年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2007年,他在紐約大學理工學院(NYU.POLY)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他曾舉辦個展“與科學家聊天”(成都當代藝術博物館,成都,2015);《論領域》(C.C.Space,海口,2015);另一季(+3畫廊,北京,2013)。群展項目包括:上海藝術形象展(上海展覽中心,上海,2015);“風向東方。亞洲藝術交流”(博鰲論壇亞洲風情園,瓊海,2015);“從新攝影到攝影獎”(何香凝美術館,深圳,2014)等。
藍色幻想
藍色幻想
一種顏色;
公式;
定義;
上下文;
一種創造力;
與世界對話的幻想。。
活動時間:2016年9月19日-29日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南1號通盈中心1-19號鋪
ARCFOX太空體驗中心藍色代表天空、水和空氣。
是深度和無窮大,
是自由和生命,
藍色是宇宙中最基本的顏色。
-伊夫·克萊因
在這部藝術史上,從來不缺少對藍色著迷的藝術家,比如說了上面這句話的“藍色創造者”克萊因。
1956年,在一位化學家的幫助下,他合成了一種獨特的青金石藍,并用它繪制了著名的畫作《藍色》。從那時起,這種藍色被命名為“國際克萊因藍”(簡稱IKB),他最終成為了一種藍色的主人。
為什么藝術家更喜歡藍色?也許是因為這是世界的初始狀態,也是最純粹的存在。在當代中國,也有許多藝術家用藍色作畫,他們的畫有關于藍色的夢想;
有一個關于藍色的童年;
關于藍色的背部;
關于藍色的風景;
9月19日至29日,這群藍色信徒將他們的作品帶到了ARCFOX太空體驗中心。他們所看到的關于藍色的一切都在ARCFOX和北京當代藝術基金會聯合組織的青年藝術家的“藍色幻想”展覽中呈現。
隨著他們的到來,三里屯很快就會被藝術的浪潮淹沒,成為一個藍色的汪洋。
據說藍色是一種很酷的顏色,但它在這里增添了一絲溫暖。展覽期間,慈善義賣的所有衍生收益將捐贈給錢錢樹北京樂平公益基金會,用于幫助農村兒童、流動兒童教育和城鎮低收入家庭,促進偏遠農村兒童教育發展。
每個喜歡藍色的人都像一座孤島,汪洋無處不在。
正是這個藍色的汪洋把我們團結在一起,讓我們安靜而獨立,讓我們擁抱在一起取暖。
如果你對藍色如此著迷,
來三里屯看看大海。
參加展覽的一些年輕藝術家介紹
馬晶晶
青年藝術家,水墨藝術研究者。
2003年畢業于北京師范大學中文系。2008年,他獲得香港中文大學碩士學位。李山先生、郭英德先生等,國學教師、氣功弟子;
這位繪畫藝術家師從徐悲鴻和齊白石的普通女弟子郭美萍先生。
馬晶晶具有深厚的國學知識,擅長欣賞古今中外著名書畫。他的畫風天真率真,顧卓風趣,筆法隨意,畫風獨特。他的作品多次參與慈善拍賣和國際交流,并推出跨界藝術衍生品。2016年,他舉辦了個展“被遺忘的天堂”,出版了《山水談畫》一書。
梅爾牌手表
藝術家和攝影師,目前在北京工作和生活。創意形式包括圖像、裝置、綜合材料、絲網印刷等。他的作品多次在國內外展出,包括香港巴塞爾藝術展(2014)和多倫多藝術展(2013)。同時,他長期從事肖像攝影,從個人角度創作了一系列涉及公共領域的文化傳播樣本作品。梅洛的藝術之路經歷了對商業和純粹藝術的探索,以低調冷靜的態度堅守著自己的方向。由于她獨特的藝術思維和工作風格,她得到了國際知名設計師弗蘭克·蓋里的認可。目前,梅洛正在籌備一場大型國際個展“桃花源”。
鯊魚王
藝術家,藝術博士,威爾士大學創意媒體專業導師,英國皇家攝影協會會員,常年旅居英國。研究方向:數字全息圖像藝術、博物館科學、攝影藝術、數字電影藝術和裝置藝術。他的作品曾多次在世界各地展出,數字全息作品《HELLO,EU-ELT》于2014年被英國政府永久收藏。許多學術論文發表在美國、英國、俄羅斯等國的國際學術會議和期刊上。現在我致力于數字全息藝術書籍的寫作。
陳洪柱
1982年出生于重慶,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現居北京工作。曾在倫敦、新加坡等地展出,并多次出現在國際藝術博覽會和國內外展覽中。例如,2015年第二屆南京國際藝術展、2014年動畫美學雙年展(上海當代美術館)、個展逆流(2013年英國)、威尼斯未來通行證雙年展平行展(2011年)、首屆CAFAM未來展(2012年)和個展“苦甜”(2011年倫敦,2011年)。邁阿密藝術博覽會(2010年)、動漫美學展(2009年,北京)、大邱藝術博覽會(2009年)、798雙年展(2009)、動漫審美雙年展和新加坡藝術博覽會(2008)。
華西宇
1986年出生于云南。視覺傳達大師。作品曾在中英作品交流展(英國,2008)、四川美術學院第十二屆學生作品展(重慶,2008),中國第一屆多性別藝術展(重慶(2008)),譚平師生展(北京,2012)和首屆中國美術學院未來展(2012)展出。
于飛
1984年出生于河北。2007年畢業于西南交通大學藝術與傳播學院。現在在北京生活和工作。2009年,“成都犀浦鎮的理想主義”。2012年,雙人展覽,閣樓224,法國布里蒂。
沈仰超
1987年出生于中國四川,2009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現在在成都生活和工作。他的個展包括:“自畫像:憂郁的廚師,沒有小牙齒的頭骨”(Ai and Lavi,成都,2015)。群展包括:“身體:詭異的山谷”(A+當代亞洲當代藝術空間,上海,2016)、“公園”(博社千高原藝術空間,成都,2016)和“離開階段:2015第七屆三營堂攝影獎展”(三營堂照相藝術中心,北京,2015)。
王小渠
1987年出生于廣西桂林,現居北京工作。2009年畢業于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獲學士學位。2014年,獲得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碩士學位。個人項目:第十一屆CIGE藝術家提名展(張小剛提名,北京,2015);
組展包括:“冬季組展”(Echo畫廊,上海,2015)、“新星”青年藝術展(保利世貿中心博覽館,廣州,2013)、“螺旋塔-2014中國青年藝術家推介展”(時代美術館,北京,2014)等,并參加了2015香港巴塞爾藝術博覽會和上海西海岸藝術展。“模仿”系列作品獲得附件畢業創作獎學金。
Max Zhang(最大張)
1978年出生于中國四川;1996年進入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獲得理學碩士學位。2007年,他在紐約大學理工學院(NYU.POLY)獲得化學博士學位。他曾舉辦個展“與科學家聊天”(成都當代藝術博物館,成都,2015);《論領域》(C.C.Space,海口,2015);另一季(+3畫廊,北京,2013)。群展項目包括:上海藝術形象展(上海展覽中心,上海,2015);“風向東方。亞洲藝術交流”(博鰲論壇亞洲風情園,瓊海,2015);“從新攝影到攝影獎”(何香凝美術館,深圳,2014)等。
藍色幻想
藍色幻想
一種顏色;
公式;
定義;
上下文;
一種創造力;
與世界對話的幻想。。
活動時間:2016年9月19日-29日
地點:北京市朝陽區三里屯南1號通盈中心1-19號鋪
ARCFOX太空體驗中心
近年來,在國家及地方多重利好政策的催化下,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持續處于“井噴”狀態。2015年,中國躍升為全球第一大新能源汽車市場。
1900/1/1 0:00:00據統計,今年18月珠海銀隆新能源有限公司簡稱“銀隆新能源”共銷售公交車1844輛,其中58月更是實現大幅度增長。
1900/1/1 0:00:00近日,有關新能源汽車生產業管理辦法將出現重大變化的消息突然傳出。外電甚至報道,九成電動車制造商將出局。
1900/1/1 0:00:009月21日,多氟多在焦作市云臺山風景區舉辦“新能源全產業鏈鋰想峰會”,匯聚了以鋰電池為核心的新能源汽車產業眾多上下游企業。
1900/1/1 0:00:00據外媒Electrek報道,法拉第未來公司(FaradayFuture)與韓國LG化學簽下了電動汽車電池供應協議。該交易價值242億美元。
1900/1/1 0:00:009月23日,“知豆微生態電商惠生活”知豆D2S首批電商用戶線下交車儀式在北京、天津、鄭州、寧波、紹興、青島、佛山、太原、昆明、海口等十城市知豆4S店同步舉行。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