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有關部門表示,韓國電池未進入目錄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材料準備不全,短時間內不進入目錄是正常的,但在一些國內電池企業和相關專家看來,韓國電池在整個國際動力電池市場上有著更大的野心,甚至為此使用了各種手段,其中許多國內企業直接指出,韓國電池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市場存在嚴重的惡意傾銷行為。管理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混亂是此次目錄批準的另一個主要因素。
這種說法并非空穴來風,但從三星SDI和LG化學近年來的財務表現來看,這是非常不尋常的。
2015年,三星SDI公司年報顯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3%,但營業利潤轉虧3.32億元;
LG化學鋰電池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而營業利潤同比下降90%以上。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作者:“他們的定價策略非常奇怪,他們正處于扼殺市場而不賺錢的階段。”。“在日本和韓國公司打1元/千瓦時的價格戰之前,與其說這是成本優勢,不如說這是一種肆無忌憚的商業手段。”
另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負責人在接受環球汽車采訪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日本和韓國的電池公司看中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潛力,不計成本地向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根據美國波士頓一家新興技術研究公司的數據,2016年,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基本達到50億美元,其中中國和美國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通過調查發現,LG、三星SDI和松下三家亞洲公司已成為行業贏家。
在中國市場,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37.9萬輛,同比增長4倍。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電池產量15.9GWH,同比增長356.7%,占中國鋰電池總產量的44%,超過手機成為中國最大的鋰電池需求終端。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上半年,就有54家動力電池上中下游上市公司發布了投資擴張計劃,總投資近1160億元。
同時,上述美國公司預測,到2020年,動力電池市場將增長到300億美元,在中國市場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他們預測,這三家公司將在未來五年內瓜分80%的市場份額,韓國電池將是贏得市場的主力軍。為了贏得如此大的份額,這三家公司勢必會逐一打破各個地區的競爭對手,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他們最迫切的市場。
“因此,除了安全因素外,相關部門還應該控制這個市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獨立電池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隨著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增長,動力電池市場的有序發展非常重要,否則價格和市場將完全由外國控制。”
未來呢?
對于未來的發展,在十幾位接受采訪的專家學者看來,這個問題并不難解決。王子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只要韓國電池公司符合中國的所有規定,就沒有理由不讓他們進入。”。“電池檢測沒有那么多考慮,核心還是安全。由于外資企業在華生產時間短,各方面的檢測都不完整,確實需要時間。”
對于韓國電池優于獨立電池的傳言,電池領域專家王子東和獨立企業都在采訪中表示反對。
“有人質疑國家發布動力電池目錄是為了保護國內制造商。事實上,中國的動力電池技術水平仍落后于日本和韓國。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一家獨立電池公司負責人介紹, “十多年前,當鋰離子電池首次引入中國時,中國鋰離子電池企業的整體水平落后于國際水平近十年。現在,在“十三五”期間,國內和國際水平并行發展,中國優秀的動力電池企業已躋身世界前列rld。"
據了解,中國動力電池的技術發展已經與各汽車公司相匹配。例如,寶馬選擇了獨立的電池公司作為純電動汽車的供應商。
關于韓國電池未來何時進入目錄的問題,8月12日,高歐陽明在電動汽車100夏季論壇委員會溝通會上對環球汽車表示:“韓國電池企業的問題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復雜,我們正在公關上與他們溝通……
恩特。但需要明確的是,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現階段,任何企業都必須遵守安全、公平的市場環境,這也是相關部門在未來電動汽車發展中最關心的問題。“盡管有關部門已經表示,韓國電池沒有進入目錄的主要原因是信息材料準備不完整,短時間內不進入目錄是正常的,但在一些國內電池企業和相關專家看來,韓國電池在整個國際電力中有更大的野心電池市場,甚至為此使用了各種手段,其中許多國內企業直接指出,韓國電池在包括中國在內的許多市場存在嚴重的惡意傾銷行為。管理動力電池市場的競爭混亂是此次目錄批準的另一個主要因素。
這種說法并非空穴來風,但從三星SDI和LG化學近年來的財務表現來看,這是非常不尋常的。
2015年,三星SDI公司年報顯示,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8.3%,但營業利潤轉虧3.32億元;
LG化學鋰電池的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0%,而營業利潤同比下降90%以上。
一位業內人士告訴作者:“他們的定價策略非常奇怪,他們正處于扼殺市場而不賺錢的階段。”。“在日本和韓國公司打1元/千瓦時的價格戰之前,與其說這是成本優勢,不如說這是一種肆無忌憚的商業手段。”
另一家新能源汽車公司負責人在接受環球汽車采訪時也表達了同樣的觀點。他認為,日本和韓國的電池公司看中了中國新能源市場的潛力,不計成本地向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投入了數十億美元。
根據美國波士頓一家新興技術研究公司的數據,2016年,全球電動汽車電池市場基本達到50億美元,其中中國和美國占據了相當大的份額。通過調查發現,LG、三星SDI和松下三家亞洲公司已成為行業贏家。
在中國市場,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量為37.9萬輛,同比增長4倍。電動汽車用動力鋰電池產量15.9GWH,同比增長356.7%,占中國鋰電池總產量的44%,超過手機成為中國最大的鋰電池需求終端。據不完全統計,僅2016年上半年,就有54家動力電池上中下游上市公司發布了投資擴張計劃,總投資近1160億元。
同時,上述美國公司預測,到2020年,動力電池市場將增長到300億美元,在中國市場占有相當大的比例。他們預測,這三家公司將在未來五年內瓜分80%的市場份額,韓國電池將是贏得市場的主力軍。為了贏得如此大的份額,這三家公司勢必會逐一打破各個地區的競爭對手,中國將不可避免地成為他們最迫切的市場。
“因此,除了安全因素外,相關部門還應該控制這個市場,”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獨立電池公司負責人表示。“未來,隨著中國新能源市場的增長,動力電池市場的有序發展非常重要,否則價格和市場將完全由外國控制。”
未來呢?
對于未來的發展,在十幾位接受采訪的專家學者看來,這個問題并不難解決。王子東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只要韓國電池公司符合中國的所有規定,就沒有理由不讓他們進入。”。“電池檢測沒有那么多考慮,核心還是安全。由于外資企業在華生產時間短,各方面的檢測都不完整,確實需要時間。”
對于韓國電池優于獨立電池的傳言,電池領域專家王子東和獨立企業都在采訪中表示反對。
“有人質疑國家發布動力電池目錄是為了保護國內制造商。事實上,中國的動力電池技術水平仍落后于日本和韓國。事實上這是一種錯誤的理解。”一家獨立電池公司負責人介紹, “十多年前,當鋰離子電池首次引入中國時,中國鋰離子電池企業的整體水平落后于國際水平近十年。現在,在“十三五”期間,國內和國際水平并行發展,中國優秀的動力電池企業已躋身世界前列rld。"
據了解,中國動力電池的技術發展已經與各汽車公司相匹配。例如,寶馬選擇了獨立的電池公司作為純電動汽車的供應商。
關于韓國電池未來何時進入目錄的問題,8月12日,高歐陽明在電動汽車100夏季論壇委員會溝通會上對環球汽車表示:“韓國電池企業的問題并不像外界想象的那么復雜,我們正在公關上與他們溝通……
恩特。但需要明確的是,在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發展的現階段,任何企業都必須遵守安全、公平的市場環境,這也是相關部門在未來電動汽車發展中最關心的問題。"
繼北京全球發布HanergySolarO、HanergySolarL、HanergySolarA及HanergySolarRolar四款全太陽能動力汽車后,8月25日,
1900/1/1 0:00:00隨著電動汽車在我國市場占有率的不斷攀升,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越來越受關注。
1900/1/1 0:00:00據奇瑞汽車最新產銷數據顯示,7月份,奇瑞新能源產品銷量2215輛,同比增長1437,環比增長1206,增幅位居國內汽車企業前茅。
1900/1/1 0:00:008月25日,北京市小客車指標調控管理系統公布今年第四期指標申請審核結果和配置情況。
1900/1/1 0:00:00近日,深圳龍崗區坂田街道雅苑工業園發生火災,現場15噸電池被引燃,導致該棟廠房14家企業接連起火,過火面積達780平方米。龍崗出動10余臺消防車將大火撲滅后,現場沒有人員傷亡。
1900/1/1 0:00:008月8日,長江汽車向G20峰會交付210輛純電動中巴和商務車,在此之前,長江汽車已經拿到發改委辦法的第二張新能源汽車生產準入牌照。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