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傳統汽車領域持續被邊緣化的力帆汽車,正試圖通過新能源汽車來挽救一次機會。
近日,力帆在重慶宣布,到2020年將推出21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實現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目標。為此,力帆股份于今年5月公布了總額約52億元的非公開發行計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換電模式和租賃業務。隨后,力帆投資1.65億元,與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合作成立新能源汽車公司,并投資15.48億元規劃智能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項目。新能源戰略已逐步開始實施。
傳統燃油車業務全面轉型為新能源汽車。這個計劃是激進的,隨著換電模式的推廣,力帆的計劃可以稱之為“”。對于力帆而言,其傳統汽車業務是否已經到了必須放棄的地步?其相對非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切換模式是否會導致力帆汽車逆轉?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每個人都為力帆捏了一把汗。
放棄傳統的汽車業務是一種逃避
說起力帆,這家進入汽車行業近10年的民營企業,至今還沒有一款知名車型。新常態下的汽車行業必須加快淘汰一批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從目前各自主品牌的表現來看,力帆確實處于或躋身于首批被淘汰的行列。
數據顯示,2014年,力帆乘用車銷量為13.51萬輛,僅為其摩托車銷量的20%,當年20萬輛的銷售目標未完成;
凈利潤3.86億元,同比下降9%。今年1-5月,力帆有限公司共售出4.87萬輛乘用車,月平均銷量甚至低于長安CS35和哈弗H6。在自主品牌“大放異彩”的SUV細分市場,布局較晚的力帆也表現平平,X60和X50的月銷量分別在5000輛和3000輛左右。
此前,力帆汽車仍在出口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自去年以來,汽車出口的下滑一直難以停止,這給力帆的海外發展蒙上了陰影。力帆5月在俄羅斯銷量677輛,同比下降59%,其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0.8%下降到0.5%。“力帆的傳統汽車大多是仿品,規模不會上升,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小。汽車行業的淘汰賽已經開始,像力帆這樣競爭力較弱的公司未來肯定會出局。為了避免傳統業務遭受嚴重損失,轉向n型可能并不完全正確新能源汽車,這真的很無助和“逃離”。”汽車行業評論員鐘實表示。
據力帆新任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陳偉介紹,新能源項目將成為力帆未來最重要的業務,公司所有產品都將轉型為新能源汽車。這一激進的“斷腕”舉動讓外界目瞪口呆。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乘用車項目分析師張通山認為,雖然放棄傳統汽車業務在邏輯上是成立的,但風險很大。畢竟,傳統汽車仍然是市場的主流,這一舉措可能無法讓力帆擺脫困境。
在今年的“力帆之夜”上,力帆首款旗艦車型820正式上市。在汽車市場持續下滑的當下,820的推出顯然“趕不上”,而且由于傳統汽車不再是力帆未來業務的重點,其上市后的悲觀表現也不難預見。
為了全力尋求向新能源汽車轉型,5月26日,力帆宣布暫停2012年啟動的傳統乘用車擴建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38.9億元,計劃產能15萬輛。目前,各家車企已經開始減產,市場不占主導地位的力帆停止這一擴張項目也是明智之舉。
人們對轉向新能源汽車有著隱晦的擔憂。
力帆抓住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機會無可厚非,但其模式和租賃業務都被打上了很大的問號。
根據“力帆i.Blue1.0”新能源規劃,力帆應完成互聯網+、智能汽車和能源互聯網的生態鏈和產業鏈建設,涵蓋新能源產業產品、運營和服務的全方位發展方向。不過,與目前主流的充電模式不同,力帆采用的是換電模式。
在陳偉看來,用戶對里程的擔憂和對電池的恐懼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熱情。陳偉說:“電池是租賃的。用戶只需支付電費和電池租賃費即可換電,力帆能源站支持不同品牌的汽車換電。”為此,力帆今年將在重慶、上海和河南建設13個能源站,未來五年,全國將建設500個能源站,支持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租賃規模。
這個想法很好,但實踐面臨許多瓶頸。大連理工大學新能源汽車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亞夫告訴筆者,與公交車的固定線路和公共服務性質不同,客車的行駛路線多種多樣,各家車企使用的電池及其安裝位置也不同。更換電池時很難準確掌握插件和匹配,容易發生接觸式點火安全事故。從經濟上講,車企不會愿意交出電池的好處,力帆很難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備用電站和購買大量充電電池來獨立運營。“這涉及到國家權力機構的建設……
系統和電池標準的統一。短期內,政府不會在電力交換模式上投入太多資金。”周亞夫強調。
張同山認為,即使依靠運營商提供換電支持,力帆的新能源汽車數量較少,也沒有足夠的芯片讓運營商自行投入過多的能源。他說:“力帆對電動車型的押注讓這個行業變得不可思議,在彎道超車的希望渺茫。”
只有堅持積極發展,我們才能生存。
力帆專注新能源汽車的計劃,乍一看與比亞迪的發展思路有些相似,都想借助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東風尋求轉型。但從本質上講,它們是不同的。鐘實告訴筆者:“比亞迪一直是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兩條產品線。在電動汽車領域積累了足夠的技術經驗后,逐漸明確了新能源領域的戰略布局,可謂平穩過渡;力帆是對傳統業務的被動轉型,在新能源領域仍處于起步階段。”y車輛。"
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裁尚友也承認,力帆乘用車年產銷不到20萬輛。過去,產品線布局不科學、不完整,老產品與新產品的連接脫節。在增長最快的SUV和MPV領域推出產品進展緩慢。比亞迪去年的傳統汽車年銷量為42萬輛。盡管同比有所下降,但電動汽車仍有相當規模的“輸血”。
事實上,早在2009年,力帆就與中國科學院合作成立了“中科力帆”,并推出了620EV的純電動汽車,隨后推出了330EV、320EV和820EV,但產量和銷量都較少。同時,力帆在目前主流的鋰電池研究中起步較晚,此前主要研究鉛酸電池技術。與比亞迪、北汽等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取得一定成績的車企相比,力帆沒有優勢。
不過,正如鐘石所說,在汽車市場的新常態下,力帆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抓住新能源汽車的機會或許能夠“活下來”。此外,繼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山之后,公司新一屆領導團隊成員尚友和陳偉可能會與力帆汽車產生“不一樣的火花”。45歲的尚友曾在力帆的各個業務部門擔任要職,是力帆的“老人”。作為一名“空降兵”,陳偉在智能技術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力帆未來將專注于向“互聯網+新能源汽車”轉型,即商友、陳偉等新領導人制定的新戰略。關于外界不看好的換電模式,尚友認為,換電模式是整個電能運營模式和社會資源的融合,綜合效益高,市場會做出選擇。
對于力帆上演的這部新劇能否扭轉局面,張通山表示:“力帆想要真正扭轉趨勢。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需要堅持積極研發,首先把產品做好。否則,轉向新能源汽車可能不會取得比傳統業務更好的效果。”
[作者觀察]
蛋糕越大,攤起來就越難。
與以往不同的是,力帆通過“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宣布新轉型的消息異常高調,這表明力帆尋求變革、開發新能源汽車的決心。作為未來五年的亮點,力帆i.Blue1.0戰略包括三個核心計劃:藍色新品、深藍能源和泛藍生活。力帆將推出21款新能源汽車,實現“823”計劃;建設能源站,實現電力交換模式;
目前尚不清楚如何發展電動汽車的分時業務。頭頂各種光環,作為“錦上添花”的新掌門人,力帆在汽車市場的創新似乎前景光明。
然而,這條所謂的轉型之路對行業來說并不樂觀,不僅因為換電模式存在風險,問題的關鍵在于,作為一家邊緣化的汽車公司,它一口氣奠定了這么大的地位,這讓人覺得它“愿意做的比它能做的更多。”
力帆股份52億元募集資金中,4.6億元計劃用于新能源汽車平臺開發,10.6億元用于能源站建設,15.5億元用于鋰電池開發和生產線建設,11.3億元用于電機,支持新能源汽車的電控和傳動項目。與此同時,該公司還與阿里巴巴合作,擴大汽車金融業務。從配套到整車、產品制造、能源站建設、汽車租賃和二手車交易,全產業鏈都應該參與。筆者認為,對于在汽車領域沒有太多沉淀的力帆來說,所付出的各種成本是不可估量的。
不可否認的是,許多主流車企正在擴大和延伸產業鏈,以尋求新的增長點。然而,產業鏈的延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長安、東風、北汽等企業都是漸進式的。在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產品后,逐漸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將汽車租賃、二手車等業務納入企業規劃。在短短五年內,力帆將開發多種新能源汽車,獨立運營能源站并開展汽車租賃業務,這需要強有力的資金和能源支持,而力帆沒有知名的傳統車型,這不利于其后續發展新能源汽車。在傳統汽車領域持續被邊緣化的力帆汽車,正試圖通過新能源汽車來挽救一次機會。
近日,力帆在重慶宣布,到2020年將推出21款新能源汽車產品,實現5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目標。為此,力帆股份于今年5月公布了總額約52億元的非公開發行計劃,募集資金主要用于推進新能源汽車的換電模式和租賃業務。隨后,力帆投資1.65億元,與重慶兩江新區管委會合作成立新能源汽車公司,并投資15.48億元規劃智能新能源汽車鋰電池項目。新能源戰略已逐步開始實施。
傳統燃油車業務全面轉型為新能源汽車。這個計劃是激進的,隨著換電模式的推廣,力帆的計劃可以稱之為“”。對于力帆而言,其傳統汽車業務是否已經到了必須放棄的地步?其相對非主流的新能源汽車切換模式是否會導致力帆汽車逆轉?各種各樣的問題讓每個人都為力帆捏了一把汗。
放棄傳統的汽車業務是一種逃避
說起力帆,這家進入汽車行業近10年的民營企業,至今還沒有一款知名車型。新常態下的汽車行業必須加快淘汰一批競爭力較弱的企業。從目前各自主品牌的表現來看,力帆確實處于或躋身于首批被淘汰的行列。
數據顯示,2014年,力帆乘用車銷量為13.51萬輛,僅為其摩托車銷量的20%,當年20萬輛的銷售目標未完成;
凈利潤3.86億元,同比下降9%。今年1-5月,力帆有限公司共售出4.87萬輛乘用車,月平均銷量甚至低于長安CS35和哈弗H6。在自主品牌“大放異彩”的SUV細分市場,布局較晚的力帆也表現平平,X60和X50的月銷量分別在5000輛和3000輛左右。
此前,力帆汽車仍在出口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然而,自去年以來,汽車出口的下滑一直難以停止,這給力帆的海外發展蒙上了陰影。力帆5月在俄羅斯銷量677輛,同比下降59%,其市場份額從去年同期的0.8%下降到0.5%。“力帆的傳統汽車大多是仿品,規模不會上升,發展空間會越來越小。汽車行業的淘汰賽已經開始,像力帆這樣競爭力較弱的公司未來肯定會出局。為了避免傳統業務遭受嚴重損失,轉向n型可能并不完全正確新能源汽車,這真的很無助和“逃離”。”汽車行業評論員鐘實表示。
據力帆新任首席科學家兼總工程師陳偉介紹,新能源項目將成為力帆未來最重要的業務,公司所有產品都將轉型為新能源汽車。這一激進的“斷腕”舉動讓外界目瞪口呆。國家信息中心經濟咨詢中心乘用車項目分析師張通山認為,雖然放棄傳統汽車業務在邏輯上是成立的,但風險很大。畢竟,傳統汽車仍然是市場的主流,這一舉措可能無法讓力帆擺脫困境。
在今年的“力帆之夜”上,力帆首款旗艦車型820正式上市。在汽車市場持續下滑的當下,820的推出顯然“趕不上”,而且由于傳統汽車不再是力帆未來業務的重點,其上市后的悲觀表現也不難預見。
為了全力尋求向新能源汽車轉型,5月26日,力帆宣布暫停2012年啟動的傳統乘用車擴建項目。該項目計劃投資38.9億元,計劃產能15萬輛。目前,各家車企已經開始減產,市場不占主導地位的力帆停止這一擴張項目也是明智之舉。
人們對轉向新能源汽車有著隱晦的擔憂。
力帆抓住新能源汽車市場快速增長的機會無可厚非,但其模式和租賃業務都被打上了很大的問號。
根據“力帆i.Blue1.0”新能源規劃,力帆應完成互聯網+、智能汽車和能源互聯網的生態鏈和產業鏈建設,涵蓋新能源產業產品、運營和服務的全方位發展方向。不過,與目前主流的充電模式不同,力帆采用的是換電模式。
在陳偉看來,用戶對里程的擔憂和對電池的恐懼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買熱情。陳偉說:“電池是租賃的。用戶只需支付電費和電池租賃費即可換電,力帆能源站支持不同品牌的汽車換電。”為此,力帆今年將在重慶、上海和河南建設13個能源站,未來五年,全國將建設500個能源站,支持30萬輛新能源汽車的租賃規模。
這個想法很好,但實踐面臨許多瓶頸。大連理工大學新能源汽車研究中心副主任周亞夫告訴筆者,與公交車的固定線路和公共服務性質不同,客車的行駛路線多種多樣,各家車企使用的電池及其安裝位置也不同。更換電池時很難準確掌握插件和匹配,容易發生接觸式點火安全事故。從經濟上講,車企不會愿意交出電池的好處,力帆很難通過在全國范圍內建設備用電站和購買大量充電電池來獨立運營。“這涉及到國家權力機構的建設……
系統和電池標準的統一。短期內,政府不會在電力交換模式上投入太多資金。”周亞夫強調。
張同山認為,即使依靠運營商提供換電支持,力帆的新能源汽車數量較少,也沒有足夠的芯片讓運營商自行投入過多的能源。他說:“力帆對電動車型的押注讓這個行業變得不可思議,在彎道超車的希望渺茫。”
只有堅持積極發展,我們才能生存。
力帆專注新能源汽車的計劃,乍一看與比亞迪的發展思路有些相似,都想借助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東風尋求轉型。但從本質上講,它們是不同的。鐘實告訴筆者:“比亞迪一直是傳統汽車和新能源汽車兩條產品線。在電動汽車領域積累了足夠的技術經驗后,逐漸明確了新能源領域的戰略布局,可謂平穩過渡;力帆是對傳統業務的被動轉型,在新能源領域仍處于起步階段。”y車輛。"
力帆實業(集團)有限公司有限公司總裁尚友也承認,力帆乘用車年產銷不到20萬輛。過去,產品線布局不科學、不完整,老產品與新產品的連接脫節。在增長最快的SUV和MPV領域推出產品進展緩慢。比亞迪去年的傳統汽車年銷量為42萬輛。盡管同比有所下降,但電動汽車仍有相當規模的“輸血”。
事實上,早在2009年,力帆就與中國科學院合作成立了“中科力帆”,并推出了620EV的純電動汽車,隨后推出了330EV、320EV和820EV,但產量和銷量都較少。同時,力帆在目前主流的鋰電池研究中起步較晚,此前主要研究鉛酸電池技術。與比亞迪、北汽等在新能源汽車業務上取得一定成績的車企相比,力帆沒有優勢。
不過,正如鐘石所說,在汽車市場的新常態下,力帆的日子越來越難過,抓住新能源汽車的機會或許能夠“活下來”。此外,繼力帆集團董事長尹明山之后,公司新一屆領導團隊成員尚友和陳偉可能會與力帆汽車產生“不一樣的火花”。45歲的尚友曾在力帆的各個業務部門擔任要職,是力帆的“老人”。作為一名“空降兵”,陳偉在智能技術領域有著獨到的見解。力帆未來將專注于向“互聯網+新能源汽車”轉型,即商友、陳偉等新領導人制定的新戰略。關于外界不看好的換電模式,尚友認為,換電模式是整個電能運營模式和社會資源的融合,綜合效益高,市場會做出選擇。
對于力帆上演的這部新劇能否扭轉局面,張通山表示:“力帆想要真正扭轉趨勢。無論是傳統汽車還是新能源汽車,都需要堅持積極研發,首先把產品做好。否則,轉向新能源汽車可能不會取得比傳統業務更好的效果。”
[作者觀察]
蛋糕越大,攤起來就越難。
與以往不同的是,力帆通過“互聯網+新能源汽車”宣布新轉型的消息異常高調,這表明力帆尋求變革、開發新能源汽車的決心。作為未來五年的亮點,力帆i.Blue1.0戰略包括三個核心計劃:藍色新品、深藍能源和泛藍生活。力帆將推出21款新能源汽車,實現“823”計劃;建設能源站,實現電力交換模式;
目前尚不清楚如何發展電動汽車的分時業務。頭頂各種光環,作為“錦上添花”的新掌門人,力帆在汽車市場的創新似乎前景光明。
然而,這條所謂的轉型之路對行業來說并不樂觀,不僅因為換電模式存在風險,問題的關鍵在于,作為一家邊緣化的汽車公司,它一口氣奠定了這么大的地位,這讓人覺得它“愿意做的比它能做的更多。”
力帆股份52億元募集資金中,4.6億元計劃用于新能源汽車平臺開發,10.6億元用于能源站建設,15.5億元用于鋰電池開發和生產線建設,11.3億元用于電機,支持新能源汽車的電控和傳動項目。與此同時,該公司還與阿里巴巴合作,擴大汽車金融業務。從配套到整車、產品制造、能源站建設、汽車租賃和二手車交易,全產業鏈都應該參與。筆者認為,對于在汽車領域沒有太多沉淀的力帆來說,所付出的各種成本是不可估量的。
不可否認的是,許多主流車企正在擴大和延伸產業鏈,以尋求新的增長點。然而,產業鏈的延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長安、東風、北汽等企業都是漸進式的。在積累了豐富的技術和產品后,逐漸明確了新能源汽車的戰略,將汽車租賃、二手車等業務納入企業規劃。在短短五年內,力帆將開發多種新能源汽車,獨立運營能源站并開展汽車租賃業務,這需要強有力的資金和能源支持,而力帆沒有知名的傳統車型,這不利于其后續發展新能源汽車。
如果非要在低迷的商用車市場上尋找亮點的話,那么新能源客車,尤其是純電動客車無疑是最大的亮點,而且很可能是僅存的亮點。
1900/1/1 0:00:00揚州市純電動車補貼政策17日出臺,在國家和省財政補貼的基礎上,可最高給予35萬元的市財政補貼。普通消費者采購純電動車,揚州市根據車軸距不同,財政補貼從15萬元到35萬元不等。
1900/1/1 0:00:00在加州山景城的一所音樂藝術社區學校,Google把無人駕駛原型車開到這里,眾人早已見識過它的呆萌車身外觀,卻很少有人見到內部配置的模樣。
1900/1/1 0:00:00作為微型電動車產銷主力市場的山東省份,今年15月份產量達到122萬,已經達到去年全年產量的6成。從2009年起步至今,微型電動車經歷了野蠻生長的初級階段。
1900/1/1 0:00:001充電樁國標修訂稿或8月發布閱讀原文近日,國家能源局電力司副司長童光毅透露,我國“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已經正式具備了出臺條件,目前正在走程序。
1900/1/1 0:00:007月10日,商丘市市委、市政府發布《關于依法整治規范商丘市區三輪車電動四輪車的通告》,拉開了電動三輪、四輪車徹底根治的大幕。由于此次根治行動涉及千家萬戶,立即引發廣大市民熱議。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