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導航 汽車導航
Ctrl+D收藏汽車導航
首頁 > 汽車資訊 > 正文

左延安:新能源汽車將從政策支持逐步轉向市場引導

作者:

時間:1900/1/1 0:00:00

以“重塑改革生態”為主題的2015年第五屆網易經濟學家年會16日舉行。江淮汽車原董事長左亞南在論壇上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表示,汽車行業已經出現了一些結構性產能過剩,未來汽車市場將不會重現多年兩位數增長的格局。競爭的加劇也讓自主品牌面臨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在智能互聯網時代,企業必須在產品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和制度制定等方面進行系統創新。

江淮汽車原董事長左亞南發表主旨演講。

關于國家層面的政策制定,左亞南還指出,未來節能、環保和安全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將不斷完善,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將從之前包括未來一段時間的政策支持逐步轉向市場引導。

以下是演講記錄: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同事,我很高興能參加這樣一個論壇。我是一名汽車行業的老兵,但這位老兵已經“退休”了。就像一輛汽車一樣,他是一輛二手車,可能有一些價值。這取決于如何探索它。

汽車市場在未來很難有兩位數的增長。

既然我們談論的是新汽車生態,那么我先來談談對新汽車生態的一些認知。

首先,未來市場增速將放緩,不可能出現多年兩位數增長的格局。與此同時,汽車行業出現了一些結構性產能過剩。例如,重型卡車在2010年達到頂峰,報告中有100萬輛,但實際上客戶手中只有大約80萬輛。到明年年底,建成產能可能超過200萬輛,產能過剩非常嚴重。目前,自主品牌汽車的產能利潤相對較低。競爭自然加劇,尤其是擁有自主品牌的汽車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壓力。

第二,未來節能、環保和安全的法規和標準將不可避免地不斷完善,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將從往年包括未來的政策支持逐步轉向市場引導。這種變化遲早會發生。

第三,智能互聯技術深刻影響了汽車產品和制造技術,甚至從研發生產到物流再到全產業鏈營銷。這就是我目前所知道的所謂新車生態。

創新模式是什么樣的模式?

我的觀點仍然是過去的觀點。在互聯網環境下,我會把它變成一種說法,這是基于智能互聯網的系統創新。剛才李書福董事長說,汽車就是一輛汽車,它必須是一種制度創新。這個汽車行業可能是一個相對綜合的行業。從三輪車到人力車,到目前為止,所有的新技術都可以在汽車中使用,而且都是高度集成的技術。所以對于這樣一個復雜的產品,你必須用系統的思維來處理它,理論上就是這樣。

現在讓我們談談技術創新。我在任期間一直強調,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始終是基礎性和先導性的創新。沒有它們,其他一切都是無源的水和無根的木頭。技術創新首先是產品創新。圍繞節能、環保、安全三大主題,通過信息技術與傳統的融合,加速智能化、電氣化、自動化。所謂“三個現代化”。

研發過程通過互聯網和互聯互通的功能,充分整合客戶資源。客戶資源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經銷商的資源,另一個是終端的客戶,使這些資源能夠充分參與汽車市場研究和產品規劃,使汽車制造企業更準確、更快地識別市場需求。剛才,一些談論互聯網的企業實際上有這樣一種形式。同時,在研發過程中,核心供應商提前介入,同步運營,大大提高了協同效應……

在配電盤和部件上,從而提高了研發效果。研發的效果首先是研發的成功率。這種成功率體現在哪里?在市場上的成功被認為是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開發周期縮短了。我認為前者是前提,后者也是我們在這個前提下想要追求的效果。

未來,所謂的汽車超級平臺將在你能看到的地方有所不同,許多車型的底盤將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相同。包括模塊化在內的超級平臺架構將成為汽車產品創新的基本方法。如果你將來不這樣做,提高效率和質量以及降低成本將更加困難。許多外國優勢企業,特別是大眾汽車這樣的企業,已經在世界上占據了領先地位。我認為汽車產品就是這樣一種狀態,整個創新。作為制造技術的創新,我們也應該對制造技術所面臨的一些環境做出一些判斷。

汽車工業的創新需要多種技術的融合。

現在是什么樣的環境?首先,整個勞動力成本在增加,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最近,我似乎看到一些學者說,我們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可能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我認為這取決于實際操作。我們都知道,在金融風暴之前,通用汽車裝配線上的工業公司的時薪是74美元。在2008年和2009年,我計算出一天的工資接近我們一個月的工資。因此,我在一些場合說過,如果工業工人不能分享這種工業技術或品牌的附加值,那么如果沒有相對高的收入,就很難在這個社會中建立一個中產階級。如果一個社會不能建立一個中產階級,那么就很難實現和諧,所以這種邏輯關系是非常明確的。我認為勞動力成本的持續增長將持續一段時間,這是我的判斷。

同時,由于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一些父母現在希望自己的孩子年齡大、負擔得起,因此招聘工人也是一個大問題。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和先進機器人的采購成本大幅下降,讓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基本判斷。現在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工業4.0時代,而我們仍然處于2.0、2.5和3.0,有些甚至可能達不到2.0時代。我最近經營了幾家零部件企業。基于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必須將工業4.0的概念逐步引入制造技術的創新中,以加快一體化。從智能加工到智能生產線,到智能車間和工廠,再到智能企業。當然,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同的過程,這主要取決于你現在從哪里開始,你的資源稟賦是什么,以及你正在尋找和發現整合全球資源的想法或手段是否足夠。因此,工業4.0的步伐應該是現實的、漸進的和多樣化的。這是關于產品創新和制造技術創新。

綜上所述,基于智能互聯技術的多種技術的集成或融合將成為汽車行業技術創新的一條基本路線,即多種技術的融合。例如,當前的語音技術或自動控制技術。那么,語音技術的概念是什么呢?例如,如果你用中文或英文說右邊的窗戶有多高,它就會越高。大家也注意到,特斯拉這種17英寸的大電子屏幕,在行駛過程中經常會因為道路無線電波而出現錯誤和延誤。如果使用語音,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此外,現在語音識別水平已經達到98%和99%。語音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融合后,成為語音控制技術,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將繼續發生。

管理創新也非常重要。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的快速響應或質量的不斷提高和成本的不斷降低,特別是運營效率的需求,有必要構建一個支持工業4.0的全價值管理體系,這必須是一個全價值管理系統。汽車的困難在于很多方面,例如,僅靠IT技術無法解決汽車的調節問題,而汽車的……

事物是經驗的積累。當然,未來的大數據可能會逐漸介入其中,這需要時間。但它必須是系統的,必須考慮整個價值鏈。如果構建了這個價值鏈,最高層應該是明確的戰略設計,也就是說,什么是價值取向,你的目標是什么。同時,關鍵措施和戰略管理也是一個頂層范疇。

用互聯網思維管理企業

其次是基于精益企業的專業管理,如營銷、研發、采購、制造、物流、售后服務等。我相信,這些年在引進外資合資合作的過程中,制造技術和研發技術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認為做好這些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支持或保證支持資源。例如,首先是財務管理,如果一個企業長期不賺錢,很難支持,其他創新是不可能的。關于財務管理,我們都知道日本人稻盛和作發明了變形蟲管理。我退休時加入了它,做了一個小成本單元,仍然符合汽車企業的格式。雖然在整個制造企業中很難將其劃分為許多利潤單位,但可以將其分解為成本單位,使每個人都有管理意識,而不是做事習慣。做事情不需要成本,但要有成本。財務管理有很多途徑。

另一個是人力資源的管理,這一點必須非常重要。事實上,如何讓您的員工用您的先進文化留住他們的心,激發他們的創新激情,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資源是有限的,創造力是無限的,有效的管理可以激發人們的創新潛力,這是巨大的。另一個是智能信息管理,也就是說,以MIS系統為基礎,例如,ERP應該升級到什么級別?我認為支持移動或大數據分析的智能管理在未來非常重要。

在智能互聯網時代,如果ERP能夠整合大數據,這種潛力對管理創新的支持是可以預見的。剛才我也談到了企業文化的建設,因為我在任的時候,從1996年開始介紹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也就是所謂的“第五學科”把系統動力學理論引入企業管理。

我認為,在目前互聯網的思維中,學習型組織是無邊界的溝通加上內部的互動和協作,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組織形式。當然,還有社會環境的優化,所有這些都符合汽車產品快速響應市場的創新體系,充分滿足客戶需求,增加客戶關系,因此管理必須是一個系統。

接下來,我想談談制度創新。最近,我談到了一些概念。一種是當前的運營效率、企業運營效率和運營效率是企業的生命。運營效率取決于什么?缺乏效率和執行效率,這是非常關鍵的。良好的治理結構決定決策的效率,而良好的機制決定執行的效率。對于我們現有的自主品牌汽車公司來說,我們都知道一些大型集團擁有良好的自然資源。我們如何才能讓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我認為混合所有制的轉變可能是一條很好的道路。與此同時,民營企業現在已經顯示出良好的利潤,如何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治理結構可能是民營企業下一步的課題。即制度創新。

第四是營銷創新。我認為精準營銷的概念目前可能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所謂精準營銷,就是精準的市場識別、精準的營銷行為和精準的品牌管理,包括傳播。品牌傳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廣告機被不分青紅皂白地轟炸,一放進去就被淹沒了。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功能,轉變營銷模式,優化渠道設計、建設和管理。例如,B2C和O2O應該加強……

通過加強用戶體驗來增強用戶的粘性。

未來的國民汽車:SUV和小型電動汽車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對未來趨勢的預測。

第一,增長預期。我認為未來有5%-10%的增長率是很好的,有些年可能會超過10%。

第二,最近大家都在討論國產車的問題。中國的國產車是什么?現在說出來有點晚,但也很有意義。最近,我在退休后做了一些思考。最近,SUV賣得很好。這不是偶然現象,而是新環境下的內在規律。為什么過去不那么熱?因為四輪驅動更多,油耗更高,機油更貴,而且多年來大家都習慣了轎車,這是地位的象征。這個概念形成多少年后,直到現在我們發現SUV有一個良好的坐姿和良好的視野。所以我認為什么是國產車?也許在未來,SUV會很受歡迎,再加上小型電動汽車。

現在還很難判斷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是什么,但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很快就會成為主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將相繼實現規模增長,趨勢可想而知。

我很榮幸今天能借此機會與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受!非常感謝。

以“重塑改革生態”為主題的2015年第五屆網易經濟學家年會16日舉行。江淮汽車原董事長左亞南在論壇上發表了主旨演講。他表示,汽車行業已經出現了一些結構性產能過剩,未來汽車市場將不會重現多年兩位數增長的格局。競爭的加劇也讓自主品牌面臨著更大的生存和發展壓力。在智能互聯網時代,企業必須在產品營銷、人力資源管理和制度制定等方面進行系統創新。

江淮汽車原董事長左亞南發表主旨演講。

關于國家層面的政策制定,左亞南還指出,未來節能、環保和安全的法律法規和標準將不斷完善,特別是新能源汽車,將從之前包括未來一段時間的政策支持逐步轉向市場引導。

以下是演講記錄:

女士們,先生們,各位同事,我很高興能參加這樣一個論壇。我是一名汽車行業的老兵,但這位老兵已經“退休”了。就像一輛汽車一樣,他是一輛二手車,可能有一些價值。這取決于如何探索它。

汽車市場在未來很難有兩位數的增長。

既然我們談論的是新汽車生態,那么我先來談談對新汽車生態的一些認知。

首先,未來市場增速將放緩,不可能出現多年兩位數增長的格局。與此同時,汽車行業出現了一些結構性產能過剩。例如,重型卡車在2010年達到頂峰,報告中有100萬輛,但實際上客戶手中只有大約80萬輛。到明年年底,建成產能可能超過200萬輛,產能過剩非常嚴重。目前,自主品牌汽車的產能利潤相對較低。競爭自然加劇,尤其是擁有自主品牌的汽車面臨著生存和發展的壓力。

第二,未來節能、環保和安全的法規和標準將不可避免地不斷完善,尤其是新能源汽車,將從往年包括未來的政策支持逐步轉向市場引導。這種變化遲早會發生。

第三,智能互聯技術深刻影響了汽車產品和制造技術,甚至從研發生產到物流再到全產業鏈營銷。這就是我目前所知道的所謂新車生態。

創新模式是什么樣的模式?

我的觀點仍然是過去的觀點。在互聯網環境下,我會把它變成一種說法,這是基于智能互聯網的系統創新。剛才李書福董事長說,汽車就是一輛汽車,它必須是一種制度創新。這個汽車行業可能是一個相對綜合的行業。從三輪車到人力車,到目前為止,所有的新技術都可以在汽車中使用,而且都是高度集成的技術。所以對于這樣一個復雜的產品,你必須用系統的思維來處理它,理論上就是這樣。

現在讓我們談談技術創新。我在任期間一直強調,汽車行業的技術創新始終是基礎性和先導性的創新。沒有它們,其他一切都是無源的水和無根的木頭。技術創新首先是產品創新。圍繞節能、環保、安全三大主題,通過信息技術與傳統的融合,加速智能化、電氣化、自動化。所謂“三個現代化”。

研發過程通過互聯網和互聯互通的功能,充分整合客戶資源。客戶資源分為兩個層次,一個是經銷商的資源,另一個是終端的客戶,使這些資源能夠充分參與汽車市場研究和產品規劃,使汽車制造企業更準確、更快地識別市場需求。剛才,一些談論互聯網的企業實際上有這樣一種形式。同時,在研發過程中,核心供應商提前介入,同步運營,極大地提高了協同性……

甚至配電盤和部件,從而提高了研發效果。研發的效果首先是研發的成功率。這種成功率體現在哪里?在市場上的成功被認為是成功的。另一個原因是開發周期縮短了。我認為前者是前提,后者也是我們在這個前提下想要追求的效果。

未來,所謂的汽車超級平臺將在你能看到的地方有所不同,許多車型的底盤將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相同。包括模塊化在內的超級平臺架構將成為汽車產品創新的基本方法。如果你將來不這樣做,提高效率和質量以及降低成本將更加困難。許多外國優勢企業,特別是大眾汽車這樣的企業,已經在世界上占據了領先地位。我認為汽車產品就是這樣一種狀態,整個創新。作為制造技術的創新,我們也應該對制造技術所面臨的一些環境做出一些判斷。

汽車工業的創新需要多種技術的融合。

現在是什么樣的環境?首先,整個勞動力成本在增加,這是一個不可逆轉的趨勢。最近,我似乎看到一些學者說,我們國家的勞動力成本可能會導致經濟增長放緩。我認為這取決于實際操作。我們都知道,在金融風暴之前,通用汽車裝配線上的工業公司的時薪是74美元。在2008年和2009年,我計算出一天的工資接近我們一個月的工資。因此,我在一些場合說過,如果工業工人不能分享這種工業技術或品牌的附加值,那么如果沒有相對高的收入,就很難在這個社會中建立一個中產階級。如果一個社會不能建立一個中產階級,那么就很難實現和諧,所以這種邏輯關系是非常明確的。我認為勞動力成本的持續增長將持續一段時間,這是我的判斷。

同時,由于多年的獨生子女政策,一些父母現在希望自己的孩子年齡大、負擔得起,因此招聘工人也是一個大問題。與此同時,工業機器人和先進機器人的采購成本大幅下降,讓所有人都知道這是一個基本判斷。現在發達國家已經進入工業4.0時代,而我們仍然處于2.0、2.5和3.0,有些甚至可能達不到2.0時代。我最近經營了幾家零部件企業。基于這樣的情況,我認為必須將工業4.0的概念逐步引入制造技術的創新中,以加快一體化。從智能加工到智能生產線,到智能車間和工廠,再到智能企業。當然,這個過程也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也是一個不同的過程,這主要取決于你現在從哪里開始,你的資源稟賦是什么,以及你正在尋找和發現整合全球資源的想法或手段是否足夠。因此,工業4.0的步伐應該是現實的、漸進的和多樣化的。這是關于產品創新和制造技術創新。

綜上所述,基于智能互聯技術的多種技術的集成或融合將成為汽車行業技術創新的一條基本路線,即多種技術的融合。例如,當前的語音技術或自動控制技術。那么,語音技術的概念是什么呢?例如,如果你用中文或英文說右邊的窗戶有多高,它就會越高。大家也注意到,特斯拉這種17英寸的大電子屏幕,在行駛過程中經常會因為道路無線電波而出現錯誤和延誤。如果使用語音,這個問題就可以解決。此外,現在語音識別水平已經達到98%和99%。語音技術和自動控制技術融合后,成為語音控制技術,汽車領域的技術創新將繼續發生。

管理創新也非常重要。為了滿足市場需求的快速響應或質量的不斷提高和成本的不斷降低,特別是運營效率的需求,有必要構建一個支持工業4.0的全價值管理體系,這必須是一個全價值管理系統。汽車的困難在于很多方面,例如,僅靠IT技術無法解決汽車調整的問題,而m……

y事物是經驗的積累。當然,未來的大數據可能會逐漸介入其中,這需要時間。但它必須是系統的,必須考慮整個價值鏈。如果構建了這個價值鏈,最高層應該是明確的戰略設計,也就是說,什么是價值取向,你的目標是什么。同時,關鍵措施和戰略管理也是一個頂層范疇。

用互聯網思維管理企業

其次是基于精益企業的專業管理,如營銷、研發、采購、制造、物流、售后服務等。我相信,這些年在引進外資合資合作的過程中,制造技術和研發技術都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我認為做好這些事情是非常重要的,更重要的是支持或保證支持資源。例如,首先是財務管理,如果一個企業長期不賺錢,很難支持,其他創新是不可能的。關于財務管理,我們都知道日本人稻盛和作發明了變形蟲管理。我退休時加入了它,做了一個小成本單元,仍然符合汽車企業的格式。雖然在整個制造企業中很難將其劃分為許多利潤單位,但可以將其分解為成本單位,使每個人都有管理意識,而不是做事習慣。做事情不需要成本,但要有成本。財務管理有很多途徑。

另一個是人力資源的管理,這一點必須非常重要。事實上,如何讓您的員工用您的先進文化留住他們的心,激發他們的創新激情,最大限度地提高他們的工作熱情,是企業管理的最高境界。資源是有限的,創造力是無限的,有效的管理可以激發人們的創新潛力,這是巨大的。另一個是智能信息管理,也就是說,以MIS系統為基礎,例如,ERP應該升級到什么級別?我認為支持移動或大數據分析的智能管理在未來非常重要。

在智能互聯網時代,如果ERP能夠整合大數據,這種潛力對管理創新的支持是可以預見的。剛才我也談到了企業文化的建設,因為我在任的時候,從1996年開始介紹學習型組織的建設,也就是所謂的“第五學科”把系統動力學理論引入企業管理。

我認為,在目前互聯網的思維中,學習型組織是無邊界的溝通加上內部的互動和協作,這是一種非常好的組織形式。當然,還有社會環境的優化,所有這些都符合汽車產品快速響應市場的創新體系,充分滿足客戶需求,增加客戶關系,因此管理必須是一個系統。

接下來,我想談談制度創新。最近,我談到了一些概念。一種是當前的運營效率、企業運營效率和運營效率是企業的生命。運營效率取決于什么?缺乏效率和執行效率,這是非常關鍵的。良好的治理結構決定決策的效率,而良好的機制決定執行的效率。對于我們現有的自主品牌汽車公司來說,我們都知道一些大型集團擁有良好的自然資源。我們如何才能讓他們更好地發揮自己的潛力?我認為混合所有制的轉變可能是一條很好的道路。與此同時,民營企業現在已經顯示出良好的利潤,如何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國家治理結構可能是民營企業下一步的課題。即制度創新。

第四是營銷創新。我認為精準營銷的概念目前可能本身就是一種創新。所謂精準營銷,就是精準的市場識別、精準的營銷行為和精準的品牌管理,包括傳播。品牌傳播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廣告機被不分青紅皂白地轟炸,一放進去就被淹沒了。我們應該充分利用互聯網的功能,轉變營銷模式,優化渠道設計、建設和管理。例如,B2C和O2O應該是……

通過加強用戶體驗來提升用戶的粘性。

未來的國民汽車:SUV和小型電動汽車

現在讓我們來談談對未來趨勢的預測。

第一,增長預期。我認為未來有5%-10%的增長率是很好的,有些年可能會超過10%。

第二,最近大家都在討論國產車的問題。中國的國產車是什么?現在說出來有點晚,但也很有意義。最近,我在退休后做了一些思考。最近,SUV賣得很好。這不是偶然現象,而是新環境下的內在規律。為什么過去不那么熱?因為四輪驅動更多,油耗更高,機油更貴,而且多年來大家都習慣了轎車,這是地位的象征。這個概念形成多少年后,直到現在我們發現SUV有一個良好的坐姿和良好的視野。所以我認為什么是國產車?也許在未來,SUV會很受歡迎,再加上小型電動汽車。

現在還很難判斷新能源汽車和自動駕駛汽車是什么,但新能源汽車、混合動力很快就會成為主體,電動汽車和燃料電池汽車將相繼實現規模增長,趨勢可想而知。

我很榮幸今天能借此機會與大家分享我的一些感受!非常感謝。

標簽:理念江淮大眾合創發現

汽車資訊熱門資訊
北汽新能源戰略全曝光 3家新工廠8款新車

自今年3月北汽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北汽新能源掛牌成立之后,北汽新能源加快企業發展的步伐,相繼推出E150EV、威旺307EV、EV200、ES210四款電動車。

1900/1/1 0:00:00
由政府選擇電動車技術路線是巨大冒險

1834年,一名叫做達文波特ThomasDavenport的美國人,把直流電機裝配在汽車上,使其可以在環形帶電軌道上駛動。

1900/1/1 0:00:00
放寬電動車準入能否帶來鯰魚效應?

近日,國家發改委發布了《新建純電動乘用車生產企業投資項目和生產準入管理的暫行規定》,放寬對電動車生產的準入限制,以進一步推動國內電動車市場的培育和發展,這也就預示著,

1900/1/1 0:00:00
李書福:自主品牌不需要小米 吉利將是汽車業的黃豆

以“重建改革生態”為主題的2015第五屆網易經濟學家年會今日召開。今年,汽車分論壇首度舉行,共同聚焦中國汽車業在轉型與變革的時代當口,應如何塑造良性的汽車生態系統以及中國汽車產業格局如何變化。

1900/1/1 0:00:00
純電動物流車有望明年蘇州上路

一排高不超過5米,綠白相間的面包車停在園區金龍聯合公司室外場地,這些車沒有發動機,純電動,2小時速充,最高續航150公里。作為“最后一公里”的純電動城市物流車,明年或將在蘇州試運行。

1900/1/1 0:00:00
北川首批“山區型” 新能源汽車下線

12月16日,北川山東產業園的一家新能源電動車制造企業的工人在生產線裝配電動汽車。當日首批第200臺新能源電動車即將下線。

1900/1/1 0:00:00
幣安下載官方app安卓歐意交易所APP下載
一区二区三区视频